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消息,華為計劃以1,000億元人民幣(約152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榮耀手機業務,接手方為神州數碼(手機經銷商)和深圳市政府牽頭的一家財團。
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對華為的貿易限制,迫使華為將業務精力集中在華為品牌手機業務和企業業務上。「這也顯示,把華為視為國安風險的情況,預料不會因為美國政府換屆而急速變化。」
消息人士稱,交易將是「全現金交易」,交易內容涵蓋幾近全部榮耀業務的資產,包括品牌、研發能力,以及供應鏈管理,「華為可能最快周日宣布這項交易」。
兩名消息人士稱,神州數碼將在Honor Terminal持股近15%,成為第二大股東——Honor Terminal於2020年4月成立,由華為全資持有。消息稱,神州數碼計劃通過銀行貸款為這筆交易提供大部分融資。他們說,將有至少三家由深圳市政府支持的投資公司加入,每家公司將持股10%至15%。出售後,榮耀計劃保留大部分管理團隊和7,000多名員工,三年內上市。保密條款的約束讓這些人拒絕具名。
相關消息密集傳來,傳聞要被坐實了?
11月7日就有不明信源消息稱:「傳華為已將榮耀團隊打包出售」,消息稱:據業界相關人士消息,華為已將榮耀團隊打包出售,整個團隊已搬離華為基地。據悉,接手的是國內幾家頂級手機分銷商合資成立的公司,參與方包括普天、天音、中郵、愛施德等,還有深圳國資委背景的一家投資公司。
11月9日上午,相關消息更一步細化,消息稱:傳聞已久的榮耀手機收購方終於浮出水面。有網友在陸玖財經官方後臺留言稱,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夥企業為本次榮耀手機的收購方,即此前陸玖財經報導的國資聯合體的主體公司。經天眼查查詢,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夥企業的股東構成為6家機構: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佔比37.77%)、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36.32%)、中國郵電器材集團有限公司(佔比21.79%)、共青城酷桂投資合夥企業(佔比2.18%)、天音通信有限公司(佔比1.74%)、深圳市鯤鵬展翼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佔比0.20%)。
深圳星盟成立於2020年10月26日,註冊資本為13.7678億人民幣。除了執行事務合伙人鯤鵬展翼以外,其出資人均為手機國包商或者分銷商、經銷商和代理商。其中,共青城酷桂代表的是深圳市愛施德,也為老牌手機分銷商,而其第一大股東北京松聯則是華為、榮耀手機的重要渠道商,其餘股東北京普天太力、中郵器材、天音控股均為老牌的國有手機渠道商。北京松聯、普天太力、中郵器材三家大股東佔股總和超過95.8%,為此次榮耀手機收購方的真正出資方和實際控制人。
9日的消息包含如此多的細節,似乎可信度大大提升。一位行業資深媒體人甚至進一步細化消息稱:Wan biao將擔任新公司董事長。
11月10日14:41,行業媒體36氪跟進,36氪稱:華為剝離榮耀:交易價格1000億元,管理層持股並做人員調整]知情人士稱交易價格根據去年榮耀60億元利潤,16倍PE來定,約為1000億人民幣,收購方包括神州數碼、三家國資機構,以及TCL等公司組成的小股東陣營……另有知情人士對36氪稱,對照小米的市值,榮耀出售價格可能定在2000億元。
至此,消息可信度進一步提升……(來源:OFweek維科號 作者:博科觀察)
11月9日,蘋果宣布其代工廠商和碩在上海和崑山的兩家公司均存在違規使用學生工的現象,已將和碩置於觀察期,在和碩完成所有必須的糾正措施前,蘋果不會與其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
蘋果表示,幾周之前發現,和碩把學生工進行錯誤分類,讓一些學生工上夜班或加班、或從事與主修無關的工作內容,違反蘋果的供應商行為準則。蘋果表示,和碩篡改書面文件,「極力」試圖隱匿違規行為。不過,相關調查未發現和碩有強迫勞動或僱用未成年人的證據,但已把和碩列入觀察期,直到完成修正行為,在和碩完成所有必要的改正行動之前,蘋果不會與和碩進行任何新業務的合作。
