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年前的福氏龍化石,被發現時骨頭已經變成了寶石

2021-02-16 菲君亂科普

筆者-菲君

2020年10月6日晚,一副名為「斯坦」的霸王龍化石在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拍出了3184萬美元的天價,相當於人民幣2.1億元,這幅恐龍化石的價格毫無疑問已經超過了市面上的大部分珠寶首飾。

但化石和寶石的成分不一樣,就觀賞層面來看,化石自然是比不過寶石,那麼有沒有一種辦法讓恐龍的化石變成寶石般璀璨同時又具備研究意義呢?福氏龍的存在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覆。

這個世界上存在著一種名為歐珀(Opal)的寶石,古羅馬的普林尼曾在《自然史》中這樣描述,「在一塊歐珀石上,你可以看見紅寶石的火焰、紫水晶的色斑、祖母綠的綠海,它五彩繽紛且渾然一體,美不勝收」。

歐珀石澳大利亞的「國石」之一,也是一種非常夢幻美麗的寶石,化學成分組成是SiO2˙nH2O(二氧化矽),可以算是水晶的兄弟礦物,澳大利亞則是歐珀的主產地。

而在眾多產地當中又數「閃電嶺」產出的歐珀石純度最高,可能就連古生物學家也沒有想到恐龍化石會罕見的歐珀石產生聯繫。

在1986年一位寶石獵人理察-福斯特來到了閃電嶺,並在一個名為「羊牧場」的礦地中發現了一塊已經變成歐珀石的生物化石,理察起初以為這塊化石屬於馬蹄的一部分,在聯繫了當地的古生物學家後,人們陸續在這裡找到了一百多塊生物化石寶石。

此後這些被發現的寶石一直保留在博物館中,直到15年之後理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得知當年存放在博物館中的寶石會被拍賣,於是他想盡辦法取回了當初自己發現的那塊歐珀石,還將其捐給了澳大利亞蛋白石博物館。

時間來到2019年,古生物學家們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文章,理察才得知自己當時發現的寶石原來是恐龍化石,而科學家也將這種新發現的恐龍以理察的姓氏命名,福氏龍由此誕生。

研究發現,福氏龍是一種體態接近於鳥類的肉食恐龍,它們身長大概5米,體重在200斤上下,這類恐龍的特徵在於它們的細長,嘴巴前端有鳥類的喙但嘴裡卻長滿了尖銳的獠牙,在外形上福氏龍應該擁有鴕鳥一樣的大長腿。

當它們遭遇危險時會使用後肢著地快速奔跑,前肢有五個腳趾,但後肢只有四根,且其中的三根腳趾非常寬大幫助其牢牢地抓住地面,研究人員表示福氏龍只有在遭遇追捕時才會兩肢著地,一般情況下會用四足行走,因為那樣可以節省更多的體力。

