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AMD Radeon RX 6700 XT 評測

2021-12-17 Chiphell

序言

似乎由於顯卡的缺貨,使得大家對於顯卡性能的討論和關注度都下降了.一時間看到新顯卡發售,大家都不問這張卡怎麼樣,而是先來一句」買得到麼?買不到關我X事!」,都把顯卡稱作為空氣,身邊一張卡都沒有,卻又被顯卡所環繞——因為空氣即是顯卡.

AMD前幾日就帶著RX 6700 XT來到了大家的面前.作為RDNA 2第一款小核心來說,著實來的有些晚了,不管大家買不買得到,還是在今天先來跟著我們的評測看看這卡到底如何吧,就當做是」未來」的導購.

本次首發評測帶來的兩款AMD Radeon RX 6700 XT顯卡為公版和非公版,均由送測十分積極的ASUS帶來,分別是:

華碩ASUS RX6700XT-12G

華碩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

產品規格

AMD Radeon RX 6700 XT的相關規格.對比RDNA 2已經推出的三塊顯卡來說,RX 6700 XT的規模小得多,核心代號為Navi 22 XT,已經並非之前的Navi 21.但值得注意的是公版所給出的頻率,基礎頻率高達2321MHz,而加速頻率高達2581MHz.6顆16Gb顆組成了12G顯存,位寬僅有192 bit,總帶寬降低到了384GB/s.流處理器則是和上一代的RX 5700 XT相同,對比RX 5700 XT降低了帶寬,不過相信Infinity Cache可以補足.

附上與NVIDIA顯卡的規格對比.單純從規格上來看RX 6700 XT的性能應該在RTX 3060與RTX 3060 Ti之間,更加接近於RTX 3060 Ti.

本次評測的兩款RX 6700 XT顯卡的規格.ASUS RX6700XT-12G為公版設計,而ASUS ROG-RX6700XT-O12G-GAMING則是非公版設計.AMD公版便給出了8+6pin的供電接口,而作為非公款的ROG STRIX,稍微增補了一些,達到了8+8pin.從我們的GPU-Z讀數來看,非公相較於公版的頻率提升並不算非常多,AMD給出的公版頻率其實已經非常高,基礎頻率變達到2321MHz,而標稱的遊戲Boost頻率高達2581MHz,接近2.6GHz.

華碩ASUS RX6700XT-12G規格

華碩ASUS RX6700XT-12G為純AMD公版設計,使用公版PCB和散熱器,也就是單純的ASUS貼牌版,與AMD原廠公版無異,無任何超頻.

GPU-Z獲取的信息:

(頻率讀取可能略有問題,與標稱不符)

默認功耗牆調整上限為驅動內限制的+15%,官網標註整卡TDP為230W,可最大解鎖至約265W.

樣卡實測的最大GPU核心加速頻率(3D)約可達到2534MHz.

華碩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規格

華碩在首發時就一併推出了ROG STRIX和TUF款的非公RX 6700 XT.作為比較高端的ROG STRIX型號散熱器使用了最新的大尺寸三風扇,扇葉密度較高.供電接口方面也增加到了雙8pin,提供雙BIOS切換功能.

GPU-Z獲取的信息:

(左為性能模式,右為靜音模式;頻率讀取可能略有問題,與標稱不符)

默認功耗牆調整上限為驅動內限制的+15%,根據實測推算整卡TDP約為255W,可最大解鎖至約295W.

樣卡實測的最大GPU核心加速頻率(3D)約可達到2648MHz.

華碩ASUS RX6700XT-12G產品解析

外包裝.

內包的設計似乎已經有將近10年沒變了吧?

說明書和感謝卡.

顯卡本體,相比6800XT和6900XT的尺寸真是小了太多.

雙風扇設計,正中間的空檔擺了個碩大的R字.

同樣使用新款設計的公版風扇.

從風扇扇葉的間隙裡可以看到散熱器的熱管,公版6700XT的散熱器並非之前6800XT和6900XT使用的超大均熱板.

顯卡尾部也緊緊地包裹了起來.

顯卡底部.

外觀上充滿了堆成設計.

顯卡背板.

右下角帶有一個R字Logo.

顯卡頂部,設計風格與其他兩張顯卡相同.

帶有燈效的Radeon Logo.

從側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內部的熱管,以及熱管在核心處的彎折.

輸出接口,三個DP1.4和一個HDMI 2.1,沒有了6800XT和6900XT上的Type-C接口.

上機後的燈效.

8+6pin電源接口.不過這個8-pin尺寸的6-pin接口外側被封死,這會導致用戶沒法把6+2pin的PCIe電源線所多出來的2pin給隱藏進去,需要給個差評.

