感謝大家參會,借這個會議從產業角度對蘋果本次發布進行解讀:主要分為三部分:產品、生態、服務。對於大家之前了解的更多的蘋果硬體應該有些幫助。
首先,每一次蘋果發布會後都是一次吐槽的狂潮,這其實是一種網際網路文化,一般是20%-30%的人在活躍在發聲音,看的人產生80%的人都這樣認為的錯覺,影響短期的趨勢。但是各種商業模式運營的長期走勢是不受這些因素影響的,這幾年被罵的越多的商業模式成長的越快,沒有太強的用戶情緒的產品,比如三星,用戶無法產生共鳴。用戶罵的原因潛在的心理訴求是希望便宜一些,如果切回普通用戶思維,尤其是聚集了4和4S的換機用戶,iphone6的價值還是非常高的。另外一點是蘋果依舊沒有什麼創新, jobs的創新更趨於顯性一些,同時,保密也做的很好,產品創新感很強。庫克的時代與jobs的不同是保不住密,原因很多,蘋果成為生態級別的巨型公司難以控制鏈條,附著在蘋果上的外圍力量太大。所以創新是用戶情緒上的一個反應,庫克的創新更趨隱性。比如指紋識別,行動支付的市場啟動,這些對於長期關注顯性硬體創新的市場來說,短期一定會受到下降幹擾,無法創造驚喜,用戶的情緒之前都被消費掉了。
蘋果這次發布兩款iphone和apple watch,對於iphone來說市場關注的是增量:
銷量的增量。本次蘋果提供兩款iphone,現在iphone的產品線是最豐富的一年,4S,5S,4.7寸和5.5寸。從產品來說,iphone6+會大規模從三星NOTE系列回流用戶。這是大屏iphone6帶來的明顯增量,更高價格帶來更高利潤率。4.7寸更加傾向於現有用戶留存。5.5寸的另一個好處是蘋果現在手機用戶體驗不足是待機性能差,更大的屏幕意味著更大的電池,提升用戶體驗。同時也提供了一款4.7寸,是比較完美的黃金尺寸,在屏幕尺寸、便攜和待機性能比較黃金比例,滿足綜合需求。第二現在手機市場發展主要來自中高端產品刺激,蘋果這次在6.9mm這麼薄體積實現20個頻段的全LTE覆蓋,還支持VOLTE,從工程來講這是手機行業頂級的工藝水平。iphone從工程技術角度看是地球上待機性能最好的,感覺待機性能差是因為電池小。Iphone是第一個用1500mA電池實現4G待機性能。iphone在統治了高端市場生態後再反過來彌補phone本身的用戶體驗短板,耐摔耐刮擦和電池方面。iphone變得越來越好用,主要的目的是提升用戶粘性, iOS8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另外一個主要產品是apple watch,在官網是單獨一個系列,與mac、pad並列。蘋果4年前就開始做watch這種手錶產品。但其難度也很大,在小的體積內集成大量傳感器,需要很多算法優化。手錶作為大數據產品,顯著的特點是早期需要大量數據積累進行優化比如Siri,今天的Siri與以前的明顯不一樣,所以大數據產品是慢慢的好用,這與Google網際網路戰略一樣,隨著時間推進競爭門檻越來越高,使其他競爭對手無法擁有這麼多用戶和數據,這就是所謂網際網路時代的贏家通吃。Watch也是一樣,蘋果從來不是搶早的,認為只要產品夠好,用戶會倒向我。典型的案例是谷歌尋找到市場的漏洞7寸pad,於是發布了NEXUS pad,庫克使用ipad mini成功堵住了7寸pad的市場空缺帶來的用戶流失,現在蘋果基本獨佔pad市場。Watch對蘋果來說一樣,其定價符合蘋果特點,新品類第一次引進低於3000塊不會影響iphone的價值,同時做品類最貴的產品,提升利潤率。watch現在發布的主要強調它的時尚。