福氏龍發現的位置屬於格林溪組地層,該地層的生物多來自白堊紀,距今也有1億年的歷史了,此次在澳大利亞大量發現的恐龍歐珀石也間接證明了福氏龍曾是一種群居生物。

此外,人們還在該地層中發現了其它恐龍,比如閃電獸龍、木他龍、沃格特鱷龍等等,或許在地下還埋藏著許多更多仍未被發現的已經變成了歐珀石的恐龍。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發現骨頭變成寶石的恐龍!
    恐龍化石不少見,但是包成歐泊寶石的恐龍化石就很少見啦,澳大利亞就發現了歐泊化的恐龍化石!1986年,福斯特在一個名為「羊牧場」的蛋白石礦中發現了一塊已經歐泊化的古生物化石。福斯特起初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節馬蹄子,但是後來他發現了更多的歐泊化石。福斯特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當地的古生物學家,古生物學家在看到發現之後,認為非常重要,他們聯繫了附近的澳大利亞陸軍。軍方派出了預備役人員協助古生物學家的大規模挖掘,之後人們發現了超過100塊化石。
  • 遠古時期「最值錢」的恐龍,它的骨頭是珍貴的寶石
    恐龍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地球遠古時代的霸主,但是因為自然原因而滅絕,不過滅絕後的恐龍並沒有就此在世界上消失,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存在於地球上,那就是它們的化石,不過一般來說,化石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因為經過長年累月,化石已經變成了石頭,不過有一種恐龍化石卻很特別,它可以變成一種名叫「歐泊」的寶石,也叫「蛋白石」。
  • 1億6千萬年前的大型肉食性恐龍-斑龍
    斑龍 又名巨龍、巨齒龍,是大型肉食性恐龍,生存於中侏羅紀巴通階的歐洲(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約1億6600
  • 過去認為這個魚類3.6億年前已經滅絕,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它的一支變成了人類
    日本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鼻垂體囊的分開是頜出現的一個先決條件,這個需要到化石裡去找證據。實際上我們在中國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化石的證據。這個化石證據的發現地離我們這個劇場也不是很遠,開車大概有一百多公裡,在浙江的長興,有一個4.3億年前的化石,大小就像我們的一個指甲蓋這麼大,非常小。我們通過對它進行同步輻射的半身掃描,就能夠重建它的內部結構。結果發現這是一種無頜類,但是它的鼻囊跟垂體已經分開了。
  • 我國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2.5億年前的「鴨嘴獸」龍
    最近古生物學家介紹了在湖北省發現的一種奇異古動物,它就是扇槳龍。扇槳龍的奇異之處在於它也長了一張鴨子嘴,不過它的生存年代為距今2.48億年前的三疊紀時期,所以被稱為史前「鴨嘴獸」。扇槳龍化石,上面的編號WGSC V26020,下面的編號IVPP V4070,圖片來自論文說起扇槳龍化石的發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湖北省遠安縣人民政府在考察時發現了一塊保存有遠古動物化石的石板,化石編號: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大約1億年前,蜘蛛和現在一樣讓人可怕。這塊琥珀裡面有一隻保存完好的蜘蛛。這隻蜘蛛正在吞食一隻小黃蜂,恰好都被樹液吞沒了。這些巨大的企鵝被稱為Inkayacu paracasensis,大約有1.5米高,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企鵝物種之一。  這個3600萬年前的發現令人難以置信,不僅是因為它的大小——除了骨頭,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保存下來的鱗片和紅褐色羽毛的證據。科學家發現一隻被困在琥珀中的蚊子,就像在《侏羅紀公園》裡一樣
  • 億年化石 留住生命的印記
    幻龍生存於中三疊世,幻龍是遠古時期鰭龍類的一種,它們體型大小不一,最小的只有36釐米,最大的長達6米,長有銳利的牙齒,捕食各種魚類,另外幻龍的四肢相當發達,可以想像它們會爬上岸捕食或產卵。菊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至晚白堊紀(約4億年前到約6500萬年前)菊石是推算巖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利用菊石,專家可以將地質年代劃分精確到50萬年。如果你認為地球的年齡為46億年,那麼50萬年就是非常短的時間段。
  • 過去認為這個魚類3.6億年前已經滅絕,但我們的研究發現,它的一支變成了人類 | 朱敏 一席第734位講者
