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顯示器推薦

2021-02-14 橙科技

已經接近618了,時間緊迫,就給大家推薦一些主流的吧。正式推薦之前,還是推薦大家看一下之前寫過的顯示器小科普,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點幫助。

顯示器小科普(一)

顯示器小科普(二)

遊戲顯示器目前在千元以內各種亂七八糟看起來參數牛X到不行,但是其實顯示器這個東西,講刷新率,但是也要看別的東西,尤其是在核心部分光線部分用的差了以後,傷眼睛還很難看。

其實最入門的600-1000出頭這個價位,大家不要認為玩遊戲就一定要什麼什麼樣的顯示器,雖然如果預算足夠,很推薦大家買高刷新率的顯示器來玩遊戲,特別是ACT、FPS有些這些人物動作變化大的遊戲,但事實上大部分普通玩家對於顯示器的期望值是沒有那麼高的,也不是說入門的非高刷新率的玩遊戲就一定會很爛。這個價位可以參考第二篇設計/製圖的顯示器推薦。

宏碁 KG251Q(25英寸)

KG251Q你別看它參數沒那麼出彩,但是屬於「規規矩矩」的款,高刷新率搭的Tn屏,所以響應速度不是問題,1ms不在話下。支持FreeSync,亮度也有400cd/m2,我個人推薦高刷新率的屏從這個地方起步。它也不追求花哨的面板和其他功能,就做好基本的。

明基 EW277HDR(27英寸)

推薦這個顯示器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支持HDR。同樣是1080p解析度,同樣是廣色域的面板(VA、IPS)顯示器的差距怎麼拉開呢?就是HDR。當下包括4K電影在內,很多都支持了HDR,買一個支持HDR的當然也很有必要。愛看電影的也推薦入這款。

明基 XL2430

明基的這個XL系列還是蠻有名的,還自帶了明基的一個暗部場景平衡,那種黑漆漆的場面,會帶來類似HDR的效果(只是類似哈…),雖然它是Tn材質,但是屏幕效果還是可以的。但是注意,這個僅僅推薦給只喜歡中小屏幕的朋友,要知道玩遊戲細膩度是一個方面,但是大屏幕帶來的沉浸感是更加好的。

AOC 愛攻II AG272QCX 

曲面屏的屏幕素質其實還挺參差不齊的,愛攻II在2000價位上算還不錯的,1700R的曲率(比常見1800R的更彎),4ms響應的VA面板,2K解析度,還號稱了色準高,ΔE只有3。如果你喜歡曲面屏的話可以考慮。

四大金剛

顯示器屆的四大金剛指的是優派XG2703-GS、華碩PG279Q,AOC AG271QG、宏碁XB271HU(愛攻I)。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165Hz刷新率、支持G-Sync、2K解析度、IPS面板,如果你對中高端的顯示器不夠了解,買他們基本上都不會錯。其實除了四大金剛以外,還有不那麼標準的「四小金剛」的說法,規格上延伸到了2K+144Hz解析度+IPS+FreeSync。但是型號都沒完全固定……說的比較多的有華碩的MG279Q、優派的VX2778-2K-Pro、宏碁的VG270UP和XF270HU。這些會比四大金剛稍微便宜那麼一些。

