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多同學問學習UI設計,電腦應該如何購買,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電腦,什麼配置,等等那麼就單獨來更新一篇選配新電腦的攻略。幫助大家
一、指導思想買電腦,和買車、買手機一樣,只要是有參數能被比較的,那在網上一定可以因為選擇買哪個的問題上爭得頭破血流。所以,對電腦這些東西沒什麼研究的同學,你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避開鍵盤攢機神!避開鍵盤攢機神!避開鍵盤攢機神!
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論你做了什麼選擇,都會說不如買 XXX,不如加點錢上 XXX,聽到你們懷疑人生,然後徹底蒙圈不知道該配什麼,先敬而遠之。
然後就是正題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講,買電腦是大開銷,慎重點是應該的。我們在選購前,要優先弄清楚兩件事——需求和預算。
需求:
就是你買來要做什麼。很多設計新人是在還沒具體了解過之後的工作內容、操作軟體就在選配,這是最痛苦的。但做 UI,無外乎 PS、AI、Sketch、Ae這些基礎的軟體和他們的入門級操作。
以支持職業需求為主題的,如果預算又少,又要做設計,又想沒事可以吃個雞的,那麼點右上角「X」,關閉文章,實在幫不了你。
還有就是,是否有必要用筆記本,真的就一定得四處帶著跑?或者是上班得自己帶電腦?這個問題不想清楚,結果肯定不會有什麼性價比。
預算:
要花多少預算買東西,這個自己還是要提前想清楚的!才不會最終掉進無底洞,尤其是準備刷卡和花唄分期的同學。根據自己的能力,給預算設個上限,然後再根據後面說的內容去配置即可。
對於 UI 設計領域來說,電腦可以分成兩種,一種叫蘋果電腦,一種叫其它電腦……和其它設計領域比較不一樣的是,UI 設計領域有很多有趣、高效的軟體是蘋果獨佔的,例如 UI 設計專用的 Sketch,做交互動畫的 Flinto、Principle,PPT 神器 Keynote 等。如果預算充足(15K以上),推薦只買 MAC 即可。
Sketch截圖但如果沒有蘋果就不能做 UI 嗎?當然不是的,雖然在效率上會有一部分的影響,但是一般的 PC 完全可以達成我們初期的積累。在 Win 平臺也有 XD、Affinty 等替代工具。只不過是換個軟體學習,不是諸位給自己學不好或者學不了的藉口!
數碼的世界裡,一寸大一寸強!一樣價格的東西,越小的性能就越差,相同的預算,買筆記本的性能也就越低,效率越低。筆記本的 CPU 和桌面的 CPU 在相同預算下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按 PS 的渲染,需要2-3倍的時間)。
前面說過了,如果實在不是逼不得已的話,儘量不要買筆記本。臺式機可以特意配得非常的mini,比如 ATX 的桌面箱,長寬都在 40cm,搬家或者去外地只要包裝和顯示器捆起來快遞出去就完事。
ATX 機箱尺寸雖然軟體的評測文沒全寫完,但是整體結果和 PS 是差不多的,在幾個主要配件中,權重如下:
CPU:平面、3D、解壓等常見操作的核心。對於平面軟體,主頻越高越好,例如 Intel 的 CPU 7700k 默認主頻是 4.2GHz。雖然多核多線程看起來很厲害,但是再多的核心也要軟體本身對於多核有優化,在去年的評測裡,4核8線程的CPU 在 PS 中的運行效率是最高的,伺服器級 CPU 並沒有什麼優勢!當然,如果你一直在考慮各種極限情況,那麼你應該轉行做影視特效或者室內了。
內存:內存在實際使用中是比硬碟還重要的部分,畢竟,我們打開 PS、AI 等軟體,讀取、保存時間長點本身就是等待的過程,比較能接受,但是內存太低直接影響我們操作的流暢度。尤其是我們日常操作軟體都開得比較多,內存低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卡頓和限制。在今天建議選擇最低 8G ,理想的狀態是 16G 的內存容量。
運行軟體排列硬碟:硬碟分為固態和機械。無論如何,都建議在現在購買電腦的時候優先買固態硬碟。對於 UI 設計的工作來說,256G 的固態硬碟就足以涵蓋系統、軟體、工作文件和大量素材了!只有遊戲和電影才是霸佔硬碟的罪魁禍首,如果一定要存放這些不相關的東西,那保證好基本的固態容量,有多餘預算再追加一個移動硬碟或機械硬碟。
顯卡:顯卡分為集顯和獨顯。集顯是 CPU 自帶的顯示功能,相對於獨顯性能肯定較弱,但是中等 CPU 自帶的集顯已經完全可以支持 UI 日常的工作。所以獨顯是最容易浪費預算的配件,不僅完全不能提升我們工作的效率,還容易使我們分心,沉迷吃雞,罪惡的根源。
真·高端顯卡……海盜船的入門電源顯示器
對於大多數新人來講,不管你買的是不是筆記本,外接的顯示器是必須的!可以比較負責任的說,筆記本無論多大的尺寸,都不夠用!
