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以損害勞工權益為目的的「勞基法」修訂

2022-02-04 科學的歷史觀

2018年1月10日,臺灣「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不顧勞工團體和其他若干政黨、政治團體的反對,利用多數優勢,在立法院強行通過臺灣「勞基法」修正案。此前,臺灣勞工組織已經持續抗議多時,桃園市產業總工會15人甚至於1月8日在臺北車站臥軌。但是這些抗爭都沒有改變民進黨修法的決心。

臺灣現行「勞基法」於1984年8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有三十餘年,期間經過多次修改。該法實際執行情況比較複雜,在2016年底「一例一休」修正案通過之前,只規定每七天有一天是例假日。所謂例假日,就是必須休假,除非特殊情況不許加班。此外,公教人員周休二日。這樣在不同就業群體中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不一致。

2016年1月1日之前,該法規定雙周84小時工作制。企業抱怨,認為實際情況是勞工單周工作40小時,相當於每周欠了企業2小時。而且企業認為,臺灣勞工放假太多,已經影響到了臺灣企業的競爭力。蔡英文在2015年5月8日與彰濱工業區廠商座談時也說,「最近討論的工時和放假日,一年放一百多天;老實說,我也真的覺得,臺灣勞工的假確實休太多了。工時、休假有一點到臨界點,不能再往上去。」次日,社會民主黨召集人範雲回應道,臺灣勞工每年平均工時長度是2140小時,工作日比日本多50天、比德國多94天,身為最大在野黨主席的蔡英文卻還在工商界面前隨意附和「假日放太多」的說法,實在離譜。

在馬英九時期,臺當局就已經多次修訂「勞基法」。不過當時是國民黨試圖修法,而民進黨抨擊國民黨出賣勞工權益。2016年1月1日起,《勞動基準法》法定工時由雙周84小時減為單周40小時,但行政院「配套」修正《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刪除勞工七天國定假日。由於民進黨的反對,2016年4月8日立法院會議決議退回此案。2016年蔡英文就任總統四天之後,勞動部部長郭芳煜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表示,會先恢復七天國定假日,並於一個月內提出《勞動基準法》修正案,明定勞工每七天應休二天;另修訂第37條,將目前勞工紀念日由勞動部訂定規定,回歸事業主管機關訂定,亦即由內政部統一規定,屆時全國同享周休二日,國定假日也全國一致。

看似勞工支持民進黨在政治上獲得了成功。但是很快局勢發生了逆轉。2016年6月2日,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勞動部及經濟部官員與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等企業主代表商討勞工休假問題的解決機制,最後確定將維持馬英九政府版的法案、砍掉七天國定假日(只紀念不放假)的決議,附帶全體勞工每周「一例一休」作為配套。可笑的是,這個時候,國民黨又反對民進黨的「一例一休」了,主張全面落實周休二日。

民進黨的「一例一休」很複雜,2017年7月14日蔡英文也曾表示「在研究一例一休的修法之後,覺得非常複雜,連自己是法學博士,但很多法條看3遍也看不懂。」簡單說來,就是勞工每周有一天例假和一天休息日,例假與休息日不一定是周六周日。由於臺灣「勞基法」條文的複雜性,所以例假與休息日的安排方式很多,除了基本的每周「一例一休」,還有雙周模式、四周模式乃至八周模式等。僱主可以在獲得勞工同意之後讓勞工在休息日加班,但是除非特殊情況,例假日不許加班。不論休息日還是例假日,加班均需支付加班費,例假日加班還需額外補假。同時,刪除7天「國定假期」。

2016年10月5日,民進黨立法委員陳瑩在會議召開一分鐘內就直接宣布包括一例一休在內的《勞動基準法》修正草案共七案通過初審。2016年12月6日,歷經六個小時的朝野協商,以60人贊成40人反對完成二讀,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成功搶回議場主席臺,宣布《勞動基準法》相關修正案三讀通過,明訂施行一例一休,自2017年1月1日實施刪除七天假。

