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微信工作群依然響個不停,法國人不能忍了,要立法禁止加班! 忙 Day

2021-02-08 南都周刊


 忙 Day 

如果有法律做你的後臺,對老闆理直氣壯地Say No,這麼美的事情是你夢寐以求的嗎?

文◈艾薇

周五5點半,我的郵箱飛進一封郵件,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緊接著微信網頁版的圖標變成了橘黃色。

果不其然,經理說客戶有一個很緊急的翻譯需要完成。額,好吧,請問客戶的要求啥時候是不緊急的?於是我又重新插上電腦的電源線,苦哈哈地開始在鍵盤上敲擊,好心塞!

順便掏出手機,給先生發了條消息:「那啥,要加班,吃飯別等我,叫孩子們乖一點,回家我陪他們玩。」

這樣的事情對你來說一定不陌生吧?是不是在下班後或度假時仍然無法擺脫工作的「騷擾」?在手機上默默裝上了查閱郵件的APP隨時準備「移動辦公」?看到工作群裡刷過的消息,想假裝沒看到又做不到,在老闆叫你加班時雖然很不情願,但還是得乖乖去執行對不對?

如果,現在有法律做你的後臺,告訴你完全有權利在工作時間以外不回覆郵件、不用理會老闆在微信群裡的消息,對老闆理直氣壯地Say No,這麼美的事情一定是你夢寐以求的吧?

最近,法國政府擬出臺新法律,賦予勞動者「斷網」的權利,即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可以忽略所有工作郵件或電話、消息。據悉,這項新法律已獲法國下議院通過,正等待參議院審議,後將提交國民議會表決,一旦通過,將於2018年實施。

針對醞釀中的新法律,輿論眾說紛紜。支持者拍手稱快,稱讚這是對勞動者權益的巨大保護;反對者則認為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你而言,如果斷網權坐實,會喜大普奔嗎?

按照現行勞動法,法國勞動者一周的工作時間為35小時。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的普及,許多員工下班後仍無法擺脫工作。

瑪蒂爾德·布維爾是巴黎一家諮詢公司的經理,也是兩個幼齡孩子的母親。下班後,布維爾會將手機扔在壁爐上,為的是排除幹擾,集中精力張羅晚飯、照顧家人。孩子年紀小,吃飯速度慢。布維爾一邊吃,一邊招呼她們。等孩子們睡覺後,她才打開筆記本電腦開始工作。

「這是我撰寫報告、發送郵件的絕佳時間。」布維爾說,「整整一天,我都在與客戶或團隊開會,因此只能選擇晚上做這些事,周末更是如此。」

像布維爾這樣利用晚上、周末工作的法國人不在少數。去年11月的調查發現,法國75%的管理人員下班後要在家工作;超過50%的人稱,周末、假期也工作。

另據風險分析公司echnologia的數據,約320萬法國勞動者因工作心力交瘁,存在職業倦怠徵兆,包括精疲力竭、長期承受精神壓力等。

現代科技的發展,對法國人曾經崇尚的「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喝咖啡的路上」的生活方式予以沉重一擊。在法國或其他國家,人們大多認同,工作「入侵」家庭生活是數字革命令人頭疼的副產品。

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市場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平均工作2000到2200個小時,遠高於美國(每年 1790 個小時)、荷蘭(1419 個小時)、德國(1371 個小時)以及日本(1719 個小時)。為了讓員工加班,有些企業甚至會提供宵夜、簡易床。

YouGov在2015調查了22個國家(及地區)的休假情況,發現只有 61%的中國人表示自己會休完年假。

職場「過勞死」也成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2014年發布的《中國人健康大數據》顯示,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因過勞死亡的人數達60萬,尤以年輕白領居多。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顯示,七成人有過勞死的危險,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22%的中年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在家裡,廚房、浴室、臥室都成為了工作場所。我們在工作郵件、社交網站、工作簡訊之間來回切換,所有這些都憑藉一個工具實現。」巴黎埃利亞管理諮詢公司高管林勒對英國廣播公司說,「你在家,好像又不在家。這會對你與家人的關係構成威脅。」

