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大家好,這裡是來回科技,我是小馬哥
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則是屏幕,不論是手機還是電腦,所有的操作都在屏幕上完成
而屏幕的品質自然也分三六九等,拋開其他配置,一塊屏幕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用戶的體驗
畢竟,我們每天最直觀的體驗都在屏幕上呈現
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各種顯示器,作為普通用戶,該如何抉擇呢
今天小馬哥便為大家帶來今天的話題,屏幕名詞全科普,以幫助還在迷茫中的你
我想大家應該都明白屏幕尺寸(對角線長度),19.5:9(長寬比)是個什麼概念,既然如此,我們先跳過這部分內容
在講解析度之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來認識一下像素。像素(pixel),是顯示系統中最小的顯示單位
注意,像素沒有固定大小,由解析度和尺寸共同決定
大部分像素都是正方形,為什麼說是大部分呢,我們知道市面上已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圓角屏幕
既然是圓的,那麼構成圓角的那部分像素當然是不規則的
我們總說屏幕的解析度是多少多少,這是個什麼東東呢。其實這指的是屏幕的長和寬上擁有的像素個數
至於圓角屏,解析度指的則是直角化後的解析度,當然也包括尺寸
宣傳上一般都會使用直角尺寸,例如三星S8的圓角尺寸為5.8英寸,而圓角尺寸只有5.6英寸
如何表示屏幕的清晰程度呢,當然不能光看解析度。同樣解析度,屏幕大小不一樣清晰度自然不同
為了判斷清晰度,這時候就需要引入PPI的概念。其實很簡單,PPI指的是每英寸的像素個數
假設屏幕大小為6.4英寸,解析度為2340×1080,根據勾股定理,計算公式如下
PPI=(√2340²+1080²)/6.4≈403,即每英寸擁有403個像素
千萬別相信什麼只要超過300ppi,人眼就無法再分辨更高的清晰度
誠然,iPhone 4曾誕生了視網膜屏的概念,326ppi,一個蘋果至今還在沿用的數值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2K(或者說2K+)和4K屏也悄然現身於世
如果你像我一樣常年經受2K的洗禮,長此以往,你將無法接受1080P+的衝擊。用不著細看,你都能發現文字邊緣的毛邊
人眼,真的是會被慣壞的
至於屏幕中的dp,邏輯像素密度,邏輯解析度等概念
因為安卓手機解析度複雜,這邊不再贅述,小馬哥給出一張iPhone的邏輯解析度表格
講完解析度有關內容,我們再來說說顏色深度。說白了這個概念指的是色彩的飽和度級數
目前市面上手機都是使用8bit,即8位位深,至於10bit,則是屬於專業顯示器的範疇
眾所周知,紅綠藍三原色能合成所有的顏色。而上面說的8位指的便是單個顏色通道的顏色深度
需要注意了,8是二進位單位,也就是說每個顏色通道實際上擁有2^8=256個不同飽和度的顏色
也就是紅綠藍分別擁有256種紅綠藍
那麼將他們組合起來便可以合成256^3=16677216種顏色,也就是通常廠商宣傳的1600萬色真彩屏
不過有時候我們也會將三個通道的bit加起來,例如8bit我們通常都會稱其為24位
生活中時常也會接觸到32位圖像的概念,實際上它還是屬於24位的範疇,其中多出來的8位屬於alpha(透明度)通道,並不包含色彩信息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屏幕材質,主流的屏幕材質目前分為兩種,TFT-LCD和OLED
為啥叫TFT-LCD而不是LCD呢,這是因為這倆連起來本來就是一回事,拆開了反而讓人誤解
IPS
這個名詞曾因為iPhone狠狠地火了一把,實際上它的本質還是TFT或者說LCD
IPS是一種面板顯示技術,顯示效果通透、亮麗,不反光,可以達到178°的可視角度
可能大家已經發現這個名詞在手機圈已經無人提起
實際上這是因為IPS早已普及,失去了宣傳作用,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東西自然也就不稀奇了
這就好像當年火爆的大猩猩玻璃,基本上大家都是都是用大猩猩,廠家們也就心照不宣,懶得再著重介紹,當然除非你是新品首發
Super LCD
這個名詞我印象中只有HTC在用,目前也是淘汰物種
OLED屏幕與前者最大的區別在於,OLED的每個像素都可以發光,不需要LCD中的LED背光模組
由於自發光的特性,OLED能顯示純正的黑色,並不會出現漏光等問題
此外,OLED 屏幕還有著超薄、省電、廣色域、廣視角、響應速度快不拖影、可彎曲等特點
OLED是被廣泛認可並被採用的技術,在目前的趨勢下,手機的OLED屏幕大有逆襲LCD的潛力
總結:大屏,高解析度以及OLED屏幕是一款真旗艦的標配,儘管OLED的確存在低頻PWM調光,但相比PWM帶來的眼睛不適偏頭疼
LCD中更多的有害藍光反而更容易對眼球造成傷害。沒有醫學證明OLED瞎眼,LCD也沒你想的那麼香,護眼還是得從自我做起
你們心目中一塊好的屏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戳下方圖片有驚喜▽
每周六晚22:00
打開來回二手手機小程序商城
就能用超低的價格搶到超值的手機
一切準備就緒等你上車
周六:二手iPhone 6s-32G 399元秒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