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最初一公裡」就做了兩件事

2021-02-10 略大參考

拼多多自己就是造成行業人才缺口的「元兇」,由他們肩負起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的重任,恐怕再合適不過了。

1月22日,拼多多以171.89美元收盤,對應2108億美元市值。拼多多的股價在2020年增長了370%,雖然1月初遭遇調整,但現在看來已經企穩。

這家公司在二級市場的瘋狂之旅始於2018年。那年7月26日,他們以19美元的發行價登陸納斯達克,市值240億美元。

短短兩年多時間,拼多多從「3億人都在用」變成了「6億人」,在投資人眼中的價值也增加至2100多億美元。在去年的最後幾周,他們甚至一度超越美團,成為市值第三大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上市並非拼多多在2018年唯一的大動作。「最初一公裡」戰略同樣在那一年被提出,拼多多深耕農業生產和種植的時代由此開啟。這一戰略究竟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兩件事,打造了一個新模式,培育了一批新農人。

電商平臺主推「農產品上行」其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阿里巴巴早在2014年就進軍農村,開啟了「千縣萬村計劃」。京東也幾乎在同一時間上線了「送種子下鄉」活動。

很可惜,這些嘗試最終都收效甚微,並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農產品流通效率低下等問題。

相較於前輩,拼多多又在「農產品上行」方面到底玩出了什麼新意?

我們需要知道,中國的農產品供需是一個多對多的關係。在美國,農業人口大約只有350萬,還不到總人口2%,因此可以實現少對多的集中式供給。但中國的農業體系主要由超過2.3億的個體種植戶和百萬個初級批發市場,以及10億消費者構成,供需兩端都極度分散。

傳統農產品流通路徑需要經過原產地收購商、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銷地零售商(菜市場/超市)等多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經過倉儲、物流等環節,都會造成損耗和成本疊加。

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生鮮平臺對上述冗長的流通路徑進行了改造。他們直接從農戶手中採購商品,然後統一入庫、打包,最後完成配送。這一模式砍掉了批發商等多個環節,但電商平臺自身承擔了大量的履約成本。

拼多多的模式則屬於將包裹直接從產地寄到消費者家中,省去了「入庫」環節。「打包」由農戶自己完成,無需額外開支。所以說,拼多多目前的模式相交於傳統生鮮平臺更具優勢。

每日優鮮和拼多多模式的核心區別就在於,前者通過統一供給端(統一採購、統一入庫等)的方式提高效率,後者側重於需求端的整合。

拼多多將短時間內的同質化的需求聚集在一起,從而突破中國農產品長期以來「多對多」的制約,走出一條雲端的集約化、規模化的創新之路。

可為什麼是拼多多率先整合了前端需求?原因就在於他們招牌式的「拼購」模式。

在拼多多出現之前,「搜索」是電商平臺主要的人貨匹配方式。但農產品的品牌屬性很低,我們平時只會想到買「桔子」,很難有一定要買「某品牌桔子」的想法。在消費者缺乏足夠認知的情況下,搜索結果的精準程度並不高。因此,通過搜索的方式聚集農產品需求的難度較大,這是當年阿里和京東都折戟農村電商的重要原因。

「貨找人」的拼購則是另一種玩法。

系統推送、拼購將原本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為上遊農戶提供穩定的訂單。例如,秋季來臨之時,數萬人甚至十幾萬人或許同時在拼山東的蘋果,在那段時間,農戶每天都能寄出數百甚至上千單,因此在「最初一公裡」形成了規模效益,從而實現整個流通效率的提升。這正是拼多多模式的創新之處。

當然,每一種模式都有各自的側重點。

在其他兩種體系下,農戶只需要將商品出售給本地採購商或電商平臺即可,不用參與後續運營及發貨。

但「拼購+產地直發」將種植戶直接對接消費者,這就需要農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移動網際網路有基本的了解。

所以,雖然拼多多不用把錢砸在倉儲、店鋪運營上,但他們必須花錢去做另一件事——培育新農人。

對於來自東部、城鎮地區的商戶而言,線上開店、上傳商品、定價、直播等技能是最基礎的技能,但在網際網路發展水平較為落後的西部、鄉鎮等地,人們對網際網路的認知還比較局限。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此前就表示:「中西部地區網際網路正在快速發展,對於搜索、社交等基礎網際網路應用相對比較熟悉,但很多農民和新農人對於諸如直播電商這樣的新方式還是缺少了解,沒有能及時把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工具」。

