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時代的今天,我們究竟有哪些補救的方法
「忙死了,忙死了,今天的事情好多,感覺又要加班了」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實驗室當中。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競爭的劇烈,我們開始面對的是一個極大的難度社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工作強度跟別人相比較總感覺自己不夠努力,結果便是人們都想要一個好的工作成果,不斷努力將自己生命消耗在努力工作上,忘記陪伴自己的家人以及享受美好的生活。
信息資本造成一個工作量本身就極其巨大的時代,各種事情都可能需要你站出來,但是你的處理事情能力本就有限,你能做的只能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由於消費主義的興起,很多24小時的商業開始興起,許多的店鋪開始不間斷營業,大量的通宵營業的店鋪點綴著本是黑暗的城市,溫暖著一些深夜剛剛下班員工的胃。
美國也已進入過勞時代
談起美國很多人會認識是個自由散漫的國家,其實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條件下也進入過勞時代。股價至上理念讓公司只在乎股東的利益,不斷削減員工的福利以及休息時間,想著就算這個員工辭職之後還有其他人可以補進來,在這裡工作的員工並不是唯一的。
英國也開始有一些過勞現象出現
在我們的思想當中,英國一個老牌歐洲國家,應該是安逸享受下午茶,在星巴克拿著電腦一坐就是一下午的感覺/現在他們也開始自己選擇工作當中不斷提高工作強度,大量自殺的案例也開始增多起來。
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世界工廠的概念開始出現,於是乎許多的公司開始現在一個更加有效率也更加廉價員工,前幾年是在中國這邊,現在開始向產業勞動密集更加大的菲律賓這種地方轉移。
家庭成為你的戰場
你以為回到家就沒事了嘛?隨著網絡的興起,似乎隨時隨地可以找到你,也就增加你工作的機率,家中也是職場同時也成為你的戰場。由於可以在家辦公並且不用擔心員工在公司猝死,大量的工作形式或許將要改變,不用在商業中心租一個店鋪,只需要員工能在家中完成當日的工作並做好工作記錄,這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新型信息通信加快業務處理的速度並縮短單次工作的時間,這樣導致的結果使得一天需要處理大量且繁忙的工作,造成工作與業務上的標準化和簡單化。
政府也需要開始整頓無節制地加班
隨著不斷的社會競爭加劇,自發勞動似乎成為一種無奈的選擇,工作量沒有減少,你今天不去做這些工作,明天就將有更多的工作累積,導致你的工作越來越不順心。英國有個「工作與生活協調方案會議」談到企業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勞動力,給員工創造一個輕鬆的職場環境,保證員工的忠誠度和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