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Exos 18TB跑分:容量大了和性能也更高了

2021-02-14 雲體驗師

最近,希捷發布了18TB的希捷銀河(Exos)X18企業級硬碟,它主要面向數據中心和企業存儲陣列場景,對標西數Gold 18TB EAMR盤。

希捷銀河(Exos) X18提供SATA和SAS兩個版本,採用的是傳統CMR,7200轉,有256MB的多段緩存,大體上的參數與此前的X16區別非常的小。

官方資料提到,X18在可靠性、功耗以及性能方面都有優化。在可靠性方面,作為企業級硬碟的銀河X18有250萬小時的MTBF(平均無故障時間),五年質保,與該系列此前別的產品保持一致。

X18標稱的閒置功耗與X16相比略有提升,但最大運行功耗卻比X16還稍微低一點,所以,單位容量的功耗有明顯降低。

Exos x16

Exos x18

性能方面,持續速度從X16的261MB/s增長到了270MB/s,寫速度也增長到了258MB/s,隨機4K讀寫也略有增強,4K QD16 讀寫 IOPS 分別為170/550,應該是多分段緩存優化帶來的。

SATA版本的建議零售價是562美金,比一塊創始人版的RTX3070略貴,手裡拿的是一塊ST18000NM000J,SATA版本。

裝入Win10,NTFS格式化之後,實際可用容量為16.3TB。我們通過幾個常用的Benchmark工具來看看這款硬碟。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 是最經典的磁碟測試工具之一,而且是廠商特別看重的一個測試規範,因為數據一般比較好看。測試中我們使用默認設置,ATTO用的是原始(Raw)或未壓縮數據。

一般來說,數據塊越大,順序讀寫的性能就越好。而上圖中,從8K這麼小的數據塊開始,讀寫速度基本就能達到260MB/s-270MB/s左右的水平,與標稱的數據非常貼合,順序讀寫的性能表現比較強大。

AS SSD Benchmark 2.0.7

如果說廠商最喜歡的是ATTO Disk Benchmark的話,那可能普通用戶最喜歡的就是AS SSD Benchmark了,因為它並不使用系統緩存,測的場景都不太利於發揮性能,但測試數據可能更接近於真實使用體驗。這本是一款主要測試SSD的工具,測磁碟的話,參考價值比較有限。

從上圖測試來看,順序讀寫性能與標稱的數據相差非常小,整體順序讀寫能力還是很高的。

但是因為磁碟4K隨機性能都不理想,所以,整體評分比較低。

文件複製速度測試,ISO測試是看複製1G文件的速度和時間,Program測試模擬安裝軟體的文件夾。Game測試測的是許多小文件和較大文件混合的文件夾。不得不說,緩存影響太大了。

壓縮測試測試的是硬碟的壓縮能力,如上圖可見,整個壓縮能力非常強,而且性能很穩定。

FastCopy

用一塊NVMe SSD作為源,將Exos X18作為目的地,拷貝75GB的視頻文件壓縮包,算出平均傳輸速度,大概是244MB/s。

CrystalMark 7.0.0

順序讀寫方面,速度為均為270MB/s以上,與標稱的數值貼合的比較準。

隨機4K 32QD 16線程的讀寫IOPS分別為804/4877,隨機4K 1QD 單線程的讀寫IOPS為204/3567。Cache作用太明顯,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HDtune

HD Tune也是非常常用的磁碟Benchmark工具,測試內容也非常多,對於磁碟測試的參考價值比較大。它支持將分區刪除,不使用任何文件系統直接寫裸盤進行讀寫。

最大讀取速度為265MB/s,最小速度為126MB/s,平均訪問時間僅為12ms,還是非常低的。

最大寫入速度為265,最小寫入速度為129MB/s,平均訪問僅為3.41ms。

上圖是小數據塊的隨機隨機讀速度以及響應時間。

上圖是小數據塊的隨機隨機寫速度以及響應時間,性能表現還是很強的。

DiskMark

DiskMark,一個並不太常見的測試軟體。

即使是沒有使用緩存,測試數據要高出不少。

使用了磁碟緩存之後,測試數據簡直上天了。

結語

Exos X18作為最大的傳統CMR磁碟,在容量增長的同時,性能也有少許增長,讓人感覺有點小小的意外。

2020年年底,各家最大磁碟都已經達到了18TB,西數雖然推出了20TB的盤,但是用的是SMR技術,希捷的18TB Exos和西數的18TB採用的都是CMR技術,18TB目前是最大的傳統CMR盤了。

容量必然將越來越大,按照以前技術路線的增長速度來看是不現實的,必須依賴新技術了。希捷前不久表示將在12月發布20TB的HAMR盤,預計到2026年,希捷有望推出50TB磁碟,所採用的主要技術就是HAMR。

