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CPU安全體系發布丨倪光南沈昌祥院士:建設自主技術生態,構築​信息安全邊疆

2021-02-24 崑崙策研究院

信息安全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CPU是構建網絡信息系統安全防護體系的起點和根基。如果CPU存在漏洞或後門安全隱患,威脅將無法預估,甚至無從防禦。2020年8月5日,由龍芯中科牽頭髮起的「築造信創安全邊疆——龍芯CPU安全體系發布會」成功召開,龍芯中科聯手合作夥伴發布了龍芯安全模塊及SDK,並推出了龍芯CPU晶片級內生安全體系。本次發布會吸引了近4萬人在線觀看!大會的召開,意在加強CPU與國產密碼、安全可信等安全生態產業鏈協同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出席了本次大會並致辭發言。龍芯中科與衛士通聯合發布了龍芯安全模塊及SDK,代表了自主能力和安全能力的深度融合,也是自主體系和安全體系合作共建的成果。來自龍芯中科、衛士通、中電崑崙、可信華泰、統信軟體、360集團以及和利時的多位資深技術專家帶來了精彩演講。

龍芯是自主研發CPU的代表企業,龍芯電腦產品使用體驗已經接近市場主流水平!

「CPU是電腦之『心』,是信息系統中最複雜的電路晶片。龍芯是自主研發CPU的代表企業,基於龍芯CPU的電腦產品的使用體驗已經接近市場主流水平,在電子政務、金融、電信、醫療衛生等行業廣泛應用。」

倪院士認為:

龍芯CPU晶片中集成了安全模塊,可以在硬體層面實現國密算法、可信計算。圍繞龍芯CPU的安全模塊,實現固件、作業系統、瀏覽器等各層面的安全加固,從整體上提高安全水平。」

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IT企業應從追隨國外生態、追趕國外技術,轉變為建設自主生態、根據實際需要研發自主技術

沈昌祥: 

被動防禦難以應對網絡安全,龍芯CPU晶片中集成了安全模塊,可以在硬體層面實現基於國密算法進行可信計算,將為形成龍芯的安全生態體系、構築信創事業安全邊疆而共同努力!

「網絡安全風險源於圖靈機原理和諾依曼結構無防護機理及部件的先天性缺陷,傳統的『封堵查』老三樣被動防禦難以應對嚴峻的安全形勢。安全可信是囯家網絡安全法律、戰略和等保制度的明確要求。龍芯CPU晶片中集成了安全模塊,可以在硬體層面實現基於國密算法進行可信計算,已經在桌面電腦、伺服器、工業控制等領域構建了解決方案,在各行業廣泛應用。」

參會企業通力合作,共同為形成龍芯的安全生態體系,構築信創事業安全邊疆努力。

胡偉武: 

龍芯3A4000正是在自主設計基礎上,在CPU裡邊實現了安全可信的機制。自主可控加安全可信的結合,不光是增加了安全性,而是大大增加了安全可信機制的使用範圍。

本次發布會代表了我國在安全方面的兩支隊伍——『自主設計』隊伍和『安全可信』隊伍的會師。兩支隊伍經過幾年的交流達成共識,自主的不一定安全,但不自主一定不安全正確的做法是在自主設計的基礎上,加上從可信根開始的可信機制與安全保密機制。龍芯3A4000/3B4000在CPU晶片內集成了國密算法、安全可信與訪問控制機制,相當於把紀檢組派到辦公室,安全性進一步提高,性能也進一步提高,同時大幅度降低成本。例如密碼的加解密性能有數量級的提高,而整機的成本則大幅度下降。自主可控加安全可信的結合,不光是增加了安全性,而是大大增加了安全可信機制的使用範圍。」

靳國傑: 

