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開始:看10年發展谷歌如何擊敗了雅虎

2022-01-04 點融黑幫

雅虎,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而現如今卻已壽終正寢。而10年前與它並駕齊驅的谷歌,現在卻已經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按市值計算)。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他們如此不同的命運呢?

本文我們就將一探究竟。

我於2003年開始在谷歌工作,那時這兩大科技巨頭正在快速成長,並激烈地爭奪著全球的網絡領地。回顧歷史,若想分析他們今日迥然不同的企業命運,這其中或許有非常多的因素導致了最終競爭結果,但有一點我認為非常的關鍵,那就是「在核心基礎設施架構策略方面,谷歌和雅虎有著天壤之別」

谷歌的基礎設施架構為谷歌在可持續的商業發展上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技術領域的快速轉轉型上面。而基礎架構卻成為了是雅虎最薄弱的地方。

在新世紀伊始,隨著網絡經濟發展所需的規模和需求,谷歌和雅虎採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擴張各自的領地(瀏覽器、郵箱、地圖等)。

我們首先看雅虎,雅虎的解決方式是大規模採用了當時較為成熟的NetApp服務,這讓他們可以用很快的速度和頻率增加伺服器的空間,並能夠快速的完成搭建並且很操作容易。這也讓雅虎能用非常快的速度滿足了急速擴張的市場需求(同時也讓雅虎成為了NetApp最大的客戶源)。

而谷歌則是從可持續角度考慮此問題,一開始從就設計其獨特的軟體基礎設施構架入手,最終建立了人們耳熟能詳的Google File System,這樣的平臺式功能讓谷歌在不同的領域都能應用此類服務。放棄使用最新的存儲設備,Google File System使用了商業伺服器支撐起一個靈活有彈性的架構,並且同時解決了規模不斷擴大的問題和靈活性問題。這樣一勞永逸的解決了一些列問題,加速了未來各種服務的創立,如後來發布的谷歌地圖、雲存儲等。

谷歌花了整整4年多的時間和大量工程師資源才最終將Google File System用於公司整體業務中。而在此期間,雅虎則使用NetApp來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搶佔了先機。所以在佔領網絡領土的初期競爭中,似乎雅虎在那時遙遙領先。

然而,雅虎的搶佔市場的方式也凸顯出了一些問題。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與變化,以設備為主的NetAPP構架導致了大量的工程師重複工作,服務環境越來越複雜,效率越來越低下,最終導致供應商的成本大大增加。當雅虎增加新型服務時,它需要重新整合NetApp平臺來匹配具體的服務應用。

這樣一來,就導致雅虎不同的服務應用卻需要解決相同的一個挑戰或問題,並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下反覆被解決好多次。碎片化的基礎設施構架也造成了很嚴重的資源利用率低下,比如存儲空間和運算能力都無法實現跨平臺共享。更嚴重的是,雅虎很大一部分盈利都被NetApp吃掉了,這更加阻礙了雅虎的後期發展。

相比雅虎,谷歌則一開始就直面挑戰,並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新的基礎架構系統。因此,可以高效地增添新服務和修正基礎設施存在的問題。例如,在收購YouTube後,谷歌可以方便地把前者的後臺系統遷移到其平臺。工程師對底層基礎設施升級後,谷歌所有服務都可以受益。


這樣的靈活架構,使得平臺的資源和運算能力可以很靈活的在不同服務間分配與分享,如當伺服器的搜索需求並不繁忙時,就可以馬上去處理郵件業務。而這套服務需要的硬體設施只是普通商業硬體,產生的成本會隨著摩爾定律不斷下降,所以也節省了谷歌極大的成本。

而雅虎則面臨著越來越複雜的開發環境和越來越貴的成本,這使得他根本無法趕上谷歌在開發新服務和發布新應用上的高速步伐了。

雅虎和谷歌的競爭在本文重點描述了靈活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但我認為這段故事的意義不僅僅局限於此,更還提供了如何建立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啟示。即我在谷歌學到最重要的一課:「若想擁有突破,請忘記你已所有,一切從0開始!」

當你著手處理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從0思考,不要理睬任何現有的方案或已擁有的產品,你需要筆上眼睛,忘記過去所做的一切。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並假定我或公司若是從0開始處理這個問題,我將會如何設計方案與產品計劃,只有這樣你才能打造突破固有思路的全新解決方案!