相關焦點

  • 【顯示器推薦④】2K遊戲顯示器
    這應該是你們要的顯示器最後一次推薦了,當然是最近的。上一期給大家推薦了常規顯示器,這一次就給大家推薦遊戲顯示器吧。也就是高刷新率顯示器。
  • 高刷電競遊戲顯示器推薦
    高刷電競遊戲顯示器推薦先說下選擇高刷遊戲顯示器的一些問題我覺得買顯示器第一考慮因素是預算,再好的顯示器沒錢買也白瞎,所以這篇文章推薦的顯示器就是各個價位段
  • 你們要的顯示器推薦2——1080p遊戲顯示器
    上一期給大家推薦了一些1080p的常規顯示器,常規顯示器最大的好處就是便宜,畢竟高刷新率要做的話需要成本。
  • 【賣萌推薦】4K顯示器推薦
    隨著30系列發布而來的一併還有4K遊戲的成熟以及8K遊戲的開始。不過就目前來說,8K顯示器價格昂貴且可選太少,對普通玩家來說不太實際,而且最低要3090才能滿足8K遊戲的需求。但是時至今日,4K顯示器價格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是時候買一款4K顯示器了。本期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值得購買的4K顯示器吧。
  • 【顯示器篇】4月電競顯示器推薦
    腦吧評測室的主機上了,但是好馬配好鞍,光有一臺好的主機是不行的,你還要一臺與之搭配的顯示器。既然是遊戲主機,那自然要配電競顯示器才合適,本期就給大家推薦一些性價比不錯的電競顯示器吧。1:創維G1AF24C本期推薦的第一款顯示器,曲面VA屏,但是耐不住便宜,849,有活動的話799就可以拿下,適合不想多花錢又想享受高刷新率的朋友。
  • 顯示器的科普與推薦
    現如今主流的顯示器大小有21.5、24、27、31.5/32等四個尺寸。而顯示比例主要是16:9和21:9兩個,前者和一般的筆記本相同,而後者更長,適合打遊戲,視野更寬。在寢室當中,如果你希望把筆記本和顯示器同時放在桌子上,你能放的最大顯示器尺寸為27英寸(16:9)或者32英寸(21:9)。當然,如果你是為寢室的臺式機選購顯示器,32英寸(16:9)都是可以放得下的。
  • 【對眼睛好點】顯示器推薦
    (P.S:推薦的顯示器也會出現在我們腦吧評測室的配置推薦裡)本期主要為大家推薦的是入門級。入門級的價位一般在500~1500元之間,很多人覺得這個價位的顯示器隨便買就行了,但是好好挑選一下還是有很多不錯的顯示器的,這裡分電競和設計兩種顯示器推薦,大家各取所需即可。
  • 【進階篇】顯示器推薦2
    但是1500~3000這個價位上就很好了,這次給大家推薦一下中端顯示器吧。因為這個價位上除了LG基本都是DC調光了,推薦理由裡面這一項省略。首先照例是辦公款:1:AOC U2790PQUAOC中端入門4K顯示器,日常價1999,史低1639推薦理由:27寸4K解析度,還是IPS面板,要啥自行車?還支持HDR。
  • 顯示器什麼牌子好?電腦顯示器如何選擇?2020年電腦顯示器推薦.
    首先會對顯示的相關參數做入門的解釋說明,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讓大家知道什麼樣的參數更好,以便大家自己學會如何挑選顯示器。最後文章末尾給出具體的推薦,來幫助對參數比較頭痛的同學。目錄:什麼品牌的顯示器好應該選什麼尺寸的顯示器合適?顯示器的參數都是什麼意思,啥樣的好?
  • 設計/製圖顯示器推薦
    正式推薦之前,還是推薦大家看一下之前寫過的顯示器小科普,多多少少還是會有點幫助。
  • 遊戲顯示器
    顯示器刷新率是遊戲顯示器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其實做的好的,兼顧辦公製圖也不是不可以
  • 2019年中顯示器全攻略:5000元以內顯示器推薦
    本文依照價格從0-5000元進行推薦,並對京東銷量排行前10顯示器和遊戲顯示器「四大金剛」進行簡要分析。本文中所有推薦產品,帶有作者個人使用經驗和品牌傾向。這個價位遊戲顯示器推薦1080p 144hz TN屏顯示器,同時這個價位宏碁有一款KG251Q 240hz做到1799元。1、 戴爾 U2417H
  • 2020年電腦顯示器選購指南丨顯示器推薦
    8,刷新率是指顯示器每秒刷新的次數。比如 120Hz 就是一秒刷新120次,遊戲玩家需要刷新率高的屏幕,尤其是FPS遊戲,建議144hz的屏幕遊戲體驗更佳。9,顯示器和顯卡的搭配問題選購顯示器最後我一定要告訴大家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點,就是你的電腦顯卡,一定要和顯示器的技術匹配問題。
  • 電腦顯示器推薦:遊戲/作圖/2K/144/IPS(臺式機和筆記本外接)
    以下是文章目錄,大家可以根據具體需求挑選:顯示器的用途分類那麼具體怎麼選擇顯示器?顯示器市場品牌怎麼選?顯示器品牌和型號推薦國內高性價比顯示器推薦---分割線---顯示器市場品牌怎麼選?,及1650顯卡以內的)現在2K(2560*1440)超高解析度是主流推薦,過去的1K(1080*1920)顯示器空間不大,在23寸裡面,2K感受跟手機一樣精細,目前2K面板裡面很多已經是IPS,色彩和各個角度都非常好,2k性價比最高的型號是以下這個創維(Skyworth)23.8英寸 2K/IPS技術屏 HDR功能 75HZ3. 144HZ遊戲競技性價比顯示器
  • 【賣萌推薦】中端電競顯示器推薦
    入門級電競顯示器因為價格原因總有各種各樣的不如意,但是中端電競顯示器上這類問題就基本看不到了,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只是舍不捨得買的問題,這期就給大家推薦一些中端電競顯示器吧
  • 【賣萌推薦】電競顯示器推薦
    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幾款護眼顯示器,但是對很多人來說,電腦仍舊是主力遊戲設備,尤其是玩一些競技類遊戲,比如CSGO,吃雞,LOL等,這時候
  • 裝機 │ 5500元直播、遊戲主機推薦,帶顯示器!
    上期有網上留言想要一臺5500元左右帶顯示器的直播主機,今天就給安排上。首先呢還是國際慣例,我們看看5500元的電腦可以幹嘛,性能方面屬於目前的主流遊戲水平,PUBG、守望先鋒、戰地1、戰地5、逃離塔科夫(求求你們不要再問LOL和穿越火線了)、等遊戲都沒問題,同時上期還有網友說要編輯視頻,這個價位的主機也是OK的。好了接下來我們直接開始裝機。
  • 【賣萌推薦】4K顯示器推薦2
    上一期給大家推薦了一些入門級的4K顯示器,那麼這一期我們就開始放飛自我,不再考慮價格限制,畢竟對4K顯示器來說,價格決定了最終你看到的效果
  • 【賣萌推薦】入門級電競顯示器推薦
    電競顯示器是近來年的一個新熱點,相比傳統的顯示器,它擁有更高的刷新率,可以讓fps遊戲變的更加順滑(前提你的電腦足夠強),而對很多用戶來說
  • 顯示器選購與推薦(2020.3)
    之前我們也有顯示器選購的精華帖,但是是2019年2月份寫的,一年過去了,有不少新品上市,是時候更新一下這篇選購推薦文章了。顯示器是電腦與人交流的直接通道,是影響電腦使用體驗的重要因素。很多人在選購電腦,尤其是組裝臺式機的過程中,往往會片面看重核心配置,而忽略了顯示器的選擇。對於不少21世紀的新新人類來說,一天有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都對著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