在「最初一公裡」戰略確定的2018年,拼多多就創立了多多大學,結合農村生產者知識結構,建立專業性的農產品上行與網際網路運營課程,幫助農村地區培育有獨立上行能力的新農人。

2019年,拼多多繼續加大農產品上行科普教育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投入力度。「多多大學」的線下課程累計課時達1400小時,覆蓋12個省份共計874名農村學員。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線上專業課程,累計觸達49萬農業經營者。

即便遭遇疫情,拼多多的培訓計劃也未終止。去年8月,拼多多攜手青海省海西州、浙江省援青指揮部,共同舉辦的「海西優品雲上行」浙江青海消費扶貧新農商培訓,以在線授課方式啟動。

該培訓班的目的是培養出更多的電商人才,將更多海西農特產品推向市場。這次活動最終吸引了超過9000名學員參與學習。

根據《2020中國農村電商人才現狀與發展報告》,未來五年農產品電商人才缺口將逐年上升至350萬。有意思的是,報告的這一觀點是基於國內農產品電商銷售複合增長率等信息估算得來,而拼多多正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電商之一。

2017年-2019年,其農產品交易額從196億元增至1364億元,年複合增速164%。2020年有望突破2500億元,持續保持高增長。

如此看來,拼多多自己就是造成行業人才缺口的「元兇」,由他們肩負起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的重任,恐怕再合適不過了。

「現代農業是高科技的農業,不再是臉朝黃土背朝天,而是機械化、電氣化、智能化的農業」。90歲的袁隆平院士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消費季活動中如此寄語年輕農人。

在走過了「最初一公裡」後,拼多多很自然地開啟了對農業前沿科技的探索,試圖利用新科技完成對傳統農業的改造甚至重構。

2020年7月,中國首屆草莓AI種植大賽拉開了序幕。這是拼多多以數據、人機結合的方式,對農產品標準化的一次摸索。在這次比賽中,科學家們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專家經驗加以融合,建立起一套標準化的草莓種植智慧決策系統。利用AI技術,幫助農民「一鍵種植」的時代或許已經不遠。

12月,拼多多又支持了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浙江大學聯合舉辦的「2020全球農創客大賽」,該賽事旨在發現、加速和推廣以青年為主導的創新商業模式、數字解決方案,釋放糧食及農業領域創新潛力,以解決新冠疫情暴發對農產品上行帶來的問題。

拼多多希望通過這次大賽,探索將前沿技術應用帶到中國農業產區的田間地頭,為更多小農經營生產主體提供高性價比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

不久前,拼多多宣布,未來將加大在直播、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方面的投入,以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

農產品對於這家年輕的平臺究竟意味著什麼?

短期而言,高頻、剛需的農產品是增加平臺用戶黏性的利器。在天貓把控服飾、京東掌握家電的格局下,拼多多必須擁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品類。長遠來看,中國數字經濟滲透率已達到36.2%,但農業只有8.2%,還是一片藍海。