而這點也正是許多新成立的公司得以成功取代傳統大企業的關鍵因素。而大型公司現在也已逐漸意識到從0開始的重要性。

當然,有時候「從0開始」的方法意味要在長期發展中犧牲掉一段快速成長的時間。這使得「從0頭開始」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特別是在這個快速迭代的世界。但是快速(或者說是現成的)而固定的解決方案很可能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帶來未來無法可持續發展的更高風險。

谷歌創建了自己簡潔而靈活的平臺,使其拓展版圖佔領了整個網絡世界,相比之下雅虎的基礎設施太過於複雜,這就是他們最終死於固定的局限小領域而無法發展壯大的原因。

原文連結:http://techcrunch.com/2016/05/22/why-google-beat-yahoo-in-the-war-for-the-internet/


本文譯者:大象張洋,現任點融網高級產品經理。曾任職百姓網產品經理,擁有智能家居與在線教育3年創業經歷。夢想「成為有趣的人享受生活,設計有Bigger的產品改變你我」。

隨著點融網新一輪融資,點融網即將開始大規模的擴張,需要各種優秀人才的加入,如果你覺得自己夠優秀,歡迎加入我們!獲取更多職位信息,請關注點融黑幫。

相關焦點

  • 活了21年Yahoo倒了!雅虎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不歸路」?
    2015年雅虎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宣稱雅虎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廣告公司」,但從移動廣告業務領域的年化收入數據看,谷歌收入為147億美元,Facebook為66.4億美元,雅虎為12億美元,Twitter為10.4億美元。雅虎已經被谷歌與Facebook遠遠甩在身後。
  • 谷歌$10億巨資收購雅虎矽谷總部大樓!為何老牌網際網路巨頭雅虎被谷歌打敗?
    那時可能誰也不會想到,在20年後,谷歌會買下雅虎的總部大樓!本周,矽谷科技巨頭兼「大錢罐」谷歌又完成了一項巨額交易。谷歌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Verizon出售的幾處位於桑尼維爾(Sunnyvale)地產,其中包括雅虎(Yahoo)的總部大樓。據悉,這筆價值10億美元的桑尼維爾(Sunnyvale)地產交易是今年灣區最大交易。
  • 雅虎搜索開始測試使用谷歌技術 必應不再獨家
    北京時間7月2日上午消息,美國司法部曾於2008年否決了雅虎與谷歌的搜索廣告合作協議,但現在,這兩家公司正在探索新的合作方式:雅虎將會使用谷歌來提供一些常規搜索結果和搜索廣告。  雅虎周三證實,該公司已經開始展開測試,在少部分桌面和移動搜索結果中使用了谷歌搜索廣告。「當我們努力為雅虎用戶創造絕佳體驗時,我們也在與各種合作夥伴展開小規模測試,其中包括搜索提供商。」該公司在聲明中說,「目前還沒有更多消息可以分享。」  谷歌也已證實此事。  雅虎今年4月與微軟重新談判了搜索合作協議,此後便獲準與其他搜索提供商展開合作。
  • 雅虎如何從市值千億走向衰敗?
    1997年拒絕收購「BackRub」項目,是雅虎措施谷歌的開始,也是谷歌開始向雅虎收費的開始2000年9月12日,Google宣布在Google.com增加簡體及繁體兩種中文版本,開始為全球中文用戶提供搜索服務。2001年9月,Google的網頁評級機制PageRank被授予了美國專利。
  • 谷歌奪權之前 雅虎統治矽谷的那些年
