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15.6億年前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2021-02-08 熱門收集

摘要: 發現於燕山山脈的大型碳質膜化石。在朱茂炎展示的化石標本中,帶狀、舌狀等多種類型的化石清晰可辨,形態如同「海帶」。據朱茂炎介紹,此前全球發現最早的、個體大小可與本次的化石群比擬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均發現於距今6億年前後的地層中。

朱茂炎研究員展示發現於燕山山脈的大型碳質膜化石。鍾升攝

中新網南京5月18日電 18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的課題組對外發表了在中國燕山山麓發現的,距今15.6億年前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最新科研成果。這是迄今為止地球上發現的最古老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多細胞生物是指由多個分化的細胞組成的生物體,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現生動植物都屬於多細胞生物。此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生命大約自40億年前在地球上出現起,直至距今6億年前都一直以肉眼不可見的簡單微生物形式存在。而本次的發現卻將這一「常識」徹底顛覆。

發現於燕山山脈的大型碳質膜化石。鍾升 攝

在朱茂炎展示的化石標本中,帶狀、舌狀等多種類型的化石清晰可辨,形態如同「海帶」。其中最大的一塊不完整的舌形化石長達28.6釐米,寬度近8釐米。朱茂炎估計,「完整的生物個體長度可能超過半米」。

據朱茂炎介紹,此前全球發現最早的、個體大小可與本次的化石群比擬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均發現於距今6億年前後的地層中。「本次發現將大型複雜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時間往前推了近10億年」。「1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就有可能長到有半米這麼大,想想就挺激動的」,朱茂炎說。

發現於燕山山脈的大型碳質膜化石 朱茂炎供圖 攝

儘管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朱茂炎在高興之餘卻顯得有些懊喪。「飛躍過頭了,這10億年間發生了什麼我們完全不知道,說明我們的研究還不夠」。