民進黨的歷史比較複雜。早期的「黨外運動」更像是個反對國民黨的大聯盟,除了反對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之外,參與者之間的其他立場並不不同。許多民進黨的創始人思想左傾,所以民進黨長期披著左翼的色彩,勞工也一直是民進黨的票倉。但是實際上該黨早已經淪為臺灣資產階級的打手,只不過隨著上臺執政,更加鮮明的暴露出來了資產階級政黨的本色而已。2017年7月6日下午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與全體民進黨黨工座談,民進黨黨工提出低薪、加班、加薪等問題。前臺中市長張溫鷹女兒、27歲政務副主任陳俞融痛斥黨工,大言不慚地教導黨工想賺錢不要來民進黨,來民進黨就要付出、學習,不該是為了薪水而已。

2016年11月14日,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高潞·以用·巴魕剌質詢當時的勞動部部長郭芳煜,播放本年4月8日民進黨立委們質詢馬英九政府勞動政策的影片,抨擊民進黨勞動政策髮夾彎:「當時綠營的主張是單周工時40小時須搭配二例假日,如今執政後卻大轉彎!」高潞抨擊:「520執政前,民進黨立委為勞工據理力爭需要兩例假日;卻在執政後出現180度髮夾彎,這些過往的承諾都不用履行嗎?」郭芳煜臉色鐵青地看完影片,一時語塞、無言以對,經過數分鐘後才回應「勞動部用專業的角度,在這陣子努力說服民進黨立委們;可能是在說明後,改變了立委們的想法」。

隨著「勞基法」的修訂,臺灣勞工被民進黨徹底出賣了。有人指出,臺灣本已經有6成勞工周休二日,所以這次修法一點好處都沒得到,反倒少了七天假;而另外4成雖然可以周休二日了,卻被砍了七天假,好處折半。2016工鬥連線等勞工團體抨擊民進黨「左手拿勞工選票,右手拿資方的錢」。2016年11月13日,蔡英文回應2016工鬥連線絕食抗議說,「對民進黨來說,這是有史以來最痛苦的事,非常痛苦,因為中小企業也是民進黨長期夥伴」,「勞工本就是我們民進黨心裡最軟的那塊」。

蔡英文的話,明白地表示勞工的利益與「中小企業」實際上是與整個資產階級對立的,而且民進黨已經毫無疑義地認識到了這點,所以早已經站在資產階級一邊的民進黨,儘管「勞工是心裡最軟的那塊」,也還是要靠剝奪勞工權益來滿足資產階級的要求。

2016年11月4日,社會民主黨發言人呂欣潔說,民進黨這半年來的轉變令人傻眼,不知道民進黨受到什麼威脅而要用這麼強硬的方式砍除勞工權利,寧願得罪千萬勞工也不願意去溝通,無視勞工與青年的抗議,反而每個月都跑去跟工商大老聚餐密會談條件,逼迫勞工最後要用絕食來阻擋一例一休法案。一個月後,12月6日,社會民主黨不再追問「受到什麼威脅」這種愚蠢的問題,直接譴責,民進黨眼中只有資本家利益而無視九百萬勞工權益,不斷以一例一休、勞工特別休假等看得到卻不一定吃得到的「配套」來強化硬砍勞工七天國定假日的正當性,對資方卑躬屈膝,對勞工軟土深掘,更公然違背2016年總統選舉時「降低年總工時」的承諾。社民黨秘書長伍維婷說,過去勞工往往因為各種因素而未能休完特別休假,勞工甚至因必須看僱主臉色而不敢休特別休假,特別休假根本無法與國定假日相提並論。社民黨召集人陳尚志批評,民進黨的特休辦法是「假裝收買勞工年資5年以下者,實際坑殺勞工年資6年到24年者」,依據勞動部2015年度的統計數據,全體勞工中平均年資不滿5年者主要是15歲到34歲的勞工,多數年資10年以上的中老年勞動者每年僅多得到一天特休,中老年勞動者實際上無法在民進黨的特休辦法下受惠;民進黨執政不過半年就嚴重腐化,為了資本家利益而犧牲勞工休息權,用混淆視聽的一例一休與毫無誠意的「半套勞工特休」強行從勞工手中「換走」七天國定假日,勢必要面對自己粗暴行徑的後果。