顯卡長度約26.7cm.

標準PCB高度,自擋板尾端起總高度約12.1cm.

總厚度約4.3cm,標準2槽設計.

華碩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產品解析

外包裝,還是AMD的紅色與ROG的包裝更搭.

祖傳內盒,不知道什麼時候ASUS會更新一下.

附件部分,說明書,感謝卡,保修卡,帶有ROG Logo的魔術扎帶.戰力卡片在AMD這邊也同樣保留.

顯卡正面,散熱器為正宗的新款ROG散熱器,3顆9cm軸流風扇.不同於ROG RTX 3060上的TUF換皮款.

兩側為11片扇葉,而中間為13片扇葉.

正面配有ROG斜切風格的金屬裝飾板.

A卡特有的RADEON標識.

顯卡背板,和ROG RTX 3060一樣為簡化過設計的款式,只不過AMD需要使用壓力扣具而稍微做出了修改.

斜向拉絲配上印刷的花紋,在顯存部分向內衝壓以增強散熱.最左側是BIOS切換開關.

鏤空背板,依舊是直通設計.

背板上的眼睛Logo和花紋.雖然眼睛Logo是透明材質,與ROG 3060相同,但是PCB上並沒有LED燈珠將其打亮,十分令人迷惑.

從背面甚至可以看見一條熱管,顯卡中框和散熱器高於PCB和背板.

顯卡頂部,沒有N卡上的那片塑料裝飾顯得更加清爽.

大面積燈帶貫穿整個顯卡頂部,中間則是銘牌一樣的ROG Logo.

底部,出風位置有些許遮擋.

輸出接口為三個DP1.4和一個HDMI 2.1,與公版保持一致.

顯卡燈效.

顯卡長度約32.1cm.

PCB越肩設計,自擋板尾端起總高度約15.5cm.

總厚度約5.9cm,官方標註為2.9槽設計.

拆解環節.

全貫穿的散熱器核心,鰭片塞得滿滿當當.

超大的純銅鏡面底座,同時覆蓋顯存和核心.與核心接觸處還進行了加高.

共7根6mm熱管,十分堆料,4根朝後彎折.

兩根向外180度彎折回來.

前半部分共6根熱管.

前半部分的供電散熱,直接導熱至鰭片.

整個散熱器的做工和設計令人看著非常滿足.

顯卡背板,貼有絕緣膜.

眼睛為透光材質,機構和ROG RTX 3060一樣.

然而顯卡PCB背面對應位置並沒有焊上燈珠,實則令人不解,ROG居然會砍掉這一小處RGB燈光?加上去又完全不費工夫嘛.

顯卡中框.

中框負責很小一部分的供電散熱.

顯卡PCB正面.

顯卡PCB背面.

Navi 22 XT核心.AMD經典的45%偏置.

核心與PCIe金手指較遠,可以看到布線十分長.

樣卡使用的是Samsung三星的GDDR6顯存顆粒,單顆16Gb 32bit,速率16Gbps,顯存部分的規格基本和RTX 3060相同.

11相供電設計.

每相配備一顆Vishay SiC643A MOSFET,工作電流不明.

PWM供電方面使用1顆IR 35217和 1顆安森美NCP81022N.

Fan Connect II風扇連接系統.

8+8-pin供電接口.

AURA燈效控制晶片.


測試平臺

顯卡:華碩ASUS RX6700XT-12G

          華碩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

CPU:Intel Core i9-10900K @ Up to 5.40GHz

主板:ASUS ProArt Z490-CREATOR 10G

內存:HyperX Fury DDR4 RGB 32GB (2x16GB) 3733MHz @ CL19

硬碟:Samsung PM961 256GB

電源:Seasonic PRIME ULTRA 850 TITANIUM

機箱:Phanteks P500A DRGB

散熱:Phanteks Glacier ONE 280 MP + Noctua NF-A14 ULN x2(CPU,機箱頂部)

       Noctua NF-A14 ULN x2(機箱前置)

驅動:Adrenalin 20.50

系統:Windows 10 Version 2004 64-bit

軟體:GPU-Z 2.38.0

       3DMark 2.17.7137

       Furmark 1.25.0

機箱風扇與CPU散熱器風扇均定速在約800RPM.

測試時室溫和溼度:

測試平臺一覽:

電源使用Seasonic PRIME ULTRA 850 TITANIUM及其原裝線材.

性能測試

兩款測試卡的基本測試.測試項目和流程沿用以往評測的項目與流程方式,為節省篇幅,結果以列表成績匯總.