剛剛完成「最初一公裡」的拼多多,確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略  大  參  考   /  一個有觀點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拼多多「最後一戰」
    其中一個關鍵的改變,就是農業,或者說更廣泛範圍的三農領域——不知不覺間,拼多多已經是三農領域的霸主——每天都有幾千萬單與農業有關的交易發生在拼多多。某種程度上,這與拼多多早前兩年布局的「最初一公裡」戰略密切相關。
  • 拼多多的物流布局,還能打哪些牌?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4日,拼多多股價出現暴漲,超過京東當時的市值,成為中國第四高市值的網際網路公司。11月20日,拼多多發布了2019Q3財報,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75.1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3.72億元同比增長123%。 拼多多的迅速發展,為今年的「雙11」帶來不小的變化。
  • 在接人的「最初一公裡」上,Lyft 已經做得比 Uber 好了
    尤其是當路程短的時候,寧可省下與司機溝通的時間成本,隨手招一輛計程車。儘管市場份額遠遠落後於 Uber (而且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但拼車應用 Lyft 在幫司機和乘客節省時間這件事上已經做得比 Uber 好了,起碼在舊金山是這樣。
  • 天貓淘寶拼多多京東應該要怎麼做運營如何推廣提升銷量店鋪管理客服話術營銷策劃計劃書方案電商玩法技巧攻略經驗視頻教學課程案例操作
    電商黑馬拼多多 是如何做到物美價廉的?做拼多多我們只拼操作不拼命!當江西南康家具業的「價格屠夫」遇上拼多多會怎樣現在做拼多多還來得及嗎,無貨源店鋪是怎麼出單的?拼多多助力拼多多互助群免費進500人群拼多多終於盈利了,陳磊究竟做了什麼?
  • 中國拼多多VS美版拼多多(WISH):社交電商產業鏈,有戲嗎?
    Wish的6倍,且拼多多的活躍用戶增速水平近年來也持續高於Wish。注意,從商業模式的層面來講,拼多多VS Wish高度相似,甚至Wish做的還更早。並且,美國的電商滲透率並不如我國成熟,按道理說增長應該更高。然而,為什麼WISH的增長情況,比拼多多差了這麼多(2020年Q3,拼多多增長70%,而WISH增長31%)?
  • 如何做拼多多無貨源開店?拼多多無貨源模式靠譜嗎?
    隨著拼多多平臺的不斷壯大,現在用戶基數已經有6億多人了,而拼多多無貨源更是吸引著大量的人群入駐,畢竟自己當老闆,那是相當舒服的。拼多多從出現在大眾眼中,就一直承受著罵名,結果就是頂著這樣那樣的流言蜚語,直接在電商界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選擇做電子商務無可避免地遇到幾個問題:我賣什麼?我怎麼賣東西?如何做到精細定位產品?
  • 拼(pian)多多,拼(pian)多多,我和你,拼(pian)多多?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兩地同時敲鐘,以股票代碼「PDD」在納斯達克上市。這,是一個成立僅僅兩年的APP,能做出來的業績?簡直令人震驚!拼多多也是這樣,有時橫衝直撞,有時無視規則。在315之前有這樣一個問題:你眼中最應該在2018年315晚會被曝光的公司和產品是什麼?結果,拼多多在眾多商家裡,一直呼聲很高,幾近狂熱。
  • 拼多多「新物流」技術平臺的野心
    拼多多目前是純平臺、輕資產模式,以往通過規模化、去中心化的模式與阿里、京東展開了差異化的競爭,獲得了足夠大的流量。但如果阿里和京東通過 「低價」手段與拼多多正面競爭,拼多多又該如何去抗衡? 從拼多多的「新物流」技術平臺的理念來看,平臺將不僅僅停留於末端,而是走進生產端,連結起整個供應鏈。採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聚焦「最前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打通產銷全鏈路。
  • 拼多多互助砍價群最新截圖秒進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多好的一段話:  我們都有缺點,所以彼此包容一點。  我們都有優點,所以彼此欣賞一點。  我們都有個性,所以彼此謙讓一點。  我們都有差異,所以彼此接納一點。  我們都有傷心,所以彼此安慰一點。
  • 拼多多反對「拼多多」
    1月4日早8時許,知乎加V官方帳號「拼多多」突然發布一則個人言論,回應了最近發生在該公司的一則熱點輿情,由於該回應充滿個人情緒化風格,發布後雖然迅速刪除,但熱心網友還是有截圖流傳開了。近日,有爆料稱,一名供職於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業務的22歲女性員工,在凌晨1點半下班途中猝死。事情曝出後,迅速引起了網友的討論。