對於前期的學習和真正工作效率的提升上,顯示器的核心屬性是顯示面積和顯示容量!色彩反而是次要的,畢竟色差是一定存在的,如果做 APP 的可以用手機直接預覽色彩效果,只要不是偏到姥姥家裡去(例如低端網吧顯示器),那優先保證尺寸和容量。
比如你用容量是 24 寸 1920x1080 的顯示器在 PS 就有比筆記本 1440x768 大的多的畫布,後者連一個網頁都無法顯示全。即使是類似 Macbook 這些視網膜屏可以,那也小得看不清楚了。下面是我以前工位,筆記本除了帶去開會從來不開蓋的。
兩年多前的工位顯示器選擇品牌只需要考慮 DELL 和 LG 的辦公用顯示器即可,根據自己的顯示器預算去選配。從 DELL 2317H 作為入門的底線,後面根據自己的預算挑看的順眼,只要不要買帶有遊戲、電子競技字樣的即可。
dell 入門級顯示器如果買 MAC,除了官方和京東的渠道,想要便宜,可以直接在淘寶買,不要太人云亦云 「淘寶水深」 這樣無腦的話,只要是有幾個皇冠的大店,基本不會有掉坑的可能,因為 Macbook 動手腳的成本遠遠高於薄利多銷。我自己的 Mac 只從淘寶購入,包括以前給公司買和自己的,大概在不同店鋪買了十幾臺。
其中一條購買記錄如果買組裝機和其它筆記本同理,如果淘寶的大店有低價的,那麼可以首選淘寶,京東官方的裝配大概高出20-30%的價格,當然如果為了買心安和售後,那麼要在京東直接攢機送到家也可以。
最後,就是我們總結的時候了!
