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4日的蘋果WWDC18世界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正式發布了iOS 12作業系統,新增USDZ的文檔格式、AR測量工具(Measure)APP、ARKit 2.0等,Siri在此次系統升級中獲得了快捷鍵技能,同時還提升了老設備的性能。性能提速、著力AR成了本次會議的主題。
如果您有涉足手機3D玻璃及金屬加工,請長按如下二維碼加群主微信加入專業的3D玻璃與金屬加工微信交流群,備註「3D玻璃」,與專業的人士交流互動。
蘋果開始更關注軟體的背後,硬體接近標準化與平庸化,中國蘋果供應鏈企業受益
其中蘋果表示,AR 是顛覆性的技術,可以讓用戶以全新的方式體驗真實世界,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iOS 12 將延續這一點,帶來全新的 AR 共享體驗、與特定位置持久綁定、對象檢測和圖像跟蹤等體驗。蘋果透露,iOS 是世界上最大的 AR 平臺,擁有數億支持 AR 體驗的設備。
iOS 12 支持在不同系統平臺上體驗 AR,蘋果與皮克斯(PIXAR)團隊密切合作,建立了一種稱之為 USDZ 的 AR 文件格式,並支持網頁版,可幫助用戶在 Safari 上直接定製物品的外觀,或將其搬現實中查看實際大小。蘋果還為開發者提供了一些合作夥伴如何創建 USDZ 文件的 3D 開發工具, Adobe、Autodesk 等公司將與蘋果合作,可以直接通過旗下的專業工具如 Adobe 雲套件創建 AR 內容,接入,推動在所有 iOS 平臺分享 USDZ 文件來體驗 AR。
另外,蘋果還推出了 ARKit 2,該平臺允許開發人員集成 AR 共享體驗、與特定位置綁定的持久 AR 體驗、對象檢測和圖像跟蹤,使 AR 應用程式更加動態。現場蘋果演示了樂高 LEGO AR City 如何充分利用 ARKit 2 功能,包括共享體驗、持久 AR 和 3D 對象檢測,將樂高的創作和角色帶入生活
本次大會上蘋果只對旗下iOS、macOS、watchOS、tvOS等四大系統進行了更新,與以往偶爾會發布一些硬體產品不同,此次會議上並沒有發布任何新的硬體產品,包括大家期盼以久的iPhoneSE新款機型。
蘋果在這個節點上淡化硬體更新,說明蘋果對自己的iPhoneX換代機型硬體設計十分有信心,基本上表示已經正式把這一代的機型設計進行了標準化,作為後續一個周期的模版設計。這也許意味未來蘋果的創新將不會有太多的新硬體功能出現,只有常規的規格升級。
也正如此,蘋果的市值反而增長到歷史高位,接近萬億美金的市值。而全球蘋果供應鏈企業的股價也隨之大漲,中國境內的涉蘋果供應鏈企業也一樣漲幅在全市場之前。
由於業界預判蘋果在硬體層面的創新不會有大的變化之前,那麼蘋果也將進一步追求硬體的性價比來壓低供應鏈成本,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同時,也讓蘋果能夠以較低的售價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從而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用戶群與服務增值業務收入。基本這些原因影響,能夠提供更廉價產品的蘋果供應鏈中國廠商更被行業看好。
面對來勢洶洶的玻璃機身行業,機殼、蓋板、鏡頭廠商紛紛湧入
實際上,在蘋果iPhone4s採用雙玻璃機身設計後,安卓陣營的手機都有一陣跟風,期間各個品牌都推出過類似的玻璃機身旗艦機型,可見蘋果在智慧型手機界的示範與引領作用有多強大。
然而在蘋果後續轉向金屬機身的時候,其它安卓品牌基本上也跟著蘋果轉換了風向,也轉換到了金屬機身行列,只有當時正在因手機設計專利問題與蘋果死死糾纏的三星,在旗艦機型上繼續使用塑料和玻璃機身,並把這兩種材料的工藝發揮到了極致。
三星除了利用自己豐富的塑料加工經驗,設計出了各種仿生功能的塑料手機機身外,在玻璃材料上則創新研發出3D玻璃機身,並把自己在功能機時代所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塑料熱轉印技術也加入到了3D玻璃機身的加工上來,成為三星旗艦機型的一個標誌性技術。