但是在另一邊,資產階級也並不滿足。企業聲稱「一例一休」導致企業負擔加重,工時減少了,同時加班費大幅度提高了。與對勞工的敷衍態度迥然相反,民進黨立刻跳出來為資本家站臺。行政院院長林全說,修正《勞動基準法》,目的是希望勞工勞動條件變好,僱主多僱用勞工,可解決失業率問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工時減少後要維持生產力不變,只好多僱用勞工、多付加班費,結果會漲價;企業員工分紅可能比以前少、調薪空間變小等,都是考慮市場現實、必須要做的局部改變。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用物質不滅定律形容,工資、工時、企業獲利三者加起來,一定是得到一個共同數字,為漲價暖場。

2017年元旦起,包括運輸、餐飲、醫療等各行各業紛紛宣布調漲價格、或減少優惠,藉機哄抬物價以及轉嫁人事成本。2017年1月5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宣布,本年4月起,包括兒童醫院在內的各科門診周六減診,周六門診集中設於兒童醫院,門診化學治療室、輸血中心等則維持原周六的運作。2017年5月28日,高雄長庚醫院宣布,本年6月取消內科、外科周六門診,本年8月取消婦產科、兒科周六門診,原有的周六門診移至周一至周五,總診數不變,未來不排除調整周一至周五夜間門診時間。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說,這陣子他發現一例一休對臺灣經濟的衝擊是全面的,一例一休使員工已經沒有加班的可能性,隨之增加的人事成本已成為資方承受不了的壓力。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一例一休上路以後,使用專業型人力的企業成本都明顯增加,許多公司的員工加班制度都已失去彈性以免遭檢舉,導致不少人為了賺錢必須兼兩份差;希望未來在修正一例一休問題的過程中多找一些勞工與企業座談,而這邊說的勞工不是常常上街頭的、而是真正基層的勞工。

勞動部統計,2016年一例一休修法通過後,勞工有19%受影響,60%的勞工想再兼差,總收入減少。修法後,最壞的狀況,勞工最少有12小時休息。

事實上,勞工靠加班賺錢,絕不會是由於勞工喜歡加班,而只能是由於薪水太低。民進黨混淆視聽,迴避臺灣勞工收入多年沒有提高的現實,反過來指責「一例一休」讓勞工收入減少,無恥之尤。

2017年11月27日,行政院長賴清德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勞動基準法》修法後,66%民眾認為一例一休有問題,再修法是給資方和勞工彈性,年輕人剛出社會收入不高想加班,但一例一休使老闆不願讓他們加班。勞動部調查,19%勞工因正常工時或加班工時減少,收入受到影響,其中有6成民眾想要額外再兼差。臺灣薪資環境沒有到達「臨界點」,一例一休再修法是幫助勞工「賺取加班費」的彈性。賴清德在臺南市長任內搭高鐵,親耳聽到民眾說,一例一休讓他的兒子收入少了2萬元;賴清德跑基層時,很多民眾當面說,一例一休讓老闆不願讓他們加班賺錢。這次勞基法修法沒有偏左、也沒有偏右,是中道而行。輪班間隔至少8小時,公司不會故意排整人班表,「叫你今天上晚班、明天午班、後天早班」。輪班間隔原則11小時、經勞資協議可縮短為8小時,不會有護士體力不支還照顧病人的狀況,這目前沒有發生。

2017年11月30日,1111人力銀行人資長曹新南計算賴清德所述「一例一休讓收入少了2萬元」,並指出三種假設情況皆與職場現況不吻合。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姚光祖說,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15中小企業白皮書》數據,平均每個中小企業聘用6.18人,中小企業勞工平均一天工資新臺幣1153元;保留勞工七天國定假日,如果勞工出勤,僱主須支付雙倍薪資,以此估算,每年七天國定假日成本為新臺幣49000多元,中小企業並非無法承擔。

2017年11月30日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林宗弘接受《上報》採訪時,引用中華民國資料統計網數據指出,1996年開始中小企業漸漸萎縮,中小企業的困境不是《勞基法》,而是「國內大財團」、「中國大陸海外臺商」的競爭。政府不針對結構性問題進行產業轉型及升級,即便修改《勞基法》,中小企業也撐不了幾年。

