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基金報報導,阿里巴巴公司再次被「點名」,美股開盤後市值隨之蒸發數千億。與此同時,另一個電商巨頭拼多多是悄無聲息地市值上漲11%,突破了1900億美元。這不免讓人將兩件事情聯想在一起,畢竟兩個公司在電商業務方面是競爭對手,阿里巴巴出現問題,拼多多這是要「躺贏」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此前,新華社發表文章批評了阿里巴巴公司破壞市場秩序,觸犯反壟斷原則的種種惡行。此次的醜聞爆出是因為多名消費者向市場監管總局舉報: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產品涉嫌實施「二選一」等壟斷行為。所以市場監管總局便提起重視,迅速成立了調查組調查此事。
阿里巴巴的「二選一」壟斷行為主要體現在,商家一旦選擇在天貓開設網店,就不能在京東再開設網店,一旦被發現「違規」,就要面臨各種各樣的處罰,罰款、取消推送、減少流量、責令關店等。但是一些有法律意識的用戶知道這種行為是「非法」的,所以在溝通無果後,直接將阿里巴巴告上了監管局。在調查組詳細調查過此案以後,發現阿里巴巴公司確實存在著種種違反市場秩序的行為,因此便遭到了「點名批評」。
不過拼多多之所以可以搭上這波順風車也是因為本身實力夠強,策劃到位。眾所周知,拼多多的賣點就是「便宜、實惠」,他們牢牢抓住了中國中低端消費者的市場需求,激發了人們的消費欲望,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搶佔了一大片電商市場份額,所以才被投資者們看好,股票隨之一路飛漲。雖然說在運營過程中,拼多多還存在著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待解決,用戶的體驗感也會受到許多小廣告的影響,但是在投訴反映後,拼多多官方都會迅速做出回應,這種誠懇的「認錯態度」,是值得阿里巴巴等大公司學習的。可以預見,只要拼多多繼續保持這種良好的勢頭,在穩固住已經佔領的中低端消費者市場的同時,穩紮穩打地開闊更高層面的消費市場,很有可能在未來會取代天貓、淘寶,成為中國電商的領頭羊。
而除了「二選一」事件以外,螞蟻金融集團最近也是收到了有關部門的約談「邀請」。由於有消費者反應螞蟻金融旗下的借貸產品通過誇大其實、虛假表演等方式誘導人們借貸,或是給用戶帶去了極差的使用體驗。對此,有關部門是提起了高度的重視,責令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專家指出: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國家部門對一些企業的警告並不是說在打壓他們,恰恰是在拯救他們,讓他們及時地醒悟,以免犯下更大的錯誤。企業只有把錯誤都修正過來,通過合法正規的手段盈利,才能更好地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給用戶帶去令人滿意的使用體驗,企業本身也能長久地運行下去。
不論是反壟斷,還是金融借貸,這些都是事關百姓生活的問題,國家必須有所作為。而相較於外國政府動不動地就開出天價罰單,使得企業的收益嚴重受損,此次阿里巴巴和螞蟻集團遭到的「處罰」已經算是比較輕了。雖然說阿里巴巴的市值瞬間蒸發了數千億,但是只要改正錯誤,重回正途,相信這些失去的東西終有一天會重新奪回來的。而拼多多也是給廣大的企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讓人們明白:只有身正不怕影子斜,才有可能會「躺贏」,一個有良心的企業,不僅要賺錢,更要承擔起社會責任,這才是取財有道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