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大科學裝置群加持,厲害了光明科學城!

2021-02-25 光明天安雲谷

推動人類進步的三次偉大變革,發生在近200年,得益於蒸汽時代、電氣時代、資訊時代三輪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動人類社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時代的車輪總是滾滾,現在,5G時代的來臨和產業革命、科技革命的到來,第四輪科技革命正在悄然興起。

面對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地處南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總能以最前沿的視野和高起點謀劃,啟動下一個40年的偉大變革。

早在2018年4月,深圳市市委、市政府為主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積極謀劃和前瞻布局,決定在光明集中建設大科學裝置集群,打造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世界級科學城。2年後的2020年4月,市委市政府審議批准《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持光明科學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的若干意見》正式印發實施。

深圳,正從土地擴張轉向「雲」的擴張,世界的目光正聚焦深圳光明科學城,作為未來世界一流的科學城,光明科學城將是深圳未來實現「雲擴張」的最重要載體之一。這是一條新的探索之路。而發展大科學裝置,是建設科學城的核心。

建設大科學裝置,是發展基礎科學的必要投入。深圳光明建設新一代科學城,首先將大科學裝置作為建設核心,掌握基礎科學研究突破的工具。光明科學城規劃12.7平方公裡的裝置集聚區,是以通用類大科學裝置為核心的「真」科學城。

在總體空間布局上,光明科學城將構建「一主兩副」的科學裝置集聚區空間布局。

「一主」即大科學裝置集群,以具有內核生長功能的國家級設施為核心,集群建設材料和信息科學設施。規劃面積6平方公裡,其中包括5平方公裡的核心區和1平方公裡的拓展區,核心區布局世界級大科學裝置,拓展區為大科學裝置衍生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先進表徵綜合粒子設施項目以及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深圳中心二期就落戶於此。

其中「一副」為科教融合集群,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裡,依託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組團布局生命科學設施。合成生物研究設施、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正加速建設。

另外「一副」為科技創新集群,規劃面積2.6平方公裡,將面向「應用基礎研究產業化」需求,布局與產學研結合的共享實驗室、產業轉化孵化平臺等,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試基地。

瞄準世界基礎科研前沿領域,基於深圳優勢產業,光明科學城布局五項大科學裝置: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合成生物研究設施、精準醫學影像大設施、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平臺、特殊環境材料科學與應用研究設施,在推動我國相關基礎科研發展的同時,帶動灣區和深圳形成生物科技、醫療器械等新興產業的集聚發展。其中腦模擬與腦解析、合成生物學兩項科學裝置已經破土動工。

建設光明科學城,不止是單純把大科學裝置樹立在光明。大科學裝置提倡開放、合作、交叉共享。各個大設施裝置之間的合作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大科學裝置集群「航空母艦」,發揮出大科學裝置之間的系統性作用。

腦解析與腦模擬設施:設施將成為全球領先的腦認知和腦疾病基礎與應用研究的大型關鍵科技基礎設施,推動我國腦疾病診斷治療技術、腦認知與類腦智能基礎理論等領域跨越式發展。

合成生物研究設施:建成我國首個將軟體控制、硬體設備和合成生物學應用進行整合的大型規模化合成生物製造系統,解決合成生物領域重大瓶頸問題,快速推動合成生物向醫學、農業、工業、軍事等應用轉化。

精準醫學影像大設施:設施提供國際領先的探索、解析生命過程奧秘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對人類了解人體生命的生理、病理過程,以及對疾病的早期診斷與精準治療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材料基因組大科學裝置平臺:結合中國散裂中子源,聚焦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能源與環境、生物醫藥四大產業領域對新材料的需求,實現我國新材料「按需設計」的最終夢想。

特殊環境材料科學與應用研究設施:設施將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分析手段最先進的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研究設施,推動我國電子信息、生命科學、先進位造、新型材料、能源環保等產業領域的發展。

揚帆起航,布局世界級科學裝置;全力以赴,發揮大科學裝置專項優勢。未來光明科學城將依託世界級重大科技裝置,集聚國際一流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吸引世界頂尖科研人員,建成競爭力和影響力卓越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從曾經的農場到今天的高樓拔地而起,一個個新的深圳速度在光明科學城誕生,創新的源頭活水正在加速流動。而大科學裝置正在加速布局和先行落地,新時代正跑出光明科學城「速度」。

2018年,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兩個首批的大科學裝置設施落地光明;2019年1月,兩個首批大科學裝置設施開工建設;2020年8月18日,深圳光明科學城綜合粒子設施研究院首棟建築開工建設;2021年1月2日,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平臺兩個大科學城裝置主體全面封頂。光明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集群建設,正加速從「規劃設計」進入到「實施建設」階段。

同時,深圳超算中心二期落戶光明科學城,超算算力將提升1000倍。為區域科技創新、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強大支撐。據了解,深圳超算中心依託「曙光6000」超級計算能力,優先調度千萬機時進行抵抗新冠病毒靶點探尋、藥物篩選、病毒突變預測等研究,短短兩周時間就完成了通常兩年的計算量。

按照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三步走發展路徑,到2025年,將初步形成世界級科學城的核心功能,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初具雛形,國際一流大學和一流科研機構加快建設,成長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光明科學城正以科學促進創新裂變,引領產業聚變,實現城市質變,帶動創新能級、產業能級、城市能級大幅躍升。

光明之路,逐夢前行!光明科學城正以大科學裝置,引領科學促進創新裂變,成為新一輪國際科技產業革命的策源地,成為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引擎。