法國政府稱,員工始終保持在線的情況十分普遍,且日趨嚴重,幹預很有必要。

「所有研究均顯示,現在與工作相關的壓力比以前多多了,且這種壓力還在持續增加。」法國社會黨議員貝諾瓦·阿蒙說,「員工的確離開了辦公室,但他們並未脫離工作,依然像狗一樣,被『電子狗鏈』牽著。簡訊、消息、郵件大肆入侵個人生活,最終導致人們情緒奔潰。」

不過,對於賦予員工「斷網」權,社會各界的態度不盡相同。力挺新法的法國電信旗下公司Orange負責人布魯諾·梅特林認為「斷網」是好主意,有助於人們面對面交流,「能很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勞動者,要比心力交瘁的員工表現得更好。」

銷售經理蒂凡尼·施密特則反對政府對個人工作方式進行任何幹預。「我做銷售工作,我喜歡幹這行。這意味著,我在晚上、周末還收發郵件。我不想公司因為某項法律,禁止我打開郵箱。」

很多人對「斷網權」能否成為一紙法令表示懷疑。在巴黎香榭麗舍附近一家金融、IT人士扎堆的酒吧,程式設計師格雷戈裡說:「我覺得『斷網』權對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雖大有裨益,但完全行不通。我們與印度、中國、美國的開發人員競爭,需要在晚上與其他國家的同行交流。我們的對手沒有面臨類似的限制,如果我們遵守這項法律,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林勒也不看好這項新法律,她甚至預計,這項法律將很快變得可有可無。「幾年後,電子郵件將不復存在,我們會在其他載體上工作。」

就連支持這項立法的貝諾瓦·阿蒙也承認,該法的執行效果可能有限,因為草案目前沒有寫明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只能期待企業自行遵守。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英國研究人員吉莉安·西蒙和喬恩·惠特爾指出,員工早晨查收大量郵件會感到焦慮。兩人正在研究數位技術如何影響工作生活之間的平衡。

「我覺得,關注工作福利,遠比僅僅叫停工作時間外收發郵件重要。」惠特爾說,「電子郵件只是交流的媒介之一,真正的問題在於加班文化。」

在法國,一些企業已意識到,不「斷網」會導致員工工作超時、壓力大的問題。它們走在了立法之前,力圖為員工減壓。

早在四年前,法國核工業集團阿海琺就制定了相關規定,但公司並沒有嚴格限制員工收發工作郵件的時間,而是開展了相關的教育活動,呼籲員工不要在晚8點至早8點及休息日收發郵件。

「我們主要不是為了確立『斷網』的權利,而是要保證大家能健康合理地使用電子郵件。」阿海琺負責多元化、工作生活平衡的主管菲利普·色萊特說。

阿海琺發言人克裡斯託夫·爾格諾稱,該公司去年上班時間以外的工作郵件減少了11%,工作效率依舊。「周末收到同事的郵件,我認為沒有回覆的義務。」爾格諾說,「而且我不會回復,因為我不希望對方因我的回覆再發來郵件。」

位於巴黎市中心的在線銷售平臺Price Minister的執行長奧利維耶·馬斯奧特已立下了「周五無電郵」的規矩,鼓勵員工儘量少使用數位化的溝通方式。在馬斯奧特看來,解決這個問題應通過教育,而非立法。「在法國,我們的立法一直一馬當先,但在工作場所,當我們需要更大的靈活性時,這些法律並不都是管用的。」

END

忙day

《南都周刊》職場專欄

既傳授乾貨,也分享故事

這裡有關於職場的無限可能

每逢周一約定你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郵件:smwnewmedia@163.com