對此,和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發現此事後,「我們便立即將這些員工調離產線,並與客戶及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將員工做妥善安排,協助返回家中或學校,並提供合理的報酬以及必要的支持與照顧。」
臺媒《經濟日報》表示,這是蘋果對臺灣供應鏈罕見祭出「停止新業務合作」的措施。彭博資訊指出,這顯示蘋果正採取強烈行動,整頓長期以來持續遭控剝削勞工的生產鏈。另有業界分析指出,蘋果此舉可能是在找理由扶植紅色供應鏈。
公開信息顯示,和碩上海、崑山工廠負責生產iPhone。
今年,iPhone 12系列新機延後上市,和碩直到本月才開始量產,2020年iPhone新機的訂單,iPhone 12 mini全數代工訂單由和碩拿下,此外,還有30%的iPhone 12訂單。
學生工事件讓和碩股價受到了一定衝擊,跌幅一度達到1.48%。
市場擔憂此事影響後續和碩與蘋果的合作,對此,和碩表示,蘋果相關表態的前提是「如果未能更正措施」,目前,和碩已盡全力改善違規行為,全力達成符合法規和客戶規範,目前與蘋果的業務一切照舊、正常進行。
和碩強調,已立即採取必要措施以符合RBA(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透過與外部稽核合作,加強法規遵循流程,並將行為準則評鑑列為高階主管的關鍵績效指標之一。(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11月10日上午,coolpad酷派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決定即日起主動終止與小米的系列專利訴訟,撤銷正在進行中的相關案件。
截圖自coolpad酷派官方微博
聲明稱,2018年初,酷派發起了針對小米的系列專利侵權訴訟,截止目前,部分案件尚在法院審理之中。
2020年,酷派「深刻感受到,面臨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突破科技瓶頸、推動行業更好更快發展是目前包括酷派、小米在內科技行業公司的首要任務。酷派決定即日起主動終止與小米的系列專利訴訟,撤銷正在進行中的相關案件。」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1月,酷派集團公開指控小米科技、小米通訊、小米之家侵犯酷派附屬公司專利,要求賠償。1月29日,小米公共關係部門回應稱,酷派集團描述的侵權事實既不明確,所涉及的三件專利的穩定性有待商榷。(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據路透社消息11月9日,瑞典電信監管機構PTS(瑞典郵政和電信管理局)當天中止了5G頻譜拍賣,在此之前,一家法院部分暫停了PTS的一項決定——這項決定將華為與中興排除在了瑞典5G網絡建設之外。PTS稱,拍賣中止事項已通知運營商,並將評估儘快啟動的可能性。
這背後發生了什麼?
圖片來源於OFweek維科網
此前,10月21日,PTS宣布將禁止參與下月(即11月)5G頻譜拍賣的企業使用華為或中興公司的5G設備,正在使用的華為或中興設備零部件則必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由此,瑞典也跟上了五眼聯盟國家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其5G建設的步伐。瑞典當局為禁令給出的理由也是「存在國家安全風險」。
華為提出了上訴。
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在裁決中表示,PTS在5G頻譜拍賣前作出的部分決定將不會實施,直至獲得進一步通知。此舉事實上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的禁令,允許華為參與瑞典即將舉行的5G頻譜拍賣。
對於此項裁決,華為中東歐和北歐地區執行副總裁Kenneth Fredriksen表示,華為現階段沒有採取更多法律行動的計劃,正在等待與瑞典當局作建設性對話。他表示:「我們願意就未來他們對5G設備供應商的要求進行全面合作,使我們成為合格的供應商。」
瑞典的5G頻譜拍賣原定於今日(11月10日)開始,對華為、中興的禁令可能令諾基亞、愛立信受益。
「這不是華為的勝利,也不是瑞典政府的損失」路透社引用行業顧問John Strand的話表示,「與拍賣條件相關的不確定性是PTS中止拍賣的原因。」(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