可見,不同的階級對「一例一休」的「勞基法」修正案的態度是完全對立的。於是,民進黨更加徹底的背叛了勞工,在2017年再度著手修訂「勞基法」。行政院院長賴清德指出修法的指導思想,在保障勞工的前提之下,給予資方經營的彈性,勞基法修法聚焦在周休二日與勞資協議。

2017年10月31日,勞動部正式預告勞動部《勞動基準法》修法版本,立委何欣純提出「加班費核實計算」、「加班工時帳戶制」、「特休假遞延」3大方向,行政院則提出「鬆綁7休1」、「縮短輪班間隔」。據傳蔡英文對該法做加班時數實質計算、單月加班時數從46小時延長到54小時、休遞延到年修完或可領取工資三大方案修正,賴清德補充鬆綁七休一與輪班間隔不得低於11小時改為可縮短為8小時兩條條文做修改。

2017年11月9日,行政院會議通過《勞動基準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送立法院審查,各工會與勞工團體聚集於行政院大門,反對《勞動基準法》修惡、鬆綁七休一等制度。行政院長賴清德強調,一例一休實施以來「企業反映經營困難」,勞工也喪失加班機會,政府面對這些問題不該繼續「視而不見」,行政院長賴清德秉持蔡英文總統「既保障勞工權益,也給予資方經營彈性」的指示進行修法。行政院長賴清德指出修法的兩重點「四個不變(正常工時不變、周休二日不變、加班總工時不變、加班費率不變)」、「四個彈性(加班彈性、排班彈性、輪班間區隔彈性、特休運用彈性」。一例一休再次修法後,「加班工時上限從現行46小時提高到54小時」,七修一部分老闆可以讓例假在每7日周期內調整,「輪班間隔休息11小時調整為8小時」。當年度特休假未休完則企業給付工資,改為「特休假遞延」到下年度使用,遞延後特休假仍未休完,企業才給付工資。

同日,勞動部政務次長廖蕙芳到政大演講前,受到10多名政大學生勞動權益促進會和政大種子社抗議,學生高喊「賴缺德吃飽飽、勞工全跌倒」、「廖蕙芳、橡皮圖章」,並批評他們所奉行的,就只是圖利優先的資本家的意志。資本家或政府所謂的「勞動彈性」,不應該被當作《勞動基準法》持續放寬工時管制、向下探底的理由。勞基法一例一休再修法後,對勞工不利,嚴正反對《勞基法》的改惡。同日,勞工團體號召千名勞工在行政院大門口前抗議,批評這次修法是「臺灣史上最爛勞基法」、批評賴清德「缺德」,並要求下臺。

2018年1月10日,立法院臨時會經過18小時不斷電錶決,在上午8時44分三讀通過《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勞基法》修正案第24條,取消現行「做一算四」(加班一小時算四小時)、「做五算八」(加班五小時算八小時),改為休息日加班費核實計算,民進黨立委林淑芬、劉建國、鍾孔炤以及加入民進黨團運作的無黨籍立委趙正宇等4人棄權。《勞基法》修正案第32條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延長加班工時上限,一個月54小時、每3個月不得超過138小時。立委林淑芬、鍾孔炤、趙正宇、管碧玲、江永昌等4人棄權;綠委劉建國、姚文智未投票。《勞基法》修正案第32之1條,加班換成補休。立委劉建國、鍾孔炤、林淑芬、趙正宇未投票;《勞基法》修正案第34條,輪班間隔時數11小時縮短為8小時,劉建國、鍾孔炤、林淑芬、江永昌、葉宜津棄權。《勞基法》修正案第36條,7休1限制改為可連續工作12天,劉建國、鍾孔炤、林淑芬、江永昌棄權;《勞基法》修正案第38條規定,特休假可遞延1年。趙正宇未投票。三讀表決時,國民黨立委全數退席,民進黨立委64票贊成、0票反對、0票棄權。未投票民進黨立委包括林淑芬、鍾孔炤、趙正宇。

