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各大面板廠出貨排行 京東方被華星趕超
研調機構WitsView研究經理胡家榕表示,由於三星顯示器7代線關廠進入倒數時刻,樂金顯示器也配合客戶將12月訂單提前,預估12月電視面板單月出貨量將衰退9%。
胡家榕評估,2016年全年電視面板出貨達2億5950萬片,較2015年衰退3.8%。隨著需求尺寸放大,電視面板平均尺寸將較去年成長2.2寸,達43.6寸,總出貨面積成長6.9%。
WitsView電視面板出貨調查報告顯示,北美年底節慶、中國大陸雙11備貨需求告一段落後,緊接著由中國農曆新年備貨需求接棒,讓11月全球電視面板出貨總量達2279萬片,僅較10月小減0.9%。
胡家榕指出,今年32寸主流尺寸電視面板漲價超過4成,墊高電視整機成本,吞食電視品牌和通路商的獲利,從10月開始,廠商將紛紛將促銷尺寸轉向更大尺寸,間接影響全球電視面板的出貨量,但在一波波節慶備貨需求支撐下,出貨衰退幅度有限。
WitsView統計,11月電視面板出貨排名,樂金顯示器的電視面板出貨達494.5萬片,較10月成長8.4%,刷新今年單月的出貨紀錄。樂金顯示器長期布局中國大陸市場,積極與一、二線品牌和代工廠緊密合作,即便北美旺季促銷訂單已結束,但隨著進入中國農曆新年備貨高峰期,客戶拉貨力道增強,有助出貨量提升。
此外,中國大陸市場向來對大尺寸、超高解析度(4K2K)產品的需求較高,帶動樂金顯示器55寸以上電視面板單月出貨大幅成長13%,55寸單一尺寸月出貨量更增加17%,顯示出面板尺寸持續放大的趨勢越來越顯著。
同時,樂金顯示器的4K2K面板滲透率達45%,居全球面板廠之冠。
三星顯示器因為旗下一條7代線將於年底關廠,在2016年下半至11月底前,為滿足品牌廠提前備貨的需求,40寸電視面板月平均出貨皆來到150至155萬片的水位。
此外,三星品牌促銷活動也帶動55寸和65寸需求不斷攀升,但隨著旺季備貨時間進入尾聲,出貨力道放緩,11月三星顯示器電視面板月出貨達441.7萬片,較10月小幅衰退0.6%。
群創11月電視面板出貨達350萬片,較10月衰退7.6%,群創與品牌商在23.6寸的合作案在第3季末結束,第4季需求開始逐月遞減,該尺寸平均單月出貨量減少25%。而39.5寸部分卻受益於三星顯示器關廠效應,成為目前的當紅炸子雞。
為提升39.5寸供貨量,群創透過彈性調整6代線39.5寸、65寸的生產配重,既能能滿足客戶訂單,又能減少因65寸面板長期良率不佳造成的成本負擔。
華星光電一直以來在前6大電視面板供應商的排名中無太大變化,但隨著第2條8.5代線擴產後,2016年8月起單月電視面板出貨量皆超過300萬片,逐漸拉開和友達的距離。
11月華星光電的電視面板出貨307萬片,較10月成長0.7%,以3000片的些微差距超越京東方,首次站上全球第4。
京東方11月電視面板出貨為306.7萬片,較10月減少10.4%,連續第5個月出貨衰退。主因為京東方第4季開始進行策略性調整,將產能優先挪做筆電面板,因此減少32寸電視面板的生產,從2016年高峰的278萬片收斂至194萬片,減幅高達30%,對出貨量影響甚鉅。
友達8代線B廠擴產,在第3季後漸入佳境,55寸面板出貨量提高近3成的助力下,整體電視面板單月平均出貨水位攀升至240萬片。11月則因6代線被挪作75寸、85寸大型面板偏光板的貼合產能,使11月電視面板出貨微幅下滑1%,出貨量達237.8萬片。
IHS Markit:2016年Q3 AMOLED顯示屏出貨總量達到1.01億
IHS Markit(納斯達克股票代碼:INFO,一家全球領先的關鍵信息、分析和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表示,中國面板製造商2016年第三季度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智慧型手機顯示屏出貨量首次超過百萬片關卡,達到100萬片。雖然按發貨量計算,中國製造商僅佔AMOLED智慧型手機面板市場不到2%的份額,但是單季度出貨量超百萬片仍然顯示出了其製造技術的顯著提升。
根據IHS Markit智慧型手機顯示屏市場追蹤報告,2016年第三季度AMOLED顯示屏出貨總量達到創紀錄的1.01億。雖然三星顯示器依舊憑藉9970萬片的出貨量主宰該市場,但三家中國面板製造商:和輝光電(EDO),天馬微電子和國顯光電三季度出貨量達到了140萬片,相較二季度的59萬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
IHS Markit中小顯示屏首席分析師於寕寧表示:「來自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尤其是OPPO和Vivo的強勁需求助推了AMOLED面板總體需求的快速增長。許多中國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包含魅族、金立、聯想、華為、小米,都打算在其設備中採用AMOLED面板,其中部分訂單將由中國本土面板廠商獲得,進而改善其批量生產良率,並提高其產品可靠性。」
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AMOLED顯示屏在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中的滲透率預計將從2015年的8%上升到2016年的13.6%。然而,由於三星顯示器的AMOLED面板供應緊張,很多國內智慧型手機品牌正轉向中國本土的面板製造商。例如,小米未能從三星獲得AMOLED面板支援,轉而與中國主要AMOLED面板供應商和輝光電(EDO)達成夥伴關係。而華為同樣在其10月新機暢享6中選擇和輝光電作為第二供應商。和輝光電於2014開始運營其位於上海的4.5代線AMOLED工廠,AMOLED出貨量從第一季度的20萬片增長到2016年第三季度的100萬片。與之類似,天馬和崑山國顯光電也與中興達成了商業合作夥伴關係,作為其AMOLED智慧型手機顯示屏的二級供應商。
「中國面板製造商出貨量仍然有限,尚無法撼動到三星的統治地位,但他們為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AMOLED需求帶來了新的選擇。此外,隨著三星將其投資重心轉移至柔性OLED領域,未來中國面板製造商將繼續擴大其在剛性OLED面板市場的份額。」 於先生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