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產業鏈布局,中國落後在哪裡?

2021-02-15 創業邦

邦哥推薦:

隨著美國、中國、義大利等國家紛紛推出5G商用服務,全球5G產業鏈布局已進入衝刺階段。賽迪研究院兩位研究員李茜和申勝飛的研究顯示,中國在5G發展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尤其在基站建設方面優勢巨大,但是在5G半導體材料方面較為落後,導致上遊原材料 「卡脖子」 嚴重。

本文來源自:知識分子(ID:The-Intellectual);撰文:李茜,申勝飛

5G是開啟工業數位化和物聯網新時代的新一代基礎生產力。隨著全球電子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熱潮持續升溫,在全球消費升級和工業轉型的雙重利好帶動下,全球的5G通信將於2019年下半年進入實質性商用階段,逐步滲透進各個行業,構成「萬物互聯」的泛在網。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的5G產業鏈布局也已進入衝刺階段。

 

5G通信是依靠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實現無線電磁波遠距離傳輸、收發、處理的通信技術。與傳統4G等通信技術相比,5G需滿足全頻譜接入、高頻段乃至毫米波傳輸、高頻譜效率三大基礎性能要求,因此對器件和關鍵性半導體原材料的性能要求也相應提示。

全球5G器件布局和建設主要圍繞終端、基站和傳輸三個領域展開,5G關鍵性半導體原材料的布局主要圍繞晶圓材料、矽基半導體材料、以及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展開。

 

(一) 5G關鍵性器件全球布局

1、終端

射頻前端模塊是5G終端的關鍵性器件,也是我國進口依賴度最大的器件,其中放大器和濾波器在射頻前端中的佔比達95%,是各國布局5G產業鏈的關鍵戰略領域。

根據 Mobile Experts 預測,全球射頻濾波器市場規模到2020年有望達到13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1.06%。目前全球市場全部為日、美廠商所主導與壟斷,技術壁壘很難打破。博通和Qorvo兩家美國廠商所佔的市場份額高達90%以上。

濾波器可以篩選出特定頻率的頻點或者濾除該頻點以外的頻率,其中毫米波MEMS濾波器和FBAR濾波器,能夠匹配5G的高頻譜傳輸性能,是各國的戰略聚焦點。

5G終端的放大器能將更多頻段 (全頻譜通信) 的電磁波放大到更高的頻段 (中高頻和毫米波技術),同時還能滿足更小尺寸 (高集成度) 的要求。全球 GaAs 化合物半導體放大器的設計和製造廠被美國的 skyworks、Qorvo 和 Avago 三家廠商壟斷,其中 Avago 是我國臺灣的穩懋半導體公司,Skyworks 的代工廠商是中國大陸的宏捷科技公司和臺灣的穩懋半導體公司。據Yole 報告預測,全球 RFPA 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25億美元。GaAs射頻功率放大器因其工作頻率和工作電壓高,並能解決 CMOS 產品擊穿電壓低、襯底絕緣性差、高頻損耗大等先天缺陷,是全球5G射頻模塊布局的戰略聚焦點。

2、基站

5G基站包括大型基站、宏基站和小基站等。因全球5G頻譜規劃多為中段頻和高段頻,由小微基站和Massive MIMO天線構成的超密集組網是5G基站布局的關鍵。

目前,全球5G基站的部署主要在歐、美、日、韓和中國展開。

2018年2月,德國電信與華為公司成功完成全球首次5G高階毫米波73GHz (E-band) 多小區網絡驗證。美國AT&T電信公司在2018年3月採用白盒設備部署6萬個5G宏站及5G小基站,並將於2018年年底前在美國十幾個城市內推出5G通信服務。日本 Softbank 運營商在2016年正式啟動 5G Project,是全球首家將 Massive MIMO 技術正式投入商用的運營商。2017年9月,韓國LG U+攜手華為在首爾成功完成了5G密集城區外場第一階段測試,涵蓋了毫米波28GHz的覆蓋和容量測試。

