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年多的測試後,Amazon Go無人便利店1月下旬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顧客掃碼進Amazon Go後,在店內可隨意挑選商品,攝像頭會進行捕捉,並在離店時自動感應扣款,基本上如一年前發布會炫酷視頻中所描繪的那樣,顧客可以不用排隊、不用結帳、「拿了就走」。
在Amazon Go還處於測試階段時,中國的無人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那麼,國內的無人店是在人工智慧、新零售熱潮推動下著實取得迅速發展,還是在收割營銷紅利呢?記者日前實地探訪上海的一些無人店,一探它們的現狀。
無人店技術「百花齊放」
2017年11月,蘇寧易購在上海五角場核心商圈開設了其在全國範圍內的第二家無人店,採用了RFID、視覺識別、大數據等技術。
進店之前,顧客需要下載蘇寧金融App,並綁定銀行卡和「綁臉」。店內商品都貼有RFID標籤,當顧客選購好商品走入結算通道,閘機上方的攝像頭會進行人臉識別,同時射頻系統會識別帶有RFID標籤的商品,然後款項會從人臉所綁定的蘇寧金融帳戶中扣除。
與蘇寧無人便利店需要「刷臉」才能進入不同的是,猩便利無人便利店任何人都可以進入,但是需要下載猩便利App才能結算付款。猩便利主要應用的是條形碼,用戶掃描商品上的條形碼,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後會自動生成離店碼,驗證離店碼後即可完成購物。
簡24無人便利店在技術方案上與Amazon Go類似,都是通過視覺識別、複合傳感器和深度學習來識別、捕捉人臉以及動作。顧客先下載簡24App,綁定微信或支付寶免密支付後,可掃碼進店。當顧客從貨架上拿取商品時,以視覺為主的多個傳感器將跟隨顧客的動作,實現人體和商品的綁定,並在離店時自動結帳。目前,簡24門店一整套視覺識別設備硬體成本在10多萬元。
對於為何不採用RFID標籤,簡24首席技術官韓鑫對《IT時報》記者表示,「一個好一點的RFID電子標籤要五六毛錢,差一點的也要兩三毛錢,便利店裡的東西其實都不貴,如果用RFID標籤,無疑會加重成本。而且利用視覺算法技術,不僅解決無人收銀的問題,同時把用戶的行為數據全部數位化採集,對大數據精準營銷幫助非常大。」
商品品類各有側重
除技術不同,這些無人店在商品品類上也各有側重。上海蘇寧無人店內的商品主要以體育服裝、家居產品為主,沒有食品、快消品等。店內負責人告訴記者,「食品、快消品等容易過期,質量問題難以保證。而體育服裝及周邊產品沒有這個問題,也可以算作耐消品。蘇寧一直以來在體育方面有不少布局,店裡的產品都是內部產業鏈供應。」
相比之下,猩便利和簡24的商品品類與蘇寧無人店有很大不同。猩便利的商品結構與正常日式便利店無二,包括鮮食、飲料零食酒水等快消品以及一些日百雜貨,其中鮮食佔比30~40%,包括便當、三明治、甜品、現制熱餐、咖啡、奶茶等幾十種。簡24店內售賣的商品則主要包含了熟食麵包、飲料酒水、休閒食品、乳製品等。
據記者了解,這些無人店都在計劃積極擴張。「目前正在核心商圈選址,計劃2018年在上海開業6到8家。集團規劃的目標是,兩年內在全國開業200家無人店。」上海蘇寧相關人士表示。針對近日媒體報導猩便利在三四線城市撤站,在一線城市業務收縮的消息,猩便利方面進行了否認,稱傳言均不屬實。同時猩便利方面表示,目前在上海有超10家店在營業中,節後還將有9家店開業。簡24目前在上海只有一家店,另一家店將在春節後開張,計劃於2018年上半年開設30~50家店。
購物體驗尚需進一步提升
在購物體驗上,尤其是在自助付款成功率、便捷性環節,目前無人店尚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市民王先生曾在位於虹橋商務區的簡24無人店購過物,他碰到了商品價格和實際扣款不一樣的現象,「幸好有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了退款,然後重新購買。」
韓鑫對此表示,「虹橋店是我們第一家店,應用的是計算機視覺技術、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的方法。這類方法需要大量的實景數據訓練,模型的精度才能提高。我們知道會發生一些錯誤,對此專門安排人員為客戶核對確認。」
簡24創始人林捷日前表示,上海第一家店的識別準確率達80%,隨著算法更新以及硬體升級,在春節後亮相的2.0門店中,識別準確率將達到90%以上。據了解,在第一家門店開業的時候,簡24限制最多不超過10個人同時進店,2.0版將放寬到20人。
1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五角場的上海蘇寧無人店,正好碰到一位顧客進入無人店內購物,在刷臉支付時第一次沒有成功,第二次在店內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成功支付。「有時結算的顧客相距太近時,電腦也會識別不出來,我們正考慮在結算的地方安裝一個閘機,」蘇寧無人店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而在位於地鐵10號線新江灣城站1號口內的猩便利門店,記者看到,雖然沒有收銀員,但店內配有四名工作人員,負責熟食加工、上貨理貨、導購介紹等職責。而傳統的好德、全家等便利店,平時不過配備兩名工作人員。對此,猩便利方面回應《IT時報》記者稱:「猩便利的智能自助便利店並非『無人』店,目的也並非單純地釋放人力,而是為用戶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提升用戶體驗。取消收銀人員,而讓用戶自己通過手機App掃碼結帳,能夠有效緩解排隊結帳的狀況。未來,在用戶體驗更好的前提下,猩便利也將逐步往智能化深耕。」
你可能還感興趣:
「黎明之前」的虛擬運營商
不祥的預感,我買的「正品Nike鞋」從莆田發貨了……
「聽說,3千多名廣場舞大媽們應聘了阿里40萬年薪的職位
第二卡槽戰略奏效 通信業重獲「人口紅利」
「惡意」小程序和微信審核玩「躲貓貓」 違規者「掛羊頭賣狗肉」混過審核
「男神」張小龍的得意與失意
請不要輕易調戲微信公眾號「Apple」!
瞧!你,真沒發財的命!
剛才,中興天機Axon M「摺疊價」上市,這款雙屏手機我們等了10年
2018,微信會從這些改變開始……
礦主川藏邊境瘋狂「挖礦」 一年省數千萬電費
這次,蘋果竟敢公然問用戶要數據!
低價寬帶「死於」低價 民營寬帶拉響「寒潮紅色預警」
HTC身陷「大敗局」:感覺整個廠子的都在混日子 員工:「在這裡看不到未來」
竟有「白送」的路由器! p2p?網際網路金融?商家究竟在玩什麼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