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現地球上最古老原始動物化石

2021-02-15 華夏展會策劃運營

老朋友 點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朋友圈!
新朋友 點圖上方 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一鍵關注!



3月10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以長文的形式在線發表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員、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朱茂炎課題組的最新研究進展:在我國貴州甕安生物群中發現了一枚6億年前的原始海綿動物化石——「貴州始杯海綿」(Eocyathispongia qiania)。


貴州始杯海綿模式標本

這一化石十分微小,體積只有2-3mm3,但保存了精美的細胞結構和完好的水溝系統,是迄今為止全球發現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綿化石的記錄。該發現不僅將海綿動物在地球上出現的實證記錄從寒武紀向前推進了6千萬年,還意味著複雜的多細胞動物起源的時間可能遠遠早於古生物學家的傳統推測。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對該進展進行了報導。


貴州始杯海綿。a-e,h,掃描電鏡照片,f-g,同步輻射數字切面,f切面在標本中的位置見圖二e中的標記


貴州始杯海綿的同步輻射三位無損重建。a-e,不同角度的視圖;a1-c1分別是a-c的數字切面

甕安生物群產自貴州甕福磷礦採區埃迪卡拉紀陡山沱組上部,主要由立體保存的多細胞藻類、大型帶刺疑源類和後生動物胚胎等多種化石組成。其中的動物胚胎化石作為迄今最古老的後生動物化石記錄,為研究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之前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歷程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實證材料,受到全球科學界的極大關注。但遺憾的是,甕安生物群中發現大量動物胚胎化石的同時卻缺乏可信動物成體化石,故一些西方學者對這些胚胎的動物屬性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這些處於細胞分裂階段,分裂形態和大小類似動物胚胎的球狀化石也有可能是硫細菌、原生生物或者團藻類綠藻。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訓來研究員課題組發現,甕安生物群中一類球形化石有營養細胞和生殖細胞的分化,並且缺乏明顯的細胞壁。這些證據徹底否定了它們是硫細菌、原生生物或團藻的可能,認為這些胚胎狀化石確鑿無疑是多細胞真核生物,有可能是某種基幹類群動物,或者是某種多細胞藻。但是這一研究沒有解決甕安生物群中到底是否存在動物化石這一受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

那麼甕安生物群中究竟有沒有動物呢?朱茂炎帶領的國際科研團隊通過採用新的技術手段進行了大量的化石標本調查,在這一科學難題的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在甕安生物群中發現了一枚保存完好的「貴州始杯海綿」。「貴州始杯海綿」是保存細胞結構的三維動物成體化石,不是胚胎期化石,動物的細胞組織結構清晰易辨,終於使得甕安生物群中是否有真正的動物化石這一疑問有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貴州始杯海綿」化石是以磷酸鹽化的形式呈三維立體的狀態保存在白雲質磷塊巖中。論文第一作者殷宗軍博士等通過使用化學溶蝕法將白雲質圍巖剝離後得到了完整的化石標本,然後藉助大型科學裝置同步輻射光源,使用目前最先進的三維無損成像方法——相位襯度顯微斷層成像技術,重建了該化石標本的三維結構。結果顯示化石整體外觀呈纏繞的管狀,由三個獨立的腔室共用一個實體基座組成,每一個腔室都有一個向上的開口。配合掃描電鏡觀察,發現標本保存了精美的細胞結構。同步輻射技術和掃描電鏡觀察均表明生物體已經發生了明顯的細胞分化,而且標本表面的扁平細胞和現代海綿表面的扁平細胞無論是細胞形態還是細胞之間的聯接方式都十分一致。化石表面不同區域覆蓋的細胞具有不同的形態和定向,細胞之間發育了數量眾多的小孔,這些小孔直通有開口的腔室,在腔室內壁上還發現了類似現代海綿的領細胞結構。這些小孔和腔室一起形成了簡單的水溝系統,為生物體提供了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以上這些生物學特徵表明它是一種與現代海綿動物非常相似的原始動物,固著在淺水區的海底通過簡單的水溝系統進行濾食生活。

海綿動物是整個動物界中最原始的類群,它們沒有真正的組織和器官,而只有細胞分化,因此在化石中識別海綿動物最理想的情況則是找到保存了細胞結構和完整水溝系統的標本。「貴州始杯海綿」的發現恰恰滿足了這一要求,精美保存的細胞和完整的水溝系統使得該標本成為目前為止最古老的海綿化石,其發現將海綿動物的化石記錄向寒武紀之前推進了6千萬年。結合現有的動物譜系樹和分子演化生物學(分子鐘)的推斷,該發現預示著一些與這類海綿動物有共同祖先,但形體更複雜的真後生動物在甕安生物群中也應該出現,而所有動物的共同祖先則遠早於6億年前。這一理論上的推測為在更古老的地層中發現動物始祖化石提供了依據。