朱茂炎表示,鑑於新化石的發現顛覆了現有的學界認知,接下來他和國內外同行們將重新思索當前的研究方向,「努力填補這空缺的10億年」。此外,這些最古老的大型複雜多細胞生物的演化方向也將是研究的一個重點,「說不定這些『海帶』就是我們人類的祖先呢」,朱茂炎半開玩笑地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億年前的、個體長達30釐米以上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這是關於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領域中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將地球上大型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時間提前了將近10億年。此次報導的大型多細胞化石群發現於河北遷西縣和寬城縣境內,地處燕山山脈南麓。該地區大面積出露距今15億年前後的「中元古代」沉積巖石地層,使之成為全球揭示該時期地球演化奧秘的經典研究地區之一。
  • 地球多細胞生命演變歷程提前,16億年前古老植物化石的發現
    在科學家們進行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就通過一些化石發現了16億年前的古老植物,這種化石是在印度中部沉積巖中被科學家們發現的,讓他們認為這或許是全球最古老的一種植物化石,通過科學家們的推斷,發現這種化石大概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16億年,不僅如此,科學家還指出,在這種化石中甚至包含了猶如已經被發現的紅藻中的一些結構。
  • 中國發現地球最古老原始動物化石 細胞似海綿
    新發現的這枚米粒大小的化石顯示,至少6億年前地球上已出現原始動物。這是迄今全球發現最早且可信的原始動物實體化石。b-e、h為掃描電鏡照片,f-g為同步輻射數字切面,f切面在標本中的位置見左下圖e中的標記。
  • 多細胞生物是何時出現的?
    他們認為自然界仍存在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過渡的類群,如藍藻比細菌更接近真核細胞,能夠進行釋放氧氣的光合作用,具有某些與真核植物細胞共同的色素成分,具有簡單的膜結構——囊泡系統。又如,原綠藻具有與綠藻和高等植物相同的色素,含葉綠素a和葉綠素b,而沒有藍藻所特有的藻膽素蛋白,但其細胞結構與藍藻相似,屬於原核生物。直接演化說的最大難點在於解釋真核細胞內具有雙層膜的細胞核和細胞器的起源。
  • 首次發現!中國絲路巨龍等大型恐龍與哈密翼龍動物群「生死與共」
    中新社記者孫自法攝在中國新疆距今約1.3億至1.2億年的早白堊世哈密翼龍動物群中,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又有重磅成果——首次發現與翼龍有「表親」關係的大型恐龍的化石。汪筱林研究員在辦公室與論文作者之一、北京自然博物館裘銳博士(站立者)進行討論。
  • 我國發現地球上最古老原始動物化石
    3月10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朱茂炎課題組的最新研究進展: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中發現了一枚6億年前的原始海綿動物化石——「貴州始杯海綿」(Eocyathispongia qiania)。
  • 2016年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8億—18億年前的地球系統演化又是怎樣的?這一系列問題,都可以在這十大進展中找到答案。據介紹,在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有11項科研成果入選(含並列),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魚類、早期陸生植物等研究領域,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推動了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
  • 前寒武紀的埃迪卡拉動物群
    埃迪卡拉動物群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的埃迪卡拉地區,生活在6.8-6億年前的前寒武紀一大群軟體軀的多細胞無脊椎動物。
  • 1億6千萬年前的大型肉食性恐龍-斑龍
    斑龍生存於侏羅紀的歐洲,約1億8100萬年前到1億6900萬年前。斑龍可能以獵食劍龍類與蜥腳類恐龍為食。雖然斑龍是強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也許可以攻擊最大型的蜥腳類恐龍,但它們也有可能如清道夫般以腐肉為食。
  • 遼寧發現最古老銀杏木化石 距今約1.6億年
    距今約1.6億年的銀杏木化石標本王永棟供圖原標題:最古老銀杏木化石,距今約1.6億年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永棟領銜的研究小組,在遼寧西部北票地區侏羅紀地層中發現了1.6億年前的銀杏木化石王永棟介紹,之前,古生物學家在距今2.5億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了不少類似的銀杏葉片化石;而與現代銀杏有關的銀杏屬葉子和果實化石,可以追溯到1.7億年前。但是,銀杏木化石,也就是莖幹化石之前的記錄是1.2億年的白堊紀早期。「相比於保存較多的葉片化石,銀杏的樹幹化石發現得最少,所以非常稀有。」不過,這次王永棟他們的發現,刷新了紀錄。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綠藻:已有10億年歷史
    參考消息網2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中國發現的有10億年歷史的綠藻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綠藻。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由於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代海藻,科學家或許距離確定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何時開始形成又近了一步。
  • 俄羅斯7歲小男孩意外發現2.47億年前魚龍化石
    近日,俄羅斯有位7歲的小男孩德米特裡·西連科(Dmitry Sirenko)在濱海邊疆區的俄羅斯島(Russky Island)岸邊意外發現大型海洋爬行動物化石的遺骸
  • 中國發現角龍科恐龍化石 動搖角龍科演化關係
    位於中國東部的山東省諸城市27日透露,科研人員2008年在這個市發掘出土的角龍科恐龍化石,是北美地區以外發現的唯一真正意義上的角龍化石,這一發現同時動搖了角龍科恐龍分類學和演化關係。  中國科研人員27日在諸城恐龍化石發掘成果媒體行動新聞通報會上說,這個大型角龍新屬種,已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著名恐龍專家徐星命名為「諸城中國角龍」。
  • 臺灣出土5億年前「三葉蟲化石」
    臺灣桃園縣出土了2塊4億9000萬年前的三葉蟲化石。
  • 1億年前的福氏龍化石,被發現時骨頭已經變成了寶石
    筆者-菲君2020年10月6日晚,一副名為「斯坦」的霸王龍化石在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拍出了3184萬美元的天價,相當於人民幣2.1億元
  • 2016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始孔子鳥標本4.華北發現距今15.6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研究員朱士興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領導的團隊,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雜誌上報導了發現於燕山地區中元古代高於莊組(距今15.6億年前)發現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將地球上大型多細胞生物的出現時間提前了將近
  • 2017 年古生物學熱點回眸(4)——琥珀特異保存化石揭示億萬年前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習性演化過程
    蔡華偉、楊群兩位研究員應本刊之邀遴選了2017年古生物學研究領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以反映該領域的研究進展情況。本文為該稿件第4 部分,主要介紹琥珀特異保存化石揭示億萬年前生物多樣性及生物習性演化過程。
  • 生命從無到有的前寒武紀
    儘管早在30多億年前生物就已經出現,但其進化卻長期停滯在很低級的階段,主要是是些低等的菌藻類植物,它們留下的化石說明的情況不多,而且保存這些化石的巖層又太多經過不同程度的變質,更使得地球的早期歷史不易被了解,所以才被劃入「隱生宙」。地質學家把漫長的前寒武紀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三部分。冥古宙(地球形成之初-38億年前)則有多種不同的稱呼。
  • 澄江化石群發現「麒麟蝦」
    科研人員認為,這種生活在5億多年前的生物,兼具當時海洋巨型捕食動物「奇蝦」和節肢動物如昆蟲、蝦、蟹的多種特徵,是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的過渡型物種,也為生物進化論再添實證。 這一成果發表在北京時間5日出版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 5億年前寒武紀的奇葩生物:嘴巴與肛門長在一起
    5億年前寒武紀的奇葩生物:嘴巴與肛門長在一起在此之前科學家發現的最古老內肛動物化石來自於侏羅紀晚期,大約1.45億年前。最新的化石年代追溯到5.2億年前的寒武紀。  該生物存在的時期接近寒武紀爆發,當時大多數主要的動物血統都已經出現,包括複雜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