    日本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鼻垂體囊的分開是頜出現的一個先決條件,這個需要到化石裡去找證據。實際上我們在中國找到了這樣的一個化石的證據。這個化石證據的發現地離我們這個劇場也不是很遠,開車大概有一百多公裡,在浙江的長興,有一個4.3億年前的化石,大小就像我們的一個指甲蓋這麼大,非常小。我們通過對它進行同步輻射的半身掃描,就能夠重建它的內部結構。結果發現這是一種無頜類,但是它的鼻囊跟垂體已經分開了。
  • 北美洲發現最古老羽毛恐龍,生活在1.5億年前
    作者丨江氏小盜龍 古生物學家發現北美洲最古老的羽毛恐龍,其屬於聰明的傷齒龍家族,卻與梁龍、劍龍、異特龍生活 北美洲發現最古老羽毛恐龍,生活在1.5億年前!
  • 一塊1.6億年前的化石解開了謎題
    我國古生物學家通過研究1.6億年前的化石,解開了這一謎題,證實與恐龍同時代的「賊獸」已長有哺乳動物中耳。該成果於1月2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下這項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成果。「簡單來說,爬行動物的嘴不僅能『吃』,還能『聽』,它們在吃東西時,下頜上下運動,會影響到聽力,因此它們幾乎是嚼幾下就咽了,像鱷魚和蛇不能撕咬和咀嚼,只能囫圇吞下去。」畢順東說。在進化為哺乳動物的漫長歲月中,爬行動物的「方骨」和「關節骨」逐漸演變成了砧骨和錘骨,位置也從嘴部向上、向後移到了頭部,最終與鐙骨一起,形成了哺乳動物「三骨鼎立」的聽覺。
  • 科學家發現世界最大恐龍足部化石!!生活在1.5億年前!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早在1998年,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就在懷俄明州布萊克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恐龍足部化石。
  • 怎麼才能死後變成化石?急,在線等
    化石可不單是骸骨。它也可以是生物體實際形態的一部分,比如一副骨架,或碳化的植物遺骸;化石也可以是一個生物體在很久以前死去時形態的寫照,像是河底的腳印,或是樹枝漂過時在河底隨意畫下的圈圈,又或者像「藍湖犀牛」,那個有1500萬年歷史的兩角犀牛模型,巖漿湧進湖裡時裹住了它,隨後巖漿冷卻,形成了這個模型。
  • 科學家發現珍貴彩虹龍化石 | 慢速英語
    他們在河北省發現了這種幾乎毫髮未傷的完整化石。通過對該化石在顯微鏡下的觀察發現,這種恐龍的羽毛又寬又有光澤。這種恐龍的頭部和身體上部的大部分地方都長有這種羽毛。其羽毛的顏色會隨著照在他們身上的光的顏色而變換。
  • 臺灣出土5億年前「三葉蟲化石」
    臺灣桃園縣出土了2塊4億9000萬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 俄羅斯發現2.5億年前「晶片」化石,真的假的?
    問題:俄羅斯發現2.5億年前「晶片」化石,這是真的假的?!
  • 中國發現15.6億年前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據朱茂炎介紹,此前全球發現最早的、個體大小可與本次的化石群比擬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均發現於距今6億年前後的地層中。朱茂炎研究員展示發現於燕山山脈的大型碳質膜化石。鍾升攝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 18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的課題組對外發表了在中國燕山山麓發現的,距今15.6億年前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最新科研成果。
  • 俄羅斯7歲小男孩意外發現2.47億年前魚龍化石
    近日,俄羅斯有位7歲的小男孩德米特裡·西連科(Dmitry Sirenko)在濱海邊疆區的俄羅斯島(Russky Island)岸邊意外發現大型海洋爬行動物化石的遺骸
  • 科學家發現1.25億年前蜥蜴胚胎化石
  • 詳解從化石中復活的神奇寶貝,有1隻曾把噴火龍氣到進化!
    受到敵人襲擊時會躲進堅硬的殼裡。好像曾是始祖大鳥的食物,因為發現過帶有齒痕的化石。在遊戲中,他和鐮刀盔是玩家們第一次可以拿到的化石寶可夢,在月見山洞窟一個理科男發現了這兩塊化石,但見者有份,豬腳強行拿走一個(二選一)0.0化石盔→鐮刀盔(甲殼化石)
  • 河南發現全球最小恐龍化石 僅長60釐米
    幾天前,在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恐龍展廳,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指著一塊「沉睡」在展櫃裡,異常完整的恐龍化石激動地說:「這就是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在洛陽欒川秋扒鄉蒿坪村發掘,幾乎是一塊都沒缺少。」  身為這個恐龍化石的發現者,2007年3月24日,是賈松海終生難忘的日子。「3月份就去挖掘化石,這並不多見,當時天兒還挺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