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魚的9不餵,收好不謝!

2021-02-17 魚友匯

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會有魚友匯


新手對龍魚認識不夠的情況下,入缸第一件事就想大量餵食,魚友使不得!


一般龍魚剛換新環境餓個兩三天再餵是比較妥當的,使其腸胃排空,適應一下新的環境。


20以下的龍魚儘量不要餵硬殼類昆蟲,不好消化,容易脫肛。30以下的龍最好不要餵小甲魚,對於30以下的龍來講小甲魚不僅有點大不好下咽,而且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狀況。


因為一旦餵了大麥蟲,基本就不吃小魚小蝦了,改口比較困難,長期餵會使魚過度肥胖,輕者影響體質,重者一夜暴斃。大麥蟲只有在魚沒有任何器質性毛病而長時間拒食的情況下,用於開口之用,平常就免了。


活泥鰍要穿腸這個都知道就不多說了,剪斷露骨的泥鰍容易劃傷龍魚的腸胃,大家餵的時候千萬小心,能不餵就別不餵了。


雖然龍魚對毒蟲的毒素有抵抗力,但如果長期經常性的喂,會使龍魚體內毒素累積過多,而產生諸多不良後果,其實不餵毒蟲龍魚完全可以茁壯成長。


因為生病治療期間龍魚的消化能力會大幅下降,水質動蕩抵抗力差,此時餵食有可能會引發各類其他疾病。


雖然常說換水當天不餵食,但對於像我這樣隔天換水的人來講有點不太現實,經過時間的考驗,換水前後8個小時內不餵食還是合理、安全的。


因為更換或清洗生化濾材後硝化細菌會大量流失,硝化系統比較薄弱,水質會有所動蕩。不餵食可以減輕硝化系統的負擔,對龍魚的腸胃也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要注意的是剛餵完食也不要大動生化濾材。

這裡主要針對停電時,絕不要餵食。因為龍魚在消化食物時會消耗大量的氧氣,本來溶氧就不十分充足,而且水質正在惡化中,此時餵食非常容易引起龍魚的不適甚至疾病。

- THE END -

今日小編:黃小詩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 論壇請進!