龍芯CPU走「市場帶技術」的自主研發路線,基於晶片級內生安全體系建立自主安全生態

龍芯中科信創總監靳國傑發表了「龍芯CPU安全體系」演講。經過近20年的積累,龍芯已初步實現自主和安全的深度融合,並建立起自主安全生態體系。龍芯自主設計的晶片級內生安全體系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漏洞防範設計、硬體國密算法、安全可信模塊、安全訪問控制。龍芯掌握CPU自研能力,可以從機理的根源上防範漏洞,3A4000/3B4000對於「熔斷」和「幽靈」漏洞免疫,是國產處理器中最早發布免疫CPU型號的廠商。龍芯內置安全模塊支持硬體的國密算法、安全可信,是目前唯一通過國家商密二級型號認證的CPU。龍芯在CPU核內增加流水線級別的安全訪問控制機制。在商密、等保領域,龍芯的安全性具有明顯優勢。靳國傑介紹了龍芯在內生安全方面的付出,以及致力於打造安全生態體系的決心。龍芯支持國密算法的大量應用場景,支持可信計算,在安全固件、網安/密碼設備、安全作業系統、安全瀏覽器、等級保護2.0產品等領域和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相向而行,共同築造信息安全邊疆。龍芯中科聯合衛士通發布了龍芯安全模塊。該模塊獨立於處理器核工作,集成硬體加解密算法和安全可信管理功能,支持國密算法SM2/SM3/SM4,可以取代外置密碼卡,性能優良。龍芯3A4000已經通過國家商密二級型號認證,並且可以給應用廠商提供SDK做定製開發。

龍芯安全生態體系合作廠商助力發布會

基於龍芯的安全解決方案精彩紛呈

出席發布會的龍芯安全生態體系夥伴圍繞龍芯的內生安全,分別講解龍芯安全生態體系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衛士通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龍芯安全模塊及SDK深度解讀》,介紹了龍芯安全模塊在商用密碼領域的高安全、低成本、易使用、輕改造和強合規等特點。龍芯CPU與密碼融合設計,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發揮最大效能。中電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介紹了《崑崙安全可信固件》。此安全固件可實現六方面安全功能,包括安全引導、數據保護、身份認證、可信度量、可信恢復、配置管理,為龍芯計算平臺提供安全運行環境。北京可信華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分享了《可信計算3.0技術應用與實踐》。龍芯支持TPCM內置於CPU晶片的整機設備,由可信節點和可信管理中心組建可信系統, 從「封堵查殺」被動防禦轉變為主動免疫,已經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和實際應用案例。統信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帶來了《安全作業系統設計與規劃》報告。安全作業系統堅持超越開源Linux發行版的設計原則,與安全廠商合作,建立並維護安全標準、響應機制與接口規範。統信安全作業系統已經與龍芯深度適配,達到良好的體驗和安全性。360集團的發言圍繞《360瀏覽器安全再度升級,率先適配龍芯安全模塊SDK》展開。龍芯平臺瀏覽器已完成國密改造,可以訪問國密網關、國密Web伺服器。瀏覽器調用龍芯硬體國密算法,SM3、SM4性能提升10倍以上。寧波和利時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來賓作了《安全可信PLC控制系統助推工控主動免疫創新發展》報告。基於龍芯2K1000的安全可信PLC控制器是實現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關鍵設備。基於內生安全技術可建立涵蓋控制設備安全、網絡通信安全、業務流程作業安全的工控系統主動防禦體系。發展自主CPU以及建立自主信息技術體系和產業生態,是國家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信息安全的挑戰將長期存在於我們周圍,必須掌握自主能力,用技術構建安全壁壘、用生態形成安全屏障。本次發布會的勝利召開標誌著自主和安全的深度融合。龍芯中科將充分汲取大會成果,繼續以自主創新為方向,聯合生態合作夥伴並肩而行,為中國信息產業體系添加「自主」和「安全」的雙重保障,築造信息安全邊疆

(來源:崑崙策網【授權】,轉編自「龍芯中科」)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註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後左下角「閱讀原文」】

【崑崙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諮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崑崙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com

推薦友情關注:

共享【崑崙策網】微信公眾號

【思想火炬】公眾號        【紅色文化網】公眾號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公眾號【宏國智庫】公眾號

     