相關焦點

  • 孕婦深夜不回工作微信被辭!資訊時代如何保障員工「離線權」 ?
    上班族要注意了:不及時回復微信工作群信息,也有可能被炒魷魚!
  • 安省宣布下班時間工作違法,放寬部分新移民工作經驗要求
    關注後在公眾號對話框發「媒體看中國」,或加小編微信causeditor,入分享群,看更多平時看不到的內容。
  • 工作太多怎麼辦,試試準時下班|富日記
    網際網路企業廣泛採取一種叫996的工作模式,就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天工作6天。如果按一周工作五天,一天工作8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計算,996模式相當於一周加班32小時,想想也覺得有些誇張。為什麼加班呢,答案好像再簡單不過,因為工作太繁重了。但有一個有趣的觀點,面對繁重的工作,想把事情做完,最簡單的辦法不是延長工作時間,反而是準時下班。
  • 【乾貨分享】加班成行業潛規則(法律尚無「過勞死」概念)
    趙霞的工作狀態不過是當下職場生態的一個縮影。  今年的5月1日,是第66個中國法定勞動節。在加班已然成為普遍問題的當下,如何在工作和健康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職場人士最為關注的話題。  她告訴記者,從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底發布會前,每天晚上11點下班算早的,有時候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  之所以要加班到凌晨,是因為趙霞是項目負責人,「白天基本幹不了活,一個項目有很多模塊,每個模塊的人都需要跟我來對接,哪裡有什麼問題、怎麼解決,都是些很細碎的瑣事,我自己的活只有等到晚上幹」。
  • 下班後的「隱性工作量」應該有個說法
    如今很多單位都會用微信溝通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員工的個人空間也逐漸被擠佔十幾個工作群佔領微信置頂區
  • QQ/微信/TG群,解鎖全姿勢互動交流
    加入群組後,沒有任何VIP待遇,大家都是平等的,有需要的話直接群裡問或者at即可,但不可能保證都一一回復,畢竟有著繁忙的工作和正常的生活。我也是有脾氣的人,列舉幾件我遇到的非常討厭的事:1、有一次我在開會,作為主講人,用我自己電腦演示,有個群友不停地私聊我,還發起語音或者視頻通話請求,然後被我拉黑踢飛了;2、晚上都十一點多了,作為年紀已經不小的人,早就躺下睡了,有群友不斷地私聊我,手機一直響,後來我屏蔽了所有陌生人私聊我的功能,順便給聊天工具開了夜間免打擾;3、經常有人問我定做一些東西
  • 工作累嗎?下班空閒時間有嗎?一整天是不是都要回微信?
    過勞時代的今天,我們究竟有哪些補救的方法 「忙死了,忙死了,今天的事情好多,感覺又要加班了」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實驗室當中。
  • 《我要準時下班》!
    你不拼命要淘汰,你拼命了身體變差了要淘汰,你拼命後升職加薪了也要淘汰,不得不佩服強哥,你自己心裡這樣想就算了,竟然還敢郵件裡公然說出來。從此,她成為了一個信守著「一定要準時下班的」職場女性,之後找工作面試了100次,才找到一個允許她每天準時下班的工作。
  • 90後對工作滿意度低至2.2分?盤點年輕人想跳槽的N個瞬間…
    offer先生編輯部有點好奇,90後們是真的對工作如此不滿,還是僅僅簡單吐槽而已?於是我們找到看準APP對用戶做的一項問卷調查,有7000多人參與進來,他們大部分為90後:數據顯示,僅有不到1/3的員工不會被工作打擾,有50%的員工被打擾的時間在6小時以內,其中選擇1-3小時的人最多,為21.24%。這....不能忍!你是準備毀了我的整個假期嗎?
  • 「1萬不加班」和「4萬經常加班」的工作怎麼選?我悟出了中年人生活真相
    身邊90後甚至95後同事進步太快了,工作一兩年做事比她還麻利。「感覺日子活到狗狗身上了,」李琰無奈感慨,自嘲:「已經是個沒用的中年人。」她也嘗試過亡羊補牢,但總下意識給自己找藉口:今天覺得輔導孩子作業太累,明天又被新劇吸引,時間一長也就不了了之。哪怕已經喚醒了危機意識,李琰還是心存僥倖:「公司有國企背景,不會出問題。」
  • 為什麼不加班?這是我聽過最好的3個回答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雖然說的上班8小時,但其實加上通勤、午休和各類雜事,一天花在上班的時間絕對超過了12個小時,這也是為什麼現代職場人,下班時間不願意回微信的原因。畢竟誰想自己的生活全被工作填滿呢?有什麼天大的事情不能等到明天上班的時間說呢?如果真的那麼急,上班的時間為什麼不提前說呢?