3、光通信

光通信產業大體可以分為兩條分支產業鏈:光模塊產業鏈和光纖光纜產業鏈。其中光模塊負責實現光電轉換,光纖負責傳送光信號。全球光纖預製棒主要被日本、美國和德國企業壟斷。據預測,未來5G光纖需求,在不考慮光纖復用的情況下,將達到4G光纖需求的16倍。據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18-2020年光纖需求分別為3.8億芯公裡、4.2億芯公裡和4.8億芯公裡,增速分別為28.4%、10.5%和14.3%。

 

(二) 5G半導體材料全球布局

1、矽基半導體材料

矽基半導體市場被美國、日 本、歐洲等技術強國壟斷。美國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共有90多家本土半導體上市公司,涵蓋設備、材料、設計、製造、封測全產業鏈;在全球前20大半導體公司排行榜中,美國包攬8家;2018年,全球半導體全年銷售額約為4500億美元,美國佔比約為46%。在矽晶圓領域,全球一半以上的半導體矽材料產能集中在日本。矽基半導體因其適度的禁帶寬度和良好的電子遷移率可滿足絕大部分功率和頻率器件的要求,全球90%以上的半導體器件都是用矽基材料製成的。

2、化合物基半導體材料

GaAs材料的技術和市場被日本和美國壟斷。

在襯底製備、外延片方面,日本的住友電工、Freiberger、日立電纜、以及ATX四家企業佔據6英寸襯底的90%以上的國際市場。

在製造代工方面,美國晶體技術、日本住友電工、德國弗萊貝格化合物材料佔據95%以上的市場。GaN材料的技術和市場被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國家壟斷。日本的住友電工和三菱化學採用的氫化物氣沉積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方法,其中日本住友電工是全球最大的GaN晶圓生產商,佔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據Yole報導,隨著5G市場的到來,GaAs,GaN和SiC器件的市場需求增加,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30億美元、6億美元和5.5億美元。化合物基半導體材料可以實現高頻譜效率、大頻率波處理、低延時響應等矽基材料不能很好滿足的5G通信的要求,是「超越摩爾定律」的半導體新材料。

 

 (一) 產業鏈「疏而不密」,上遊原材料「卡脖子」嚴重

 

我國5G產業鏈沒有形成從設計到製造再到封測的完整鏈條,產能主要集中在技術水平低端、產業附加值低的中低端領域,中高端原材料的產業鏈條缺失環節多,「卡脖子」現象嚴重。

在晶圓生產中,純度為11個9的晶片用的電子級高純矽,只有江蘇的鑫華公司一家能實現量產,年產0.5萬噸,但是國內一年的進口量約為15萬噸。

在晶片設計和製造中,只有華為海思一家設計企業實現手機晶片的化量產,其下遊客戶主要為國內手機廠商; 中芯國際雖是國內最大的代工廠,但是其28nm和14nm工藝市場認可度不高,尚未實現盈利。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2017年總產值達到18.5萬億元,但是國內如此大的需求增量並沒有促使半導體產業鏈條的完整鏈條化,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沒有實現合理的本地化和規模化。

 (二) 產品「少而不強」,下遊元器件進口依賴性強

 

我國5G相關產品中高端品種少、技術等級低端,難以適應信息技術梯度轉移和高速發展的要求,大部分下遊元器件仍以進口為主。

在數萬集成電路材料中,我國能夠自主規模化生產的產品佔比不到1%,且多為技術含量低的產品。8英寸和12英寸的大尺寸矽片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礎原材料,但我國的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86%和100%,絕大多數的集成電路材料仍然掌握在國外企業手裡,前4大矽片廠商市場佔有率為85%,前5大光刻膠廠商市佔88%,其中來自國內供應商僅佔27%,處於國外絕對壟斷品種高達23%。

據賽迪顧問《2018年中國5G產業與應用發展白皮書》預計,我國5G產業總體市場規模至2026年將達到1.15萬億元,國內的現有產能,尤其是高端產能完全不能滿足如此大規模的需求,所形成的市場差額只能依賴進口。我國是5G半導體材料產業的技術弱國,但又將成為5G半導體材料的消費大國。

 (三) 創新鏈和產業鏈「通而不暢」,產業化進程緩慢

 

半導體材料的應用是一個系統工作,需要生產設備、製造工藝、相關材料生產企業、下遊應用企業互相配合,為處於不同環節的企業相互提供具有針對性的直接的技術指導和產品顧問。