時尚其實是少數人話語權的,這次蘋果罕見的邀請了大量時尚媒體參加,可以看到時尚媒體對iphone的watch設計十分讚賞,比如中國的vogue,喬納森也說蘋果要顛覆瑞士手錶工業。另外從輕奢品牌挖來了Angela這些會運營媒體、社交化網絡的女性,明顯跟以往蘋果不同的在加拿大由女性驅動的市場。其實iphone的早期用戶也是女性。所以watch主要是一個時尚的定位,然後才是技術。從產品切入的角度來說,watch的切入比較成功,沒有從功能而是時尚切入,首先功能在極小空間內集成和算法、大數據不足甚至電池性能都沒有發布,說明其功能成熟度不夠,同時由於是全新的iOS應用,需要開發者設計app,不公布的話無法形成生態,所以選擇早公布。市場更多的解讀是這個東西明年才出來。現在MOTO 360充2小時電才能用半天。所以從always on的待機和手錶作用來看,待機和算法是手錶產品的主要突破,這點蘋果還是有清醒的認識,蘋果明年上市是因為需要時間去優化,優化過程不可避免面臨著洩密,而watch是蘋果認為近年來最大創新。所以我相信後來可以看到很多從時尚界傳來的watch信息,而不是從科技界。
第二點我想談談蘋果的生態。一般的公司做一款產品或者服務,滿足部分需求,用戶價值可能是幾十億。如果能夠提供平臺產生協同效應,那麼價值是幾百億。如果能夠提供生態,很多商業組織和用戶可以在生態中生活,價值是千億。蘋果現在的生態系統由app store縱向進入擴展,是一個多重生態系統,蘋果還在開發新的生態。這也是大型公司必須有的,蘋果很罕見的是多重生態系統,已經開始布局內容生態,收購beats後大量填充音樂內容。罕見的是蘋果沒有公布任何這方面動作,有很多動作在第四季度公布,收購beats後的宏大生態沒有展現。然後蘋果加入watch後從以前的外圍配件生態,現在手機最大生態是貼膜和移動電池,蘋果一定會逐漸加入外圍硬體生態,圍繞幾款產品:ipad、iphone、watch、Mac形成自己的硬體生態系統。這個是蘋果越來越明顯的向這幾個生態系統轉移的一個重要的時間。另外庫克與jobs時代不同的是,jobs選擇垂直整合,與外部企業合作時非常蠻橫。比如NFC,NFC在jobs時代,jobs認為NFC沒價值,因為他要求用戶上去靠一下,靠一下與刷一下他認為沒有區別。庫克更加順從於市場的需求,表現出很高的商業智慧,這可能與庫克本身是一個協調合作的高手有關,他對於行動支付的態度明顯不同,採用了適度妥協後打通整個鏈條,進而啟動龐大、開放的生態環境。庫克在5S上加入指紋識別,因為支付和金融的最大障礙是安全,如何提供平滑不影響體驗的安全生物認證一直是谷歌蘋果軍備競賽的核心,但蘋果很不顯山不漏水在5S上解決了指紋識別的問題,今天每個5S用戶對指紋識別的感受幾乎是不存在的,偉大的技術存在感都很輕,造成用戶體驗十分順滑。指紋識別的安全程度已經超越了人身上最後的三個產品,錢包、鑰匙、手機。大家都認為手機遲早會吃掉錢包裡的卡和鑰匙,銀行卡一直因為安全性,和市場滯後於用戶需求。其實3,4年前行動支付就應該起來,但因為產業鏈太長,又距離錢近,導致很難協調,需要超大型行業生態級公司進入協調打通價值鏈。Jobs時代十分不合作,這個事情一直拖著,谷歌的google wallet也很失敗。Iphone6最大的價值是5S做了生物認證鋪墊,到6上和未發布的ipad上大規模加指紋識別,為整個大數據安全的第一步行動支付大規模變現基本上達到第二個爆發點:大規模的設備。