  • 風眼 | 「速生」拼多多和它成長的煩惱
    即使在618電商購物節最繁忙的日子裡,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依然按捺不住近期拼多多面臨質疑的「委屈」,舉辦了一場非常臨時的媒體溝通會。與此同時,拼多多總部大樓下的維權商家依然在進行著一場又一場要求返還凍結店鋪資金的聲討。
  • 拼多多危險了
    在接受《財經》採訪時,黃崢表示,拼多多不是所謂的下沉市場,也不是什麼消費降級。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消費升級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紙用,有好水果吃。只有北京五環內的人才會說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波人口帶來的是下沉人群,拼多多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
  • QuestMobile:拼多多春節期間日活用戶數位列行業第一
    相較去年因疫情限制,消費者今年對購物、出行、生活服務的需求大幅增長,其中,拼多多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農曆年同比增長達25.9%,在日均DAU大於1億的APP中增速最快。報告顯示,拼多多人均單日使用時長農曆年同比增長達25.9%,快手、快手極速版、抖音、抖音極速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也分別增長9.0%、4.7%、1.9%、37.6%。
  • 拼意識、拼學校、拼價格、拼居住,中央公園房,如何拼多多?
    時間線撥回2020年6月22日,融創在中央公園北拍下了一塊土地,5個月過後,融創·隱溪曉院這個盤,就成了我眼中「拼意識、拼學校、拼價格、拼居住」的完美榜樣。這裡的房子拼「多多」,拼的是核心競爭力的「多」。
  • 網際網路 | 拼多多APP
    拼多多,這個下沉市場崛起的黑馬,雖然最開始假冒偽劣的品牌形象被戲稱過很多次「拼夕夕」,逐漸成為下沉市場最接近的代名詞。還記得18年暑假熱播綜藝《無限歌謠季》播出,拼多多作為品牌冠名商,熒幕裡到處可以看到這樣一句廣告語「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不知何時,拼多多從這個看似已經由阿里系與京東兩份天下的電商阿賽道中脫穎而出。
  • 拼多多是怎麼盈利的
    拼多多是一家新崛起的電商公司,連淘寶、京東都不得不重視起來。據傳拼多多的月交易額突破400億,年交易額到5000億已經不成問題。
  • 漢堡王正式入駐拼多多 商品價格也很「拼多多」
    5月15日,漢堡王宣布正式入駐拼多多開設官方旗艦店,加入拼多多首屆「好吃節」大牌食品陣營,並參與百億補貼、萬人團活動,推出聯名款套餐等。據悉,從5月15日至17日的「好吃節」活動期間,拼多多為漢堡王推出了1000份整點秒殺1元小皇堡的活動,漢堡王旗下多款熱門食品納入百億補貼。從漢堡王拼多多旗艦店主頁上可以看到,漢堡王優先展示限時秒殺商品。
  • 經觀頭條|電商「匪徒」拼多多
    (圖片來源:壹圖網)經濟觀察報 記者 任曉寧 「匪徒」這個詞看起來很負面,但是從積極一面來看,這可能是形容在7月26日才上市滿一周年的拼多多最適合的詞語了。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崛起後的時代,幾乎所有人都以為電商的流量紅利接近於尾聲,大家都做好了長期兩強爭霸的心理準備。但就在此時,拼多多一夜崛起,這個匪徒般的新電商企業打碎了兩強共享天下的格局。
  • 拼多多上買什麼最靠譜?
    我驚了,拼多多竟然這麼便宜!因為拼多多,兔的內心還是挺掙扎的,但這個價格確實誘惑!拼多多百億補貼其實是拼多多邀請品牌入駐,平臺自己補貼錢,商家按照成本價參與活動。拼多多官方再在成本價基礎上補貼5%-50,百億補貼價格=品牌成本價-拼多多百億補貼,讓你以最少的錢買到大牌,你買不買?10.8日~10.10是拼多多五周年慶,本著圍觀的心看到了這麼便宜的價格,結果就真香了!
  • 神秘的「跨境拼多多」
    由於其與拼多多一致的低價定位,有媒體猜測Vova與拼多多有關聯。一位投資界人士向虎嗅透露,Vova實際上就是拼多多做的跨境電商平臺。但虎嗅向拼多多方面求證,拼多多方否認了這一說法。 這個從外表上看起來「比拼多多還拼多多」的Vova很神秘,從未對外披露其創始團隊、融資規模等消息。其主頁顯示,Vova的註冊地及辦公室在香港,但網頁提供的地址卻位於倫敦。香港公司註冊處顯示,Vova是一家2018年4月11日註冊於香港的私人公司。 創始團隊保持著極度低調,但Vova正在中國進行著大規模的招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