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Andy Colthorpe
翻譯 | Selina Shi
出品 | Energy Storage & PV-Tech
本文系原創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根據Guidehouse Insights的預測分析,目前,北美地區在全球公用事業儲能項目開發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最早可能於2023年被第二大市場——亞太地區所超越。
這家科羅拉多州研究公司最近發布了2020年三季度《公用事業儲能市場更新報告》。報告研究了至2029年推動全球大規模儲能行業市場發展的力量、發展趨勢以及市場預期。
Guidehouse的分析師表示,僅在幾年前,全球多地還認為公用事業儲能項目"太過昂貴或太過複雜,無法融入能源市場。"但是,自那時起,出現了 "重大轉變"。Guidehouse預計,至2029年,全球公用事業儲能項目年裝機容量約為25000MW,明年將超過5000MW,較今年增長一倍以上。
Guidehouse表示,雖然可再生能源集成仍然是、並且預計仍將是這一增長的最強驅動力量,但儲能有助降低與電力系統多個不同領域相關的成本。
報告作者Pritil Gunjan等向Energy-Storage表示,"隨著儲能行業的不斷發展,發達市場已經表明,一旦儲能成為公用事業規劃的組成部分,使用這種技術的低成本高效益機會就會出現。"
"美國把儲能與其他資產一起強制納入公用事業綜合資源規劃,這迅速確立了新項目的機會。一旦人們對儲能有足夠的了解,這種趨勢就會在全球新興市場中得到複製。"
至2029年,亞太市場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9.4%
預計至2029年,亞太地區儲能裝機容量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9.4%。預計從今年起至2029年的累計新增公用事業裝機容量將達到60747.4MW。2020年,亞太地區將新增約554MW大規模儲能項目。
Guidehouse對公用事業儲能項目年度裝機容量的預期,包括了所有的應用和技術
Guidehouse的Pritil Gunjan、Ricardo Rodriguez和Maria Chavez向Energy-Storage表示,"中國儲能市場的增長」是亞太地區有望超車的主要因素。
"中國的電力市場發展緩慢但卻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可再生能源的市場地位將得到改善。與配套服務相關的政策的完善以及包括青海、廣東、江蘇、內蒙古和新疆等地區在內的地區政策掀起了儲能建設和發展的浪潮。"
中國採用了多元化的可再生能源策略。中國計劃推廣電網側和用戶側電池儲能以減少或防止出現可再生能源發電無法併網的情況。分析師們表示,採用儲能還有助於中國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這一"雄心勃勃 "的目標。
Guidehouse表示,在亞太地區其他地方、澳大利亞、韓國以及日本也將開發儲能項目以減少對可再生能源的限制。當然,幅員遼闊的亞太地區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國家,它們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程度不同,氣候各異。此外,亞太地區還包括了許多沒有大型輸電網或網際網路的島國。
Energy-Storage請Guidehouse的分析師們分析了這一地區不同類型經濟體和國家的儲能驅動因素。
專家們表示,在工業化經濟體中,"項目超越了像調頻控制這類短期應用的範疇,包括了更廣泛的服務,例如能源套利、穩固容量或可再生能源集成。"
"隨著化石燃料調峰電站不斷被淘汰,與太陽能和風能共址的儲能項目會更為司空見慣。"
對於亞太地區的島國來說,"希望提高單個客戶和整個電網的供電彈性;將可靠的電力服務擴展到新地區的需求;上漲的電價;商業模式和融資的創新將會在不斷增長的儲能項目開發領域發揮關鍵作用,"
"印尼的人口增長預計會出現在除了爪哇島外的島嶼上,這些島嶼的電網基礎設施不太發達。儲能很可能會作為一種無電線替代方案為實現電網現代化提供支持。"
最後,對於這一地區的新興經濟體來說,電力市場正在變得更加自由化。Pritil Gunjan、Ricardo Rodriguez和Maria Chavez在郵件採訪中表示,"輔助服務很可能成為儲能的最大驅動力量。未來十年,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中國會開發越來越多的項目。"
電動汽車電池製造的大幅增長會有利於電網儲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LFP電池很有可能在固定市場上佔據更大的份額
分析師們表示,電池製造商快速增長的產能推動了鋰離子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截至目前,電動汽車電池的市場份額最高。Guidehouse Insights預計,未來十年,約93%的大尺寸鋰離子電池需求將來自電動汽車電池領域。
報告作者表示,"鋰離子電池製造商與電動汽車製造商籤署了大型長期供貨協議,這為新工廠投資提供了所需的確定性"。
"提供電網儲能項目通常是電動汽車合同的次要內容,但電網市場會受益於共享技術和較低的成本。"
2015年之前,全球只有三家在運工廠的年產能高於3GWh。在此後的五年間,分布在10家工廠的187.5GWh新增年產能已經上線。分析師們表示,僅在未來4年,"至少還有5家工廠 "有望投運93.5GWh新增產能。
Guidehouse預計,至2029年,供應鏈效率的持續提升、製造技術和設計的改進將使鋰離子電池電芯的平均價格"額外下降46%",同時,鋰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有可能逐步提高。
分析團隊還表示,由於固定式儲能的放電持續時間在繼續增加,更多項目將超越短期應用範疇,預計磷酸鐵鋰電池(LFP)將在未來幾年的儲能電池市場上佔據更高的份額。固定儲能項目會越來越多的包括 "範圍更廣的長期服務,如能源套利、穩固容量或可再生能源集成"。
此外, "固定式儲能迫切需要高循環能力和高頻率,這些正是LFP電池的優勢領域,預計這些需求會推動LFP的長期應用。此外,鑑於鈷與侵犯人權之間的關聯,LFP電池不需要鈷構成了另一項重要優勢。"
責任編輯:肖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