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困難了沒?索尼FE 24-105/24-70鏡頭對比測試

2021-02-14 玩機小胖

OK,這段時間小胖挺忙的,此前答應大家的一些測試直到周末才有空來寫,也感謝大家支持,那就直入主題吧。對於索尼的24-105 F4 G OSS和24-70 F2.8 GM可以說是很多大法用家的一大糾結,不同於佳能尼康,索尼的24-105 F4 G OSS的定價相當高(差1塊就五位數),跟24-70 F2.8 GM的價差4500塊,很多人的想法都會是「我已經準備花五位數買鏡頭了,是湊合24-105?還是咬咬牙24-70呢?」還是先看看成像素質吧:

首先第一項:解析度。在ISO 100、手動對焦的前提下小胖就測了兩個檔位,光圈全開和F8,對於這倆都兼具幹活和旅遊功能的鏡頭來說,全開和F8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設置點(嗯,我嫌麻煩也是一個理由)。總有人會說索尼的定價太高,交智商稅,事實上單純從解析度來看,24-105 F4 G OSS全開相當強悍,平時用著不覺得,但拍完對比照的時候小胖甚至還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還重新拍了一組,而事實證明它的F4全開在全焦段都很牛X,甚至邊緣都不怎麼鬆散,相對而言24-70 F2.8 GM在全開時就具備幾乎所有品牌24-70 F2.8都存在的問題——邊緣偏軟。

24mm中心部分,左F2.8,右F4:

24mm邊緣部分,左F2.8,右F4:

70mm端中心部分,左F2.8,右F4:

70mm邊緣部分,左F2.8,右F4:

當然,這是一個為了測試而拍攝的主題,70mm端F2.8主要用來幹嘛相信大家心裡還是有數的,拍攝人像時邊緣反正都虛化了, 倒也沒啥問題,但這個差距在24mm、35mm、50mm端同樣存在,考慮到24-105 F4 G OSS在CMOS五軸防抖的基礎上還自帶了光學防抖,所以24-70 F2.8 GM這一檔光圈的快門速度優勢並不存在,單純比較最大光圈下各焦段的解析度,我更青睞24-105 F4 G OSS(它的焦段還更長一丟丟),以小胖玩過的同類鏡頭來看,它可以說是碾壓其他品牌24-105(120) F4鏡頭的存在了。

如果收縮光圈到F8,兩者就沒啥區別了,比如上圖就是70mm F8的邊緣區域對比。所以在光線條件較好的環境下拍風光之類的,這倆都是很靠譜的選擇,極限邊緣也能相當銳利,而且並不存在惱人的場曲問題。哦對了,暗角之類的我就不測了,機內校正還是很方便的,索尼CMOS的動態範圍經得起這一點兒折騰。畸變也是同理,現代攝影都是光學+數位技術,再按老三篇來拆開解讀純粹的鏡頭光學素質已經漸漸失去實用意義,再說脫離機身你也沒辦法使用這些鏡頭了。

第二項:色散。總體而言就是一句話:高反差下都是花臉貓……看下它們互攝的照片吧:

在長焦端焦內焦外都有比較明顯的色散,這還是在開啟機內校正的情況下。當拍攝主體有高反差部位的話的確需要好好注意一下,廣角端也沒好到哪裡去,就這一項小胖覺得它倆都不咋地,五十步笑一百步。

第三項:鬼影眩光。它倆的表現也差不多,全焦段在正面面向強光源的時候必然出現,但都不算十分嚴重,有的人甚至還很喜歡這種光影效果,所以就不置可否了吧,這個項目上也算打個平手。

PS:為什麼不聊色彩?因為數碼時代色彩是靠機身計算出來的,導致結果偏移的項目也非常多——機內解RAW算法、白平衡輸出、色深壓縮甚至你看照片的顯示器……所以色彩這個項目基本上已經不會是鏡頭測試裡的一個必要項目了,而且色彩這個東西很主觀,小胖的喜好不代表你的喜好,所以還是算了。

第四項:星芒與光斑。這是它倆第一個相同點,都是18星芒,換句話說就是同為9片光圈葉,在F8左右就能看到非常標準的星芒了,小光圈拍拍車水馬龍的光影都市夜景都挺不錯。

光斑方面可以看到24-70 F2.8 GM(左圖)內部隱隱約約有一圈圈的洋蔥圈,那是非球面鏡片所致,實際上24-105 F4 G OSS也有足足4片非球面,但相對而言內部還算比較乾淨(仔細看還是能看到淡淡的圈圈)。從光斑亮度分布來看它們都屬於比較均勻的類型,球差控制其實還不錯,可以預見它們的焦外虛化效果應該都比較靠譜。

第五項測試就是可能很多人關注的重點:虛化效果。這倆鏡頭在長焦端均具備很典型的人像攝影特性,但到底是70mm F2.8更強,還是105mm F4更給力?應該有不少人站前者,因為光圈更大虛化更強的邏輯已經是根深蒂固,可這種憑感覺的想法是對的麼?

