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內離職和2年左右離職的差別

2021-12-29 HR圈內招聘網

提示 :點擊上方"HR圈內招聘網"↑關注我們每天有新機會

馬雲曾經說,員工離職主要原因只有兩個:錢給的不夠;心受委屈了。概括了主要原因但不全面,同時過於籠統,心受了什麼委屈,具體來講還要分很多方面。員工為什麼離職?他們對什麼不滿?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不要期望員工在離職面談中,跟你說出真正離職的原因,80%以上的員工離職時說的原因只是為了顧及雙方的感受和承受能力。

員工離職,特別是老員工的離職,對於大多數情況下實際上是一個雙輸的格局。企業損失了熟悉公司業務和文化的幹將,損失了業務傳承、新業務機會、客戶資源、文化傳承、甚至在職員工感受等等,帶來了負面信息傳播、業務交接傳承、新員工不能勝任的風險,增加了離職、招聘、培訓等各種人力成本;而對於員工來講,也不是總能收穫更好的結果,他要冒著新工作不能適應、文化不能融合、沒有朋友、員工關係不易相處、福利減少、晉升機會需要重新爭取等等未知的風險。只有少數情況是一贏一輸的狀況(公司希望員工離職或者員工在新公司各方面都有提升),雙贏的情況更是少之又少。員工離職大多都是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才採取這種雙輸的激進做法,以換取內心的平衡,那麼企業為什麼不去好好研究員工為什麼離職呢?

  離職並不是員工對公司不滿的開始階段,而是激化階段。也就是說員工離職之前已經對公司不滿已久,他們先是厭倦,然後不快樂,然後不滿意,然後抱怨,最後抱怨加重忍無可忍,這是經過長期的心理鬥爭才做出的理性判斷,而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他們要權衡利弊,考慮得失,考慮生活所需等各個方面。也正因為如此,做離職前面談,期望留住員工幾乎不能成功。

從不同層級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基層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員工離職原因大多數是不同的,後面將專門來講如何分層級的用人和留人。

  光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 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 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3-5年離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5年以上離職,與厭倦和進步速度不平衡有關。

  其實,每個時間段的裡面仍然包絡萬象,前面兩種情況,點到為止,作為hr應該都知道該怎麼做了。

  入職兩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我們要做的是,在入職面談時把實際情況儘可能的講清楚,不隱瞞也不渲染,讓新員工能夠客觀的認識他的新東家,這樣就不會有巨大的心理落差,不要擔心即將到手的新人不來了,該走的總是留不住;然後把入職的各個環節工作進行系統梳理,包括從招聘到通知入職、報導、入職培訓、與用人部門交接等環節,充分考慮到新人的感受和內心需求,進行系統規劃和介紹,讓新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讓他了解他想了解的內容。

  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有被動離職,這裡只講主動離職,說明我們的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

  入職6個月離職的,多半與直接上級的領導有關,即經理效應——他能不能取得卓越成績最大影響因素來自於他的直接上司。人力資源部門要想辦法讓公司的管理者們接受領導力培訓,了解並掌握基本的領導力應具備的素質。管理者要了解下級的優勢,並讓他的優勢與崗位職責匹配,為公司發揮最大效用,同時也讓員工體現出了他的價值。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是一個教練,他有義務和責任發掘潛能和優勢,並培養下屬,成為下屬成功的重要推動力。同一個部門換一個領導結果可能完全不一樣,同樣一批員工的表現可能也截然相反,一個可能團隊戰鬥力十足、激情四射,另一個可能會導致抱怨漫天、團隊渙散、離職頻發。

  直接上級應該是最先了解下屬的各種動向和傾向的,他的一句話可能解決問題也能造成矛盾,如果沒有處理好,隊伍士氣下降、戰鬥力下滑,就會進入不良循環。因此在1年期內離職的員工較多的團隊,要注意他的直接上級可能出問題了。