相關焦點

  • 光明教育 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的「底氣」
    作為深圳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集中承載區,光明科學城從市級戰略一躍成為國家戰略,再次站在了國家級別的「聚光燈」下,成為各界熱切關注的高光地區。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人才等知識密集型要素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縱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與東京灣區,在教育和人才方面無不擁有雄厚的基礎實力。
  • 這裡一片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2021年2月3日下午三點,由深圳市華友會司伯龍會長召集電子專家團前往光明科學城考察。      光明科學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載區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圳年度最重大的城市發展規劃項目之一。未來將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
  • 市政府出臺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若干意見!
    統籌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為加大組織保障力度,深圳市成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規劃建設領導小組,由市發展改革委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協調解決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光明區政府落實主體責任,推進光明科學城建設事宜。同時,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為光明科學城重點科研任務、重大項目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工作提供決策諮詢。
  • 西部(重慶)科學城,這樣建
    為推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重慶市在今年3月建立科學城校地聯席會議制度,創新校地合作引聚新動能。截至目前,中國自然人群資源庫重慶中心、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重慶醫科大學國際體外診斷(IVD)研究院等首批校地合作項目已正式落地。
  • 光明科學城·2020合成生物創新論壇將在深圳舉辦
    面對種種未知與可能,12 月 19 日 - 20 日,首屆光明科學城・2020 合成生物創新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將在深圳光明科學城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舉辦。數十位生命科學領域特別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商業領袖及投資機構代表將蒞臨現場,探討合成生物學發展現狀及其將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
  • 光明建區一周年:深圳灣實驗室落戶,深圳實驗光明學校地址曝光......
    當前,科學城規劃建設正全力推進,22天完成核心區1.82平方公裡的土地整備任務,有力保障了科研設施和科研平臺的空間需求,6個月完成全部前期工作,推動腦解析與腦模擬、合成生物研究2個區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土建工程開工建設。深圳目前有三家廣東省實驗室,南山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實驗室、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
  • 重慶四川聯名提案:支持成渝地區共建西部科學城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四川重慶兩省市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支持成渝地區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聯名提案指出,成渝地區共建西部科學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對於充分發揮成渝科技創新資源優勢,形成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輻射帶動西部發展,支撐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 科技部重磅支持廣州,科學城驚現一個「歸谷」
    01這裡是廣州上市公司第一大區 「歸谷」能夠擔此大任,首先要歸功於它的地理位置——科學城。大家知道,廣州最厲害的科技聚落當推科學城,這裡的科技公司多如群星,相當於深圳南山和北京海澱。上個月,科學城就冒出一家非常「出圈」的科技公司——小鵬汽車,它登陸美國紐交所的當天,狠狠地在科技圈刷了一波屏。小鵬汽車颳起的這股旋風,讓科學城再次成為焦點。隨著小鵬汽車的上市,科學城及周邊上市企業累計達到60家,總市值超萬億元。單境內上市企業就有46家,佔廣州全市近三成,不僅是廣州市第一,也是全國經濟開發區第一。
  • 香港聯合集團創始人李明治先生視察光明天安雲谷項目
    2021年7月22日上午,香港聯合集團創始人李明治先生一行蒞臨視察光明天安雲谷項目。
  • 科學城AI CITY建設加速
    12月15日,由西部(重慶)科學城、光大控股、特斯聯科技集團聯合舉辦的重慶城市智能科技研討會在重慶高新區舉行現場,包括創立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塔科瑪創新工作室、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青旅、奇安信科技集團等41家企業、機構與特斯聯集中簽約,未來將在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特斯聯AI CITY中釋放數位化、智能化的創新力量,進一步助力重慶打造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新高地。
  • 厲害了!鄭州首次入選世界級城市!
    最新發布的2016年世界級城市名冊顯示鄭州首入世!界!級!城!市!該機構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從1999年開始,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薛德升長期關注世界城市這一話題,他表示,GaWC是一個以歐美學者組成的學術機構,發布的這個排名相對比較客觀,是世界城市體系研究領域最為重要和權威的報告之一。
  • 中國大科學裝置:崔向群院士的三個煩惱
    大科學裝置是指通過較大規模投入和工程建設,建成後以長期的穩定運行和持續的科學技術活動,實現重要科學技術目標的大型設施。可以說,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都離不開它。引力波的發現就是藉助於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這項大科學裝置。 近些年來,我國也先後建成和在建一系列大科學裝置,LAMOST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 廣州科學城LG水質淨化廠工程技術創新及應用
    510060)摘要:廣州科學城LG水質淨化廠BT項目採用發明專利技術處理液晶顯示器工業廢水,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Ⅳ類水的排放標準。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第8.5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TFT-LCD)項目位於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廣州科學城)的東部,該項目已於2014年底建成運行,為廣州目前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世界級平板顯示產業基地。該世界級項目背後,有著高標準的廢水處理配套設施為其保駕護航——科學城LG水質淨化廠。
  • 重慶首個世界級AI CITY是怎樣的?
    9月23日,全球領先的智慧場景服務商特斯聯的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公開了重慶首個世界級AI CITY落地的成果。這一成果是坐落於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雲谷 CLOUD VALLEY」,它將帶來完整的5G城市智能生態、首個機器人友好園區、最大的步入式屋頂花園、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賽博空間、碳中和低能耗社區等內容。
  • 宇宙大爆炸11、大科學
    〔1〕天文學是大科學什麼是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