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傳出消息,騰訊公司以 5400 萬美元的價格領投了美國社交媒體音樂公司 Smule,同時參投的還有 Adams Street Partners、Bessemer Ventures 等投資機構,而這筆資金將用於 Smule 拓展國際業務。此輪融資後,Smule 的估值將達 6.04 億美元。
根據路透社報導,Smule 目前在計劃 IPO,預計 2018 年年末上市。同時,他們將會繼續擴張自己在亞洲的市場,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作為一家總部在矽谷的美國公司,目前他們僅有三分之一的用戶來自大本營北美地區。
Smule 執行長 Jeffrey Smith 表示:「過去幾年,我們看到東南亞的增長明顯,這個地區對網際網路的未來非常重要;同時,我們希望利用騰訊公司也能在中國有所作為。」
根據去年的統計數據,Smule 擁有 5200 萬活躍用戶,收入達到了 1.01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 54%。在 app annie 公布的 2016 年全年移動行業分析報告中,在全球範圍內,有 3 款應用首次進入 iOS 和 Google Play 綜合收入排行榜 10 強。其中就包括了來自 Smule 的「Sing!Karaoke」。
一款有想法的唱歌應用如果你沒有使用過他們的產品,可以現在就去 App Store 或者各類 Android 市場下載試試,「Sing!Karaoke」 這款應用是其王牌產品,其他的音樂應用還包括 Guitar、autoRap 和 Magic Piano 等。
「Sing!Karaoke」這款應用其實就是一款手機唱歌應用,這也就是很多人稱其為 「中國版唱吧」的原因。用戶在其中不僅可以唱歌,還可以利用其中各項修音技術使自己的歌聲更加動聽、多樣化。同時,在錄製視頻時還可以選擇各種濾鏡,滿足你美顏的需求,並且在完成之後能上傳到平臺上與他人互動。
「Sing!Karaoke」的主界面,其中也有不少中文歌曲
根據我們的使用情況來看,雖然上面的中文歌曲在覆蓋度上不如英文歌曲那麼多,但也已經覆蓋了不少諸如像《演員》這樣的熱門歌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
在演唱方式上也有不少選擇,既可以自己唱,也可以多人合唱,還可以邀請他人線上一起合唱
當然,他們在中國面臨的對手非常強大,不僅有唱吧這樣已經很成熟的相似產品,線下的迷你 KTV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會對他們形成影響。自 2012 年上線以來,唱吧的激活設備數量超過 4 億,是目前中國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此類產品。另外,雖然風格並不完全一致,但由中國團隊開發的 Musical.ly 也會是他們在北美市場的強勁對手。
社區功能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正如很多人分析的那樣,東南亞和南亞市場也許才是他們最需要發力的地區。根據 APP Annie 的數據,他們在泰國和印度的 App Store 上一直排在同類產品的前三位,其 40% 的用戶也來自這個區域。而騰訊公司在東南亞地區的網絡市場將會成為他們的重要助力。
騰訊繼續布局數位音樂市場而對於騰訊來說,這既是他們出海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也是他們在數位音樂業務發展過程中的又一重要戰略舉措。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幾年中,隨著版權意識的增強,國內在音樂版權方面的爭奪逐漸進入白熱化。去年,騰訊和中國音樂集團(China Music Corporation,原 「海洋音樂」,下稱「CMC」)共同宣布,已達成共識對數位音樂業務進行合併。原本騰訊集團旗下就有中國三大音樂公司之一的 QQ 音樂,此次合併後,合併公司在所有可用音樂版權中的佔比超過 60%,形成了「一家獨大」 的局面。
騰訊國際業務副總裁楊寶樹說道:「我們相信,對 Smule 的投資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數位音樂市場的前景以及地位。」 他同時表示騰訊之所以投資 Smule,也是因為這個平臺的社交屬性和騰訊本身的社交性質相當契合。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
轉載聯繫 xiangyunq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