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於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減排力度的加大,太陽能相關工程發展勢頭強勁。太陽能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行業工程市場的佔比已經超過40%,且增速不斷提高。
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主任張曉黎對本報記者表示,近一年來,國家能源局一直在做有關太陽能利用的「十三五」規劃,計劃在6月底上報。
「國家對於太陽能等環保產業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四季沐歌總裁李駿對本報記者表示。
據張曉黎介紹,「十三五」期間,太陽能光熱集熱面積保有量預計將完成8億平方米的目標,其中,太陽能採暖的保有量將達到1億平方米到2億平方米,工農業熱水1.5億平方米左右,民用熱水5億平方米到5.5億平方米。
有預測顯示,未來10年,太陽能熱利用工程將達5000億元的市場規模,除了民用太陽能熱水工程以外,賓館、酒店、醫院、學校、造紙、食品、醫藥、化工、林漁等農、工、商領域的太陽能加熱、製冷、採暖有很大的可延展空間。
據悉,近日,四季沐歌的母公司日出東方(603366,股吧)與丹麥阿康桑瑪克宣布合資公司在華成立。新成立的合資公司未來將聚焦於中國大型太陽能熱力工程和太陽能跨季節採暖。
在能源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兩大光熱企業為何選擇戰略「聯姻」?
據悉,阿康桑瑪克是一家足跡遍布全球的丹麥公司,尤其在區域性、大型太陽能工程建設和熱能高效遠程傳輸方面具有全球領先優勢。李駿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次與阿康桑瑪克的強強聯手將推升大型太陽能工程從試驗到實驗,從樣板到規模化的進程,推動太陽能採暖的區域化建設和商業化普及。
據業內專家介紹,如果以當前太陽能集熱面積4.5億平方米計算,2020年實現8億平方米的目標,單靠零售市場很難實現,這離不開工程市場的發力。工程市場對產品、技術、服務的需求要遠遠高於民用市場,工程市場將成為推動光熱產業供給側改革的主力軍。
「雖然空間巨大,但是工程市場對產品、技術、服務要求遠遠高於零售市場,行業供給側改革迫在眉睫。」張曉黎表示。
在歐洲,太陽能在熱水、熱能、熱電的能量轉換過程中,已經可以實現與常規能源的高效互補和替代。阿康桑瑪克方面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項目越大越好。據測算,區域性太陽採暖工程要比個體家庭太陽能熱利用效率高4倍到6倍。」
「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加快現代能源體系建設,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國家能源局原副局長、國務院參事徐錠明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解決黃河以南居民的採暖問題是大趨勢,這意味著反季節儲能將是太陽能重點創新領域。
太陽能技術創新的首要任務是主動提高太陽能光熱的能源使用效率。但是,與國外成熟的太陽能採暖市場相比,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商業化運營並不成熟。
對於能源結構調整帶來的行業機遇,李駿認為:「開徵環保稅已經箭在弦上。無論是國家競爭層面還是行業發展層面,新能源對傳統能源的替代不可避免,工程市場的利好正在顯現,太陽能熱水、採暖將成企事業單位降低能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的主動選擇。」
針對太陽能採暖區域的特點,徐錠明表示,民營企業是中國分布式能源的生力軍,在商業化日益成熟之後,太陽能採暖從試點到示範,從樣本化到規模化也會提速。未來,相關部門會在推動分布式能源發展和儲能建設方面給予更多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