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詳細講解射頻晶片工作原理

2021-02-22 射頻學堂

注釋:文章轉載自網絡,僅用作學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傳統來說,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簡訊、網絡服務、APP 應用的手機,一般包含五個部分部分:射頻部分、基帶部分、電源管理、外設、軟體。 

射頻:一般是信息發送和接收的部分;

基帶:一般是信息處理的部分;

電源:一般是節電的部分,由於手機是能源有限的設備,所以電源管理十分重要;

外設:一般包括 LCD,鍵盤,機殼等;

軟體:一般包括系統、驅動、中間件、應用。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

 

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

 

先講一下歷史,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 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基帶則是 band 中心點在 0Hz 的信號,所以基帶就是最基礎的信號。有人也把基帶叫做「未調製信號」,曾經這個概念是對的,例如 AM 為調製信號(無需調製,接收後即可通過發聲元器件讀取內容)。 

 

但對於現代通信領域而言,基帶信號通常都是指經過數字調製的,頻譜中心點在 0Hz 的信號。而且沒有明確的概念表明基帶必須是模擬或者數字的,這完全看具體的實現機制。 

 

言歸正傳,基帶晶片可以認為是包括數據機,但不止於數據機,還包括信道編解碼、信源編解碼,以及一些信令處理。而射頻晶片,則可看做是最簡單的基帶調製信號的上變頻和下變頻。 

 

所謂調製,就是把需要傳輸的信號,通過一定的規則調製到載波上面讓後通過無線收發器(RF Transceiver)發送出去的工程,解調就是相反的過程。

 

工作原理與電路分析

 

射頻簡稱 RF 射頻就是射頻電流,是一種高頻交流變化電磁波,為是 Radio Frequency 的縮寫,表示可以輻射到空間的電磁頻率,頻率範圍在 300KHz~300GHz 之間。每秒變化小於 1000 次的交流電稱為低頻電流,大於 10000 次的稱為高頻電流,而射頻就是這樣一種高頻電流。高頻(大於 10K);射頻(300K-300G)是高頻的較高頻段;微波頻段(300M-300G)又是射頻的較高頻段。射頻技術在無線通信領域中被廣泛使用,有線電視系統就是採用射頻傳輸方式。 

 

射頻晶片指的就是將無線電信號通信轉換成一定的無線電信號波形, 並通過天線諧振發送出去的一個電子元器件,它包括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和天線開關。射頻晶片架構包括接收通道和發射通道兩大部分。

射頻電路方框圖

 

接收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濾波,高頻放大後,送入中頻內進行解調,得到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該電路掌握重點:1、接收電路結構;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3、接收信號流程。 

 

1. 電路結構

 

接收電路由天線、天線開關、濾波器、高放管(低噪聲放大器)、中頻集成塊(接收解調器)等電路組成。早期手機有一級、二級混頻電路,其目的把接收頻率降低後再解調(如下圖)。

接收電路方框圖 

 

2. 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手機天線: 

 

結構:(如下圖) 

 

由手機天線分外置和內置天線兩種;由天線座、螺線管、塑料封套組成。 

作用:a)、接收時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b)、發射時把功放放大後的交流電流轉化為電磁波信號。 

 

2)、天線開關: 

 

結構:(如下圖) 

 

手機天線開關(合路器、雙工濾波器)由四個電子開關構成。 

作用:a)、完成接收和發射切換; b)、完成 900M/1800M 信號接收切換。 

 

邏輯電路根據手機工作狀態分別送出控制信號(GSM-RX-EN;DCS- RX-EN;GSM-TX-EN;DCS- TX-EN),令各自通路導通,使接收和發射信號各走其道,互不幹擾。 

 

由於手機工作時接收和發射不能同時在一個時隙工作(即接收時不發射,發射時不接收)。因此後期新型手機把接收通路的兩開關去掉,只留兩個發射轉換開關;接收切換任務交由高放管完成。 

 

3)、濾波器: 

 

結構:手機中有高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 

 

