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中概股要離開美國! 新浪擬以43.30美元/股私有化 打算回A?

2021-02-15 第一財經資訊

9月2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新浪公告稱,同意以每股43.30美元的價格被New Wave MMXV Limited(簡稱「New Wave」)私有化。私有化意味著新浪將從一家上市公司變成私人公司,從而在美國退市。

受私有化消息利好,截至發稿,新浪股價漲6%,報42.60美元。

新浪股價今日跳空高開

New Wave註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由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控制。2000年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迄今為止已有20年。

5月20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公司加強遵守該國的監管標準。參議員明確表示,法案主要針對的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而在此時中概股正面臨回歸潮,不少企業紛紛選擇在香港或者國內上市。

而在幾年前,分眾傳媒和360等公司也是在美國私有化,最終在國內A股上市。

市值不到微博三分之一

今日新浪發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報。財報顯示,新浪該季度淨營收為5.077億美元,同比下降5%;歸屬於新浪的淨虧損為2540萬美元,相當於新浪普通股東攤薄後的每股淨虧損0.42美元,上年同期淨利潤為5140萬美元。

作為新浪的重要資產組成部分,微博今日美股盤前也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微博該季度淨營收3.874億美元,同比下滑10%,高於市場預估的3.806億美元。其中來自廣告和營銷的營收為3.406億美元,同比下降8.1%;增值服務營收4680萬美元,同比下降24%。

昨日微博收盤價32.54美元,總市值73.69億美元,遠高於昨日收盤新浪23.91億美元的總市值。相比之下,新浪的市值還不到微博的三分之一。兩者之間的市值對比反映出新浪私有化背後的重要原因——中國門戶網站們躲過了一次次網際網路寒冬,但網際網路傳播形態早已發生變化,隨著用戶使用習慣的改變,新聞類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以及短視頻的快速崛起,傳統的「門戶」模式面臨終結。

新浪半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廣告收入為3.922億美元,同比下降10%,財報稱主要原因疫情影響下某些行業的廣告需求持續疲軟,以及貨幣轉換的負面影響。非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6%,至1.155億美元。興業證券調研報告稱,由於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受特殊情況影預算有所下降,加之市場競爭激烈,新浪廣告仍將承壓。但看好微博未來的用戶增長以及其在社交廣告行業的地位,尤其是品牌廣告市場的競爭力。

私有化目的幾何?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浪私有化與其自身業績有關係,目前除了微博外,新浪基本沒有推出更好的產品,包括直播、短視頻等賽道,均缺乏亮點,這樣的情況下在美國資本市場實際處於不利位置。

他認為基於目前不算高的市值,新浪退市後有希望獲得更大自由度,為多元化布局獲得一些想像空間,包括新的上市地或新的業務模塊。此外,今年中概股在美國資本市場遭遇的信任危機也是新浪決定退市的背景之一。

截至2020年6月30日,新浪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總計26億美元,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為29億美元。

