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科技視訊數碼評測室測試了來自希捷的酷狼IronWolf Pro NAS硬碟,並通過4塊16TB容量版本與群暉DS1019+ NAS搭配組合,體驗了80TB多的海量存儲的感受。不過無論是容量或是能力,希捷都不會滿足於現狀。很快,最大容量硬碟的桂冠就由新款酷狼以及銀河系列拿下。與前者相比,希捷銀河Exos專為滿足企業存儲需求而打造,適用於數據中心,雲服務等應用場景。
與我們熟悉的希捷監控專用品牌酷鷹,NAS專用品牌酷狼,電競專用品牌酷玩,個人專用品牌酷魚這些「酷」字當頭的系列不同,希捷Exos銀河所面對的是對容量、性能、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要求更高的企業級用戶。而且他們也更重視產品的能耗表現,畢竟搭建一個基本數據中心所需的硬碟數量往往到數千枚。
從個人到企業,希捷提供了各種存儲產品及解決方案
隨著數位化生活與工作的需求日益提升,大數據計算,雲服務等方面的應用也對存儲設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捷正是基於這些層面的需求,而精心打造了企業級硬碟品牌希捷銀河Exos。根據具體的需求層面及應用範圍,希捷Exos又分為Exos X與Exos E兩大系統,其中Exos X等包括X10,2X14,X16及X18等。
希捷Exos X硬碟產品線也有「四大金剛」
從X10到X18,它們分別具有不同的容量,規格配置及傳輸速度等。不過它們都具有相同的安全特性與配套服務,極高的性能表現與品質。整個希捷Exos X系列企業級硬碟都採用氦氣填充,CMR磁記錄技術;平均無故障時間達到了250萬小時,質保時間也長達5年。
希捷Exos X18 18T則是整個系列中規格最高,性能最強的產品。Exos X18中分為傳統SATA 6Gb/s與SAS 12Gb/s兩個不同總線/接口版本。本次科技視訊數碼評測室獲得來自官方的支持,得以一窺這款產品的風貌(體驗款式為SATA接口版本)。相信通過我們的介紹,可以讓各位網友能更好地理解企業級硬碟與傳統桌面級的差別。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硬碟(SATA款式)的外觀與一般SATA接口硬碟驅動器並沒有什麼區別。其尺寸為長147毫米寬101.85毫米x高26.1毫米,重量約670g,是標準的3.5英寸硬碟體積規格。該硬碟無論是裝配於機架式伺服器箱體,專用的存儲擴展器,NAS乃至傳統的機箱都毫無問題。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為標準3.5英寸硬碟產品,其型號為ST18000NM000J,生產地為泰國。為了達到如此巨大的容量,這款硬碟與Exos X18 18T等系列一樣,全線採用了充氦技術,大幅提升安全能力,並保證可容納更多的磁碟。該硬碟內部規格為單碟2TB,總共9碟裝的規格配置,主流10TB、12TB、16TB等硬碟均如此配置。
相比傳統裸露晶片更安全的PCB「反裝」方式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採用CMR(傳統磁技術,其實就是PMR即垂直磁性記錄)技術,與不少用戶「談虎色變」的SMR(即疊瓦式)相比自然是更穩更快更安全。順帶一提的是,希捷官網有著詳細的技術應用列表,對於不同產品線的具體產品採用何種技術,都有明確的說明。準備購買希捷硬碟的用戶可根據所需選購對應的產品。
「Seagate Secure」標識體現了企業級產品的定位
那麼同樣是外觀看起來差不多的3.5英寸桌面級硬碟,同樣為7200轉,256MB大容量緩存,希捷銀河Exos X18 18T和普通硬碟有什麼區別呢,除了我們上述所說的各種硬碟製造方面的新技術應用,更大的容量之外,作為高端的的存儲應用設備,希捷為企業級硬碟又增添了許多專有的技術與應用。
旋轉振動(RV)傳感器的引入,使得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的安全性提升了一個檔次。雖然相比筆記本產品,3.5英寸硬碟一般放置於基本不會運動的的存儲機架,存儲伺服器等箱體設備中,一般不會移動,但工作時的振動無法避免。即便這款硬碟本身的工作動靜極小,也無法排除箱體內其他設備的引起的振動或共振等。而RV傳感器能有效接收到此類信息,並引導磁頭進行更精確的尋道工作,避免振動帶來的影響。
同時我們通過希捷官方提供的參數與特性列表中可以看到,這款18TB的企業級硬碟,其MTBF(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達到了驚人的250萬小時(IronWolf Pro為120萬)。而且這裡有個比較關鍵的數據——AFR。與我們熟悉的MTBF相比,AFR的描述其實更符合企業級硬碟常年通電,常年工作,常年讀寫並發數據等需求的工作狀態,即為24*7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可靠性級別。相比傳統3.5英寸硬碟,0.35%(IronWolf Pro為0.73%)的故障率可以說是頂級的表現了。
當然企業級硬碟也少不了希捷的Rescue Services(RS),這是一項付費的專業數據保護與恢復服務。那麼這個RS服務包括那些內容呢,如果你的硬碟出現RAID架構損壞,配置丟失,電湧衝擊,RAID分區丟失或損壞,病毒破壞甚至於人為及天災導致的硬碟故障。希捷都將通過實驗室進行硬碟數據恢復,其成功率接近90%。