全部測試卡以默認的功耗,頻率和風扇設定設置運作.性能測試為3DMark標準六件套,分貝計置於機箱尾部近顯卡處取大致讀數(約有1dBA波動誤差),功耗計插座取壓力與待機測試中近穩定狀態的大致讀數(約有5~10W波動誤差).

表內附帶顯卡標稱的頻率設定和功耗牆設置,風扇起轉後最低轉速讀數,以及測試中實際檢測到的最高核心加速頻率等數據供參照對比.

在無手動設置介入的情況下, 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的跑3DMark跑分成績僅比公版設計的ASUS RX6700XT-12G高出約3%,這也算是在預料之內,畢竟AMD RX 6700 XT公版的頻率基本已經頂著RDNA2和TSMC 7nm的上限. BIOS的TDP差距並沒有讓兩張顯卡的理論性能有那麼大的差距,TDP高一些的ROG RX 6700 XT只有在Furmark烤機下的頻率有較大差別,頻率高出公版約10%..

烤機溫度和噪音對比起來就比較有趣了,兩者在烤機測試中的溫度的差異就和他們的噪音差距一樣大,兩個算是對立的極端.ROG RX 6700 XT的兩檔BIOS的烤機溫度和風扇轉速並無太大區別.ROG RX 6700 XT的溫度僅有62℃,熱點溫度約81℃,但噪音高達51.5dBA;公版雖然頂著80℃的核心溫度以及接近上限的96℃熱點溫度,但是將噪音壓制在了最低,基本和待機時沒有區別,僅有42.8dBA,相當安靜.ROG噪音較高的原因很簡單,3顆10cm,多扇葉的風扇跑在2100轉必然不會安靜,雖然成功地將溫度壓制了下來,但這噪音表現完全不能讓人滿意.反觀公版的RX 6700 XT,顯卡熱歸熱,但是確實很安靜,從用戶體驗來說這明顯會讓人更加舒適.

兩張顯卡均支持風扇停轉,待機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區別.不得不說現在的公版顯卡,不管是N卡還是A卡,在造型設計,頻率性能調教,用戶體驗上都已經向著高端非公看齊了——雖然公版顯卡比非公版顯卡還難買到,且一定程度上算是」限量」的.

RX 6700 XT vs. RX 6800 vs. RTX 3060 Ti性能測試

本次評測正好有一塊公版設計的ASUS RX6700XT-12G,所以將其作為公版RX 6700 XT,與公版RX 6800和RTX 3060 Ti對比.作為參照的RX 6800為AMD原廠公版,RTX 3060 Ti則為之前所測試的七彩虹iGame RTX 3060 Ti AD OC.

對比RX 6800:

同門對比,規模高出足足50%的RX 6800在我們的測試中綜合性能居然僅為RX 6700 XT的118%.那麼多的電晶體都是沒吃飽飯幹不動活嗎?一看功耗,確實,是沒有吃飽飯.RX 6800的TDP僅比RX 6700 XT高了20W,而這20W完全不夠餵飽那些多出來的計算單元,只能讓它們降頻幹活.臺積電優秀的7nm工藝足以讓RDNA2架構毫無壓力的跑在2.5GHz以上,無論是6800XT還是6900XT都可以做到,但出於功耗的考慮,AMD並沒有給足Navi 21的三顆核心足夠的功耗.RX 6700 XT的公版所設置的TDP和頻率才是7nm RDNA2的真正水平,真正將Navi 22核心的性能給壓榨了出來.

對比RTX 3060 Ti:

RX 6700 XT的綜合性能可以說與RTX 3060 Ti十分相近.雖然RDNA2在DX11上擁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在DX12和光追性能上還是有著明顯的劣勢.從遊戲實測來看,不同的遊戲對於A/N兩家的優化還是有很大差異,在一些遊戲遊戲內佔優,但也許是因為我們所選取的測試遊戲問題,大部分遊戲還是落後於RTX 3060 Ti一些.結合3DMark跑分來綜合對比,1080P下略輸,而2K與4K基本打平.

總結

AMD RX 6700 XT的性能其實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功耗相比RTX 3060 Ti其實要更低一些,而性能基本持平.不錯的能耗比和12G較大的顯存讓RX 6700 XT的競爭力體現了出來,而其性能和定價相信也會更適合主流玩家.在Navi 22這顆稍小一些的核心上,RDNA2架構和7nm的工藝真正地展現了出來,或者說,在Navi 21上,核心的表現由於功耗限制受到了很大制約.不談光追和超高解析度,其實目前RDNA2架構的AMD顯卡表現已經十分不錯,如果你愛玩的遊戲是基於DX 11的,那就再好不過了.