    其中有些人的職業軌跡遵循著科技界過去20年來的發展模式。另外一些人則拿著公司股票給他們帶來的意外之財選擇了退出,去追求其他熱衷的事業。整體來看,這些衝浪者(如今只有10個人還在雅虎的辦公樓裡)體現著改變了矽谷、乃至整個世界的科技和文化變革,同時也恰恰是這些變化把雅虎留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時間退回到1994年,也就是那份網站目錄誕生的那一年,搜尋引擎還很原始,也沒什麼效率。
  • 雅虎謝幕啟示:為啥巨頭們開始斷崖式沒落?
    上月,Verizon也宣布正在收購Telogis——一家總部位於加州,開發基於雲的解決方案,福特、沃爾沃、通用等汽車公司都在使用其遠程信息處理、導航軟體。而收購雅虎能夠讓車主實現個性化定製,大大豐富原有的流媒體服務。的確,這是雅虎未來最可能的走向。而再談論謝幕應該咎責於誰,已經沒有意義。
  • 雅虎真是一家神奇公司,錯過了谷歌和臉書還錯過了比爾蓋茨
    2002年雅虎打算收購谷歌,開了30億美元收購價,對於這個天文數字谷歌創始人幾乎心動了,還了一個5億美元,沒想到雅虎果斷放棄。現在的谷歌市值估計領雅虎汗顏。2006年,雅虎希望能以10億的價格收購Facebook,那時候的Facebook還是一個單純社交軟體公司,所以扎克伯格同意這筆交易,在扎克伯格籤字的時候,雅虎管理層想扎克伯格一無所有再往下壓價都會同意,所以希望8.5億收購Facebook,沒想到Facebook董事會感覺到雅虎對公司的不尊重,直接當場撕毀了協議書。
  • Q新聞丨雅虎開源色情圖片檢測神經網絡;Vue.js 2.0 發布;谷歌開源同步定位與製圖庫Cartographer
    因此,機器是得向人來學習如何判定色情圖片的。該神經網絡使用了CaffeOnSpark ,這是一個基於Hadoop/Spark的分布式深度學習框架。雅虎已經基於已有的數據對模型進行了訓練,這些數據既包括NSFW的,也包括SFW(suitable for work,適合上班時間瀏覽)的,每張圖片已明確標記好。
  • 谷歌20年「徵戰史」: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如何重塑世界
    一路走來,谷歌已經不再是最開始那個以創新搜尋引擎起家的公司,而是一家運營著多達八款優質產品的綜合業務公司,這些產品各自均擁有超過10億的用戶基數。現實生活中,谷歌各款軟體的使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知識庫搜索、工作效率提高、媒體內容消費以及日常交流互動等。今年9月4日,谷歌正式度過了自己的20歲生日。對它來說,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周年紀念,甚至給整個企業發展歷史都帶來了深遠重大的影響。
  • 雅虎出售資產的背後
    雅虎的由盛及衰之路 成立於1994年的雅虎,僅用了三年時間,就讓自己的Yahoo郵件、Yahoo搜索和Yahoo遊戲風靡全球,堪稱網際網路界的傳奇。然而自1997年專注於網際網路搜索業務的谷歌橫空出世,其搜索業務迅速發展,很快便超過還在糾結於媒體內容平臺和搜索業務之間的雅虎。
  • 雅虎真的沒啦,到底是什麼仇怨?雅虎正式改名「阿里他爸」!
    雅虎真的沒啦,更名為Altaba 阿里他爸」阿里巴巴和雅虎誰收購誰 看馬雲霸氣回答:收購雅虎中國內幕!雅虎如何從市值千億走向衰敗2002年,雅虎第一次嘗試通過在搜索結果中插入廣告來盈利,該年總收入達到9.53億美元;2003年,收入一舉突破16億美元;2004年,增長到了35億美元。  公司目標是成為所有網絡用戶的「萬能之選」。為了跟上增長的腳步,雅虎不斷快速擴展網頁目錄,並創造了大量由廣告支持的產品。而在開始的10年裡看來,都是一個極為有效的策略。
  • 雅虎研究院——如何從輝煌到失敗?
    點擊關注 InfoQ,置頂公眾號接收程式設計師的 8 點技術早餐雅虎是最早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也是最早意識到需要把基礎研究,特別是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慧研究,應用到實際產品中的公司。雅虎從很早就開始招聘和培養研究型人才,雅虎研究院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應運而生的。