  • 拼多多事件反思:廢掉一個人最正能量的方式就是告訴他,底層逆襲,靠拼命加班
    創業第一年時,我有同事,很努力,周末他們主動給自己工作加量,更快的推進工作,總之特別忙,工作時間超長。很多老闆喜歡看到員工這樣,但我總是擔心,擔心他們忙到沒時間成長。我經常告訴他們要注意休息,周末也不要一直幹活。我當時跟一個課程助理說:「你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工作節奏,不用推進的太猛,每天早點下班,周末也不用這麼拼。
  • 你們或者團隊幾點下班, 如果是8:30以後才下班, 你們都在做什麼?
    最近趕項目,每天9點下班,周六加班,感覺好累。項目不好,做的心好累,感覺完全是為工資而工作了 - 李小邪-廣州5:30下班,5:30起床上班,跑步  - yanper以前在創業公司時每天晚上10點多下班,晚時都到2點多。後來換了一家公司,晚上加班到7點,一抬頭辦公室沒人了,竟然沒人了。。好失落啊。 - Ado30歲的男人們?
  • 準時下班有錯嗎???
    可有的人能夠下班前準時交付,有的人則拖至一兩個小時。效率的高低和方法的優劣,逐漸拉開這兩種人的差距。 而那些迅速完成工作任務,準時交付的人,往往能發揮更大潛能,為職場助力。 為什麼準時下班,能夠助力職場?
  • IT人下班關閉顯示器,卻從不關電腦,你知道為什麼嗎?
    1、啟動微信,確認登陸,手機確認,哪天沒帶手機的時候更有用。2.、輸入密碼登入堡壘機、輸入密碼登錄伺服器,有時候要輸入好幾次密碼。3、辛辛苦苦找昨晚還沒幹完的活的斷點、然後再重新開始,重新理一下思路。5、打開另一個伺服器準備給人提供數據。尤其當我發現,我電腦屏幕下方有十多個小圖標程序在運行的時候,不知道關了電腦會不會有什麼臨時的東西被我關掉了,我想了想:算了,那就不關了吧。
  • 打工人困在系統裡:加班是常態,每天8小時工作成奢望
    國內另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員工周索(化名)早覺得一般人頂不住這樣的工作強度,連續多年的「996」加班已給他帶來多種職業病。「2020年上半年,我心臟一直不舒服,後來檢查出心臟官能症,2020年下半年,我檢查出腰肌勞損。」周索說道。在業內人士看來,巨頭入局後,社區團購平臺的發展速度已遠超體系成熟度。
  • 員工每月加班禁超36小時!別忽略這些權益
    員工進來之前就知道自己要996,自己的工資也是考慮了996加班費用的。華為奮鬥幾年後得到的分紅數額更是巨大。 為何58同城這次的「996」工作制遭受爭議呢?原因在於58同城的員工入職沒有996的準備,所有生活都沒有按照996來調整。58同城還不給額外的補貼,等於無代價突然打亂了職工的安排。大幅度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分析指出這等於是變相的大幅減薪。
  • 有種恐懼叫工作群裡有人@你,網絡時代我們是否擁有「離線權」?
    今天,隨著智慧型手機演化為人們的「外掛器官」,微信等即時通訊工具也與所有人的生活與工作緊緊捆綁在一起。交往中,互換名片的越來越少,互相掃碼的越來越多;工作時,當面布置的越來越少,在線傳達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即時通訊工具在便捷工作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煩惱。
  • 五一節聊加班這事,咱只能匿名了丨觸樂
    公司老大就是個拼命三郎,你敢比老大下班早?又或者考勤機制有問題,下班早的人往往沒好果子吃。6、必須性的加班。也就是必須晚上才能完成的工作,比如夜景拍攝、與國外開會等。這類其實不算加班,不再多說。當然,說了這麼多加班,其實每個人對加班的定義是不同的。有些人在打電話埋怨今天又加班了,結果到最後你發現他不過就是晚上8點才下班而已。
  • 三觀激烈碰撞、謠言推銷紛飛……不堪其擾的微信群,留下還是逃離?
    為了方便工作,她創建了多個微信工作群。 在微信群裡發會議通知、協調諸多跨部門事宜,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減少了許多辦公能源的消耗,一開始,羅嫻儷對新興信息技術帶來的好處嘖嘖稱讚。在他看來,與同事和領導相處不僅僅是上班的8小時,下班後的交流才是促進感情的「黃金時間」。但對於工作群的問題,小李也看得很清楚,「用一種朋友間的交往方式聊工作,事倍功半」。 小李說出了很多人的疑惑:用微信群討論工作,真的有效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