  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係。一般對企業已經完全了解,各種處事方式、人際關係、人文環境、授權、職業發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戰略、老闆的愛好。企業文化好的公司,在招聘環節對應聘者的價值觀方面會有全面考察,希望新員工能融入到公司文化中,為文化的持續優化添磚加瓦;而企業文化不太好的公司,對應聘者的價值觀要求不是太高,往往只是片面考察,希望他們進來能淨化和改良文化氛圍,但事與願違:第一,他們自身的價值觀取向可能就有問題或有缺陷;第二,即使他們價值觀趨向都是正向的,但一個人的力量無法與長久形成的氛圍相匹敵;第三,新員工入職,都在努力融入到團隊,儘量表現的不那麼離群,因此更容易被同化。

  當公司文化與新員工價值觀衝突到一定程度,甚至達到臨界或突破原則,就會導致關係破裂,離職就在所難免。作為企業,要每日三省吾身,察覺到公司內的不良因素,公司不在大小,都需要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員工愉悅。

  3-5年離職,與職業發展有關。學習不到新知識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間不大,沒有更多高級職位提供,此時員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跳槽。但對企業來講,這個階段的員工應該價值最大,離職損失較大。因此要根據不同類型員工的需求結構不同,設計合理的職業發展通道;了解員工的心理動態,傾聽他們的心聲;調研職業市場供求關係,主動調整薪酬、職位設計,我們的目的是保留員工,其他的政策都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5年以上的員工,忍耐力增強。此時離職一方面是職業厭倦導致,我們需要給予他新的職責,多一些創新類工作,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個人發展與企業發展速度不統一導致,誰發展的慢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員工疏於學習、停滯不前,必然讓企業逐漸疏遠和冷落;企業發展太慢,員工的上升空間打不開,對於事業心重的員工看不到新的希望,必然會另謀高就了。

  以上從在職時間長短角度考慮的離職主要原因,具體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及時作出調整,把離職率控制在最低,企業的損失也將是最小的。

-加入HR圈內社群的分割線--

HR圈內招聘網是HR圈子最有人氣的微信!

HR圈子內部職位第一信息來源!

每天都有最新鮮的圈子內部的HR崗位出爐!

求職和招聘的HR,都要記得關注我們:

微信:hrjob360

微博:@HR圈內招聘網

官網:www.hrjob360.com

---精彩文章目錄--

⊙回復「M1」獵頭爆料2013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年終獎及薪資架構

⊙回復「M2」HR必讀!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書籍(歡迎大家繼續推薦)

⊙回復「M3」[有圖有真相]HR十大經典理論

⊙回復「M4」HR收到的簡歷不合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回復「M5」[十二星座與人力資源各模塊匹配]趕緊看看身邊有沒有同事中槍!

⊙回復「M6」招聘跟捕魚是一樣一樣滴!

⊙回復「M7」[HR三寶體]&[HR藍精靈體]

⊙回復「M8」 延遲退休,我們賺了還是虧了?

⊙回復「M9」我叫王大錘,萬萬沒想到我成了一名HR!

⊙回復「M10」 企業HR從業人員表情圖....看完要自覺轉給部門同事哦

⊙回復「M11」HR常用公式的匯總(附具體實例)

⊙回復「M12」北京市工作居住證辦理(全套資料)

⊙回復「M13」HR之歌(你會唱小星星嗎)

⊙回復「M14」企業綜合工時申請流程

⊙回復「M15」公積金支取和辦理流程

⊙回復「M16」2014用微信招聘機會有多大

⊙回復「M17」人力資源部工作流程圖(全圖)

⊙回復「M18」HR如何寫好自己的簡歷

⊙回復「M19」新員工入職培訓方案

⊙回復「M20」平衡計分卡BSC關鍵績效指標

⊙回復「M21」2014《勞務派遣暫行規定》解讀

⊙回復「M22」300個經典面試題目詳解

⊙回復「M23」HR如何搞定老闆和業務線經理

⊙回復「M24」HR的立場到底要站在哪一方

⊙回復「M25」HR找對象流程圖

⊙回復「M26」獻給那些準備轉型做獵頭的HR

⊙回復「M27」一個HR經理的一天

⊙回復「M28」留學生落戶北京流程+實例

⊙回復「M29」利用郵件合併功能自動發送工資條教程

⊙回復「M30」HR如何面試HR?

