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鬼邀您閱前思考
快遞大佬眼中的新零售,以及新零售趨勢下的快遞該怎麼走。
ღ來源:億邦動力網
ღ作者:相峰,原文標題《新電商時代快遞企業的選擇和創新》;驛站精編,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帳號立場,僅供參考
由中國電子商務產業聯盟、中國服務貿易協會電子商務委員會、義烏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世界電子商務大會4月13日在義烏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主題是全球創新、改變未來。
圓通速遞副總裁相峰出席本次大會並就《新電商時代快遞企業的選擇和創新》主題進行演講。他認為新零售,實際上就是倡導企業做到線上線下與移動渠道結合,三者合力促進價格消費向價值消費全面轉型。
同時,相峰在大會上提出快遞的三個時代:
第一個階段,拼網絡拼規模
第二個階段,運營效率
第三個階段,即時快遞
以下是演講實錄——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尊敬的蘇主任,尊敬的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來到義烏參加我們的世界電子商務大會。這次電商大會我理解是義烏整個的電商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這次來還是非常有感觸的。
四年前,義烏第一次辦世界電商大會的時候我就來到了義烏,正好有機會對比一下四年以來的變化,可以說是非常的巨大。四年以前我們圓通公司,在義烏的圓通公司還在一個相對比較簡陋的場地裡面,我重點的去看了我們有多少的門店能夠服務到消費者。
四年以後,昨天去看了一下,義烏出來了一個電商小鎮,快遞小鎮,那個快遞小鎮從郵政到圓通到順豐到天天到,大家能數得上名字的中國的前幾位的快遞企業,我第一次看到在全國這麼密集的扎堆在一個地方,以至於我非常擔心說到了雙11的時候這車能不能轉得開。而且我們新的場地的設備都已經升級到了機械化和自動化的分享。
義烏這一個城市,一天有多少件包裹會產生?大家可能都想不到,500萬件包裹。其中有150萬件包裹會發往海外,這是在全中國來說,在一個市場上國際包裹佔比例最高的地方。因為總體上來說,中國一年400多億件包裹,國際包裹僅佔5%左右。而在義烏,是150對500。什麼概念?真的是一個世界的小商品之都。
義烏不僅是輻射了中國,它其實是能輻射全球的。所以這一次到義烏來,感觸非常的多。在展館看一下,那麼多的年輕人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跟各種各樣的宣布的聲音中,大家那麼的有活力,真的感受到是一個新的時代了,在這四年中一下子降臨到我們身邊。
我今天想跟大家講我的這個題目,在新的電商的時代,我們快遞企業作為支撐我們的電商發展的服務商的一個角色,我們該怎麼樣去創新,怎麼樣去發展,分享一下我們的想法,希望能跟大家進行交流。
這些不具體說了,中國的電商跟中國的快遞行業,真的是互相成就發展起來的。圓通公司2000年創業,當時17個人幾輛自行車就幹起來了。2005年的風口是什麼?淘寶出現,我們這些公司第一個在業界跟淘寶籤約成為淘寶的快遞服務商。當時的快遞價格,從二十幾塊錢,2005年大家掏二十幾塊錢可能還是個錢,一下子降到了,再說有點打價格戰的嫌疑了。但是一下子把門檻降低了,大家到今天覺得買東西,物流成本從來都不是個事。在座要覺得物流成本制約了你點確定下這個訂單,可以舉一下手。我們待會兒再來說這個事。
剛才連總說了,我們現在是在一個新的消費升級的時代,快遞跟電商今天的發展,我認為確實是有兩個最大的驅動力,一個是消費的升級,中國人的收入從當年我工作的時候,1988年,我是五十塊錢一個月。順便說,當時我們花八分錢買張郵票,也算是個錢。現在發一個包裹快遞,從義烏這個地方,很多老闆都在這兒,是我們的客戶,大家都說恨不得三塊錢發全國,真的是比八分郵票還便宜,我得把一個包裹從義烏送到全國各地,還得送上門去,還得問一聲「你好」。
我們的消費升級,中國人的收入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對生活的要求更高了。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我也關注到,就是技術的升級。從當年的pos機、條碼機到現在的二維碼、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等,這兩個升級是構成了我們整個電商最新的標籤,新零售的發展。那麼新零售,順便說,也是在呼喚著我們傳統的快遞公司,我們要快速進入新物流的時代。
在新零售的時代,我們看到,這個大家可以有很多的探討,零售的主體有了新的角色,就是過去零售都是屬於服務業,屬於在末端的,人家生產什麼你賣什麼的角色,重新變成了組織者和服務者。新零售的時代,我們特別強調持續互動的零售商、消費者的關係,那麼在零售的組織形態方面,我們知道有電商有微商,現在還有了拼團,還有N多的我還不知道的正在興起的新的商業零售的模式。