我國上下遊企業乃至研究機構都屬於剛起步階段,相關技術積累和產業積累很少,因此研究機構的研發成果,下遊應用企業的市場需求,上遊生產企業的產品性能等各關鍵參數不都有效的整合、聯動、協同,導致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中 「技術孤島」 的現象嚴重。

研發機構的創新鏈條與產業鏈條脫節,不能深入指導產業鏈各環節的生產企業,研發成果也不能實現系統的應用和推廣。而創新資源的多頭部署和分散投入,導致生產要素的重複投資和不充分利用,資源浪費嚴重。

上遊生產企業不能很好的掌握下遊市場需求,生產布局不能適應快速迭代更新的市場產品需求,對整個產業鏈條中的上下遊各方面資源的調動性不足,結果就是產品性能落後、產能浪費嚴重、服務化意識不足,對固定投資的規劃不合理。

下遊應用企業因上遊企業對其的高端原材料產品支持力度不足,因此無法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導致客戶因為對國產產品的信心不足,驗證成本較高等原因放棄購買國產產品。國產產品的滯銷又會進一步延緩我國產業鏈的更新迭代,進一步減緩創新性產品的產業化進程同時加劇中低端產能的重複浪費。

 (一) 踐行「材料先行」,構建良性產業孕育環境

 

首先,踐行「材料先行」戰略,完善創新平臺的建設。依託現有生產應用示範平臺,加強基礎研究、應用環節研究和產業化的統籌銜接,集中優勢資源推動襯底材料、矽基半導體材料、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構建完整創新鏈,形成上中下遊協同創新的發展環境。

其次,科學做好產業布局,避免重複建設。鼓勵地方政府、研究機構、相關企業,圍繞華為、中興等龍頭企業,依託區域優勢,合理配置產業鏈、創新鏈、資源聯,合理規劃晶圓生產、晶片設計、晶片製造、晶片封測等產業鏈環節的產能布局,充分挖掘龍頭企業的帶動性,避免各環節間的不匹配單線發展,搭建協調發展促進的產業鏈環境。

第三,加強人才培養和創新團隊建設。依託重點企業、聯盟、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公共實訓基地和公共服務平臺,通過開展聯合攻關和共同實施重大項目培養一批工學、工程研究生,培育一批產業工人、技術骨幹與創新團隊。

 (二) 專利導航創新,加快自主化進程

 

首先,建立專利導航5G半導體材料的工作機制,為研發創新提供方向支持。加強專利布局,開展智慧財產權風險評估預警,定期為相關政府、機構和企業提供預警研究成果,協助其化解產業發展風險。

第二,藉助金融支持,突破關鍵工藝和專用裝備的制約。加強政、銀、企信息對接,重點發展光刻機、離子注入機等核心生產設備,提高生產設備的一致性、可靠性、壽命和精度,縮小與國外企業的質量差距,弱化國外企業對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制約性。

第三,加快重點新材料初期市場培育。完善供產需銜接平臺建設,合理配置產業鏈、創新鏈、資源鏈,避免各環節不匹配的單線發展。完善重點項目的應用示範推廣機制,依託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和應用示範指導目錄,加快新材料從實驗室到企業的轉化進程,釋放市場需求。以市場應用倒逼自主化,完善面向市場需求和終端客戶的服務平臺的建設,加快針對市場需求的研發迭代速度,從而推動自主化進程。

 (三) 實行進出口預警,搭建良性對外交流平臺

 

首先,制定新材料產品、企業統計辦法和進出口商品統計目錄,組織開展統計監測和預警,及時發布統計信息,引導行業規範有序發展。加強對新材料產業發展狀況的預警監測,合理調整進出口政策,維護產業發展利益。

第二,優化政府公共服務,加強國際新材料創新合作和政策法規等信息引導,鼓勵新材料企業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支持企業在境外設立新材料企業和研發機構,通過海外併購實現技術產品升級和國際化經營,加快融入全球新材料市場與創新網絡。

第三,充分利用現有雙邊、多邊合作機制,拓寬新材料國際合 作渠道,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促進新材料產業人才團隊、技術資本、標準專利、管理經驗等交流合作。支持國內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參與大型國際新材料科技合作計劃,鼓勵國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新材料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原文首發於2019年2月15日出版的《原材料工業研究》


推薦邦哥的好朋友「企業創投聯盟」,ID:cvcbang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bangcbd

MORE | 更多原創文章

● 優衣庫憑什麼這麼火?背後這幾點值得深思...

