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發了這篇文章適馬的50-100mm f/1.8 DC HSM Art 到底能不能在D850上用?以後,有幾個朋友問起18-35mm f/1.8 DC HSM Art在全畫幅上什麼樣,所以今天我們就快速的測試一下。
我們仍然測試F1.8,F4和F8這三擋光圈,和50-100不太一樣的,因為這個鏡頭天生的屬性是「廣角」,所以它在收縮光圈以後的雖然周圍的暗角會變得更暗,但是可用區域反而略微變大,也就是說F1.8是暗角覆蓋面積最大的區域。
在下邊的測試圖片中我提供APS裁切和1.2x的裁切模式供大家參考,請注意這裡的測試圖是沒有做任何後期處理的,在文章的後邊我會提供處理後的照片,並告訴大家每個焦段最大的畫面可用範圍是多少。
18mm18mm是這個鏡頭暗角最終的焦段,猛地一看似乎連本該覆蓋的APS區域都有不小的暗角,而1.2x的裁切區域可以確定完全不用幻想了,沒法用。
24mm
24mm的情況要好很多,第一眼看到我的感覺就是「可以後期矯正」,至少1.2x的區域是完全可以用的,別忘了上一代的鏡頭們(比如佳能的24L之類)暗角比這個還猛。
此外,再次看到,收光圈確實能夠減少暗角,因為你可以對比看到F4的暗角要小了不少,但是邊緣也更硬。
35mm
終於,35mm看起來好起來了,雖然你可能覺得這個畫面怎麼黑乎乎的,但是其實整體畫面黑並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可以用曝光來解決,不好解決的反而是很明顯的暗角,現在35mm的暗角程度是所有焦段裡最少的。
各個焦段的可用裁切?
所以,如果你非要在全畫幅相機上用這個鏡頭,18, 24, 35這三個焦段你需要裁切掉多少畫面才能不受到暗角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18mm18mm,沒有意外,需要裁切很多才能避免暗角,即使在下邊1.4x的裁切模式下,仍然會受到暗角困擾,也許小心謹慎後期調整,你勉強可以用1.4x裁切,這時候等效焦距是25.2mm。
24mm的情況要好很多,1.1x的裁切就可以讓你避免暗角,這時候你可以得到26.4mm等效焦距。
35mm,噠噠,不需要裁切,對,你基本上可以把這個鏡頭當35/1.8用,目測在全開光圈的情況下極端極端邊角的銳度可能會有一點點問題,但是我可以保證一點,就是如果你找一個比如尼康的35/f1.8G全開,解析度肯定不如這個鏡頭。
總結這個測試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如果你真的一定要在全畫幅上用的話,你已經知道需要注意什麼了。
對我來說,因為在D850上可以快速切換畫幅,而且即使是APS畫幅也有足夠的像素可用,我到不介意直接在全畫幅模式下用這個鏡頭,而且我在Lightroom中做好的裁切預設可以讓我一鍵裁切到可用模式,只是在構圖的時候需要略微小心一些,因為你要大概計劃一下有哪些地方可能是後來要被切掉的,不過取景器裡的暗角本身就可以幫你做到這一點。
退一步講,從24-35的區間,我覺得經過一定的後期處理,且不追求大光圈下極端的邊角解析度,這個鏡頭還是完全可以當全畫幅鏡頭用的。
好了,以上供大家參考,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