  • 雅虎終於死了!
    然而,從2000年-2015年,網際網路的真正黃金年代,雅虎的表現讓人大失所望。在這15年裡,網際網路發展的如火如荼,這個行業可是誕生了無數的獨角獸,在行業如此興興向榮的情況下,如此萎的走勢也實在難得…雅虎的商業模式以廣告收入為基礎,但是隨著Google和Facebook的出現,雅虎基本上失去了廣告市場的全部份額,到了2006年,Yahoo!
  • 【90號茶室】公布完最後一份財報,雅虎將分拆退市——再見,雅虎!
    雅虎由當時留學史丹福大學的臺灣人楊致遠和他的一個朋友創辦,在1999年,雅虎股價衝破100美元時,有誰會想到它如今的下場呢?至今走過了二十多年了。但是沒想到雅虎現在已經到了出賣核心業務的時候。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雅虎要拋售這些核心業務呢?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 【網際網路】雅虎終於死了!
    在這15年裡,網際網路發展的如火如荼,這個行業可是誕生了無數的獨角獸,在行業如此興興向榮的情況下,如此萎的走勢也實在難得…雅虎的商業模式以廣告收入為基礎,但是隨著Google和Facebook的出現,雅虎基本上失去了廣告市場的全部份額,到了2006年,Yahoo!
  • 公布完最後一份財報,雅虎將分拆退市——再見,雅虎!
    一、失去競爭優勢  雅虎的價值取決於該公司各個業務的用戶群,曾幾何時,雅虎的用戶數量大大超過了谷歌(微博)和Facebook。但是,在過去的10年中,雅虎因為競爭乏力,最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廣告營收和搜索流量被這些公司吞噬。  二、營收萎縮  經過了多年增長之後,雅虎公司的營收在金融危機後開始萎縮。
  • 雅虎與谷歌籤署搜索廣告合作協議
    ,準許谷歌為雅虎的搜索結果提供廣告。雅虎已同谷歌在10月1日籤署合作協議,但是作為公司季報的一部分,這家公司選擇了在周二發布這一消息。雅虎與谷歌的合作協議將在2018年年底到期。雅虎和谷歌還同意遵守美國司法部的相關規定,但未就此披露詳情。2008年,美國司法部因擔心涉嫌壟斷,強迫雅虎與谷歌放棄籤署類似的一份合作協議。
  • 日本網際網路:官方著手統一二維碼支付標準 為什麼日本人鍾愛雅虎,「拋棄」谷歌?!
    日本的企業和銀行也著眼推進無現金化而開始採取行動。NTT DoCoMo通過自主推出的二維碼支付產品「d支付」增加高島屋和羅森等加盟店,計劃2018年度擴大至10萬家門店,日本信用卡公司JCB也正在制定支持二維碼和條形碼的支付標準,成立支付中心和處理中心。
  • 雅虎終於死了
    1996年至2000年,是雅虎的黃金年代,股價從0直接飆升至100美元,短短6年內雅虎增長了近100倍,是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 在這15年裡,網際網路發展的如火如荼,這個行業可是誕生了無數的獨角獸,在行業如此興興向榮的情況下,如此萎的走勢也實在難得… 雅虎的商業模式以廣告收入為基礎,但是隨著Google和Facebook的出現,雅虎基本上失去了廣告市場的全部份額,到了2006年,Yahoo!
  • 16年,從1300億美金市值到40億大甩賣,雅虎到底錯在哪裡?
    雅虎告訴你,它可能沒那麼厲害。 看對了趨勢,押錯了方式 很多人認為,是楊致遠和團隊沒有遠見,看錯趨勢,才導致了雅虎的敗局。作為對雅虎和楊致遠比較了解的人,我認為這種看法並不客觀。 網際網路的大趨勢,楊致遠10年前都看到並且看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