作用:濾除其他無用信號,得到純正接收信號。後期新型手機都為零中頻手機;因此,手機中再沒有中頻濾波器。 

 

4)、高放管(高頻放大管、低噪聲放大器): 

 

結構:手機中高放管有兩個:900M 高放管、1800M 高放管。都是三極體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後期新型手機把高放管集成在中頻內部。

高頻放大管供電圖 

 

作用:a)、對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滿足後級電路對信號幅度的需求。b)、完成 900M/1800M 接收信號切換。 

 

理:a)、供電:900M/1800M 兩個高放管的基極偏壓共用一路,由中頻同時路提供;而兩管的集電極的偏壓由中頻 CPU 根據手機的接收狀態命令中頻分兩路送出;其目的完成 900M/1800M 接收信號切換。 

 

b)、原理:經過濾波器濾除其他雜波得到純正 935M-960M 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後送入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後經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進行後一級處理。 

 

5)、中頻(射頻接囗、射頻信號處理器): 

 

結構:由接收解調器、發射調製器、發射鑑相器等電路組成;新型手機還把高放管、頻率合成、26M 振蕩及分頻電路也集成在內部(如下圖)。 

作用: 

 

a)、內部高放管把天線感應到微弱電流進行放大;

 

b)、接收時把 935M-960M(GSM)的接收載頻信號(帶對方信息)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 67.707KHZ 的接收基帶信息;

 

c)、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信息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

 

d)、結合 13M/26M 晶體產生 13M 時鐘(參考時鐘電路);

 

e)、根據 CPU 送來參考信號,產生符合手機工作信道的本振信號。 

 

3. 接收信號流程

 

手機接收時,天線把基站發送來電磁波轉為微弱交流電流信號,經過天線開關接收通路,送高頻濾波器濾除其它無用雜波,得到純正 935M-960M(GSM)的接收信號,由電容器耦合送入中頻內部相應的高放管放大後,送入解調器與本振信號(不帶信息)進行解調,得到 67.707KHZ 的接收基帶信息(RXI-P、RXI-N、RXQ-P、RXQ-N);送到邏輯音頻電路進一步處理。 

 

發射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調製成的發射中頻,用 TX-VCO 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變為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經功放放大後由天線轉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該電路掌握重點:(1)、電路結構;(2)、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3)、發射信號流程。 

 

1. 電路結構 

 

發射電路由中頻內部的發射調製器、發射鑑相器;發射壓控振蕩器(TX-VCO)、功率放大器(功放)、功率控制器(功控)、發射互感器等電路組成。(如下圖)

發射電路方框圖 

 

2. 各元件的功能與作用 

 

1)、發射調製器: 

 

結構:發射調製器在中頻內部,相當於寬帶網絡中的 MOD。 

 

作用:發射時把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TXI-P;TXI-N;TXQ-P;TXQ-N)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 

 

2)、發射壓控振蕩器(TX-VCO): 

 

結構:發射壓控振蕩器是由電壓控制輸出頻率的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在生產製造時集成為一小電路板上,引出五個腳:供電腳、接地腳、輸出腳、控制腳、900M/1800M 頻段切換腳。當有合適工作電壓後便振蕩產生相應頻率信號。 

 

作用:把中頻內調製器調製成的發射中頻信號轉為基站能接收的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 

 

原理:眾所周知,基站只能接收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而中頻調製器調製的中頻信號(如三星發射中頻信號 135M)基站不能接收的,因此,要用 TX-VCO 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變為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 

 

當發射時,電源部分送出 3VTX 電壓使 TX-VCO 工作,產生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分兩路走:a)、取樣送回中頻內部,與本振信號混頻產生一個與發射中頻相等的發射鑑頻信號,送入鑑相器中與發射中頻進行較;若 TX-VCO 振蕩出頻率不符合手機的工作信道,則鑑相器會產生 1-4V 跳變電壓(帶有交流發射信息的直流電壓)去控制 TX-VCO 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達到調整頻率準確性目的。b)、送入功放經放大後由天線轉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從上看出:由 TX-VCO 產生頻率到取樣送回中頻內部,再產生電壓去控制 TX-VCO 工作;剛好形成一個閉合環路,且是控制頻率相位的,因此該電路也稱發射鎖相環電路。