現代海綿動物的解剖學結構特徵。A,具有簡單的單溝系水溝系統的海綿解剖示意圖,箭頭指示水流方向。B,海綿形態學和解剖學特徵

來源:自然科普工作室


相關焦點

  • 中國發現地球最古老原始動物化石 細胞似海綿
    新發現的這枚米粒大小的化石顯示,至少6億年前地球上已出現原始動物。這是迄今全球發現最早且可信的原始動物實體化石。b-e、h為掃描電鏡照片,f-g為同步輻射數字切面,f切面在標本中的位置見左下圖e中的標記。
  • 「狄更遜水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這團神秘的東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這種奇怪的生物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有研究團隊利用現代分析技術,重新檢視這古老的遺蹟。    埃迪卡拉生物(Edicaran biota)是古怪的一群──包括有環紋的盤狀物、有紋路的團塊、凹凸不平的索狀物、還有波浪狀的葉片形物體。
  • 地球多細胞生命演變歷程提前,16億年前古老植物化石的發現
    因此這類生命形式對整個地球的生存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那麼植物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地球上出現的呢?在科學家們進行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就通過一些化石發現了16億年前的古老植物,這種化石是在印度中部沉積巖中被科學家們發現的,讓他們認為這或許是全球最古老的一種植物化石,通過科學家們的推斷,發現這種化石大概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16億年,不僅如此,科學家還指出,在這種化石中甚至包含了猶如已經被發現的紅藻中的一些結構。
  •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鱟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三葉蟲的化石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鱟
    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三葉蟲的化石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大都進化或者滅絕,而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樣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 科學家不經意間發現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
    去年夏天,研究人員就在葡萄牙海岸線外發現了一頭活蹦亂跳的皺鰓鯊,為這一古老海洋生物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線索。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條鯊魚是研究人員在阿爾加夫海岸偶然發現的。當時他們正在該地區進行另一項與此無關的歐盟項目。結果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現了地球上最稀有、最古老的動物之一——皺鰓鯊。
  • 古老的軟軀體化石
    △螞蟻琥珀科學家們通常會把地球上的地層比喻為記錄地球發展歷史的一本巨著,而化石就是這本書中的文字,記載了地球發展中各時期的生物及其生存發展狀況而要破解寒武紀大爆發的奧秘,除了基於理論的科學猜想,更需要發現恰當的科學觀察窗口——化石庫,以找到可靠的化石實證。目前世界上發現的軟軀體化石庫有數十個,對古生物學者而言,最完美的、可解密寒武紀大爆發與動物門類起源的研究對象,莫過於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布爾吉斯頁巖型化石庫最早在1909年發現於加拿大落基山脈寒武紀中期的布爾吉斯頁巖中,並因此得名。
  • 古生物學家發現世界最古老飛魚化石
    圖為精美烏沙魚化石擺鰭、加速、躍出水面——一群飛魚在海面上滑翔前進,多麼刺激的運動,多麼壯觀的場面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它們是現在人類能親眼看到的存在於地球上的最古老生物,其中包括:兩億年前的蟎蟲、一億年前的蝸牛等。這個一億年前的化石告訴人們植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昆蟲進行授粉了,當然,那個時候蜜蜂還沒有進化出來。一種名叫「牧草蟲」的昆蟲在西班牙北部發現的琥珀中被找到。它的身體上附著了數百顆微粒,而且它身體上的絨毛似乎就是專門為了實現授粉功能而進化出來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微粒來自於銀杏樹。
  • 地球故事之三十九——古老的人類祖先——寒武紀早期微型後口動物
    這個古老的謎題似乎人人都知道,但說到終極,又不是太清楚。人是猿變來的、猿是爬行動物變來的、爬行動物是兩棲動物變來的、兩棲動物是魚變來的。說到魚,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已經是距今5.2億年前寒武紀早期的化石了。那麼,再往前,人類的祖先是什麼模樣呢?
  • 我系科研人員在澄江生物群發現環節動物門原始祖先
    北京時間3月20日晚,我系早期生命研究團隊韓健研究員等人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國發現寒武紀早期具骨片的多毛類》在《自然》旗下的《科學報導》雜誌在線發表。韓健等在雲南澄江生物群中發現了兩個已知最古老多毛類新屬種——古扇蟲和中華隱剛毛蟲。其中古扇蟲應該是目前已知多毛類化石中保存最為原始特徵的環節動物,對於探索環節動物門起源具有獨特意義。