我們所體驗的版本雖然為SATA接口的款式,但其性能指標卻是相當優秀的。希捷官方提供的規格參數中,其最大持續數據傳輸率為讀取270MB/s,寫入258MB/s,平均延遲4.16毫秒。除此之外,這款硬碟標準平均功耗為5.3W(IronWolf為7.5W左右),最大運行功耗為9.4W。我們可以非常明確的是,希捷為該硬碟所進行的低功耗設計,正是針對企業級用戶大批量應用的場景所開發的。
接下來,我們將對這款硬碟進行一次標準測試。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SATA款式)仍舊為標準SATA 6.0數據接口,因此我們使用傳統個人電腦測試平臺進行測試。所以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個追求大容量存儲的個人用戶,亦可選擇這款產品(驚人發現,希捷銀河18TB相較IronWolf Pro更便宜)。與傳統個人/桌面級硬碟相比,企業級硬碟可謂處處都要爭先,既要追求穩定性,安全性,持續工作能力,又要強勁的性能支持海量並發要求。那麼希捷銀河是否能表現出與官方一致的性能數據呢?
通過CrystalDiskInfo 8.0等硬碟檢測軟體,我們來一探該硬碟的究竟。在我們的裸機測試平臺上,完全靜止的希捷銀河Exos X18 18T溫度在26度左右(室溫約在24度左右)。
而經過幾次測試之後,我們發現其最高溫度也僅在35度左右,使用這款硬碟完全不必為溫度擔心。在測試TxBENCH中,可看到這款硬碟的實際可用容量為16.37TB。通過硬碟容量標準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獲知(16*100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1024)≈16.76TB,與實際可用基本相符。畢竟系統內格式化等還會佔用一些空間。
TxBENCH Sequential Max(128K)Q32T1默認基準測試中,希捷銀河Exos X18 18T讀取速度達到268.755MB/s,寫入速度達到258.233MB/s。這個測試結果與官方數據基本一致。
CrystalDiskMark 8.0.0 x64的測試也同樣驗證了上述觀點,讀取271.04MB/s,寫入259.27MB/s。
從包括AS SSD Benchmark在內,是的我們也同樣測試了AS的數據,以及TxBENCH,ATTO等多個測試軟體,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的表現一直都非常穩定,性能也表現上佳。從這幾個軟體的實際測試結果來看,該產品堪稱最強3.5英寸硬碟。
同樣的,我們也將一個容量為45GB的視頻文件寫入Exos X18 18T進行測試。在初始階段,由於我們從高速SSD寫入至該硬碟,並在其自身高達256MB緩存加持下,寫入速度幾近1500MB/s。
穩定工作之後,其寫入速度也在260MB左右,這個數字幾乎一直保持到複製工作完成。那麼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塊硬碟的讀出工作。
可以看出,從Exos X18 18T將同樣的45GB視頻文件複製至目標盤(即測試平臺中的固態硬碟),亦可獲得約260MB/s的速度。而且該速度一直延續至整個複製工作結束。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硬碟在我們的所有測試工作中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工作狀態,其穩定性和持續工作能力都可圈可點。對於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的單體評測暫告一段落,可以說在3.5英寸傳統硬碟(不包括混合硬碟)中,這款18T的海量巨獸無論性能或是穩定性都值得稱道,讓我們可以高速無憂地漫遊在如銀河一般廣闊的數據中。
下圖中很好得展示了希捷企業級硬碟的應用領域——即大規模,高集成化的陣列式存儲。在這個領域中,傳統硬碟的容量和速度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大數據,雲服務等新時代應用需求。
大數據,雲服務等領域對存儲有著大容量及安全性的要求
希捷銀河Exos X18 18T的出現,簡單來說就是讓企業用戶能在有限的機架中獲得更大的容量。這款產品無論是性能,持續輸入輸出,功耗,噪音,振動,安全性等多個方面均可圈可點。因此希捷將其定位在可擴展超大規模的存儲應用領域,雲服務中心,數據中心,大中型企業的大規模存儲伺服器等等。
希捷銀河Exos X18與酷狼IronWolf Pro的18TB版本都已在國內上市,前者售價4399元。相較一般14或16TB硬碟的價格來說,Exos X18 18T並不具性價比。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對於企業級用戶來說,更大單盤容量允許他們在有限的機架/伺服器空間內,獲得更大的容量;或是更小的整體功耗。從長遠運行角度來看,現在付出的採購成本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