臺灣的「勞動基準法」就這樣徹底淪為了「勞動奴役法」。臺灣勞團批評民進黨,「資方要5毛,民進黨給100」。民進黨出賣勞工權益,比起國民黨來更甚。2017年11月22日,婦女新知基金會facebook頁面貼出一張宣告與民進黨決裂的紅字圖:「這些日子,你為了慣老闆的利益,減我的薪水,加我的工時,騙我的選票,毀我的未來。衷心感謝你不住的踐踏,為此我許下刻骨銘心的承諾:這輩子不投你了,民進黨。」2017年11月25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陳昭南表示,婦女新知基金會是「民進黨創黨以來的堅實盟友」。如今,民進黨的「堅實盟友」究竟是誰,還不清楚嗎?不選民進黨,那有選誰呢?

立法院裡表演的民進黨、國民黨和時代力量等,都是勞工群體的敵人,而不覺悟的勞工群體,在勞工團體和勞工政黨的帶領下,輪番把自己的敵人選上臺。如果臺灣勞工不能從此覺悟,不能真切認識到所有這些政黨都是勞動階級的死敵,勞動階級唯有自己組織起來,唯有自己奪取政權,才能擺脫被愚弄、被奴役的命運,那麼類似的事件以後還會不斷上演。

相關焦點

  • 兩岸視點 | 壓榨勞工幾時休:修訂「勞基法」為「勞」還為「資」?
    >壓榨勞工幾時休:修訂「勞基法」為「勞」還為「資」?蔡英文是綠營富裕階層的代表,大企業家是其背後的重要支柱,也是她所要為之謀取幸福的對象。放寬七休一限制、增加加班工時、擴大輪班休息間隔……雖然這些修訂內容在勞工團體內引起了強烈反對,資方的利益卻並未因此受到損害。「你吵你的鬧你的,權利在我手上,我就是要『修法』」,正是民進黨當下的內心獨白。島內輿論鬧的這麼兇,臺灣當局為何還要執意「修法」?
  • 臺灣勞工權益越鬥越少,連資方都笑了
    臺灣「勞動部」公布全臺灣勞工全年工時為2034小時,較鄰近的日本每年多出304小時。連臺灣的公家機關都如此,那麼臺灣其他勞動業密集的員工恐怕更不好過。而所謂「勞資協商會議」爭議也是相當高。據統計,臺灣的企業數總共為140萬家,其中只有4.96%的企業有開過「勞資會議」,在工會相當稀少的情況下,「勞資會議」將為主要規範,但是「勞資會議」的性質充其量是「勞動契約」,將會產生勞動契約約定勞動條件低於「勞基法」但卻合法的矛盾現象。
  • 臺「勞基法」修訂第二天,知名高爾夫球場解僱了18名員工……
    美麗華高爾夫球場昨突然資遣18名員工,根據內部員工透露,公司在昨上午10點多突然張貼公告,要解僱李姓等18名員工,理由依據臺「勞基法」第11條第二款,他在臉譜網上貼文痛批,「『勞基法』才通過,公司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 經過18個小時表決 臺立委「半睡半醒」三讀通過《勞基法》
    這是民進黨政府上臺後第二次修改勞基法,總統蔡英文昨天首次為此造成社會不安向臺灣人民道歉。分析認為,民進黨在此次爭議中算是跌了一跤,短期內的民意支持也難免受波及,但未必會成為蔡英文的執政危機。雖然民進黨堅稱修法將保障勞工核心權益,批評法規「修惡」的勞團不買帳,誓言要讓抗爭遍地開花。
  • 臺灣「勞基法」修正,有贏家嗎?
    2018年1月10日早晨終於暫時告一段落,臺灣立法機構在經過18個小時不斷電審議之後,基本按照臺灣行政機構提出的版本,三讀通過了臺灣「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將於3月1日正式上路。「時代力量」抗議「勞基法」修正
  • 【青年聲音】《勞基法》修惡無底線,民進黨引爆島內民憤
    本文作者為臺灣政治大學碩士2017年是臺灣勞工權益重要年份,民進黨罔顧勞工意願,強推新版《勞動基準法
  • 臺「勞基法」三讀,勞工最長連上12天班
    11小時縮短為8小時、「7休1」改為「14休4」及特休假經勞資協議可遞延一年。   國民黨在本次「修法」中極力反對「鬆綁七休」以及「輪班間隔時數由11小時縮減為8小時」。鬆綁「7休1」部分,現行規定勞工每7天休假應有1天休息日及1天例假日,「修法」後將「7休1」鬆綁改為「14休4」,勞工2周內的休息日及例假日,應至少有4天,等同於勞工最多可連上12天班。表決時,民進黨民代林淑芬、鍾孔照、劉建國及江永昌皆棄權投票。