離開樂視之後,他正在把賈躍亭的概念變為現實

「618」去京東化

 那個學炒菜的新東方上市了,市值225億港元

● 任正非最新回應美國打壓:我們是打不死的鳥!| 面對危機,他曾這樣說...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全球LCP薄膜技術發展現狀及未來方向
    此前,超凡智慧財產權高分子材料組總監田野已對5g相關功能性膜的技術研發與專利保護進行分析,探討技術與專利布局的關係。 5g市場逐漸引爆,為適應當前從無線網絡到終端應用的高頻高速趨勢,LCP亦將迎來技術升級。
  • 中國5G發展為什麼能引領全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來自哪裡?世界充滿好奇,時代不斷追問。人民網重磅推出「70年70問」大型全媒體系列報導,尋找歷史性成就蘊含的「中國基因」,破解歷史性變革背後的「中國密碼」。「現在是在動脈上面進行操作,已找到了正確的平面,可以看到這裡面有神經。
  • 全球前20大半導體廠商的中國布局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全球前十半導體廠商的中國布局。我們看一下IC Insights 統計的2015 年全球前20 大半導體廠商。高通:合資公司與投資並進高通作為全球知名的無線設備供應商,在移動時代掙得盤滿缽滿,但是隨著移動市場的增長緩慢,還有早兩年受到中國反壟斷的調查,高通正在加快在中國的合作布局,以及收購NXP切入汽車電子等方式,謀劃未來。
  • 5G全產業鏈深度分析(一):投資邏輯
    (4)國內三大運營商的5G規劃① 中國移動未來三年計劃展開大規模網絡測試,聯合合作企業進行應用試驗,力爭2020年實現5G網絡商用;② 中國聯通宣布將加快5G關鍵技術研究,布局5G網絡演進戰略規劃,不斷深化物聯網方面的技術積累,以滿足其5G網絡2020年商用目標;③ 中國電信則提出轉型3.0,計劃未來十年內分三步進行5G部署並全面開展
  • 運營商有點冤 中國網速並非全球落後
    網速,也是一個讓國內運營商聽起來頭疼,讓老百姓聽起來忿忿不平的一個詞。讓運營商頭疼,因為無論怎麼降費提速,來自民間的」異議」總是不絕於耳;讓老百姓不滿,因為總會有各種全球網速數據比拼,讓用戶覺得在不公平,當「冤大頭」。中國網速究竟在全球處於什麼地位?為什麼網速總比宣傳的要慢?運營商要為網速承擔哪些責任?
  • 5G全產業鏈發展分析報告
    第二,從全球來看,雖然中國5G發展還是在第一梯隊,但從5G真正商用的時間節點來看,我們其實有點落後。美國、韓國今年4月份宣布5G在部分城市的正式商用(面向移動客戶),去年美國、韓國都宣布了5G網絡面向政企客戶的商用。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韓國已經實現了5G商用,而我們還沒有,節奏上慢了一些。
  • 5G通訊產業鏈【推薦收藏】
    5G 時代,Vodafone、中國移動等主流運營商強者恆強,中國運營商將擁有全球話語權。在2014 年全球基站天線廠商發貨量排名中,我國五大廠商位列前十,合計發貨量已經超過全球總量的一半。同時,由於技術成熟,製造企業眾多,競爭也很激烈。京信通信是國內基站天線龍頭,營業收入規模位列第一,但收入增速落後於通宇通訊和摩比發展。2014 年,通宇通訊和摩比發展營收增速分別達到146.40%和85.60%。
  • 中國5G領跑全球!英國5G卻落後20個月?移除華為還將損失601億
    據C114中國通信網1月25日晚間報導,英國通信管理局(Ofcom)已經正式宣布,受疫情影響,該國將把5G頻譜拍賣計劃從本月推遲至3月。也就是說,英國的5G建設進度至少將比原來落後20個月。Ofcom還補充道,該機構將繼續監測疫情暴發後的事態發展。據中國新聞網報導,有跡象表明,英國變異病毒致死率可能增加了30%左右。
  • 5G產業鏈全面解讀!
    與此同時我國5G在標準研發上正逐漸成為全球領跑者,有望在2019年實現5G技術的試商用,在2020年實現正式商用。本文將圍繞5G的概況、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及中國5G產業鏈市場等方面進行梳理與重點分析,並對未來發展重點領域進行了預測與解讀。
  • 全球電子產業鏈中的中國企業在崛起