相關焦點

  • 員工3個月內離職和2年左右離職,差別超乎你的想像!
    從不同層級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基層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員工離職原因大多數是不同的,後面將專門來講如何分層級的用人和留人。光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 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 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3-5年離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5年以上離職,與厭倦和進步速度不平衡有關。
  • 客服中心員工3個月內離職和2年左右離職的巨大差別
    從不同層級客服中心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基層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員工離職原因大多數是不同的,後面將專門來講如何分層級的用人和留人。其實,每個時間段的裡面仍然包絡萬象,前面兩種情況,點到為止,作為hr應該都知道該怎麼做了。入職兩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
  • 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左右離職,差別超乎你的想像!
    光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3~5年離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5年以上離職,與厭倦和進步速度不平衡有關。其實,每個時間段的裡面仍然包羅萬象,前面兩種情況,點到為止,作為HR應該都知道該怎麼做了。入職兩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
  • 員工3個月內離職和5年左右離職,有何不同?
    從不同層級員工離職的原因分析,基層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員工離職原因大多數是不同的,後面將專門來講如何分層級的用人和留人。 光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作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3-5年離職,與晉升空間受限有關;5年以上離職,與厭倦和進步速度不平衡有關。
  • 實用經驗丨工作三個月離職和兩年離職有啥區別
    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入職三個月一般是試用期期間內,或者是剛過試用期,這個時候離職有可能是由於工作能力問題無法轉正的被動離職,也有可能主動離職。入職6個月離職的,多半與直接上級有關。新員工能否取得卓越成績最大影響因素之一來自於直接上級。
  • 【管理】員工為什麼離職?離職時間告訴你……
    入職2周離職入職兩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入職3個月離職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有被動離職,這裡只講主動離職,說明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入職6個月離職入職6個月離職的,多半與直接上級的領導有關。
  • 【識人】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離職時間信號1、入職2周離職入職兩周離職。
  • 從員工的離職時間,就能看出離職原因
    就算是做離職面談,留住員工幾乎不能成功。員工的離職時間幫助我們找到原因1、入職2周離職說明新員工看到的實際狀況(包括公司環境、入職培訓、接待、待遇、制度等方方面面的第一感受)與預期產生了較大差距。2、入職3個月離職主要與工作本身有關。有被動離職,這裡只講主動離職,說明崗位設置、工作職責、任職資格、面試標準方面存在某些問題,需要認真審查是哪方面的原因,以便及時補救,降低在招聘環節的無效勞動。3、入職6個月離職多半與直接上級的領導有關。
  • 一個員工的離職成本有多恐怖!
    更為糾結的是,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別也很大。關於員工離職的原因,你當然可以引用某位名人的觀點,無非就是兩個: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