很有意思的是,除了光圈葉片數量之外,24-70 F2.8 GM和24-105 F4 G OSS的最近對焦距離是一樣的,都是38釐米,決定景深主要是物距、焦距、F值、CMOS最大彌散圓直徑這四項,除了焦距之外這倆鏡頭其他都一樣,所以如果是在24-70mm這個焦段以內,24-105 F4 G OSS的F4是被24-70 F2.8 GM妥妥碾壓的,但妙也就妙在它倆最近對焦距離一致,而前者多出了35mm焦段,在相同物距(最近對焦距離)下進行拍攝時,你會看到如下兩張照片:

因為這時候它倆物距都是38釐米,影響虛化程度的只有焦距和光圈而已,第一張是105mm F4,第二章是70mm F2.8,應該不用我多說,很明顯第一組的焦外光斑直徑更大,當然 小黃人所佔的畫面比例也更大。

那麼,如果使得小黃人在拍攝構圖裡所佔比例相同,在這種情況下24-105 F4 G OSS會相對更往後多退一點,也就是物距相對更大,是不是24-70 F2.8 GM可以找回優勢呢?還是看圖:

賣個關子,你猜猜誰是誰?

結果其實很清晰了,如果讓24-105 F4 G OSS以105mm端進行拍攝,無論相同物距還是相同主體比例,它的虛化程度都大於等於24-70 F2.8 GM,當然代價是可能機位要稍稍退得更遠一點,除此之外還不得不提另外一點,就是視角的差異,可參考下圖:

相同主體放大倍率,基本相同的景深,機位只是縱深方向變化,但背景涵蓋範圍卻明顯不同,第一章105mm F4的背景裡就沒有第二張70mm F2.8拍的那麼全,因為前者視角23度20分,而後者是34度,大致的差異是這麼大:

這也是為啥200mm F2、300mm F2.8之類鏡頭被稱為空氣壓縮機的原因,因為它們的視野非常狹窄,同時光圈驚人的大,配合縱深較大的拍攝環境,很容易把主體從背景中抽離出來。雖然105mm F4相比起來算不上什麼,但只跟70mm相比的話,差別還是很明顯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更多交代一點環境背景的話,70mm F2.8是更好的選擇。

好像說了半天,24-105 F4 G OSS並沒有輸給24-70 F2.8 GM,反倒是更全面的選擇,實際上F2.8在這一對組合裡最大的意義就是提升弱光信噪比了,在拍攝弱光時難免需要提高ISO來保證快門速度,防抖畢竟只能防自己抖,別人在動就沒辦法了,大一檔光圈的意義在於如果是24mm端手持拍攝夜景,同樣是1/20秒,它能在ISO 12800的情況下以F2.8進行拍攝,而F4就只能選擇ISO 25600,或者1/10秒快門,我相信大多數人在實際拍攝中都會選擇提高ISO,但這時候它們的信噪比差距可以說是非常明顯:

第一張是F2.8/ISO 12800,第二張是F4/ISO 25600,F2.8的意義應該很明確了。而且這並不是F1.4那種級別的大光圈,在弱光下拍攝的時候降噪的優先級顯然更高,而且也並不會像從F2.8加到F1.4那樣大幅度影響銳度和景深,所以如果你經常晝伏夜出的話,24-70 F2.8 GM更靠譜。

就鏡頭本身的設計來看,24-70 F2.8 GM更粗更長更威猛,經常拍妹子的確是更能HOLD住全場,畢竟按所有24-70 F2.8和24-105 F4的江湖地位來看,差別太明顯了,只能說索尼算是個另類,幾乎玩了一把以下犯上,優缺點小胖能想到的基本上都寫出來了,各位大神就看著自己的需求辦吧,我要去院子裡種樹了,回聊了各位。

