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家寬的網速還普遍為100M。但5G的商用,卻給家寬的網速帶來了挑戰。近兩年,家寬的網速紛紛從100M提升到了300M、500M,甚至1000M。
但家寬提速後,很多用戶卻對網速的提升沒什麼感覺。100M、300M、500M上網有多大差別?家寬網速有沒有升級的必要呢。
本文採用《電信300M和移動300M,哪一個更快?》一文的測試方法,採用「網速管家」對某運營商100M、300M、500M家寬的網速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中按時延差的範圍進行評價:
2.1 下載網速
100M、300M、500M的下載速率分別為94.44Mbps、308.99bps和443.26bps,基本和籤約帶寬相符。
2.2 電商網站比較
通常通常認為,同一時刻300M訪問某一網站的時延一定會低於100M;但在實際測試時,由於100M和300M訪問同一網站的時間點不一致、以及測試偏差等原因,個別網站會出現300M時延大於100M的情況;所以,測試結果中按「300M訪問略快」的網站數作為300M與100M的比較結果,其中,「略快、明顯快、略慢、明顯慢」分別按「1、2、-1、-2」計分。
從統計結果看,26個網站中,300M比100M「略快」的網站只有1個,而500M比300M「略快」的網站有4個。
2.3 視頻網站比較
17個視頻網站中,300M比100M「略快」的網站有3個,而500M與300M表現得一樣快。
2.4 遊戲網站比較
15個遊戲網站中,300M比100M「略慢」的網站有1個,而500M比300M「略慢」的網站卻有4個。儘管500M/300M理論上不可能比300M/100M慢,但至少說明,遊戲對帶寬的要求不高。
2.5 資訊網站比較
24個資訊網站中,300M比100M「略快」的網站有7個,而500M比300M「略慢」的網站居然有7個,這可能超出正常偏差的範圍了。
2.6 其他網站比較
33個其它網站中,300M比100M「略快」的網站有7個,而500M與300M的表現相當。
在以上共115個網站的對比測試中,300M比100M「略快」的網站有17個,約佔15%。而500M比300M反而表現「略慢」,表現為「略慢」的網站佔比達6%。
用戶上網的體驗除了受用戶籤約帶寬影響外,還會受到同一PON口用戶數、OLT出口帶寬、OLT上聯節點數等諸多因素影響。以上測試的100M、300M、500M用戶均處於城域網的不同綜合業務區中,用戶體驗受影響的因素較多。那麼,同一用戶在不同網速下的上網「感覺」又是怎樣的呢。
在500M用戶的測試終端與路由器間採用wifi連接(路由器與光貓間用6類線連接,測試時斷開其它wifi連接)時,將測試終端置於房間不同位置,由於wifi信號的強弱不同,測試終端的最大下載速率會有所區別。這樣測試出最大網速在427M、209M、107M和37M時,同一用戶在不同網速下的時延區別。
50個網站中,當網速為427M、209M、107M時的用戶體驗基本相同,當網速為107M時比37M顯得「略快」,「略快」的網站數有3個,佔比為6%。
進一步將網速降到18.11M,則107M顯得「略快」的網站數陡升到17個,佔比高達34%。
當前,家寬用戶利用網絡主要用於Web瀏覽、看視頻和遊戲,而各類業務對帶寬的要求並不高,95%以上的用戶帶寬需求在50M以內。
儘管一款網絡測速工具並不能完全反應真實的上網環境,但通過以上測試,可以大致看出:
(1)在用戶對帶寬沒有特別需求時,100M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需求,100M以下帶寬用戶建議升級到100M;
(2)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100M、300M、500M除了下載和測速外,其他應用的體驗基本沒區別;
(3)影響用戶上網體驗的因素很多,在100M完全滿足帶寬需求時,300M、500M用戶也可能會出現上網體驗比100M差的情況。
在用戶沒有大帶寬應用的情況下片面提升帶寬,不但不會提升用戶體驗,而且可能由於個別高帶寬用戶的高速下載導致更多用戶體驗變差。
圖/文:老丁頭; 測試數據整理:郭冬冬 審閱:楊珩
一丁一卯,專注於通信管線和寬帶接入工程技術交流與分享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或您的朋友有價值,請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