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上的TP原理與OCA全貼合介紹

2022-01-30 AMOLED

【一】觸控螢幕種類    

1,矢量壓力傳感技術觸控螢幕:已退出歷史舞臺。    

2,紅外線技術觸控螢幕:價格低廉,但其外框易碎,容易產生光幹擾,曲面情況下失真。  3,電容技術觸控螢幕:設計構思合理,精確度高,壽命較長,但其價格頗高,反光相對嚴重些。    

4,電阻技術觸控螢幕:定位準確,透光率和清晰度稍差。    

5,表面聲波觸控螢幕:解決了以往觸控螢幕的各種缺陷,清晰不容易被損壞,適於各種場合,缺點是屏幕表面如果有水滴和塵土會使觸控螢幕變的遲鈍,甚至不工作。   

【二】TP類型    

見下圖:   

 

【三】電阻式與電容式TP產品簡介      

電阻式TP     

電容式TP    

1,電阻式TP原理介紹   

     

工作原理: 

當手指接觸屏幕,兩層ITO導電層出現一個接觸點,因其中一面導電層接通Y軸方向的5V均勻電壓場,使得偵測層的電壓由零變為非零,控制器偵測到這個接通後,進行A/D轉換,並將得到的電壓值與5V相比,即可得觸摸點的Y軸坐標,同理得出X軸的坐標,這就是電阻技術觸控螢幕共同的最基本原理。 

       

特性:    

1)價格比較低廉,能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工作,並且利於大規模生產,因此成為發展最早、用途最為廣泛的觸控螢幕    

2)電阻式觸控螢幕較大的缺點是不能實現多點同時觸摸,這也限制了它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和遊戲機中的應用    

2,電容屏TP的原理介紹    

電容式觸控螢幕分為:    

表面電容式觸控螢幕(Surface Capacitive Touch)nnn  

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Projected Capacitive Touch)    

A,表面電容式觸控螢幕        

工作原理:    

當用戶觸控螢幕幕時,由於人體電場的原因,手指與導體層間形成一個耦合電容,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而電流強弱與手指到電極的距離成正比,位於觸控螢幕幕後的處理器便會根據電流的比例及強弱,準確算出觸摸點的位置。    

特性:    

1)輕觸就能感應,使用方便 ,而且手指與觸控屏的接觸幾乎沒有磨損,性能穩定,經機械測試使用壽命長。    

2)漂移現象比較嚴重;不適用於金屬機櫃;當外界有電感和磁感的時候,可能會使觸控屏失靈。    

B,投射式電容觸控螢幕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觸控螢幕採用多層ITO層,形成矩陣式分布,以X軸、Y軸交叉分布做為電容矩陣,當手指觸碰屏幕時,可通過X、Y軸的掃描,檢測到觸碰位置電容的變化,進而計算出手指之所在。基於此種架構,投射電容可以做到多點觸控操作。    

3,表面式與投射式電容屏兩者區別    

1)表面式電容屏:技術成熟,不能識別多點,價格高,有戰略聯盟,能做各種尺寸屏。 

2)投射式電容屏:技術不成熟,能識別多點,適合做中小尺寸屏。    

4,投射式電容TP結構     

 

   

 

 

【四】CTP基本組成       

  

 

【五】OCA與水膠簡介    

1,PSA名為感壓膠,又名為OCA光學透明膠或無基材光學膠。主要用途是用於LCM、Cover、Touch Panel貼合,簡單的說就是具有高透光性的雙面膠。該膠體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以Acrylic(壓克力)為主,具有高黏性、高透光性(>90%)、耐候性佳(抗UV)等優點,最適合應用於透明材質的貼合T/P產業的運用上。    

2,水膠又名為UV膠,此產品在市面上的運用早已成熟, 大都運用在bonding之後增強falx與t/p附著力為其增強拉力防止因人員取放不當拉扯造成falx脫落。 早期UV膠並未達到光學等級,光學等級的UV膠也是最近這兩年內開發出來的新產品透光率可達99%以上。另一個促使水膠快速發展運用的原因在於OCA膠本身在生產加工良率的問題以及OCA膠的重工困難,造就現今水膠的快速發展。    

3,OCA與水膠對比:   

    

4,OCA貼合原理    PSA貼合製程貼附方式雖與偏光片貼附材料較為相近,雖然貼合設備較以往較為不同,是PSA貼合是平面對平面浮貼後再經由roller滾壓之方式進行貼合動作,再來兩種貼合皆是以軟貼硬之方式貼合,PSA膠較有延展性彎折性,故氣泡產生機率相對降低,如不考慮精度偏移問題,只針對氣泡問題唯需注意貼合Gap與壓力兩項參數,就可防範貼合氣泡產生。       

 

  