  • 臺勞工臥軌抗議"勞基法"修法,司機:叫我開過去 我又不是有病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因不滿臺當局8日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據臺媒報導,臺勞工團體於當天晚間到臺北火車站第三月臺進行臥軌抗議
  • "勞基法"三讀 國民黨團高喊勞權已死民主之恥
    在備受關注的輪班間隔部分,未來只要僱主經工會同意,或是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就能將勞工的輪班間隔時間,從11小時縮短為8小時。 雖經兩天朝野協商,但對關鍵的提高每月加班時數、縮短輪班間隔、鬆綁7休1等條文仍無共識,9日上午開始在「院會」處理。為阻擋「修法」,「藍委」踴躍登記發言表達立場,處理進度十分緩慢。
  • 臺灣桃園市最大解僱案:面板廠華映大裁員 7成員工恐失業
    臺灣桃園市勞動局11日傍晚接獲華映公司提報大量解僱勞工計劃書,預計5月10日一口氣解僱近7成員工、共2500人,這不僅是國內面板廠、也是桃園升格以來,單一公司最大量解僱案,華映工會理事長蘇國哲嘆,員工又沒錯,失業如何養家。
  • 【關注】中國大陸全球競爭力排名躍升5名超臺灣德國
    另一方面,臺灣的排名掉至第17位,這也是大陸時隔10年再度超越臺灣。不過針對這個情況,臺「國發會」頗不以為然,表示依舊看好臺灣明年的走勢;並解釋稱,是「勞基法」的修正才導致「勞動市場」指標排名下滑,繼而影響「企業效率」,這「不見得是壞事」。大陸躍升至世界第13位,「經濟績效」更排到第2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份報告的具體內容。
  • 新修訂商標法適用的幾個問題(上)
    集中體現在對於侵權行為、損害賠償等的規定上。  其次,加強對於商標權的適當限制和制約,兼顧了其他人的正當權益,防止商標權人不適當壟斷商標資源。例如,加強了在先使用權益的保護,商標法除保留了第十三條第二款、第三十二條外,還增加規定在先使用抗辯(第五十九條第三款);再如,增加了正當使用抗辯(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二款),正當使用雖涉及使用他人註冊商標的構成要素,看似使用了相同近似商標,但實質上並非商標意義上的使用,也即不是用作商標;還如,增加了對於未使用商標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抗辯(第六十四條第一款),倡導和強化了商標的價值在於實際使用的理念和精神
  • 新加坡勞工法修訂:2016年起僱主需提供詳細工資單
    相關知識:新加坡勞工法主要條例一、基本規定 僱傭和勞工關係的基本條件均規範於就業法和工業關係法中。其他由工會和僱主就提供勞務的條件所達成的協議則包含於集體契約裡,契約通常須經工業仲裁法庭的許可。工資調整的原則由代表政府、資方、工會三方意見的全國工資理事會決定。
  • 離婚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
    來源:遇事找法本文僅供交流學習,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
  • 臺灣僱主性侵印尼女看護,被稱「臺灣之恥」
    在印尼當地是媒體Suara BMI網站上,這則臺灣僱主性侵事件是最多人閱讀的新聞。該篇報導指出,看護向中介求助,中介回應,如果喜歡和老闆做這件事沒關係,但不要懷孕。臺灣中介公司表示這是不實報導。新聞曝光後,不只印尼百姓憤怒,臺灣民眾同樣為僱主獸行感到不恥,稱其為「臺灣之恥」,「真的是人渣,不要臉的老廢物!臺灣人的臉都被你丟光了!」
  • 巴西總統聲明將修改勞工安全及衛生法規
    本周一,巴西總統博索納洛表示:聯邦政府將重新修改勞工安全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