  • 一個技術員工的離職成本,到底有多高?
    一般來說,核心技術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的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
  • 4 名離職員工抄襲老東家軟體產品,獲刑2年4個月
    2016年10月26日,4名被告人籌備設立上海厚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乘公司),公司營利性業務為手機安卓系統清理軟體,包括Color Booster等產品,這些軟體基本功能相同。經鑑定,Color Booster軟體原始碼中,至少存在67個函數與麒麟科技兩款軟體原始碼相同或實質相似,且這些都屬於不為公眾所熟知的技術信息。
  • 【網羅資訊】員工離職時間分析!
    例如,從不同層級分析,基層、中層和高層員工離職原因基本上是不同的;從在職時間長短來講,員工進公司2周離職,與HR的入職溝通有關;3個月內離職,與不能適應工種和工作內容本身有關;6個月內離職,與直接上級有關;2年左右離職,與企業文化有關
  • 同事離職了,我們才知道:了解這些離職前的徵兆,避免相互惋惜
    如果你能提前知道他要離職的打算,是不是可以多安慰他一下?告訴他,沒有什麼難處不能過去?今天我也遇到了合作6年的同事離職,當我得到消息跑到他工位時,已經人去座空,莫名的有些傷感,昨天他還興高採烈的約我喝酒,沒想到這頓酒卻是離別之酒。所以在這裡給大家分享5個同事即將離職的徵兆,越早知道越好,不留太多的遺憾。
  • 深扒+盤點:4個月內,百度5大副總裁閃電離職的幕後故事!
    價值兄發現,從2016年11月到2017年3年的僅僅4個月內,百度已經有包括李明遠、王湛、曾良、吳恩達和王勁多達5位副總裁及以上高管離職了。這幾位百度各個業務線的掌舵人,如今都匆匆離職,他們背後的故事卻都耐人尋味。
  • 員工離職完整流程
    辭退:因員工不能擔任本職崗位或違反公司規章制度和員工手冊被公司淘汰出公司者為辭退。  自離:連續曠工三天或一個月內累計曠工達三天或以上者為自動離職。  二、離職流程  1、離職申請期限  1)試用期內的員工  提前3天提交《離職申請單》,或有交接人員交接清即可離司。  2)正式員工  提前1個月交《離職申請單》,或有交接人員交接清即可離司。
  • 「離職1個月,接到同事電話56個!」:缺乏離職禮儀的人,有多可怕?
    ,前後花了2周進行交接,密密麻麻寫了差不多十幾頁的交接清單,接手人也一筆筆核對確認後,籤了字。 結果沒想到交接後的1個月,差點成了我的噩夢。 在這1個月裡,每天都能接到這位同事的求助電話,語音電話轟炸一輪,行動電話又轟炸一輪,有時候沒有及時接到,直接一條簡訊就發了過來:「急,急,急」。 甚至還出動了領導,讓領導打電話,生怕我交接完,就不聞不顧了。
  • 技術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嗎
    一個技術員工離職後留下的坑,並不是再找一個人填上就萬事大吉了。一般來說,核心技術人才的流失,至少有1-2個月的招聘期、3個月的適應期,6個月的融入期;此外,還有超過40%的失敗率。員工離職後,從找新人到新人順利上手,光是替換成本就高達離職員工年薪的150%,如果離開的是管理人員則代價更高。權威機構估算,一個員工離職會引起大約3個員工產生離職的想法,照此計算的話,如果員工離職率為10%,則有 3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如果員工離職率為20%,則有60%的員工正在找工作。員工3個月離職和2年離職,差別很大!
  • 勞動法 I 離職報告多寫3個字, 賠了公司近3萬元!
    這裡找找答案HR不能隨便開的三個證明之收入證明,含案例)公司單方調崗降薪,員工拒絕上班算曠工,被解僱,合法嗎?海底撈新員工入職三日培訓內容(word版,17頁)醫療期滿解除,經濟補償月工資以病假工資計算,還是以正常工資計算?達到退休年齡,勞動or勞務?
  • 重慶京東方18—43,30.5時,工期3月,到期統一離職
    3、每月扣50元意外險4、住宿免費、體檢免費,吃飯入職之後發廠牌,刷卡吃飯,在工資中扣除相應的餐費5、隔離期員工工資同工同酬,無返費,分配部門後計算工時(隔離3-7天左右)6、工作不滿10天無工資無費用工期6個月。工期6個月。[666]員工工時高,合作夥伴利潤豐厚,請大力宣傳!
  • 間接人員離職流程
    讓小編揮淚整理一下離職流程。1.間接人員如果有固定資產,需在OA中發起資產轉移(OA-TTafat111)流程籤核完成後,方可申請離職流程;2.員工本人/部門助理在OA中發起離職申請流程,正式員工提前30天,試用期內提前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