作為曾經的中國網際網路四大門戶,除新浪選擇私有化外,網易今年在香港二次上市,不久前搜狐董事長張朝陽則表示沒想過從美股退市。

推薦閱讀

2分鐘十億! 支付寶賣基金配售螞蟻新股 招行硬剛搶客戶! 銀行支付寶戰火升級

相關焦點

  • 新浪正式從美股退市!「中概股先驅」完成私有化,董事長曹國偉說: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出,被很多人看作一個時代的終結,因為中概股的故事是從新浪開始的。2000年,新浪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首個通過VIE架構上市的中概股。VIE也被稱為「新浪模式」,這一模式在當時打開了中概股在美上市的局面,同年的網易和搜狐,此後的百度、京東、阿里、B站、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公司都選擇了在美上市。 巧合的是,此前,阿里、京東、網易等公司紛紛回歸香港,3月23日,百度也在香港正式二次上市,BAT終於在香港聚齊。
  • 新浪同意以每股43.30美元被私有化,市值約為微博三分之一
  • 再見,美國股市!新浪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中國最老牌的網際網路公司新浪,正試圖再次回到舞臺中心。9月28日,新浪宣布,與新浪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New Wave Mergersub Limited籤訂了一份協議及合併計劃,同意以每股43.3美元的價格被私有化。這一價格對應的新浪市值約為25.9億美元。
  • 百度、B站二次上市將近 中概股回港又一次浪潮洶湧
    上一波回港上市潮是去年6月,當時,京東、網易、百勝中國、中通快遞、華住集團等多家公司已經完成了港股二次上市。去年,業界就認為,中概股二次上市的浪潮將持續到2021年上半年。目前大批中概股在港上市的趨勢,也證實了這種說法。凡德投資總經理陳尊德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對公司而言,二次上市是提高市值的一次機會,對未來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於中國公司,還能規避美國的監管。
  • 在美遭遇規則之變 中概股回歸的路徑選擇
    緊接著,6月18日,京東成功回港上市,港股股價在235港元/股上下,總市值高達7200多億港元。公開信息顯示,回歸的兩家中概股巨頭在二次上市中分別募資200多億港元和近300億港元,將上半年在IPO數量上同比下滑的港股在募資額方面推上了新的高度,並將帶動更多的中概股走上回歸之路。而其背後,是港交所2018年推出的25年來最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
  • 新浪將從美股退市 預計明年一季度離場
    圖為2017年北京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GMIC)的新浪微博展位(美聯社)包括彭博社與陸媒《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稱,新浪宣布接受董事長曹國偉旗下New Wave控股集團的私有化要約,將報價提高到每股現金43.30美元。今年7月份,新浪聲明說,收到New Wave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當時價格為每股41美金。
  • 新浪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仍是微博控股股東
    紅星資本局原創記者|楊佩雯責編|任志江 編輯|陳應鵬北京時間3月23日,新浪(SINA.NASDAQ)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在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以後,新浪將改名為「新浪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成為由其董事長曹國偉和新浪管理層共同控制的私人企業。
  • 百度也要回家啦?中概股在港第二上市潮一觸即發
    阿里巴巴(9988)於去年11月成功在港第二上市,中概股在港上第二市潮一觸即發。
  • 新浪正式宣布完成私有化,從納斯達克退市
    截至今早收盤,新浪報43.26美元,最新總市值為25.8億美元。曹國偉強調,私有化之後,以新浪移動為主體的原新浪門戶業務將與微博業務更緊密地整合,而新浪財經、新浪金融以及新浪體育等垂直業務將更加獨立地發展。同時,新浪未來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併購步伐,實現業務多元化發展。私有化對新浪當前業務不會產生任何重大影響。私有化之後,新浪集團依然是微博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 新浪,還有浪嗎?
    該要約提議以每股41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New Wave尚不持有的公司全部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資料顯示,New Wave是一家註冊於英屬維京群島、由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控制的公司。中概股回歸潮中,更多的企業如網易、京東等企業選擇兩地上市,總市值僅剩26.33億美元的新浪則由最大股東發起私有化要約的形式,先從納斯達克退市。關於私有化財團的構成、價格以及未來的去向等等,新浪目前仍未有進一步披露。
  • 投資中概股是餡餅還是陷阱?看看愛康國賓私有化路上的五個「大坑」
    中概股愛康國賓的私有化,在其董事長張黎剛與對手方美年健康的步步交戰中,越來越凸顯資本在其中的重要性。
  • 美股科技股拖累納指盤中一度下跌超過2%,熱門中概股多數收跌,中概互聯ETF跌超4%(01/05)
    周二,美股新年第二個交易日,科技股拖累納指盤中跳水2%,創兩周最大跌幅,標普500指數小幅收跌,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
  • 【早報】噹噹和YY接到私有化要約,又有兩家中概股想媽了
    大家早上好,就在昨天晚上,YY發布公告可能會私有化,嚇得小編趕緊寫了一篇稿子,沒想到沒過多久噹噹也宣布要私有化,這真是,做什麼都湊一起啊。今天股市開盤如何,以及黑莓,諾基亞的新聞,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早報吧。@虎嗅:【歡聚時代接到董事長雷軍私有化要約】7月9日晚間,歡聚時代宣布,公司董事會今日接到來自公司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凌(以下簡稱「買家聯盟」)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以每股美國存託股(ADS)68.50美元的現金收購收購買家聯盟尚未持有的公司全部已發行普通股。
  • 新浪微博被傳回港二次上市,擬募資45億元發力視頻號?
    面對快速興起的短視頻,依靠廣告進行盈利的新浪微博又將如何應對?近日,據媒體報導,新浪微博已經聘請高盛、瑞信和裡昂證券負責公司回港二次上市的工作。新浪微博預計2021年下半年赴港二次上市,募集7億美元資金(約合人民幣45.15億元)。
  • 新浪退市!中企美國淘金史的終結
    作為最早的「網絡三劍客」之一,新浪於9月28日宣布,將以每股43.3美元私有化,明年第一季度將從納斯達克退市。兜兜轉轉20年的新浪回到了原點,今天蛋蛋姐的《新浪退市!中企美國淘金史的終結》分享給大家。2分鐘賣10億,1小時賣100億。這不是李佳琦的直播間,而是上周螞蟻金服的基金。
  • 新浪將從納斯達克退市,美股怎麼突然不香了?
    New Wave將收購新浪所有已發行的價值約25.9億美元的普通股,併購方的報價為每股43.3美元,私有化預計在2021年一季度完成。 最終報價較新浪上周五收盤價上漲近8%,較7月6日收到New Wave不具約束力私有化要約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上漲約18.1%。消息一出,新浪盤前一度上漲11%。
  • 私有化暢遊,搜狐再出發
    十年來,伴隨中概股與遊戲市場的起起落落,暢遊與資本市場本身都在發生著變化。自搜狐分離出來的暢遊,在當下有著更強的協同使命與向心力;曾被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當做上市首選的美股市場,在中概股的做空與退市潮中,逐漸為估值更高且日漸壯大的國內資本市場取代。 北京時間4月18日,於25%的股價暴漲中,搜狐完成對暢遊的私有化。
  • 「精算」新浪20年,曹國偉從美股割到A股?|| 深度
    今年的中概股,出現兩種有趣現象。以京東、網易為代表,市值在600億美元以上,忙著在香港二次上市;以58同城、易車、新浪、搜狐(暢遊)、聚美優品為代表,幾億到幾十億美元的中小市值公司忙著私有化。7月6日,新浪宣布實施私有化,這是價值被低估,還是管理層趁低位收割?20年來,曹國偉從CFO到CEO,如何從MBO、增發不斷套利?
  • 中概股集體暴跌,金融戰真的來了?
    近來,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一事引起中美兩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此後愛奇藝、跟誰學、好未來等中概股公司也相繼受到做空機構的做空。有消息人士表示,出於對中國會計透明度及內部問題的擔憂,納斯達克將對企業IPO實施新的限制,其中有規定要求企業IPO募資需達到2500萬美元以上,或至少達到上市後市值的1/4。此舉將加大中國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難度。另外,疊加美國參議院剛剛通過的法案《外國公司問責法》。根據該法案,許多中國公司可能被迫放棄在美國上市。兩者結合起來,難道是金融戰要開打了?
  • 美股中概股系列發掘(一):趣頭條
    •淨收入為11.30億元人民幣(1.664億美元),處於公司指引範圍的下限人民幣11.30億元和11.50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14.064億元人民幣,而2019年第三季度的收入為14.410億元人民幣2020年第二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