相關焦點

  • 龍魚餵養記住這9點,過個歡樂平安年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龍魚的9個不要餵是什麼?一般龍魚剛換新環境餓個兩三天再餵是比較妥當的,使其腸胃排空,適應一下新的環境。20以下的龍魚儘量不要餵硬殼類昆蟲,不好消化,容易脫肛。30以下的龍最好不要餵小甲魚,對於30以下的龍來講小甲魚不僅有點大不好下咽,而且不容易消化,容易出狀況。
  • 龍魚小知識十則
    2.龍魚想長得快 水色做暗 光照用低色溫和低強度 甚至關燈,這樣情緒能較好穩定,加速代謝和消化速度。紅龍魚膽小,水一直處理不好,可以嘗試水色彌補,水質達標龍魚狀態好,無需做水色,讓魚適應就可以。3.龍魚從幼龍到亞成龍階段,每天餵1隻和3隻魚蝦,其實生長速度基本是一樣的,因為吸收能力在那裡;而多餵的後果則是寬身,肚子凸出,長大後體型容易走樣。
  • 養龍魚的心態與龍魚的習性.
    龍魚是有胃魚,所以在給龍魚餵食時不用擔心龍魚撐死。且龍魚有一定得記憶性,當它吃過昆蟲類食物後,它會記住這個味道,當換餌料餵食時,它會因為味道不對而拒食。所以不建議給龍魚餵食昆蟲類餌料。龍魚還是有名的變色龍,環境對它體色的影響很大,所以在飼養龍魚是,要注意魚缸背景的選擇和燈光的選擇。要根據不同龍魚的需求而選擇合適的背景及燈光。
  • 龍魚立鱗病
    缸內水的溫度變化造成的龍魚立鱗患病誘因:此種情況比較多見,往往發生在換水以後,發現龍魚個別鱗片,一片或者數片翹起。多發生在身體局部。但是往往換水以後溫度波動不明顯,甚至溫度只降低一度。就出現此類情況。讓人感到不明所以。究其原因大致如下,換水量雖然不多,但換水速度太快,造成魚缸內部溫度不均勻,水族箱局部瞬時溫差過大。
  • 龍魚飼養8大問題,這裡都給你解決了!
    泥鰍的禍害有相當多的人選擇泥鰍做龍魚的食物,泥鰍營養豐富,對於龍魚的快速成長非常有利,但是如果餵的方法不正確,往往釀成慘禍。原因是泥鰍生命力旺盛,龍魚吞到肚子裡,很久不死,鑽破龍魚腸胃造成死亡,前幾天有個朋友的羅漢也發生了這種情況。真是讓人感到可惜。正確的方法是,泥鰍買回家,先用容器暫養,餵的時候用重鹽處理10分鐘,清除體表粘液和菌,等到泥鰍半死不活的時候再喂,也可以用剪刀在其背部來一刀更保險。
  • 廣州 呈千祥 熱帶寵物龍魚 寶石過背金龍魚怎麼養?
    1.3 食性和習性寶石龍魚屬食肉性魚類,從幼魚到成魚,都必須投餵動物性餌料,以投餵活動的小魚最佳。餵動物內臟,易妨害消化系統,不可投喂。投餵的人工配合飼料多選用對蝦飼料(浮性) 。提醒您一點的是:魚和人一樣需要各種養份,不可以投餵一種餌料,應制定出一份營養豐富的菜單,以確保它的營養均衡。 寶石龍魚適應的水溫介於24~29℃均可,如果魚只適應良好,甚至可以適應22~31℃的溫度。不過寶石龍魚和其他的大多數觀賞魚一樣,切忌水溫急劇變化。
  • 龍吐珠——龍魚(Arowana)
    世間最偉大的父愛,是把兒女含在嘴裡——龍魚(arowana)別名:雙須骨舌魚、龍吐珠、銀帶、銀船、海象、巨骨舌魚價格最低的一種龍魚,在原產地,銀龍魚是放在菜市場賣的。龍魚基本上雌、雄同形,不容易從外型上判別。至少要養2年半至3年的雌魚才有產卵能力。體長約40~50釐米。
  • 為什麼龍魚喜歡自殘?了解這8大要素,問題就可輕鬆解決!
    泥鰍的禍害有相當多的人選擇泥鰍做龍魚的食物,泥鰍營養豐富,對於龍魚的快速成長非常有利,但是如果餵的方法不正確,往往釀成慘禍。原因是泥鰍生命力旺盛,龍魚吞到肚子裡,很久不死,鑽破龍魚腸胃造成死亡,前幾天有個朋友的羅漢也發生了這種情況。真是讓人感到可惜。正確的方法是,泥鰍買回家,先用容器暫養,餵的時候用重鹽處理10分鐘,清除體表粘液和菌,等到泥鰍半死不活的時候再喂,也可以用剪刀在其背部來一刀更保險。
  • 收藏 水產養殖中常見的15種魚病防治方法詳單,收好不謝~
    2、流行季節:6月下旬至9月,流行水溫:25-32℃。3、病症:病魚的口腔上下頜、頭頂部、眼眶周圍、鰓蓋、鰓及鰭條基部充血,剝除魚的皮膚可見肌肉點狀或塊狀充血、出血,嚴重時全身肌肉呈鮮紅色,腸壁充血,腸內無食物,但內臟無糜爛,肌肉有彈性。
  • 龍魚飼養中的幾個誤區,你踩中了嗎?
    經常看見有的魚友發帖跪求——我的龍魚應該吃多少?水溫多少?PH應該多少?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誤區:龍魚究竟應該吃多少呢?每條龍魚的食量也不一樣啊,看大家的回帖,有的五個蝦,有的二十個蝦,有的十條小金魚的,各式的回答五花八門,他們的回答對嗎?我認為是對的。但那隻適合他們自己的魚,對你來說不一定有用的。
  • 龍魚為什麼會暴斃?