 

3)、功率放大器(功放): 

 

結構:目前手機的功放為雙頻功放(900M 功放和 1800M 功放集成一體),分黑膠功放和鐵殼功放兩種;不同型號功放不能互換。 

 

作用:把 TX-VCO 振蕩出頻率信號放大,獲得足夠功率電流,經天線轉化為電磁波輻射出去。 

 

值得注意:功放放大的是發射頻率信號的幅值,不能放大他的頻率。 

 

功率放大器的工作條件: 

 

a)、工作電壓(VCC):手機功放供電由電池直接提供(3.6V);

 

b)、接地端(GND):使電流形成迴路;

 

c)、雙頻功換信號(BANDSEL):控制功放工作於 900M 或工作於 1800M;

 

d)、功率控制信號(PAC):控制功放的放大量(工作電流);

 

e)、輸入信號(IN);輸出信號(OUT)。 

 

4)、發射互感器: 

 

結構:兩個線徑和匝數相等的線圈相互靠近,利用互感原理組成。 

 

作用:把功放發射功率電流取樣送入功控。 

 

原理:當發射時功放發射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與功率電流同樣大小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 

 

5)、功率等級信號: 

 

所謂功率等級就是工程師們在手機編程時把接收信號分為八個等級,每個接收等級對應一級發射功率(如下表),手機在工作時,CPU 根據接的信號強度來判斷手機與基站距離遠近,送出適當的發射等級信號,從而來決定功放的放大量(即接收強時,發射就弱)。 

 

附功率等級表: 

6)、功率控制器(功控): 

 

結構:為一個運算比較放大器。 

 

作用:把發射功率電流取樣信號和功率等級信號進行比較,得到一個合適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 

 

原理:當發射時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同時編程時預設功率等級信號也送入功控;兩個信號在內部比較後產生一個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使功放工作電流適中,既省電又能長功放使用壽命(功控電壓高,功放功率就大)。 

 

3. 發射信號流程

 

當發射時,邏輯電路處理過的發射基帶信息(TXI-P;TXI-N;TXQ-P;TXQ-N),送入中頻內部的發射調製器,與本振信號調製成發射中頻。而中頻信號基站不能接收的,要用 TX-VCO 把發射中頻信號頻率上升為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基站才能接收。當 TX-VCO 工作後,產生 890M-915M(GSM)的頻率信號分兩路走: 

 

a)、一路取樣送回中頻內部,與本振信號混頻產生一個與發射中頻相等的發射鑑頻信號,送入鑑相器中與發射中頻進行較;若 TX-VCO 振蕩出頻率不符合手機的工作信道,則鑑相器會產生一個 1-4V 跳變電壓去控制 TX-VCO 內部變容二極體的電容量,達到調整頻率目的。 

 

b)、二路送入功放經放大後由天線轉化為電磁波輻射出去。為了控制功放放大量,當發射時功率電流經過發射互感器時,在其次級感生的電流,經檢波(高頻整流)後並送入功控;同時編程時預設功率等級信號也送入功控;兩個信號在內部比較後產生一個電壓信號去控制功放的放大量,使功放工作電流適中,既省電又能長功放使用壽命。

 

國產射頻晶片產業鏈現狀

 

在射頻晶片領域,市場主要被海外巨頭所壟斷,海外的主要公司有 Qrovo,skyworks 和 Broadcom;國內射頻晶片方面,沒有公司能夠獨立支撐 IDM 的運營模式,主要為 Fabless 設計類公司;國內企業通過設計、代工、封裝環節的協同,形成了「軟 IDM「」的運營模式。 

射頻晶片設計方面,國內公司在 5G 晶片已經有所成績,具有一定的出貨能力。射頻晶片設計具有較高的門檻,具備射頻開發經驗後,可以加速後續高級品類射頻晶片的開發。目前,具備射頻晶片設計的公司有紫光展銳、唯捷創芯、中普微、中興通訊、雷柏科技、華虹設計、江蘇鉅芯、愛斯泰克等。 