蘋果重回玻璃機身後,業界曾有判斷蘋果也將會加入到3D玻璃機身陣營,蘋果此前也有多個專利顯示未來的產品,可以設計成為3D玻璃機身模式。然而蘋果在測試3D玻璃機身時發現,不僅3D玻璃的抗跌落性能遠低於2.5D玻璃,其加工成本與加工周期也遠不如2.5D玻璃經濟。
當然,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3D玻璃機身仍然是一個需要設計模具的工藝製程,而且3D玻璃在某些膜層設計上,現有的3D玻璃加工工藝暫時在性能上還達不到蘋果的需求,因此蘋果並沒有採用3D玻璃機身。
但不管怎麼說,3D玻璃機身可以說是玻璃加工工藝的一個極致性產品,因此產業內人士始終有人認為只要能把3D玻璃機身做得更好,就能引起包括蘋果在內的終端品牌注意,並加入到自己的物料採購清單中。
而且隨著金屬機身材料在行業發展過程中,由於過度追求性價比,越到後面,越容易出現各種品質問題,特別是與信號天線位置相關的四個邊角上,不管是為了節省加工成本採用了強度不夠的塑料來替代,一摔就碎也好;還是雖然是全金屬機身,但是由於材料內部結構部分設計失誤導致機身強度不足,經常受力變形從而極易摔壞顯示屏模組也好;或者大家都有偷工減料嫌疑,讓金屬機身強度還不如塑料機身性能也好,金屬機身終於在去年年度之後成了行業裡的昨日黃花。
而且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硬體創新停滯,各供應鏈廠商的本業增長都出現瓶頸,除了盡力在同業競爭中以價格戰打壓對手,爭取市場份額外,還得面臨行業每年必須下調的採購單價,因此尋找新的業務突破口就成了所有供應鏈企業的頭等大事。
手機機身結構輪動到玻璃行情,讓玻璃蓋板行業有了一個倍增的市場空間,當然也成本整個供應鏈企業都十分關注的領域,與之業務相近的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也就成了積極投資玻璃蓋板加工的急先鋒企業。
其中原來的金屬機殼企業,不管是為了生存需要也好,還是為了業務擴張也罷,進入玻璃蓋板加工領域的急切性肯定要比其它行業廠商強一些,因此如比亞迪、富士康等傳統的CNC金屬機身加工企業,紛紛大力投資與玻璃蓋板加工的業務毫不出奇。
而與玻璃加工業務相近的攝像頭產業鏈企業,則認為自己在玻璃鏡片的性能上理解,並不比普通的玻璃蓋板廠要低,因此也認為自己肯定能攻克玻璃蓋板的加工難題,跨足玻璃蓋板加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性,如瑞聲科技等。
當然,傳統的塑料機身加工企業,不管是為了往高端市場走也好,還是為了拓寬自己的業務範圍也罷,也跟金屬機殼廠商一樣,有投資玻璃蓋板加工的十足動力。
這些廠商為了能夠在玻璃蓋板市場上取得先機,基本上都選擇了3D玻璃加工業務切入,與前面分析的道理一樣,認為只要把3D玻璃這種極致工藝產品做好,就能吸引到手機品牌廠商的採購訂單。
實際上對於品牌日趁集中的安卓陣營手機品牌廠商來說,基本上也是採用了與三星一樣的策略,希望能用比蘋果2.5D玻璃蓋板工藝看起來更好的3D玻璃蓋板工藝,在行業裡和市場上持續釋放眼球效應,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從而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和被購買機會。
由於3D玻璃蓋板產能的投資規模,比原來2D、2.5D玻璃蓋板產能的投資規模高出了很多,因此從蘋果轉向玻璃機身開始,玻璃蓋板行業的投資額度每年以數倍的規模增長,吸引了行業大批的設備廠商與材料廠商高度關注。
據統計,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到2017年底,行業直接投資3D玻璃加工產能的資金,總共加起來接近500億的規模,間接投資與3D玻璃加工相關的設備與材料領域投資,總共加起來也接近130多億。
其中除了蘋果傳統的兩家玻璃蓋板供應商,新增了約7000萬片3D玻璃蓋板產能,總產能超過2億片外,行業其它企業投資的3D玻璃蓋板產能加起來,也接近了1億片規模,並且各廠商規劃的產能如果如期釋放的話,仍將以每年新增1億片的規模增長,行業預計這種情況一直會到達到行業總產能接近年產6億片3D玻璃左右,才會告一段落。
熱 文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