蘋果用其巨量用戶留存和高品質用戶孵化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和習慣的轉變必須是超大型企業才能嘗試,原理相似的是阿里和騰訊花幾十億美金補貼滴滴打車,就是要用戶體驗一次,你覺得足夠好的話就產生慣性。用戶習慣的改變成本很高。蘋果6最大的貢獻是打通了行動支付漫長的鏈條,協調好銀聯、發卡行、商戶、消費者、安全認證。現在唯一apple pay是在發布會上被嚴重低估的產品,是這次最大的創新。Apple pay打通行動支付鏈條後,還有1.0,2.0不同版本,第一階段在5S實現生物認證,第二階段大規模在設備上配備指紋識別後加入apple pay,第一次手機上實現了密鑰。5S上有安全生物認證,安全性已經超過了信用卡和籤名,密鑰在手機上後去協調物理的發卡行,它並沒有顛覆銀行,所以銀聯組織更容易接受並達成利益共同體。銀聯在美國與apple的合作降低了手續費,在發布會上看到的是用戶拍一下銀行卡,在passport裡面生產銀行卡,可以與實體一樣使用,在pos機上刷一下再按home鍵支付就完成,非常平滑。同時蘋果作為生態大廠,一開始就解決了用戶的擔心,就是並不存儲用戶買了什麼、花了多少錢、在哪裡買的,協調好了價值鏈上各方,以及用戶對隱私的擔心,銀行對被顛覆的擔心,現在問題就是對商戶的吸引力不夠,下一步ibeacon可能會把用戶到實體店的促銷信息獲取、會員的經營、室內導航,產生的經濟價值與apple pay結合以及非常宏大了。不管電商多麼迅猛,其實從中國到美國電商佔整個社會商品消費總值還未超過20%,80%的體積還未被電子化,所以apple pay 2.0加上ibeacon會成為巨大的商業前景。這個是從服務角度講發布會上沒有被太多關注的一塊。
另外是watch健康和醫療數據: 為什麼不是圓的? 蘋果動用大量瑞士傳統設計師,設計出來是方的,但新一代90後的個性手錶是一個潮品。時尚界的人對於蘋果的評價比普通用戶評價高。缺點是作業系統變化很大。蘋果的理解是用軟體和滑觸來提供用戶體驗,而谷歌認為下一個時代是機器主動學習用戶行為預測需求。短期來看3-5年內Google now等產品還在計劃階段。蘋果大數據的轉型還比較早期,比如行動支付,還有watch的移動醫療健康數據,也是最重要的。Watch背後4個洞裡面是感應器,高價值的保健數據血糖血氧之前測量是有創痛苦的,谷歌眼淚測血糖發現哭比扎針還難。Watch主要是在第一次測量設置基準後監測波動,在積累一定數據後預測你的健康狀況,給出建議。這裡數據分享接入的價值很大,將來可以通過其他app調用這些數據,產生新的商業價值,如保險公司可以接入這些信息進行醫療數據採集,實現個性化醫療和保險。
蘋果發布會感覺上沒有創新,但背後戰略慢慢清晰。總結下來:
產品:增量方面5.5寸來自三星NOTE用戶回流,4.7彌補原先短板,主要吸引力是4S用戶升級,中低端市場4S賣1999國內銷量有幾十萬臺每月,印度更多。Watch更多是一個時尚定位,宣告watch開發者包,讓時尚界人物佩戴成為潮流,與beats模式類似,加強時尚潮流的製造模式,對功能提到不多。
生態:已經進入多重生態系統,開始布局。本次未提到太多,ibook和itunes耕耘已有幾年,蘋果在未來6個月可能會發布內容生態戰略。
服務:行動支付和醫療信息是蘋果向大數據業務轉型的重要動作,優勢在於巨量優質用戶存量導入大數據業務,一旦擁有大量用戶後贏家通吃。蘋果掌握的是含金量最大的用戶。從5上的Siri到5S上轉型步伐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