    龍王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關於龍魚暴斃的一些個人經驗,希望能對玩家有些幫助。在說之前,我先多說一句:很多玩家不過養了幾年,接觸了幾條龍魚,就敢信口開河,孰不知這樣會誤導很多養魚玩家,希望玩家在分享經驗的時候,一定要謹思再三。所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慎獨」。
  • 龍魚換缸,真的會死魚!
    很多魚友或是因為龍魚長大了或是因為搬家可能都有過給龍魚換缸的經歷,然而換缸卻是一件需要十分小心的事,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輕者斷鰭、拒食,嚴重了就會出現趴缸、死亡的後果。這一尾就是因為搬家換缸,換完一周後趴缸死亡
  • 龍魚10大疾病預防和解決辦法,建議先收藏
    因為龍魚攝食動物性高蛋白餌料,水族箱中會逐漸累計龍魚排洩物及殘留餌料等,魚缸水體逐漸惡化,氨和亞硝酸因過濾槽的硝化作用而轉變成對龍魚無害的硝酸鹽,硝酸鹽累積的結果就是PH值會下降。適合於龍魚類的水質是PH值為6.0~7.0的弱酸性軟水或中等的硬水,PH值一旦下降到6.0以下,對於龍魚來說是從可健康生活水質,逐漸變成不舒服的環境。
  • 【大師探討】關於龍魚,你知道多少呢?
    南美洲的龍魚有銀龍、黑龍。銀龍是魚類研究家溫德理博士於1829年在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發現的,原 產地在南每周的亞馬遜盆地、瑪蘭運河、烏卡雅麗河等地。黑龍於1966年被發現,原產於南美洲裡約尼格 婁河與布蘭扣河。這兩種龍魚野生資源十分豐富,而且繁殖容易,加上它們不受華盛頓公約的保護,可以 自由貿易,在全世界範圍內廣為養殖。
  • 觀賞魚可以從幼魚養起,但是太小的龍魚苗,魚友們不一定能養活!
    2、因為以前大多數的龍魚苗是15釐米以內不出家的,也就是說對外根本不出售,另一個是大多數的龍魚品種到了15釐米以後,就不適合群養了,就開始出現打鬥現象了,就要單獨分缸。3、但是現在確實有很多小規格的龍魚苗在對外出售,比如說小於15釐米以下的,這個時期的小龍魚,無論是銀龍、金龍、紅龍,還是處於適合群養階段,而且最好是同種同窩群養。
  • 不得不看的龍魚養殖技巧!
    龍魚的餵養餵食時最好在魚缸的中間來投食,以免龍魚在吃食時用力過猛撞到缸裡的某一個角度以致受傷;龍魚屬於肉型性動物,大部分龍魚的食譜為,青蛙、泥鰍、板球、金魚、螞蚱、小蝦等等;餵食小蝦時,一定要拔掉蝦頭那個很尖銳的蝦劍,避免刺傷魚內臟;要少吃多餐一天投餵四次。
  • 這些魚要慎餵龜,淺談飼料魚的寄生蟲問題
    背鰭軟條7至9枚;臀鰭軟條9至10枚。常見於植物生長的池塘與湖,溪流的滯水區與靜止的水潭或半鹹水水域。屬雜食性,以浮遊動物、小的昆蟲與碎屑為食,因對消滅瘧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蟲有一定作用,耐汙染,適應力強,繁殖能力高,而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作滅蚊用途。食蚊魚與各地原生魚類進行競爭,破壞生態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種。
  • 如何安置六角龍魚的魚缸?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
    ,該如何安置六角龍魚,那麼六角龍魚的居住該如何布置呢,小編簡單為大家總結一些經驗,為大家分享下。六角龍魚的體型較大,基本上是在3公分左右,所以魚缸挑選要比這個尺寸大點才可以,方便六角龍的活動,那麼根據六角龍魚的生存環境,有的朋友是在魚缸底部鋪設一層沙子,但是小編不建議使用沙子,因為沙子顆粒太小,很容易被吸入,造成疾病,
  • 【龍魚圈】臺灣魚友分析龍魚的常見疾病與處理辦法
    以上是第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便是吃了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或是帶有尖刺的東西,讓魚的胃不舒服,魚的胃是真的一根腸子通到底,食道一進去緊接著前腸之後,便是主胃消化系統,但在食道跟前腸的接口處下方,是龍魚的心臟部份,在消化道的上方則是魚鰾,所以為什麼要在餵蝦時,拔掉蝦箭,除了怕魚刺傷消化系統也怕傷了這些重要器官,若僅是小傷消化系統,這是沒有關係的,
  • 2019年1月15日「豎三觀」龍魚解剖紀實《三》
    時隔兩天再次操刀解剖,眨眼間過得真快,解剖魚只又增加一尾。臨近年末魚友的龍魚暴斃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