5,水膠貼合原理    水膠的塗布方式其實與RTV膠的塗布原理相同其差異,是在RTV膠塗布之後只需擺放任其固化而水膠在塗布,在S/G之後須立即與C/G做貼合動作並均勻的施加壓力,使其膠能夠順利拓展至全面性避免缺交或溢膠又能達到需求的貼合GAP。    

水膠塗布方式目前有:    

單針筒式塗布  

雙針筒式塗布  

三針筒式塗布  

多針頭式塗布    

6,影響貼合良率重要因素    

·平整性(機臺 stagel /cover/sense)  

·膠量(水膠輸出量穩定性/缺膠/溢膠)  

·圖型(水膠塗布圖型)  

·速度(水膠塗布的速度及展膠的時間)  

·下壓均勻度(水膠厚度均勻度)  

·下壓速度及壓力(展膠的速度/GAP)    

7,水膠塗布方式及圖形       

 

              

【五】UV固化原理    

1,原理    

UV塗料經資外線輻射照射後,光引發濟被引發,產生游離基或離子,這些游離基或離子與預聚體或不飽和單體中的雙建起交叉反應,形成單體基因,這些單體基因開始連鎖反應生成聚合體固體離分子,一個完整的固化過程結束。    

2,認識UV光    ·紫外線(UV)是肉眼看不見的,是可見紫色光以外的一段電磁輻射,波長在通常按其性質不同又細分以下幾段:   

