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善攀援,可長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雜食性。該種喜熱怕冷,25℃時活動狀態一般;30℃以上時很活躍;20℃時不活動或少活動;15℃時便開始呈麻木狀態;溫度持續在5-6℃以下時,蟒蛇即死亡。當室溫上升到35℃以上時,不喜活動;在強烈陽光下曝曬過久也會死亡,取食溫度要在25℃以上。
世界上最大的蟒蛇有多大?
在2014年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根據哥倫比亞出圖的蛇類骨架化石推測,在5500萬年以前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一種巨蛇很有可能就是蛇類中最長的物種。研究人員還將這個巨蛇命名為泰坦巨蟒。泰坦巨蟒比現在地球上任何一條蟒蛇還要巨大,它的體重超過了一噸,身長更是超過了2006年人類發現世界上最大的蛇巨森蚺,體長十米堪比遠古泰坦巨蟒。
在2000年5月14日,上午10點多,位居深山密林的四川金絲崖玉石礦,礦工賈顯娃擔水準備午飯。快到山泉邊時,猛見一條水桶粗,約有50多米長的怪物,正在泉裡喝水,黑底色,兼有白色花紋和紅色大圓點。陽光照在怪物身上,發出逼人寒光,賈顯娃猛然意識到是一條巨蟒。
泰坦蟒屬於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最大的蛇有多大:
亞馬遜森蚺 (最長長度:10米以上;體重:250公斤以上)
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棲息於南美洲,最長可達10米以上,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一般森蚺長度在5米左右。
亞馬遜森蚺圖片和天敵:
亞馬遜森蚺是一種巨型蟒蛇,對它來說是沒有什麼天敵的,但老虎卻是個意外,因為老虎會選擇亞馬遜森蚺在脫變或者是進食這樣沒有防備,也無力抵抗的時候,偷襲它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年森蚺是可怕的獵食者,在當地基本沒有天敵,正常情況下不可能被殺死,只有美洲虎經常選擇森蚺進食以及蛻皮這種最脆弱的時候採用偷襲的方法攻擊可以湊效,否則都是粉身碎骨葬身蛇腹。
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棲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鱷.森蚺會把凱門鱷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