【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倪光南: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中國信息技術體系建設
    倪光南: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大中國信息技術體系建設 陸成寬/科技日報 2020-12-29 09:11
  • 在國產晶片生態系統建設上,「固態硬碟控制器」這一環打通了
    在昨天舉辦的國科微與龍芯中科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如是說。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晶片進口金額達到3120億美元,而根據WSTS統計,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全年總銷售值約4688億美元。在中國市場消耗全球70%晶片的大背景下,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裡必然受制於人,推進晶片國產化進程刻不容緩。
  • 國產CPU+OS聯手淘汰x86!倪光南院士發聲
    2020年3月18日,統信軟體聯合國內晶片、安全、應用廠商,召開高端論壇,探討權威基礎軟硬體共同應對Win7停服。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演講中表示,從2014年WinXP停服到2020年Win7停服,需要我們加快推動國產作業系統的建設,也需要加強支持開源軟體以及擴大在開源軟體生態中的話語權,加強我國軟體的核心研發能力。
  • 科學家的遠見與執著——倪光南院士
    晶片製造是個資金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需要國家下決心,吸收社會資金進行大投入來追趕。同時,基於共享軟體架構,開發發展中國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也是當務之急。晶片和作業系統構成基礎,在它上面有大量軟硬體構成一個體系,再發展大量應用形成對體系的支持,這就是一個「生態」。
  • 構建CPU級安全機制,龍芯打造自主化時代「新安全觀」
    「2020年北京密碼前沿技術與應用創新論壇」在京舉行。北京市密碼管理局局長吳鋼華、中國密碼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安曉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宋靈恩出席本次活動並致辭,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雲、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等多位專家學者做主題演講。
  • 2020數字生態領袖論壇暨中國雲體系聯盟年會隆重舉辦
    2020信息主管年會現場出席會議的中國雲體系聯盟領導專家和嘉賓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北京安全防範行業協會理事長單志剛,中國安防產品行業協會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靳秀鳳,中國電子信息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雲庭,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張新紅,中國雲體系聯盟秘書長、清華智能網絡計算實驗室主任沈寓實,公安部科信局社會治理數據支援處警務一級主任馬建輝,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大數據研究所執行所長姜斌祥
  • 龍芯發布新一代四核CPU:媲美 Ivy Bridge
    龍芯中科技術公司今天在京舉辦「龍芯2015新品發布暨合作夥伴大會」,推出了新一代全套方案,包括自主指令系統「LoongISA」,高性能處理器微架構
  • 三位院士壓軸,大數據產業生態建設與發展高峰會成功舉辦
    本次大會匯集兩院院士、政府嘉賓以及大數據龍頭企業代表,圍繞加快數字產業化,助推產業數位化,構建大數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共同探討未來大數據產業生態建設與發展的機遇與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向大會發來視頻賀辭,倪光南表示,數博會是大數據業界每年的盛事,它代表了國內外大數據領域理論和技術上的頂尖水平,承載了促交流、融智慧、謀發展、創未來的作用,是政企擴大「朋友圈」的外交合作平臺。
  • 飛騰和龍芯CPU單顆出貨突破百萬!國產CPU生態建設到哪一步了?
    國產CPU最先看自主研發的程度,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品牌推廣柯冠巖表示,判斷CPU性能的一個關鍵指標是看CPU的單核性能和內核設計能力,飛騰系列產品所有內核的研發全是由飛騰本土團隊完成。「飛騰系列的另一個特點是安全,是非獨立式國產CPU裡面首個從CPU層面建設安全架構標準,從CPU層面支持國產計算機系統自體向上的本質安全。」柯冠巖說。
  • YEF2020論壇特邀倪光南院士,新基建時代,國產自主可控信息系統路在何方?
    在新時代的信息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中,符合國產化、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品和基礎軟硬體系統有望得到快速發展。然而目前,科技領域的一些基礎設施所需的軟硬體,大部分來自海外跨國公司,在這樣的基礎下構建「新基建」的可控性、安全性都比較脆弱。加上最近幾年,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自主可控系統發展引發大量關注。此種情況下,一些人認為建設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不受制於人,構建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體系統將成為重中之重。
  • 沈昌祥院士確認參加「晶片內生安全與可信計算」論壇丨CNCC技術論壇