  • 地球上迄今最古老的花朵竟然叫「南京花」!
    這是迄今為止最為可信的,地球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將被子植物的化石記錄向前推進了約5000萬年。「南京花」復原圖花,是現代大自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將大自然裝點得五彩斑斕。這些開花植物,又被稱為被子植物,是目前植物界裡最為多樣化的植物類群,世界範圍內的現生被子植物至少有30萬種,佔植物界的絕大多數。
  • 兩億年前生物,最古老琥珀化石栩栩如生!
    這個琥珀是在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發現於黎巴嫩的一處發掘過很多琥珀的地區。這種蝸牛和現在地面上的微小蝸牛十分相似。這個蝸牛琥珀屬於罕見的珍品,全世界都找不出幾個。這個一億年前的化石告訴人們植物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利用昆蟲進行授粉了,當然,那個時候蜜蜂還沒有進化出來。一種名叫「牧草蟲」的昆蟲在西班牙北部發現的琥珀中被找到。它的身體上附著了數百顆微粒,而且它身體上的絨毛似乎就是專門為了實現授粉功能而進化出來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微粒來自於銀杏樹。
  • 古動物的伊甸園——和政
    鏟齒象的化石雖然在整個舊大陸到處都有所發現,但最典型、最好的化石群主要是在我國發現的。我國是鏟齒象動物群化石最豐富的國家。就出土的數量而言,和政地區的鏟齒象化石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三趾馬動物群是哺乳動物演化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動物群,不但數量和種類非常豐富,而且是由古老類型向現生面貌轉變的過渡型動物群。和政地區的三趾馬動物群的化石數量最多、質量最好,且絕大多數是保存完好的頭骨,超過了中國著名的化石地點山西的保德和陝西的府谷以及歐洲最著名的位於希臘的皮克米和薩莫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馬動物群化石產地。
  • 科普 | 古生物化石
    它是地球歷史的鑑證,是研究生物起源和進化等的科學依據。古生物化石不同於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質遺蹟,是我國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 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和哺乳動物各類。山旺化石如圓基香椿、胡桃、昆蟲、玄武蛙、螳螂、蠑螈、龜、鳥、野豬、三角原古鹿、纖細近五角犀、東方祖熊等化石標本已成為重要的旅遊商品,廣為收藏。   (二)澄江動物化石群  在雲南澂江縣帽天山,發現了轟動了世界的橙江動物群化石。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軟體動物化石群。
  • 盤點20個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奇怪化石
    雖然恐龍是所有滅絕物種中最著名的,但並非所有發現的最奇怪化石,都來自這些恐龍。一些最奇異的化石也許看起來像來自外星生物,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以下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的最後殘餘,保存在巖石中供後代驚嘆。一隻迅猛龍和它的獵物,在戰鬥中變成了化石
  • 奇特的化石種類世界,五種難於分清動物化石,以克柔龍化石最震撼
    ~46億歲,地球出現過無數種生物,隨著環境變化,物種有些消失了,有些新出現了,對於那些消失的物種,現在的人類只能從化石探索了解,而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實際上無頜類是最早的脊椎動物,在進化位置上應該比真正最早的魚類還原始,而無頜魚 是最早出現的原始魚類,屬於早期的脊椎動物。
  • 世界十大最古老,也是最恐怖的動物!!
    動物,在我們身邊是隨處可見的,一般生存的到一定歲數就會死忙的呢?然而為什麼某些生物能夠生存和生活了數百萬年。這是因為他們是讓人毛骨悚然。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世界十大最古老,也是最恐怖的動物。它會一定會讓你做惡夢。 不過不用擔心,現實中我們很難見到它們。1、皺鰓鯊。
  • 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你都認識嗎?
    地球已經存在了大約45億年,在這浩瀚的時間當中到底有多少生物曾經存活著我們不得而知,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是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體。
  • 中國發現地球上「生物寄生關係」最早化石證據
    近日,由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帶領的早期生命研究所專家團隊,對外發布了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生物演化研究重要成果。研究人員發現了地球上「生物寄生關係」最早的化石證據,距今已有5.2億年。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早期生命研究所專家團隊,自2010年起,歷時10年,對雲南省滇東地區烏龍菁組關山動物群進行了大規模發掘,收集了大量的舌形貝型腕足動物化石。這些腕足動物化石保存完好,以群落形勢存在,分布範圍超過6000平方公裡。化石上,這些腕足動物的特殊形態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