 

射頻晶片代工方面,臺灣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化合物半導體晶片代工廠,臺灣主要的代工廠有穩懋、宏捷科和寰宇,國內僅有三安光電和海威華芯開始涉足化合物半導體代工。三安光電是國內目前國內布局最為完善,具有 GaAs HBT/pHEMT 和 GaNSBD/FET 工藝布局,目前在於國內 200 多家企事業單位進行合作,有 10 多種晶片通過性能驗證,即將量產。海威華芯為海特高新控股的子公司,與中國電科 29 所合資,目前具有 GaAs 0.25um PHEMT 工藝製程能力。 

 

射頻晶片封裝方面,5G 射頻晶片一方面頻率升高導致電路中連接線的對電路性能影響更大,封裝時需要減小信號連接線的長度;另一方面需要把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開關和濾波器封裝成為一個模塊,一方面減小體積另一方面方便下遊終端廠商使用。為了減小射頻參數的寄生需要採用 Flip-Chip、Fan-In 和 Fan-Out 封裝技術。 

 

Flip-Chip 和 Fan-In、Fan-Out 工藝封裝時,不需要通過金絲鍵合線進行信號連接,減少了由於金絲鍵合線帶來的寄生電效應,提高晶片射頻性能;到 5G 時代,高性能的 Flip-Chip/Fan-In/Fan-Out 結合 Sip 封裝技術會是未來封裝的趨勢。 

Flip-Chip/Fan-In/Fan-Out 和 Sip 封裝屬於高級封裝,其盈利能力遠高於傳統封裝。國內上市公司,長電科技收購星科金朋後,形成了完整的 FlipChip+Sip 技術的封裝能力。

注釋:文章轉載自網絡,僅用作學習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閱讀

研究生讀計算電磁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計算電磁學 到底有多難?

我們都應該懂麥克斯韋方程

一文讀懂「麥克斯韋方程組」的物理意義

最美的公式:你也能懂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積分篇)

最美的公式:你也能懂的麥克斯韋方程組(微分篇)

見證奇蹟的時刻:如何從麥克斯韋方程組推出電磁波?

到底什麼是電磁波?

資料下載

射頻人的九陰真經,您一定不要錯過(附下載連結)

Julius Lange 和他的耦合器(內附論文下載)

射頻功率放大器設計圖書推薦(附電子書下載)

衰減器怎麼設計?(附設計表格下載)