相關焦點

  • 標準變焦新選擇 索尼SEL24105G鏡頭
    這個應該是最沒懸念的環節了。這麼貴的鏡頭,解析度這麼基本的項目,解析度怎麼可能不高。事實上也的確如此。索尼最近發布的幾隻鏡頭,在紫邊控制上簡直想開了外掛,控制的都十分優秀。比如這隻fe24-105mm F4.0G,4.0光圈全開就只有很輕微的紫邊。以至於我都懶得測試後面的光圈了。
  • 佳能24-70(105)鏡頭如何選
    對佳能全畫幅單眼相機來說,標準變焦鏡頭的備選產品相當多,大概可以分成3個批隊:24-70mm焦距在售產品24-105mm焦距在售產品其他產品產品概述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 · (以下簡稱24-70L II)24-70L II發布於2012年2月,是佳能現役「大三元」鏡頭,也是我們俗稱的「鏡皇」。
  • DxOMark公布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鏡頭評測結果
    我們使用6100萬像素的索尼A7R IV搭配測試了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暗角控制也非常好;該鏡頭有不錯的畸變控制,通光率也很出色,測量值為T4.4,平均損耗僅為-0.4 EV。總的來說,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是該焦段範圍內性能最好的鏡頭之一。深入比較我們將索尼G系列的無反鏡頭與同樣穩定的24-105mm F4鏡頭進行了比較,不過公正地說,它們都是為單眼相機設計的。
  • 輕便的高畫質體驗 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鏡頭評測
    索尼SEL24105G的正面如同索尼其他鏡頭一樣,使用了鏡頭正面標註產品信息的方式表現鏡頭相關參數。FE 4/24-105 G OSS代表這是一支E卡口的全畫幅鏡頭,擁有24mm到105mm焦段的它都擁有F4的最大光圈。
  • 佳能 尼康 索尼24-70/2.8鏡頭大比拼
    而現在,索尼E卡口相機配合各路電子轉接環則打破了系統的束縛——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索尼用戶有權利在各個系統的鏡頭群中進行挑選;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大量的選擇往往也會帶來選擇困難或者說難以選擇。索尼FE 24-70mm f/2.8 GM的出現,補齊了之前索尼微單缺少這個黃金焦段旗艦頭的短板,標誌著無反系統在鏡頭完善度方面也在慢慢的趕上。
  • 套機鏡頭哪家強 佳能、索尼24-70mm對比
    此次我們為大家帶來了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的對比,這兩款產品同為24-70焦段的套機鏡頭,究竟誰的表現更勝一籌呢?佳能、索尼24-70mm F4鏡頭24mm端解析度對比對比測試時我們採用拍攝解析度標板的方式,從結果中可以看到,佳能EF 24-70mm f/4L IS USM與索尼FE 24
  • 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簡測.
    圖: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控制按鍵布局圖。 索尼發布三枚全新的G-Master系列鏡頭。這次推出的GM鏡頭主要強調了鏡頭的解析度,焦外以及更高的光學素質。圖:索尼FE 24-70mm f2.8 GM鏡頭結構圖。
  • 索尼24-70與24-240那些事
    ,其實手機攝影模組只是索尼影像部的其中一個業務,索尼在相機與鏡頭領域都有發力,並且頗有建樹,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索尼的全幅微單鏡頭。好了進入正題,相信購買索尼相機的盆友都會覺得:鏡頭太貴了!確實索尼的鏡頭一般都比友商的貴(買鏡頭送相機*。*)廠商售價這麼高,小弟買不起啊,哭!好了調侃結束了,好尬啊-。
  • 《應有索有 VOL9 | 索尼FE 24-70mm的那些事》
    得益於這一優點,24-70mm變焦鏡頭一直被攝影者在各類創作中大量使用。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內容!Sony FE 28-70mm F3.5-5.6 OSS此枚鏡頭,作為FE卡口的入門級變焦鏡頭,與a7一代同時發布。由於其低廉的價格以及與價格相稱的素質,一直擁有一批不小的使用者。