消費者在新的零售時代,消費者的地位空前的提升。
好幾年前我去三隻松鼠,當時還是一間不大的公司,走進去把我嚇了一跳,他們說「各位親」、「主人」,這個把我震撼了,覺得這公司肯定有出息,所有的客戶都喊「主人」。有三隻松鼠的朋友吧?當然跟張總,我說我真佩服你,你的客服部叫客戶滿意部,簡稱客滿部。趕緊把他請到我們公司來,跟我們的客服同事交流交流,我們哪天也讓客戶更加的滿意,在新的零售時代。
其實說了半天,大家都是圍繞著如何滿足腰包鼓起來的需求更加個性化的消費者的需求。我們是做快遞,我們希望能支持好新零售,所以我們也做了關於新零售的研究。前兩天我得到通知,圓通我們發表的關於新零售的研究報告,已經被中國雜誌裡的雜誌,新華文摘,選定作為5月份當期的管理類的兩篇文章之一,我們這個研究還是得到大家認可的。
我們認為的新零售,實際上就是倡導企業做到線上線下與移動渠道結合,三者合力促進價格消費向價值消費全面轉型。這個我不讀我的新零售的定義了,歡迎大家去買一本新華文摘。
這個時代,其實我們也看到新零售這個詞,最早好像是阿里提出來的,京東有他們的說法,三F戰略。蘇寧好像叫智慧的零售。所以我大概總結了一下,我們站在中性的角度來說,應該是一個零售的革命時代,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即使你是一個消費者,我們都應該思考我們應該如何適應這個時代。我們看來的新零售的一個重要的地方,實際上講了半天就是兩個維度,一個是技術的變化創造出了更多的場景。在不同的場景,銷售適應這些場景的變化,這就構成了新零售的主要的驅動力。
我們今天在做的事,未來一定會成為老零售,我們今天回想一下,回溯一下,新零售的概念,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額不是咱們中國人的發明,也不是21世紀的發明,原來在1980年代,日本人有位教授叫中山正雄(音譯),這老哥很聰明,當時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在1990年代,而且發明了一個模型,提出了這樣的觀點,技術不斷的創造場景,零售不斷的適應這些場景。構成了一個新零售不斷演化的新零售之輪,核心還是渠道的變化。
在這個時候,對我們物流服務商真的是一個,應該說既是挑戰,但更多的還是機會。我們看到在新的零售時代,我們的整個供應鏈發生了變化,快遞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凸顯。
那麼過去,剛才說過了,過去在整個供應鏈,它是以生產廠商為主的,我生產東西講究的是適銷對路,把它賣給消費者。今天我們都是期望說,我們能夠理解,第一時間了解消費者的需求,把消費者的需求從我們快遞這樣的末端再傳導給中間的商業的組織、零售商,還有生產商,甚至到研發、生產的環節。
所以快遞、物流由原來的一個支持者的角色,突然發現我們現在在臺前了,有一個典型的對話,我2015年的時候去美國,跟美國的一些朋友在探討,我問他們說,你們現在有沒有想法說把電商開到,把網站開到中國?當然也希望把包裹交給我們在中國去運作。得到的答案是,什麼時候你們要是能幫我們把東西賣到中國去,這是我們對你們最大的期望。
所以未來整個快遞的網絡,怎麼在新的時代發揮它的直抵消費者的價值,不僅僅做一個物品的傳遞,能夠也是一個營銷的渠道,也是一個營銷的平臺,我覺得這是我們今天值得認真探討的一個方面。
消費,剛才說的是怎麼適應新時代的變化,另外一個變化,我們消費者要求在今天變得越來越高。其實全球的消費者都是一樣的,我前兩天跟荷蘭來的一個代表團說中荷的跨境電商貿易。我說從義烏這個地方,離寧波港不過區區一二百公裡的距離,值得開一個義新歐的鐵路花那麼大的價錢,直抵歐洲的阿姆斯特丹嗎?無論是荷蘭人還是中國人都點頭說值,幹。為什麼?現在消費者要求越來越高了,因為在網上下訂單,點幾下滑鼠,訂單付款,我的包裹到時候一個月以後才到,這不幹,我希望一個星期以後、十五天以後就能到達歐洲的家門口。所以這就給了我們這種,從中國的東部沿海直接到歐洲的中部、西歐,開鐵路,創造了一個空間。
這要我自己的傳統上,做物流做了十幾年,總是要講性價比,總覺得市場要靠價格來,這個我們是有了一個很大的觸動。
消費者對主打低價的電商快遞並不領情,我剛才講了,我們期望更快,還要更便宜。快遞櫃要免費放一天以後收五毛錢,恨不得把柜子給砸了,對價格依然這麼敏感。今天對快遞另外的一個挑戰是什麼?競爭的邊界擴大了,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裡面的機遇,試圖要進來。首先是來自於電商的競爭,在美國也是這樣,亞馬遜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快遞配送公司之一。
來自於國際的競爭,在義烏,我剛才說了快遞小鎮,我也問了一下,整個所有的數得上名的國際快遞公司,都在義烏這裡安營紮寨。還有來自於其他的跨境的競爭,我們原來做大件物流的友商,他們也紛紛進入到快遞的領域。
同時,我們看到目前在整個快遞的原有的模式下,我們的成本壓力其實是越來越大的。剛才說了3塊錢全國包郵,打義烏這兒,可能3塊錢壓力還有。但是服務端,無論是快遞員的攬件、中轉還是快遞員派件,還有我們場地的這些成本,都在迅速的增長。所以我們快遞公司成本如何去提升我們的運營效率,是整個行業的挑戰。