    近日,全球最強大的電子科技公司蘋果公司公布了其2018年的200大供應商名單,這200家供應商代表了蘋果2017年全球原材料、製造、組裝支出金額的98%。與2017年的蘋果200大供應商相比,今年的供應商中中國企業佔比有多大?在全球電子產業鏈的價值體系中,我們又處於一個怎樣的地位呢?
  • 中國大陸半導體製程仍落後三四代
    近年來,中國大陸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至今已砸下了巨額的資金。
  • 5G產業鏈之PCB淺析
    基站用PCB市場規模超500億元5G產業鏈中最先受益的是宏基站,PCB是最核心的材料。根據《每日財報》獲得的信息,各大運營商在今年的5G相關投資預算已經飆升1803億,而2019年5G總投資約為330億。
  • 全球電動車市場回暖,中國汽車產業鏈加速延伸至海外
  • 中移動4G哪裡是「大躍進」!
    到全球最大4G運營商的轉變。那究竟是什麼讓中國移動的實力飛速攀升呢?細觀中國移動的發展軌跡,似乎與國產手機終端產業鏈的興衰息息相關。一切變化悄然始於2007年,第一代iPhone的發布,徹底改寫了全球智慧型手機發展史。隨後的5年間,可以被看成是中國智慧型手機終端產業鏈從落後、追趕到重塑的5年,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移動3G的發展速度。
  • 5G全產業鏈分析
    與此同時我國5G在標準研發上正逐漸成為全球領跑者,有望在2019年實現5G技術的試商用,在2020年實現正式商用。本報告將圍繞5G的概況、國內外的發展現狀、及中國5G產業鏈市場等方面進行梳理與重點分析,並對未來發展重點領域進行了預測與解讀。導航
  • 5G牌照提前發放,1G落後到5G超趕,中國通信的追趕歷程
    4G時代,中國赫然追上了世界的腳步與之同行,主導了TD-LTE成為國際主流標準,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 而到了5G,中國終於處於一個領先的位置!"儘管如此,中國與其他國家的5G的競賽當中,中國的領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那麼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5G優勢到底體現在哪裡?
  • 艾媒報告|2019-2021年中國5G手機行業發展現狀及產業鏈分析報告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品牌推出18款5G新機型,中國5G手機出貨量78.7萬部(截至2019年9月)。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5G網絡覆率的提高、5G手機產業鏈的成熟以及未來5G手機應用的不斷發展滲透,將推動5G手機及相關產業大爆發,預計2025年5G智能全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
  • 中國5G產業投資建設分析
    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5G網絡建設投資規模累計將達到1.2萬億元。5G投資建設的持續走熱還發揮了一定的經濟拉動效益,助推5G產業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截止2020年6月底,我國建設開通的5G基站超40萬個。除此之外,光纖光纜、光模塊、晶片等5G產業鏈配套板塊也獲得進一步發展。
  • 美國的5G,為什麼落後了? | 科技袁人
    很長時間裡面,中國一直都用「仰望」的姿勢看美國的各種技術,我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位還十分落後的追趕者。所以當有一天,突然冒出來一個5G技術,然後據說中國在這方面很先進,美國落後了,別說別人不信,中國人自己都覺得肯定哪裡不對。反映在輿論上,就是中國國內創造了許多理論來解釋這種現狀,常見的有「5G其實沒用」、「美國其實已經在研究6G」等等。
  • 中國5G的真正實力,5G概念股深度挖掘!
    5G手機天線這個市場,中國有兩位有力選手。一個是信維通信。信維圍繞射頻業務,在天線領域已經布局多年,是國內天線領先企業。信維目前已經具備多層LCP天線的生產能力,還拿下了給高通5G樣機做傳輸線的單子,這加速了信維打通從天線到傳輸線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