上圖是希捷公布的採用SMR技術的盤的信息,還未提到EXOS系列

也是在9月份,希捷還發布了一個開源的對象存儲系統Cortx以及可以提供1.7PB空間的Lyve Drive Rack硬體方案,幫助企業用戶快速用上大容量磁碟。

相關焦點

  • 建瓴更需高屋——希捷銀河Exos X18企業級硬碟
    近年來以「新基建」為核心理念,我國也已經迎來了包含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工業網際網路在內,新一波數據洪流的升級改造。 而數據作為中國新一輪基礎建設的基礎元素,也對企業在大數據、雲計算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預測,未來兩年全球包括中國企業的數據將以每年42.2%的速度增長。
  • 大容量賦能創意全面發揮,希捷酷狼Pro 18TB硬碟評測
    我們知道最早的軟盤只有幾MB,到後來硬碟時期才慢慢發展到上百個G,以及我至今還記得當2007年,硬碟容量突破1TB時人們的歡呼。十幾年過去了,硬碟容量在不斷的突破著,最近我們得知了希捷已經推出了20TB硬碟的消息,那容量是否越大越好呢?今天我們就用市面上能買到為數不多的幾款大容量硬碟之一的希捷酷狼Pro 18TB版來與大家共同討論。
  • 海量存儲漫遊指南 試用希捷Exos X18 18T企業級硬碟
    與我們熟悉的希捷監控專用品牌酷鷹,NAS專用品牌酷狼,電競專用品牌酷玩,個人專用品牌酷魚這些「酷」字當頭的系列不同,希捷Exos銀河所面對的是對容量、性能、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的企業級用戶。而且他們也更重視產品的能耗表現,畢竟搭建一個基本數據中心所需的硬碟數量往往到數千枚。
  • 雙磁頭臂硬碟技術細節:希捷Exos 2X14的十四點問答
    Exos 2X14針對hyperscale(超大規模,如網際網路)工作負載設計,聚焦在低隊列深度隨機讀操作(低QD是為了保持低指令延時),和大傳輸尺寸順序操作。其最高性能提升表現在高傳輸尺寸順序讀/寫(128KB或者更大,針對寫入隊列2+)、隨機讀(所有傳輸尺寸)和隨機寫(128KB塊或者更大)。
  • 九碟充氦封裝 希捷發布銀河18TB企業級硬碟
    近日,希捷宣布其銀河(Exos)X18家族成員——18TB企業級氦氣硬碟開始交付。據悉,該硬碟為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提供高性能和大容量,從而可以高效且低成本地管理增長的數據量。此外,希捷還推出了銀河2U12應用平臺,以及一款為希捷4U100系統打造的新型控制器。
  • 全球最大容量!希捷5TB移動硬碟測試
    ,所以近日希捷也正式發布了一款容量為 5 TB 的 Backup Plus 移動硬碟,也是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一款移動硬碟。   用戶對視頻音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了,許多影音文件也正朝著 1080P、2K、4K等高解析度步步進階,隨之而來的則是越來越大的文件規格,這對設備的存儲空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早以前容量 1.44MB 軟盤驅動器用來存儲文件就足夠用了,放到今天簡直是不敢想像。
  • 希捷酷玩FireCuda 510 1TB評測容量夠大才是好的遊戲SSD
    首先容量得夠大,曾經我認為512GB已經算是大容量了,然而現在的遊戲隨便就給你來個50GB、100GB,你會發現一個512GB的SSD好像也放不了幾個遊戲,TB級別的SSD才是王道;其次速度要快,這樣才能減少遊戲的啟動與關卡的載入時間,讓你有更爽快的遊戲體驗,現在要說自己是高端SSD,超過3000MB/s的讀寫速度是不能少的,而希捷酷玩FireCuda 510固態硬碟都能滿足這些需求。
  • 【a&s功能實測】容量升級、搭載健康管理軟體 持續優化監控存儲體驗——希捷酷鷹(ST14000VX0008)14TB硬碟
    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驅動之下,安防產業這幾年得以快速發展並開始步入到更高階的智能安防時代。視頻依舊是智能安防的核心,挖掘海量視頻數據的應用價值正在成為智能安防的主流應用趨勢,而更高清的畫質、更長時段的視頻存儲時間以及更快速的視頻內容解析等成為視頻數據價值挖掘的前提,這無疑也對監控存儲設備的容量、性能以及成本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原創】性能堪比SSD,用300元給你的希捷機械硬碟加上「渦輪」
