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 MP4 是指可以播放視頻、MP3 音樂,有的還能瀏覽照片甚至看電子書等多媒體的硬體播放器,並非在說電腦或手機上的播放軟體。MP4 播放器我的理解是產品不再有更新換代,但為了推出新概念,市面上還會有 MP5、MP6 之類的關鍵詞,其實在網上搜索都是同樣的產品。
▍MP4 播放器這個詞有多遠工作十多年,我記得最後一次對 MP4 播放器產生興趣,還是大學。那時候魅族出了 M6,這款 iPod 競爭的產品。當時我對 MP3 之類的便攜播放器很著迷,即使 CD 機,也要買能播放 MP3 格式的,因為我喜歡將十多個專輯的 MP3 刻錄到 CD-ROM,免去換碟的麻煩。
魅族 Miniplayer M6 我記得當時是作為 MP3 播放器推出的,但其屏幕卻非常適合看視頻,於是很多人乾脆用來當 MP4 來用。同學買了之後,放了很多動畫和電影,算是讓我感受到了「下一代」媒體播放器的震撼。
14 年前的魅族 M6 還能賣 100 塊,相當神奇
能擺脫 CD 這種介質,將數字媒體隨身攜帶,我肯定得買啊。魅族 M6 是出門坐公交、上課摸魚、被窩刷劇的神器——於是我花了三倍價錢買了 PSP。
PSP 雖然是遊戲掌機,但索尼把音樂和視頻播放功能也做的非常棒。遊戲和聽歌不說,PSP 的視頻播放功能在當時也是秒殺世面其他 MP4 播放器的存在,看電影動畫,陪伴我消磨了很多時間。
說回來,MP4 播放器是怎麼走出我的視線的呢?其實和智慧型手機的崛起有很大關係。特別是大屏手機對於多媒體的兼容,相信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不再會為了聽音樂看視頻這種需求再買一個播放器。
少數派完全沒有 MP4 播放器的內容
少數派是 2013 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爆發建站的,但網站上基本沒有 MP4 播放器的相關內容,就算是搜索出來的 GameShell,視頻功能也是相當弱雞。
回想起來,我之後應該還買過 iPod Touch,但到 2012 年之後就完全記不得有這種產品了。
▍為什麼突然要看 MP4 播放器最近發現很多內容號在發 80、90 年代的動畫片,然後想找個設備播放,讓孩子們也看一下,除了寶寶巴士、光頭強、奧特曼之外,當年他爸在電視裡都在追什麼。
考慮了很久:手機能看,但怕有消息啥的不方便;電腦和平板能看,但中途肯定會退回去玩遊戲;電視就更不用說了,打開就全是奧特曼光頭強。
接著換個思路,到公司找設備:舊手機比較適合,但能上網的話肯定保持不了注意力;找了個 Palm 650,試了下現在的 mp4 文件,CorePlayer 直接內存溢出;我還有 PSV、2DS、開源掌機之類的,主打都是遊戲,也不行。
以前看 flv 覺得還行,現在放 .mp4 直接崩潰
其實想想我的需求:
不要花時間轉格式
身邊沒有的話就到網上找找,這才發現,MP4 播放器這種在認知中已經沒有市場的產品,還真一直就有固定的受眾。雖然除了幾個叫得出的牌子,會有一些特色功能和界面設計外,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從大部分相同的參數和功能來看,大多牌子都是使用一樣的硬體方案。
▍MP4 播放器都有哪些標籤某銷售榜單的排行,可以看出現在的產品設計趨勢
學生版這是在電商搜索 MP4 出現很頻繁的關鍵詞,現在可算是知道為什麼進入工作後基本不會關注這種產品了。打工人起碼會有個智慧型手機,不會有看視頻的煩惱。而什麼人會需要呢,是學生。有些產品型號會直接打上描述:學生款、可帶進校園、不可上網、詞典功能、上課錄音等。
觸控螢幕是的,除了一些牌子會有自己的外殼設計和操控方案外,我發現近兩年的產品都是用觸屏的了。但還是有少數產品使用觸控按鈕。這裡我還是認為魅族 M6 的外形設計很棒,便攜與美觀的平衡,使用觸摸式按鍵操作,有口袋電視的感覺。
