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 Day
如果有法律做你的後臺,對老闆理直氣壯地Say No,這麼美的事情是你夢寐以求的嗎?
文◈艾薇
周五5點半,我的郵箱飛進一封郵件,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緊接著微信網頁版的圖標變成了橘黃色。
果不其然,經理說客戶有一個很緊急的翻譯需要完成。額,好吧,請問客戶的要求啥時候是不緊急的?於是我又重新插上電腦的電源線,苦哈哈地開始在鍵盤上敲擊,好心塞!
順便掏出手機,給先生發了條消息:「那啥,要加班,吃飯別等我,叫孩子們乖一點,回家我陪他們玩。」
這樣的事情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吧?是不是在下班後或度假時仍然無法擺脫工作的「騷擾」?在手機上默默裝上了查閱郵件的APP隨時準備「移動辦公」?看到工作群裡刷過的消息,想假裝沒看到又做不到,在老闆叫你加班時雖然很不情願,但還是得乖乖去執行對不對?
如果,現在有法律做你的後臺,告訴你完全有權利在工作時間以外不回覆郵件、不用理會老闆在微信群裡的消息,對老闆理直氣壯地Say No,這麼美的事情一定是你夢寐以求的吧?
最近,法國政府擬出臺新法律,賦予勞動者「斷網」的權利,即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可以忽略所有工作郵件或電話、消息。據悉,這項新法律已獲法國下議院通過,正等待參議院審議,後將提交國民議會表決,一旦通過,將於2018年實施。
針對醞釀中的新法律,輿論眾說紛紜。支持者拍手稱快,稱讚這是對勞動者權益的巨大保護;反對者則認為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你而言,如果斷網權坐實,會喜大普奔嗎?
按照現行勞動法,法國勞動者一周的工作時間為35小時。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許多員工下班後仍無法擺脫工作。
瑪蒂爾德·布維爾是巴黎一家諮詢公司的經理,也是兩個幼齡孩子的母親。下班後,布維爾會將手機扔在壁爐上,為的是排除幹擾,集中精力張羅晚飯、照顧家人。孩子年紀小,吃飯速度慢。布維爾一邊吃,一邊招呼她們。等孩子們睡覺後,她才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工作。
「這是我撰寫報告、發送郵件的絕佳時間。」布維爾說,「整整一天,我都在與客戶或團隊開會,因此只能選擇晚上做這些事,周末更是如此。」
像布維爾這樣利用晚上、周末工作的法國人不在少數。去年11月的調查發現,法國75%的管理人員下班後要在家工作;超過50%的人稱,周末、假期也工作。
另據風險分析公司echnologia的數據,約320萬法國勞動者因工作心力交瘁,存在職業倦怠徵兆,包括精疲力竭、長期承受精神壓力等。
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法國人曾經崇尚的「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喝咖啡的路上」的生活方式予以沉重一擊。在法國或其他國家,人們大多認同,工作「入侵」家庭生活是數字革命令人頭疼的副產品。
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市場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個小時,遠高於美國(每年 1790 個小時)、荷蘭(1419 個小時)、德國(1371 個小時)以及日本(1719 個小時)。為了讓員工加班,有些企業甚至會提供宵夜、簡易床。
YouGov在2015調查了22個國家(及地區)的休假情況,發現只有 61%的中國人表示自己會休完年假。
職場「過勞死」也成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2014年發布的《中國人健康大數據》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因過勞死亡的人數達60萬,尤以年輕白領居多。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22%的中年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在家裡,廚房、浴室、臥室都成為了工作場所。我們在工作郵件、社交網站、工作簡訊之間來回切換,所有這些都憑藉一個工具實現。」巴黎埃利亞管理諮詢公司高管林勒對英國廣播公司說,「你在家,好像又不在家。這會對你與家人的關係構成威脅。」
法國政府稱,員工始終保持在線的情況十分普遍,且日趨嚴重,幹預很有必要。
「所有研究均顯示,現在與工作相關的壓力比以前多多了,且這種壓力還在持續增加。」法國社會黨議員貝諾瓦·阿蒙說,「員工的確離開了辦公室,但他們並未脫離工作,依然像狗一樣,被『電子狗鏈』牽著。簡訊、消息、郵件大肆入侵個人生活,最終導致人們情緒奔潰。」
不過,對於賦予員工「斷網」權,社會各界的態度不盡相同。力挺新法的法國電信旗下公司Orange負責人布魯諾·梅特林認為「斷網」是好主意,有助於人們面對面交流,「能很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勞動者,要比心力交瘁的員工表現得更好。」
銷售經理蒂凡尼·施密特則反對政府對個人工作方式進行任何幹預。「我做銷售工作,我喜歡幹這行。這意味著,我在晚上、周末還收發郵件。我不想公司因為某項法律,禁止我打開郵箱。」
很多人對「斷網權」能否成為一紙法令表示懷疑。在巴黎香榭麗舍附近一家金融、IT人士扎堆的酒吧,程式設計師格雷戈裡說:「我覺得『斷網』權對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雖大有裨益,但完全行不通。我們與印度、中國、美國的開發人員競爭,需要在晚上與其他國家的同行交流。我們的對手沒有面臨類似的限制,如果我們遵守這項法律,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林勒也不看好這項新法律,她甚至預計,這項法律將很快變得可有可無。「幾年後,電子郵件將不復存在,我們會在其他載體上工作。」
就連支持這項立法的貝諾瓦·阿蒙也承認,該法的執行效果可能有限,因為草案目前沒有寫明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只能期待企業自行遵守。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英國研究人員吉莉安·西蒙和喬恩·惠特爾指出,員工早晨查收大量郵件會感到焦慮。兩人正在研究數位技術如何影響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
「我覺得,關注工作福利,遠比僅僅叫停工作時間外收發郵件重要。」惠特爾說,「電子郵件只是交流的媒介之一,真正的問題在於加班文化。」
在法國,一些企業已意識到,不「斷網」會導致員工工作超時、壓力大的問題。它們走在了立法之前,力圖為員工減壓。
早在四年前,法國核工業集團阿海琺就制定了相關規定,但公司並沒有嚴格限制員工收發工作郵件的時間,而是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活動,呼籲員工不要在晚8點至早8點及休息日收發郵件。
「我們主要不是為了確立『斷網』的權利,而是要保證大家能健康合理地使用電子郵件。」阿海琺負責多元化、工作生活平衡的主管菲利普·色萊特說。
阿海琺發言人克裡斯託夫·爾格諾稱,該公司去年上班時間以外的工作郵件減少了11%,工作效率依舊。「周末收到同事的郵件,我認為沒有回覆的義務。」爾格諾說,「而且我不會回復,因為我不希望對方因我的回覆再發來郵件。」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在線銷售平臺Price Minister的執行長奧利維耶·馬斯奧特已立下了「周五無電郵」的規矩,鼓勵員工儘量少使用數位化的溝通方式。在馬斯奧特看來,解決這個問題應通過教育,而非立法。「在法國,我們的立法一直一馬當先,但在工作場所,當我們需要更大的靈活性時,這些法律並不都是管用的。」
END
忙day
《南都周刊》職場專欄
既傳授乾貨,也分享故事
這裡有關於職場的無限可能
每逢周一約定你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smwnewmedi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