華碩ASUS RX6700XT-12G,AMD公版設計但性能和表現不容小覷.優秀的功耗和頻率調教讓它擁有極為安靜的噪音表現,雖然滿載時算是頂著溫度牆在跑.如果你是一個A卡粉絲,又喜歡這一代AMD公版顯卡的外觀,選擇它將帶給你很不錯的體驗.

華碩ASUS ROG-STRIX-RX6700XT-O12G-GAMING,擁有者這一代ROG顯卡強勁的散熱規模.然而散熱規模大並不能就說使用體驗好,溫度的表現固然重要,但噪音的表現就關係到用戶最實際的體感體驗.顯卡溫度高一些無妨,能換來安靜的噪音表現相信大家都會樂意.實際上這一代ROG與TUF的顯卡之間有著微妙的平衡,ROG雖然擁有強的散熱器核心,但風扇由於尺寸更大和葉片更多而噪音略高一些;TUF的則是相反.性能上也由於AMD公版設定頻率較高而未拉開較大差距,也許TUF的非公版RX 6700 XT的表現會來的更好.

相關焦點

  • [評測]AMD Radeon RX 6900 XT 評測
    本次評測的RX 6900 XT同樣是原廠版本, 初期亦會與各家AIB重包裝的形式零售. 整卡幾乎完全沿用了RX 6800 XT的外觀, 散熱, 板型與用料方案, 僅補全了板上預留的最後1相供電.同時風扇轉速的設定更為克制, 以獲得極致的靜音體驗.
  • [評測]AMD Radeon RX 6800 XT & RX 6800 評測
    這次評測的兩款樣卡為AMD原廠版本, 兩款卡採用相同的板型與散熱結構設計, 其中RX 6800 XT為了應對更高的規格和功耗而採用更高規格的供電元件並將散熱片厚度增加到佔用2.5槽位的寬度. 用料均十分紮實. 在嚴格控制了體型的同時也提供了良好的溫度與靜音表現.
  • AMD Radeon RX 6700 XT顯卡評測
    Radeon RX 6700 XT的外包裝設計和RX 6800比較相似,採用抽屜式外盒設計,左下角標註定位極致1440P遊戲,配備12GB顯存和支持PCIe 4.0,中間的顯卡形象也換成了RX 6700 XT。
  • AMD Radeon RX 6700XT首發簡測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非公,6700XT首批非公應該是隨著同步上市的,圖裡這個是藍寶石RX6700XT白金版,也是雙風扇/8+6Pin的設計,受時間所限這張卡只拍了照片沒有做具體的評測,不過看設計和規模表現應該和公版差不多。
  • AMD Radeon RX 6700XT顯卡首發評測:輕鬆玩轉2K大作
    AMD發布RDNA2架構的RX 6900XT、RX 6800XT、RX 6800三款旗艦和高端顯卡之後,定位中端的RX 6700XT也如約而至。Radeon RX 6700XT規格詳情全新的RDNA2架構關於架構和新特性方面的介紹,可以參考《AMD Radeon RX 6800/6800XT顯卡首發評測》的描述,本文就只簡單介紹。
  • AMD Radeon RX 6700 XT頻率可達2.95GHz,高於Radeon RX 6800
    來自推特用戶@Patrick的消息,如果散熱沒有問題的情況下,RX 6900 XT可以達到3GHz,同時還分享了尚未公布的RX 6700 XT的規格,展示了官方設置的核心頻率極限是2950Mhz。根據提供的相關信息可以看到,極限頻率是2950Mhz,AMD合作夥伴的這塊顯卡設置的頻率是2854 MHz。
  • RDNA2進擊中端主流遊戲市場,AMD Radeon RX 6700XT首發評測解析
    於是,前不久到達MC評測室的Navi 22核心的AMD Radeon RX 6700XT顯卡就肩負著新一代主流級遊戲顯卡拓荒的重則,更是想要在目前NVIDIA GeForce RTX 3060系列及上一代RTX 2070、2080系列的包圍下,重新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作為完全繼承了RDNA2架構的Navi 22核心,其實我們並不陌生。
  • AMD Radeon RX 6700 XT標識洩露,目標2K遊戲
    預計AMD將會在第一季度末(大概三月底)發布Radeon RX 6700 XT,將配備192位寬、16Gbps的12GB GDDR6顯存,另外具備40組CU,是完整規格的Navi 22核心。據Wccftech報導,相關的營銷材料和包裝設計指引已經分發給AIB。
  • AMD新旗艦顯卡Radeon RX 6900XT上市!
    完整詳情請參見 www.amd.com/freesync。購買前請與系統製造商確認相關功能。3.Radeon Boost 兼容 Windows 7 和 10,並且該功能僅適用於部分遊戲。兼容 RX 400 和更晚推出的消費級獨立顯卡、銳龍 2000 和更晚推出的 APU 等硬體,包括混合與外置顯卡配置。不支持多顯卡配置。