可上網使用安卓方案的機器,既然都用手機作業系統了,感覺和 iPod Touch 差不多,價格雖然不會貴多少,但看到產品圖裡界面的快手微博企鵝喜馬拉雅,不由得想到預裝一詞。而且要用這些,正經買個手機不好嗎。
視頻轉換比較尷尬的一點是,除了安卓系統的外,大多數號稱 MP4 播放器的產品,其實並不能直接播放 .mp4。只能在軟體裡將視頻轉換成 .avi .amv,設備才可以識別。但最近幾年的產品也有一些聲稱可以全格式播放的型號,挑選時要特別注意。
詞典詞典功能我是意料之外的,但既然是給學生用,而且觸控方案也成熟,有虛擬鍵盤,那麼做個詞典也算是順理成章吧。父母購買的理由加一。
藍牙看了幾十款產品,如果不是一些沒有牌子的產品,藍牙基本已經是標配。
▍如果想買一個玩玩其實不難看出,MP4 播放器現在就屬於一個小眾市場,如果不是沒手機玩,是不建議買的。但我看都看了這麼久,就買了兩個玩一下吧。
買了就後悔的(248 元)2021 年推出的十年前顯示效果,還有各種 UI 問題
這是一臺沒有品牌名的產品,3 寸屏,上手後發現幾乎每個功能都有點問題:比如選項菜單點一下分隔線會消失掉;比如視頻播放和暫停按鈕是反著用的;比如藍牙搜索不到設備;比如迷一般的虛擬鍵盤布局,等等。上手就不想碰了。
看視頻挺舒服的(228 元)因為雜牌的被坑了,我想換個有牌子會好點吧。和上面的雜牌播放器一樣的系統,這臺 X 典的 4 寸屏幕看著舒服多了。看 4k 的視頻畫面沒有發現卡頓,有兩個耳機孔,但藍牙依然稀爛搜不到設備。
4 寸手持剛剛好,右圖這鍵盤布局真的很照顧小學生
4K 視頻播放也沒問題
這是唯一我覺得看視頻覺得舒服,而且握持感還不錯的機器,也許 4 寸就是一個平衡的尺寸.
尚可一玩的(158 元)X 族牌 2018 年的產品
磨砂背殼,小巧的機器,電容式觸控按鍵。優點是支持很多視頻格式,無需轉換即可播放。
2.4 寸屏幕稍顯有點小,某些角度會反光。畢竟是兩三年前的型號,廠商貌似已經沒做支持,儲存卡無法直接在機子格式化,客服也不懂而是讓退貨……另外,由於機器有點重,手怎麼拿都很彆扭,按鍵靈敏度也比較迷很容易誤觸,所以最終還是棄用。
操控很舒服的(十二年前將近兩千元)這個誰不認得?
iPod Classic 160GB,以前花了快一個月工資買的,現在在二手 App 上還要八九百。播放音樂不在話下,但看視頻就比較麻煩。這不是所有視頻都能直接播放,需要在電腦 Music.app 或 iTunes 軟體裡轉換成兼容的格式。轉一集動畫的時間和視頻的播放時間差不多。
對比起來屏幕畫面色彩有點淡
如果不是要轉換視頻的話,iPod 肯定是最好的播放設備。屏幕尺寸將就,單手握持感最好不會誤觸按鈕,而且中央滾輪操作和系統體驗更是沒得說。
▍你是否真的會買一臺上面說到了,這樣的手持設備在近年來看,已經是相當小眾的玩意兒。單一功能,系統體驗和功能都不大可能有進步空間,說得出口的品牌都已經放棄,怎麼看都是要在市場上消失的產品。畢竟只要用上了手機和平板,媒體播放的需求都能得到解決。但從產品宣傳文案來看,似乎學生群體,因為學校禁網禁手機的規定下,可能真有這樣的使用需求吧。
從我似乎很隨意,但實際泡了兩天網購平臺購買的幾個機器來看,作為一個被各種最新智慧型手機和數碼設備「慣壞」的用戶,隨意都能給他們挑出刺,甚至輕易找到不願意再碰的理由。這些產品不光是硬體設計跟不上時代,系統體驗差勁,連 UI 界面都像是十年前的水平。
在冷靜幾天之後,才想起當初的使用需求,其實就是拿來給小孩看幾部 80、90 年代的動畫片而已。本來就是渣畫質,小孩只要有得看,也不會去挑剔,何必再庸人自擾。
不知道在 MP4 播放器內容為 0 的少數派裡,大家現在還有沒有使用 MP4 播放器的需求呢?
題圖來自 Unsplash:@insungyoon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