文章歸類

《射頻工程師必知必會》系列

《射頻,我們這麼學》系列

您的轉發和收藏,就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乾貨 | 超詳細講解射頻晶片工作原理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射頻晶片工作原理,超詳細講解分分鐘掌握!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 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 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 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 超強解析:射頻晶片工作原理、射頻電路分析
    電源管理:一般是節電的部分,由於手機是能源有限的設備,所以電源管理十分重要;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射頻晶片的產業現狀及其原理分析
    中國宣布邁入5G時代,射頻晶片也成了行業熱議焦點。傳統來說,一部可支持打電話、發簡訊、網絡服務、APP應用的手機,通常包含五個部分:射頻、基帶、電源管理、外設、軟體。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從電路工作原理開始分析,一文讀懂無線通信射頻IC晶片的核心及巨大商機!
    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等移動終端對於射頻前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射頻前端晶片主要應用於手機和通訊模塊市場、WiFi路由器市場和通訊基站市場等。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還不懂射頻晶片嗎?最詳細解讀來了!
    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先講一下歷史,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其中射頻最早的應用就是Radio——無線廣播(FM/AM),迄今為止這仍是射頻技術乃至無線電領域最經典的應用。
  • 解讀射頻晶片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的關係    先講一下歷史,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超詳細】圖解手機射頻電路設計原理及應用
    射頻電路組成和特點:普通手機射頻電路由接收通路、發射通路、本振電路三大電路組成。
  • 手機通信晶片的工作原理
    為了介紹手機通信元器件的具體工作方式,首先我們要了解「調變技術(Modulation)」與「多工技術(Multiplex)」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 射頻工程師工作內容及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學習射頻
    現在人力資源領域把有關微波和射頻技術方面的工程師分為幾個名稱,一般可以從名稱看出其需要的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內容。電路系統分析,有些通信設備公司的項目中,射頻工程師需要負責對整個RF系統的電路進行系統分析,指導系統設計指標、分配單元模塊指標、規範EMC設計原則、提出配附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等等;  2. 電路原理設計,包括框圖設計和電路設計,這是射頻工程師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
  • 關於射頻晶片,看這一篇就夠了!(乾貨收藏)
    在手機終端中,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射頻晶片負責射頻收發、頻率合成、功率放大;基帶晶片負責信號處理和協議處理。那麼射頻晶片和基帶晶片是什麼關係?射頻(Radio Frenquency)和基帶(Base Band)皆來自英文直譯。
  • LVS 工作原理圖文講解,非常詳細!
    LVS 是基於 Linux 內核中 netfilter 框架實現的負載均衡系統,所以要學習 LVS 之前必須要先簡單了解 netfilter 基本工作原理。netfilter 其實很複雜也很重要,平時我們說的 Linux 防火牆就是 netfilter,不過我們平時操作的都是 iptables,iptables 只是用戶空間編寫和傳遞規則的工具而已,真正工作的是 netfilter。
  • 科普篇丨大牛深入淺出講解RFID技術
    根據RFID Tag的工作方式,又分為被動,主動、半主動三種。我們目前接觸的多的就是無源、被動式產品,其中最為廣泛常見的就是MIFARE Classic 1K卡,簡稱M1卡、S50卡,常用於門禁卡、會員卡、工牌等等。
  • 射頻電路結構和工作原理詳解
    一、射頻電路組成和特點:普通手機射頻電路由接收通路、發射通路、本振電路三大電路組成。
  • 【電子大講堂】51單片機 P0口工作原理詳細講解
    一、P0埠的結構及工作原理P0埠8位中的一位結構圖見下圖:由上圖可見,P0埠由鎖存器、輸入緩衝器、切換開關、一個與非門、一個與門及場效應管驅動電路構成。再看圖的右邊,標號為P0.X引腳的圖標,也就是說P0.X引腳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個與上圖相同的電路組成。
  • 高速和射頻電路有何差異?射頻能量採集的工作原理分析
    但高速系統和射頻系統存在差別,主要表現在:   · 射頻系統一般處理模擬信號,而高速系統是針對數位訊號而言;   · 射頻系統一股是窄帶的,而高速系統覆蓋從直流開始的很寬頻帶;   · 射頻信號靠信號的幅度和相位傳播信息,一般從頻域進行分析;而高速信號靠波形傳播信息,一般從時域進行分析   射頻能量採集的工作原理分析
  • 錄像機射頻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5025.htm  電路工作原理  該裝置電路工作原理見圖8.31所示。由三極體BG1,BG2,BG3組成參差調諧放大器。BG3的集電極負載是下級的輸入匹配網絡,可避免自激且信號傳輸增益最大。BGl、BG2、BG3工作在甲類狀態。
  • 5G已至,射頻先行——手機射頻工程師、射頻FAE入門必修課
    雙節活動期間(2020.9.30-10.15)本課程限時6折優惠(¥179,原價¥299)課程簡介:本課程主要講解手機的射頻知識,包括射頻框圖,發射指標的含義和調試方法,接收靈敏度調試,阻抗匹配詳解,常見外設LCM和CCM的幹擾原因和處理方式
  • RFID 技術原理及其射頻天線設計
    這裡我們將首先通過介紹RFID 應用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來具體說明射頻天線的設計是RFID 不同應用系統的關鍵,然後分別介紹幾種典型的RFID 天線及其設計原理,最後介紹利用Ansoft HFSS 工具來設計了一種全向的RFID 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