    提出屬性網絡體系結構、硬體並行軟體分布的路由器系統結構,強制安全控制等模型和方法,攻克了路由交換、安全控制、多路徑路由等關鍵技術,研製了高性能路由器、高密度數據中心交換機、高速網絡安全設備等重要裝備,在國家和國防信息化建設中取得廣泛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6項,在SCI/EI/一級學科刊物/等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
  • 沈昌祥院士等國內外大咖縱論晶片內生安全與可信計算
    新基建時代,科技自立自強迫切需要我們構建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體系統。然而,自主可控的晶片和計算機系統就一定安全嗎?如何保證CPU等核心晶片的安全性?如何從CPU等底層硬體、作業系統來保證核心軟硬體運行的可信性?為了對晶片內生安全和可信計算技術進行深入研討,2020年10月24日下午,CNCC「晶片內生安全與可信計算」技術論壇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2層山東廳成功舉辦。
  • 做晶片難,做CPU晶片更難,做CPU的生態系統難上加難!國內CPU生態系統建設現狀​如何?
    同時,產業生態的構建創新和合作夥伴的新品亮相,一併成為兩大會議的亮點和主題詞。龍芯:堅持「建立自主IT產業生態」目標2019年12月24日,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重磅發布龍芯新一代通用CPU產品3A4000/3B4000。
  • 慧安蜂巢物聯網作業系統平臺助力國產化替代打造信創技術新業態 ----倪光南院士寄語慧安蜂巢
    • 信創: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簡稱「信創」。     2017年1月23日,中標慧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同年5月19日,中標慧安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產品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國產信創產品,其中的核心產品包括了慧安蜂巢物聯網作業系統平臺。
  • 中國工程院院士: Win10系統嚴重危害中國網絡安全
    日前,C3安全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作主題演講時表示,微軟Win10在各個埠全面執行可信版本,將對中國的網絡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第六屆全國工控系統信息安全攻防競賽暨網絡安全高峰論壇拉開帷幕
    面對未來能源電力行業的轉型,高層次研究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華北電力大學將繼續履行以「雙一流」建設為統領,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加快構建與發展戰略目標相匹配的更高水平學科體系、人才培養體系和科技創新體系。張俊兵國家能源局信息中心主任梁建勇指出,我連續參與多屆攻防競賽,舉辦攻防競賽,是構建生態網絡安全防禦體系中的重要措施和環節,是檢驗和提升網絡安全的重要手段,有利於持續做好電力系統網絡安全工作,梁建勇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信軟司副司長王建偉指出,當前,工控安全系統相對薄弱,提升企業安全防護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
  • 風「雲」際會 共商數字經濟發展大計—— 「2020雲天大會」於京衛兩地同步舉行,開啟數據安全新篇章
    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應用、鯤鵬產業生態、信創產業、城市大腦&雲(未來)、工業網際網路與企業安全、5G應用與安全、超級計算與可信計算、航天大數據產業、「雲天中衛」建設、高端人才等10個論壇在中衛舉行。雲安全與雲應用論壇、區塊鏈技術賦能網絡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
  • 倪光南院士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往事(回復「倪光南」下載PDF典藏版)
    倪光南院士直接上書習總書記,直言建議:「基於共享軟體架構,開發發展中國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倪光南院士的報告正文不到800字,總書記手寫批示了200多字。「計算機作業系統等信息化核心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我們在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上受制於人的問題必須及早解決。」
  • 長城電腦構建全產業鏈 打造本質安全
    導致信息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威脅無處不在。要從根本上解決是這一狀況,則要回歸到信息安全的本質上,從「本質安全」抓起。掌握核心技術,信息「本質安全」需自主可控本質安全的實質是自主可控。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指出,為了增強信息安全,除了採用常規的信息安全措施外,現在人們越來越強調「本質安全」,即要求儘可能地採用自主可控的基礎軟硬體,尤其是信息化關鍵核心技術和信息基礎設施,對信息安全具有決定性作用,如果它們不是自主可控的,要想保障信息安全往往是不現實的。
  • 網絡安全及信息化專業委員會成立會議暨粵港澳網絡安全前沿技術高峰論壇圓滿完成
    今年安全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提高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構建網絡安全生態,促進產教融合,健全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體系,是國家治理的重中之重。10月25日,廣東省產教融合促進會(以下簡稱促進會)網絡安全及信息化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成立會議暨粵港澳網絡安全前沿技術高峰論壇在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東校區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