A真空紫外線(Vacuum UV),波長為10—200nm 

B短波紫外線(UV—C),波長為200—290 nm 

C中波紫外線(UV—B),波長為290—320 nm 

D長波紫外線(UV—A),波長為320—400 nm 

E可見光(Visible light),波長為400—760nm   

紫外線(UV)用漁工業生產,一般大多使用的是長波UV(UV—A)。    

3,影響固化的因素    

·UV(紫外)光能量  

·水膠的厚度  

·固化的距離  

·固化的速度  

·工作環境的影響

相關焦點

  • CMF實驗室 | 智慧型手機TP原理與OCA原理
    2.電阻式觸控螢幕較大的缺點是不能實現多點同時觸摸,這也限制了它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和遊戲機中的應用。03電容技術觸控螢幕電容式觸屏是一種硬屏,主要原理是通過手指和智能終端之間形成電容器,感應出電流。全貼合技術是目前高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面板貼合的主流發展趨勢。
  • TP全貼合技術深入分析
    、In-cell等)、導入新的ITO-replacement(替代性)材料,更在貼合技術上也力求突破。全平面貼合挾以上種種優勢,成為近兩年來主流與高階手機/平板產品的最佳貼合解決方案。全貼合技術剖析:良率是最大關鍵雖說全貼合技術具備較佳的顯示效果,但其塗布材料與加工成本也相對較高。跟口字膠貼合整體成本相比,兩者大約有15%~20%左右的價差。
  • 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富印全貼合OCA光學膠將精彩亮相
    2020年11月19-21日,「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屆時,富印將攜全貼合OCA光學膠及膠粘產品精彩亮相。目前,全貼合技術已成為高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面板貼合的主流發展趨勢。250μm的全貼合OCA光學膠(厚膠)量產,2018年生產適配納米銀/金屬網格的OCA光學膠,2019年實現了盲孔屏OCA光學膠和靜態曲面OLED適用的OCA光學膠。
  • 【經驗】全貼合技術介紹及設計規範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LCD與TW之間也逐漸有分離式變成了全貼合式,與殼體裝配方式也由分開獨立裝配變成了模組統一組裝
  • 【乾貨】什麼是手機屏幕的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
    智慧型手機是當今世界上使用最廣泛、最通用的電子設備。據IHS預計,自2017年起全球智慧型手機年出貨量將超過15億部。當前市場上用戶更關注手機的功能,如屏幕、相機、內存、處理器和軟體等;       智慧型手機屏幕的要求越來越高,全貼合這個詞彙走進了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工藝之中,今天讓我們SMT行業頭條網小編給大家分享下,什麼是手機屏幕的全貼合技術工藝流程?
  • 全平面貼合技術是什麼?什麼是全貼合技術?全貼合優點
    全平面貼合技術是將面板直接用膠水黏貼上外層玻璃(或觸控面板),由於中間為真空狀態,因此可免去光線的折射問題,但若是傳統口字膠貼合,則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像似兩片玻璃一樣的疊影現象。此外,全平面貼合更可讓螢幕更具高輝度與高畫質的真實感,甚至在戶外的強光之下,仍可清晰看見SMT加工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螢幕顯示內容。
  • 全面解析OCA光學膠在工控屏全貼合優缺點
    全貼合工藝在手機和平板等消費類電子產品顯示器件模組領域的推廣,不但讓手機和平板等產品實現了更好的輕薄效果,也讓顯示器件的光學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節省了大量的電池損耗,加大了產品的續航能力。     隨著中、大尺寸的顯示器件解析度也往2K\4K,甚至8K解析度的方向發展,客戶也同樣需要發揮這些顯示器件的優秀性能,採用KAWIN OCA全貼合技術來加工保護蓋板的組裝,會跟全貼合在手機和平板上的應用一樣,成為行業高端產品的趨勢。
  • 教你識破手機廠商的「謊言」——由表及裡解讀屏幕全貼合技術
    採用全貼合技術的屏幕,在息屏情況下,屏幕並不會出現如下圖所示的發灰現象:相比起外觀上差異,沒有用上全貼合技術的手機屏幕最大的問題還是日常顯示效果不佳。  如上圖所示:並沒有採用全貼合技術的手機,顯示面板出現了明顯凹進去的感覺,和保護玻璃明顯不在同一個平面。
  • 深入淺出談屏幕全貼合技術
    隨著智慧型手機等平板顯示器日益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許多廠商都希望通過一些產品特色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
  • 手機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將成主流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許多手機廠商都希望通過一些產品特色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例如,蘋果早期推出的視網膜屏幕,vivo首推的2K屏幕以及ClearBlack屏幕技術等等。這些新名詞的不斷出現,讓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同時也讓不少消費者應接不暇,有時我們還未理解新技術的同時,另一種新技術名詞又誕生了。
  • 3D曲面貼合不是一般的難!這23家設備企業你都了解嗎?
    談到3D曲面貼合,大體上分兩種,一種是膜與蓋板的貼合,也就是裝飾方面的貼合工藝;一種是屏與玻璃蓋板的貼合,屬於功能性貼合。第一種比較好理解,目前一般多用3D貼膜法,先將油墨特殊紋理做在PET膜(或是複合薄膜)上,然後把膜材貼合在3D雙曲面蓋板上。
  • 全貼合屏幕技術解析
    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許多手機廠商都希望通過一些產品特色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
  • 無邊框手機組裝技術突破,懸浮點膠及Slot Die全貼合工藝
    自從蘋果在iPhone和iPad上推廣全貼合觸摸顯示屏後,其優秀的視覺效果及節能效應馬上在市場上得到了追捧,也讓觸控螢幕製造業更緊密的跟顯示屏面板製造業結合起來
  • 全貼合技術類型分析
    四、液態水膠全貼合組裝工藝        液態全貼合組裝工藝採用高粘度膠水在顯示器上塗布成等高圍壩,再採用低粘度膠水填充中間平面,利用膠水低粘自流特徵彌補平板玻璃的工藝凹凸詳解智慧型手機主流的OCA全貼合工藝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是一層無基材光學透明的特種雙面膠,屬於壓敏膠的一類。
  • 什麼是OGS全貼合工藝?有什麼優缺點?In-Cell、On-Cell及OGS/Tol全貼合屏幕技術
    智慧型手機的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許多廠商都希望通過硬體的差異化來凸顯自己,什麼IPS、SLCD、視網膜、ClearBlack等新名詞不斷的出現,很多時候在我們還未理解新技術的時候新的技術名詞又誕生了。最近又有不少手機廠商開始以「全貼合」這一技術來給自己的手機增加賣點?究竟這是什麼,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OCA全貼合材料工藝技術解析
    全貼合技術是目前高端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面板貼合的主流發展趨勢。將面板與觸控螢幕以無縫隙的方式完全粘貼在一起,可以提供更好的熒幕反射的影像顯示效果。杜絕屏幕灰塵,水汽屏幕隔絕灰塵和水汽,普通貼合方式的空氣層容易受環境的粉塵和水汽汙染,影響機器使用,而全貼合OCA光學膠填充了空隙,顯示面板與觸控螢幕緊密貼合,粉塵和水汽無處可入,保持了屏幕的潔淨度。1、高的粘接和剝離強度,適用於將許多透明薄膜基材粘接到玻璃上,耐高溫、高溼度和耐UV光。可在室溫或中溫下固化且固化收縮率小。
  • OGS全貼合屏幕技術詳解
    而這三部分是需要進行貼合的,一般來說是需要兩次貼合,在保護玻璃與觸控螢幕之間進行一次貼合,而另一次的貼合則是在顯示屏與觸控螢幕之間。按貼合的方式可以分為全貼合和框貼兩種。 全貼合技術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屏幕再也不會進灰了。觸控模塊也因為與面板緊密結合讓強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全貼合屏幕相比傳統屏幕還擁有更超薄的特性。
  • 全貼合手機屏的「黃斑」瑕疵與防治對策
    ,然而在這一波波的熱潮下,質量的瑕疵也不斷的顯現出來,其中最引起大家關注的就是黃斑問題,已在手機各個討論板塊中議論紛紛,全貼合產品已經走到了一個急需轉型的階段,下面兩張圖我們可以簡單的看一下黃斑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