    對於不差錢的人來說,購置大容量SSD自然是最直接獲取高速存儲體驗的方式。但對於絕大多數家庭用戶、中小企業來說,在有限的購機預算中,他們除了希望能獲得快速的存儲體驗,更需要大容量的存儲空間來存放照片、視頻以及各種數據。小容量SSD+大容量HDD的組合方案自然是其中一個選項,不過只有安裝在SSD上的系統、應用才能享受到更快的速度,絕大多數在大容量HDD進行的存儲操作並沒有因此受惠。
  • 一分價錢一分貨 HGST、希捷12TB機械硬碟對比評測
    現在伺服器對存儲硬體的要求正在不斷提高,大容量、壽命長的機械硬碟則正好能雪中送炭,提升伺服器的存儲性能。希捷BarraCuda Pro整體成績要更高一點,可見HGST Ultrastar He12在底層性能方面還是有點弱勢。PCMARK 8讀寫性能測試對比
  • 希捷酷魚飛翼 SSD 移動硬碟上手,顏值在線性能出色
    它不僅僅對那些有大容量文件快速存儲需求的商務人士具有誘惑力,同時對於很多遊戲玩家來說,它也是作為擴容硬碟的理想選擇。儘管摩爾定律在進入 7nm 時代之後不再完全適用,但消費者對於數碼產品的追求一直在不斷增加。在 PC 領域來說,固態硬碟 SSD 早已擺脫了「又貴容量又小」的評價,在新推出的產品中已經完成了普及。因為容量的提升和價格的親民,移動硬碟也逐漸從機械硬碟開始向固態硬碟過渡。
  • 希捷8TB硬碟成為目前性能最佳的臺盤
    希捷8TB臺式機硬碟終於上市了,以前,8TB容量硬碟只應用在企業、NAS及專業監控領域,這次臺式機硬碟的推出,標誌著個人用戶市場迎來了容量和價格最具平衡性與吸引力的硬碟產品
  • 用18TB的「數字堡壘」打造私有雲,是一種什麼體驗?
    很多人在折騰一段時間後,就會向單盤大容量的方向去慢慢擴展自己的存儲空間。但是隨著單盤容量擴大,硬碟本身的穩定性也就更加重要。NAS一定要配NAS專用硬碟,這是多少人用親身經歷換來的血淚教訓。前不久希捷旗下專為NAS存儲推出的硬碟酷狼Pro系列推出了最新的18TB版本,再次刷新了NAS專用盤的單盤容量。
  • 「有容乃大」的希捷顏One Touch移動固態硬碟
    往近了說,在趣評測新媒體部,對於快速傳輸/訪問數據的需求就非常大,普遍都是用U盤、SD卡+讀卡器進行傳輸,在兼顧高速度和大容量的存儲方面也是痛點,尤其是剪輯後期。至於雲盤,因為限速等一系列問題,是我們應用最少的。此前曾有打算弄NAS網絡存儲伺服器,因為一些原因不了了之。倒是這個希捷顏(One Touch)移動固態硬碟,在日常傳輸/存儲數據方面取代了U盤以及SD卡。
  • 希捷發布新款企業級14TB硬碟
    各大硬碟品牌此前都已經有了各自的14TB大容量硬碟,而在近日希捷在OCP Summit上,又發布了一款新產品,編號為ST14000NM04281
  • 魯大師發布PC硬碟性能排行:三星霸榜,大容量硬碟增長!
    由於NVMe協議的普及,性能TOP10中全部為NVMe協議M.2接口的固態硬碟,其中阿斯加特和英特爾首次出現在硬碟性能榜單前十。而三星在產業鏈方面相當完善,擁有行業領先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技術和驅動主控系統,近年來在內存、硬碟上風頭無人可擋,霸榜也算正常操作。
  • 希捷發布第二代充氦12TB硬碟 最大傳輸速度261MB/s
    據外媒報導,希捷近日正式發布第二代充氦技術的Enterprise Capacity v7 12TB硬碟,相比此前Enterprise Capacity
  • 希捷發布三款12TB大容量外置硬碟
    隨著高清視頻、高像素圖像及VR視頻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文件的體積也在不斷刷新著新的記錄,從而迫使廣大存儲設備製造商也在近幾年加速創新並陸續推出了眾多集合高數據傳輸速度與大存儲空間的解決方案
  • 希捷酷狼 Pro 6T硬碟評測
    對於那些有盤位限制的NAS來說,單盤容量就變得十分重要。如何保證容量大,還有硬碟運行的穩定、安靜、低溫,並且最大限度保證數據安全,選擇合適的產品就很重要。就在不久前,希捷就為旗下的酷狼Pro系列更新了18TB的新版,可以說再一次刷新了NAS專用盤最大單盤容量的記錄。如此大的容量,可以輕鬆滿足盤位緊缺的用戶對於容量的需求。
  • 內置4TB存儲,大容量需求用戶看過來,希捷酷玩系列遊戲拓展塢評測
    國際知名儲存廠商希捷本是專注於存儲領域的品牌,但是最近也將旗下的產品拓展了一下,推出了「帶有拓展功能的存儲產品」,或者說在拓展塢上面添加了內存,而且不是普通的拓展塢。希捷將雷電3拓展塢上面加入了4TB的內存容量,可以說是直接一步到位了,下面一起看看這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