  • 微單萬金油 索尼24-105G鏡頭評測
    比如經典的大三元16-35、24-70、70-200就都是如此。  但隨著技術的發展,似乎過去被我們認為鐵定是「狗頭」焦段的鏡頭,如今也湧現出了一些素質不錯的鏡頭。我們的認知,是否也應該與時俱進了呢?  微單萬金油 索尼FE 24-105外觀展示點評  不同於其它的24-105或者24-120鏡頭,索尼這支SEL24105G通體黑白,第一眼就給人一種高級的感覺。究竟仔細看是不是這麼回事,讓我們一探究竟。
  • 索尼新品鏡頭FE 24-105mm F4 G OSS開箱!你怎麼看?
    2017年10月25日,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畫幅E卡口標準變焦鏡頭FE 24-105mm F4 G OSS (型號名:SEL24105G
  • 索尼24-105G鏡頭再次7999元!
    ▲索尼FE 24-105/4 G OSS(SEL24105G)★產品概述★索尼FE 24-105/4 G OSS(SEL24105G)發布於2017年10月。發售價格為1400美元 / 9999元人民幣。
  • [攝影]適馬FE 24-70mm f/2.8 DN ART 不幸「翻車」的標準變焦挑戰者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廠家推出一款鏡頭前後成本是巨大的,一支鏡頭大規模的量產必然有其原因。24-70 F2.8,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規格。在索尼全畫幅FE卡口裡,標準變焦鏡頭並不少。原生的有同規格的GM、F4小三元索蔡和FE24-105,副廠也有口碑良好、推出以來熱度一直不減的騰龍28-75,更不要說通過成熟轉接環拓展到極其龐大的EF鏡頭群。
  • 索尼FE 24-240mm全幅鏡頭評測
    全新的全畫幅相機系列產品給了消費者全新的選擇,而除了對A7系列機身的不斷更新完善,索尼也在一步步的完善和豐富現有的FE卡口全幅微單™鏡頭群,在今年三月,索尼發布了多款新FE系列全幅微單™鏡頭,今天我們要說到的這顆FE 24-240mm F3.5-5.6全幅微單™鏡頭,就是本次索尼發布的多款鏡頭新品中的一個。這款大變焦比的鏡頭擁有10倍的變焦,可謂是非常方便實用的一枚鏡頭。
  • 佳能尼康終合體,咔萊轉接環24支鏡頭測試
    既然索尼E卡口鏡頭可以轉,那佳能的EF卡口鏡頭自然在機械結構設計層面就更加容易轉了。事實上,也確實有很多廠商都有各自的EF轉Z轉接環產品,市場更加的百花齊放。今天我們測試的則是來自咔萊的CM-EF-NZ佳能EF/EF-S轉尼康Z轉接環。
  • 索尼正式發布a7R3、24-105/4
    關於24-105新的FE 24-105mm F4 G OSS全畫幅鏡頭涵蓋了從24 mm廣角端到105 mm中長焦焦段,延續了索尼G鏡頭出色的成像性能,具備多功能性和可操作性。因此,FE 24-105mm F4 G鏡頭適用於風光、人像、婚禮等多種用途的拍攝。該鏡頭在照片和視頻拍攝中均具備快速、精準和安靜的自動對焦性能,這使它成為索尼微單相機用戶的新選擇。
  • 索尼28-70和蔡司24-70這兩個鏡頭到底差多少?
    24-70和套機頭28-70的對比視頻應該是上一期發出的,結果被突如其來的富士X100F閃了老腰,不過,有些視頻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70,蔡司小藍標加持,索尼小三元標準變焦頭。首先在價格上,這兩款鏡頭是相差很大的,京東的價格24-70是5699元,28-70是1999元,全新價格整整相差了3700。
  • 索尼FE 24-105mm F4 G OSS用戶進來看看是否中招了
    【索尼發布對部分問題FE 24-105mm F4 G OSS的免費維修公告】剛剛索尼發布了對FE 24-105mm F4 G OSS
  • 看似相同但處處不同,佳能RF 24-105mm鏡頭測評
    24-105mm這個焦段可以說是各家全畫幅套機鏡頭的標配(尼康是24-120mm),群眾基礎相當夯實,所以當佳能發布EOS R的時候,套機鏡頭也不免俗地沿用了這個焦段
  • 索尼新鏡24-105 G OSS火熱開箱視頻來了!它的使用體驗到底如何?
    從左至右分別為:24-70mmF4 / 24-105mm F4 / 16-35mmF2.8GM另外在很早以前推出過一支 24-70mmF4 的鏡頭,那支鏡頭只有索尼FE 24-70mm F4 ZA OSS▶ 24-105mm 這個焦距段對於不少人來說都是挺重要的一個鏡頭焦距,因為很多朋友要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