  • [評測]AMD Radeon VII 評測
    產品解析本次拿到的是AMD官方媒體評測套裝,並非零售版顯卡.盒子正面為Vega 20的Logo.AMD Radeon VII 官網連結:https://www.amd.com/zh-hans/products/graphics/amd-radeon-vii
  • RDNA2主力戰將相當狠:AMD Radeon RX 6700 XT首發全面評測
    收錄於話題 #搶先評測我們知道,當前在售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有Radeon RX 6800/6800 XT/6900 XT三款,而NVIDIA在不久前已經發布了RTX 3060 Ti和RTX 3060,定價分別是2999元起和2499元起,定位是在RTX 3070之下的主流光追甜品卡,因此AMD這邊也需要一款對應的產品進行精準卡位打擊,於是採用Navi 22核心的Radeon RX 6700 XT終於登場
  • rx5700刷bios秒變rx5700xt!rx5700刷rx5700xt bios圖文教程
    好了,下面裝機之家帶來rx5700刷rx5700xt bios圖文教程,刷BIOS教程步驟十分詳細,來看看吧。rx5700刷bios秒變rx5700xt!rx5700刷rx5700xt bios圖文教程一、下載顯卡RX5700XT BIOS1、首先我們百度一下「顯卡BIOS」,點擊第一個網站(techpowerup),如下圖所示。
  • 超低噪音的甜點顯卡,藍寶RX 6700XT超白金評測
    在AMD Radeon RX 6700XT首發之時,我們曾經對藍寶家RX 6700XT白金版進行了單獨的評測,留給筆者最深刻的印象是
  • 2K解析度下最優遊戲顯卡 AMD RX6700XT顯卡首發評測
    為了這部分用戶的真實需求,AMD推出了搭載了全新遊戲顯卡AMD RX 6700XT,這款顯卡採用了同樣的Navi 22核心,並且使用了RDNA2架構和7nm製程工藝,同時12GB的超大顯存,足夠應對所有的2K解析度下的遊戲,同時應對一般的4K遊戲也綽綽有餘,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看看全新的AMD RX 6700XT遊戲顯卡的首發評測吧。
  • 搶不到的3080就讓給黃牛吧,AMD凌晨發布 RX 6000系列顯卡,最高售價7999
    從 AMD 自己評測結果來看,RX 6900 XT 在多款遊戲中擊敗了 RTX 3090,包括《戰地 5》、《極限競速地平線 4》、《戰爭機器 5》等。https://weibo.com/amdfansgroup?
  • Radeon RX 6700 XT vs. GeForce RTX 3070遊戲性能對比測試
    的天梯榜首發評測中已經比較過一回了,不過由於那時候RTX 3070還不支持Resizable BAR,所以相當於是RX 6700 XT在開啟SAM技術下和還不支持Resizable BAR的RTX 3070的較量。
  • AMD Radeon VII評測:RTX2080與AMD Radeon VII性能對比實測
    而今天裝機之家為大家帶來了AMD Radeon VII評測,加入了定位相同的Nvidia Geforce RTX2080與AMD Radeon VII性能對比實測,來看看吧。AMD Radeon VII評測一、基本參數對比情況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AMD Radeon VII和Nvidia Geforce RTX2080對比基本參數情況,初步了解一下這兩款晶片之間的差異性。
  • 1080p遊戲顯卡新秀登場——AMD Radeon RX 6600XT顯卡首發評測
    關於FSR在性能和畫質上的表現,MC已經進行了非常深入的解析和評測,本文就不再贅述,感興趣的玩家不妨翻閱此前發布的文章。MC已經評測過多款新一代ROG STRIX系列顯卡,所以從包裝盒內取出ROG-STRIX-RX6600XT-O8G-GAMING的那一刻,我們並沒有感到陌生。
  • [評測]ASUS ROG-STRIX-RX6600XT-O8G-GAMING 評測
    序言作為RX6600XT首發測試產品,這次拿來的評測的是ASUS ROG-STRIX-RX6600XT-O8G-GAMING顯卡,
  • [評測]ASRock AMD Radeon RX 6600 XT Challenger ITX 8GB 評測
    序言AMD Radeon RX 6600XT終於在眾多ITX喜好者的期待中發布了其ITX顯卡,而這次評測的主角就是ASRock 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