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聯」一個月,天問一號怎麼樣了?

2021-12-09 人民政協報

2021年9月,「天問一號即將失聯一個月」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日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團隊通過地面發令形式,正式將器上狀態設置為「出日凌」,標誌著火星環繞器順利完成了一月有餘的全自主飛行,圓滿通過了日凌考驗。收到好消息的同時,也讓很多人不由得好奇:一個多月中,天問一號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關心天問一號是否安好之前,要先了解,什麼是日凌現象?傳統意義上的日凌,是針對通信衛星提出的。通信衛星一般位於赤道上空,距離地球36000km軌道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上。而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節,太陽也剛好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從地球上看,太陽恰好與通信衛星重合。太陽每時每刻都在發射大量的雜亂無章的無線電信號,而我們用於接收衛星信號的天線,實際上也會接收到來自太陽的信號。而在強大的太陽面前,衛星信號猶如燭火一般不值一提。雖然現在的天線指向精度很高,但來自太陽的無線電信號將不可避免地會干擾正常的通信衛星的信號,這會導致地面接收出現異常,例如我們家庭裡的電視會信號不穩定,出現「雪花」屏或藍屏。而在探測火星時,探測器是繞火星飛行的,從宏觀上看,探測器的空間位置與火星重合。那麼,當火星被太陽擋住,或者說被太陽光完全淹沒的時候,探測器自然也將被太陽遮擋。在天文學上,火星和地球運行至太陽的兩側呈近似180°的現象被稱為火星合日。根據太陽系天體運動的規律,今年自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天問一號正處在日凌階段。天問一號目前與地球的距離約4億公裡,即使以光速飛行也要20多分鐘才能到達探測器的位置。天問一號探測器距離我們如此之遙遠,我們對它的狀態只能通過無線電信號得知。火星合日前後,很容易出現日凌現象,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聯繫將受到太陽的顯著影響,甚至有可能發生信號中斷。一旦無線電信號中斷,地面就沒法跟天問一號進行對話,也就無法指揮祝融號進行科研探測。簡而言之,太陽是一個巨大的輻射源,當它出現在我們地面站和探測器通信鏈路上時就會影響通信,因此,此次天問一號和祝融號「失聯」了一個月。在日凌期間,地面對天問一號的狀態一無所知,這對天問一號的自主控制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首先,由於地面控制人員對探測器的在軌狀態是有數據和經驗積累的,因此在「失聯」期間,探測器經歷的外部環境條件是可預估的。其次,探測器可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採取規避措施,同時根據預估的環境條件,在進入日凌前對探測器的相關系統進行狀態設置,將整個探測器狀態調整至相對簡單、可靠的「安全模式」。最後,探測器擁有自主管理能力,在日凌期間對器上系統進行定期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將按事先制定好的預案進行自主處置,保證探測器在出日凌後正常與地面建立通信鏈路。

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於2020年7月23日升空,2021年5月15日著陸火星烏託邦平原南部。截至10月中旬,環繞器已經飛行了450餘天,祝融號火星車駛上火星表面也已經超過150餘天。目前探測器狀態良好,已取得大量科學數據。天問一號環繞器運行在中繼通信軌道,主要為祝融號進行中繼通信。日凌結束後,環繞器擇機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獲取火星形貌與地質結構、表面物質成分與土壤類型分布、大氣電離層、火星空間環境等科學數據,同時兼顧火星車拓展任務階段的中繼通信。

總而言之,火星探測日凌是一個自然現象,而日凌同時也為行星探測技術積累一定的經驗。安全度過第一個日凌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和祝融號不僅讓我們更充滿信心,也正好也讓辛苦了100多天的祝融號好好放個假,你說是不是?

(作者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天問一號火星環繞器副總指揮)