快遞以我的看法,發展是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做什麼?拼網絡拼規模,新疆你去不了,我到得了,這是我的優勢。先做網絡,村裡面去不了,我去得了,所以大家看到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快遞這些企業建起了一個深入到每一個地址,差不多在華東地區能到每一個鄉村的這樣一個快遞網絡,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拼什麼?運營效率,怎麼在3塊錢發全國的情況下依然有合理的利潤,現在第三個階段來了,第二個階段還沒有緩過來,第三個階段來了。隨著新零售的發展,快遞公司,大家期望我們提供這麼多的服務,由原來的單一的B2C、C2C的遠程派送、同城的速配、同城的即時快遞,還有家具的裝配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市場的機遇,其實也是一個考驗,我們如何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繼續的發展,能夠適應這種新的時代。
快遞公司當然也有好消息,我們在這樣激烈的競爭面前,整個的板塊在2016年實現了上市,連總,大資本終於進來了,由當年開始的時候騎自行車的時代,成為上市的公司。
尤其是最後一公裡的方面,我覺得今天去做一個全國性的快遞網絡平臺,真的是非常困難。包括現有的目前在經營的全國快遞網絡的企業,大家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但是快遞的最後一公裡,可能是下一個創業創新的風口。連總您剛才說基本都是大資本的遊戲,小資本創業可能是沒戲了。
我的觀點多少有點不同,我覺得在最後一公裡,剛才說了,中國快遞行業最大的成本壓力,大家的客戶體驗,直接關係到客戶體驗的地方,在最後一公裡,甚至最後一百米。它的成本大概要佔整體產業鏈的一半。
大家的事真的應該是大家辦,中國的快遞行業過去之所以成功,就是我們充分調動了社會的投資,這麼多的人,義烏的老闆,騎著自行車來到義烏,開始創業,把身價、時間都投進來,我們建起了今天的網絡。未來我相信,中國的快遞也好,配送也好,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還是要靠社會的千千萬萬的這樣一些小的創業者去抓住這樣的風口,參與到創業中。我們要做的是什麼?還是堅持我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搭平臺。
這個我就不再去具體講了,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總結一下,未來在新電商時代,快遞企業的一種選擇,還是要持續的信息化,然後全面的實現機械化,機械化是什麼概念?就是改變原來的人拉肩扛那種勞動密集型的形象,而是用機器來替代,降低我們從業者的勞動強度,進入到自動化和綠色化、國際化的這樣一個時代。
中國的快遞應該說,在迎來風口的時候,我們圓通公司一直是在向這個方向去發展,所以我們在目前整個的業務是既圍繞著新快遞物流,新零售,還有新金融、新健康、新科技,就在義烏這個地方我們投入了我們圓通的全球集運網的業務,我們投入了商貿的業務,我們在這裡做無車承運,我們也在這裡做了,從義烏到歐洲的義新歐的鐵路的業務。我們去年的時候正好是5月份,就在這個場地開會,提出了一個口號就是圓通國際會從義烏出發。
最後請允許我做一分鐘廣告,介紹一下我現在在做的一項工作,圓通從今年開始,我們牽頭做一個物流領域的第一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我們這個實驗室的名字叫做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做幾件事,一個是作為一個實驗平臺,看物流供應鏈領域各個不同的參與方各個不同的環節,我們的信息到底怎麼共享。
舉個例子,剛才我說的最後一公裡的創業,你去開一個包裹的店,你想跟所有的快遞公司進行連通,要不要一個共同的信息共享的平臺?我們跟鐵路、航空之間要達到全透明的全程的服務的透明化,要不要信息共享?我們在這方面做技術的開發,舉個例子來說,我們最近做了區塊鏈與物流的研究報告,下個月正式的出版,實際內容我們已經發布出來了。
最近我們做了無人機與物流,還做了智能快遞與物流,軍民融合與物流,還有剛才連總也提到的,新能源物流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的前景。剛才提出的幾個都是我們的研究成果,都在我們研究院的網站上,大家也可以掃一下這個微信號,歡迎大家下載。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期望我們的工作能夠幫助到整個行業的發展。我們也歡迎大家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批評,共同參與到這樣一些對未來的研究和探索當中。
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