蘋果,10K+預算:
選 Mac ,為了設計的話只建議購買 15寸的 Macbook 或者 imac。13寸macbook、macbook、macbook air、mac mini,低配都難以承擔我們的工作,即使選擇定製提升配置,那價格也迎頭趕上推薦的了,而且還是有差距。
筆記本如果預算較低,可以選擇老款的 15 寸 Macbook pro,淘寶的價格自尋。另外,外接顯示器不要忘記購買。
mbp 15年15寸如果選擇 imac,從 21.5 寸中配作為底線,內存一定要升級到 16g,預算足夠的話硬碟也升級到 256 的固態。
imac 21.5選配界面Windows 筆記本:
Windows 筆記本,一定要買的話,就推薦小米筆記本系列了。其實不止是整體性價比的緣故,還有就是外觀……鍵盤攢機神門喜歡的神舟感覺根本不是設計師該擁有的筆電……真的……,那種厚重的筆記本很不專業。
預算足夠的話首選 15.6 的頂配(16G內存很重要…),低配的次之。
預算要只在5、6K,那就小米的 13.3 寸,儘量購買8G版本。
Windows 臺式:
買臺式可以先根據自己當前的情況定機箱的體積,要是自己的位置特別小,例如大學宿舍或者狹小的出租屋,那麼你就要知道機箱有 ATX 標準型和 ITX 緊湊型。標準型就是常規的大鐵皮,尺寸上不封頂,緊湊型通常就比較小巧。
常規的不多說,緊湊型的選購裡,主板也要符合 ITX 的標準,且通常這類機箱不適合放顯卡,市面上用的最多的就是前面機箱展示圖的牌子屌絲伯(喬思伯)。
知道了選擇的機箱類型以後,還要分兩種狀況,一種自己時間多喜歡折騰的,一種是類似女生怕麻煩就想一步到位發來就能用的。
第一種情況,總共要訂的東西包括:
必備:CPU、主板、內存、硬碟、電源、機箱
選配:顯卡、散熱
先從最低預算開始說起。
CPU 建議從7代 i5 7500 入手,8代的 CPU 雖然性能可觀,但不僅價格上去了,主板也貴了非常多,只有高預算的情況下建議購買。而買 CPU 的時候為了方便,建議你們也直接購買和主板的套裝,例如技嘉官方店的 7500 套裝。
後買8G的內存,最便宜的威剛、鎂光在450左右的均價。硬碟256的普通固態裡,影馳戰將大概是性價比最高的,400左右。之後前面推薦的海盜船電源 299(電源實在不推薦牌子差的),以及一般的普通機箱(對應買的主板)150左右,不選配顯卡。
那麼整體計算成本,1700+450+400+299+150 = 3100。再加上 1200 的顯示器,整體和鍵鼠在 4500+ 的預算,你就可以擁有一臺流暢高性能的電腦,如果這個預算都不到,那就看只能降 CPU 的檔次了(或者兩個拆開買非原裝,這個不細說了)!
那麼當我們預算更高的話,怎麼配置呢?
優先加內存到 16G + 450,沒有特殊的必要內存可以不再往上升。然後升級 CPU 優先,升級到 i7 7700或7700k + 800。然後才是增加一塊入門級顯卡,例如技嘉 GTX 1050 2G 版本 + 1000。這樣就是整體不到 6000 升級一檔的配置。
到這個配置基本也就可以打住了,再高的預算應該就是將內存、主板、硬碟追加成更好的品牌或系列,看自己需求。當然,還有就是我這種 Steam 的奴隸,會加一倍的預算進顯卡裡……
第二種情況,建議就在淘寶中搜索如 「 ITX主機 」 ,然後根據預算和前面介紹過的內容挑選既合適的主機即可,記得避開遊戲相關字樣,以辦公標題為主的。例如淘寶店鋪寧美國度的辦公設備專區,然後可以選擇相應的整機,你還需要做的就是可以根據預算和客服商討增加內存或者固態容量,然後直接寄來一步到位。
結尾好了,上面的建議雖然不是最極端性價比的表現,但是是長期以來經驗和踩坑以後的總結,可以保證不會出太多的錯誤和虧損。
配電腦本質也是為我們工作服務的,不要在器材的研究裡花太多的時間,這也是我希望我的學員們可以更好進入學習狀態的一篇分享。有時候糾結幾十還是一兩百的性價比是否值當浪費太多精力,是一點也不划算的,它只是工具,不要對它的研究熱情比自己做練習和學習還高。
那麼很多人就會問,老師零基礎怎麼成為UI設計師呢?那麼就別錯過這次機會了,不管你有沒有基礎,或者是轉行等,都可以報名我們UI全能就業班,從零開始成為UI設計師。UI設計課程實戰案例實操部分內容,融入了百度、騰訊、阿里、美團、京東、華為、網易、搜狐、蘋果公司等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招聘要求精心研發而成。
以上全套課程培訓費用: 3999元 包括課程表上所有內容,直播授課140節,每節課時教學2小時,由8位全職一線資深UI設計師授課。除了直播授課外,還有500節錄播課,400節直播回放課,合計超過1000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