相關焦點

  • 「失聯」一個多月,天問一號怎麼了?
    ◎ 杜洋 谷宇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崔爽今年9月,「天問一號即將失聯一個月」的消息刷遍了朋友圈;日前,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團隊 通過地面發令形式,正式將器上狀態設置為「出日凌」,標誌著火星環繞器順利完成了一月有餘的全自主飛行,圓滿通過了日凌考驗。
  • 天問一號「失聯」了一個多月?!
    天問一號重大節點回顧: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中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2020年9月20日,天問一號4臺120N發動機同時開機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修正,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2020年10月1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自拍」飛行圖像。
  • 火星軌道開春晚 天問一號過大年|天問一號|火星軌道|火星|中國國家...
    ——屈原《天問》去年7月23日,由中國自主發射的天問一號開啟了向火星進發的漫漫旅程。這次火星探測任務包括三部分:火星環繞、表面降落、以及巡視探測。第一次發射就包括這麼多內容,挑戰難度之大,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一號同學的情況如何啦?
  • 天問一號又有新動作了!
    // 「天問一號」之前主要負責向地球傳遞「祝融號」火星探測車數據圖為中國「天問一號」飛船進入火星軌道的藝術想像圖。(圖片來源:cctv/國家航天局)在對「祝融號」火星車支持了幾個月後,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改變了軌道,開始對火星進行遙感勘測工作。自今年2月以來,「天問一號」一直在繞火星軌道上運行。
  • 「天問一號」咋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多圖+視頻來啦!↑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從古代詩人屈原發出的《天問》,到如今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太空探索無止境,偉大夢想不止步。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
    理論上,採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火星要飛八個多月左右的時間。當然,探測器實際飛行的軌道往往並不是嚴格的霍曼轉移軌道,實際飛行時間稍短或稍長。本次,「天問一號」只需七個多月就能到火星了。然而,這都還都屬於地月系統內的探測,而本次「天問一號」探測器是我國首次自主探測火星,而且還要一次完成軌道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種形式的探測活動,複雜度和難度非常高。一旦成功,將標誌著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據悉,後續我國還將執行小行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和木星探測等深空任務。因此,「天問一號」還將為未來的這些天問系列探測器鋪平道路。
  • 「天問一號」發射,一起重溫令人激動不已的火星電影
    7月23日,對很多天文愛好者來說是一個特殊的並且激動人心的日子,因為這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日,這將極大的促進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 歷時200多天的飛行,我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天問一號」這個名稱源於屈原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徵途漫漫,追求科技創新永無止境。一、天問一號後續有什麼安排?據悉,接下來,「天問一號」還要經過幾次軌道調整,以便抵達停泊軌道,然後在停泊軌道上繼續圍繞火星運行,並對預著陸區進行拍攝,將數據實時回傳至地面。
  • 天問一號繞火成功!預計5-6月擇機著陸
    2021年2月10日19時52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
  • 剛剛,天問一號成功被火星捕獲!火星,中國來了
    智東西2月10日消息,剛剛,也就是在中國農曆臘月二十九,北京時間19時52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任務成功!▲動畫模擬天問一號探測器近火制動天問一號環繞火星的過程大約將持續3個月的時間,預計於2021年5月中旬擇機實施登陸任務,著陸火星表面。
  • 已飛4億公裡,天問一號預計在2月10日前後到火星
    按照目前的飛行情況,天問一號預計在2021年2月10日左右就會到達火星附近,然後會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繞火星飛行的軌道,正式成為一顆環繞火星飛行的火星探測器,隨後天問一號還會擇機實施軟著陸,將火星車送上火星表面。當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時,它的飛行裡程預計達到4.7億公裡,與地球的距離也會達到1.9億公裡。從時間來看,其實就是30多天後的事情,在春節前後就到達火星,非常值得期待。
  •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
    7月23日,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任務)。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有人心態崩了
    雖然這也只是中國人探索火星萬裡長徵的一個開始,不少國家的宇航機構還是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我們的火星項目一切順利。但也有一些人,對於我們的成功,流露出一種很「酸」的態度…從境外社交媒體「推特」來看,目前正在拼命「酸」中國「天問一號」的,主要是來自印度的一些網民。
  • 核動力優勢明顯,天問一號為什麼還要使用太陽能?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川陀太空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探測器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飛離地球超過150萬公裡。
  • 「天問一號」著陸過程詳解→
    在昨天的家書裡,「天問一號」告訴我們之後它要進行很多次的軌道調整。那麼究竟什麼時候它才能降落到火星表面呢?一起來看看它在信裡是怎麼寫的!地球上的朋友們,我又來啦! 我昨天那封信是不是有點難懂,肯定有人說「你直接告訴我你什麼時候著陸就得了」。我這不是覺得,知其然還是要知其所以然嘛!
  • 天問一號「天地呼應」 航天科技普惠大眾
    2021年1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八研究院第811所與北京思悅智慧品牌策劃有限公司合作授權儀式在上海舉行,思悅智慧作為航天八院811所的核心合作夥伴,成為「天問一號「同源光電晶片全光譜智能護目鏡的全國唯一授權代理商,將中國航天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成大眾的必備愛眼工具。
  • 早走晚到,中國「天問一號」為何如此「磨蹭」?
    而早於「毅力號」發射的中國「天問一號」計劃到5月份才能著陸火星。「天問一號」為啥如此「磨蹭」?此前,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和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抵達火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已於2021年2月10日成功環繞火星,完成一次軌道平面調整,目前運行在環火橢圓軌道。
  • 關於天問一號的疑問和誤區都在這裡了
    每26個月,地球上會有一小段時期特別適合發探測器去火星,事實上,人類六十年火星探測史上,絕大多數探測器都是在這樣的「火星發射窗口」出發的。最近的這個火星發射窗口就是今年(2020年)7-8月,不只是我國的天問一號,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計劃7月30日發射),阿聯的希望號(已在7月20日發射)都選在這個窗口發射。
  • 「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雲酒獨家
    7月23日,全中國都在為「天問一號」喝彩。但作為酒業人,我們希望將掌聲送給「天問一號」背後的那抹「藍」——夢之藍。❶火星,中國來了!「發射!」12時41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