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long ago.
兩年前
與大姐姐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
「這是索尼A7嗎?」
.
「是」
.
「您使用感覺如何?」
.
「還可以」
.
「您常在什麼情景下用,好用嗎」」
.
「遠程徒步,或者其它戶外活動時用」
.
「畫質還可以,但.拍的有點虛,你幫我看看」
.
兩年後的前幾天
與大姐姐又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
「記得上次您說您的索尼A7對焦特慢是嗎」
「您現在徒步時還帶著那部A7嗎」
.
「不帶了,置辦了個Leica Q」
「對焦有點慢(A7)」
「拍風景可以,畫質不錯(A7)」
「拍稍微動感的就差點意思(A7)」
.
是時候換一臺最新的索尼全幅微單了
索尼A7III是目前全幅無反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這不是一篇嚴格的器材評測文章,而是我對索尼A7III最深刻的試用體驗。早想成文,但因較忙,一直沒能完成。這篇文章寫給我們「街拍三人組」的大姐姐,我們兩年前的一次街拍,引出了開文那段對話。
索尼A7曾是我這位大姐姐的隨身拍攝器材
她是一位超長距離徒步愛好者,長期從事電視工作,愛好各種戶外活動,也愛攝影,之前總是攜帶她那部索尼A7套機。對於這部機器,她很滿意,又很不滿意。她滿意索尼A7的畫質與小巧體積,但因為經常在戶外拍一些動態畫面,所以對索尼A7的對焦與續航不太滿意。
今年的2月27日,索尼A7III發布,我參加了試拍活動,A7III的畫質、超強的對焦性能、出色的續航,完全顛覆了我之前對索尼全幅微單相機的一些偏見,我當時就認為,如果你想現在新入手一臺全幅微單,索尼A7III一定是首選,沒有之一。於是,我想起了我這位大姐姐手裡的索尼A7,強烈建議她換一部索尼A7III。
其實作為街拍,Leica Q與索尼A7III並不是一類器材,我都很推薦。但對於徒步、戶外、旅行,甚至更高強度的攝影,索尼A7III肯定更為適合,也一定是目前全幅微單的首選,沒有之一。而對於大姐姐來說,我認為索尼A7III比Leica Q更適合她的拍攝需求。
更具性價比的畫質
在發布會前,已經對索尼A7III的參數有些了解,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發布會的試拍環節——索尼A7III的畫質超讚。
索尼A7III+FE 16-35/2.8 GM
Camera RAW解RAW
35mm f/5.6 1/125 -0.7 ISO 800
焦點處的局部放大
試拍時用的A7III+FE 16-35/2.8 GM組合,先是室內,後是室外,有靜態,也有動態。試拍時,我使用RAW+JPEG格式,因為當時A7III剛剛發布,Camera RAW還不能解A7III的RAW文件,即使從機身顯示屏和電腦顯示器裡觀看JPEG文件,也能感覺到其畫質比前兩代產品有了質的提高。
前兩天我用最新版的Camera RAW解開了當時拍的RAW文件,照片質感比當時在試拍時的感覺還要好。我甚至主觀認為,目前的主流全幅單反與全幅無反中(2400萬像素級別),索尼A7III的成像素質是最好的了。(第一時間的體驗,並非實際對比測試結果)
A7III+FE 16-35/2.8 GM
在A7III發布之前,索尼還發布了A7RIII,這是一臺4240萬像素的高像素全幅無反,這樣的器材更主要針對專業人士,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巨幅照片輸出的需求,A7III 2420萬像素已經完全夠用。理論講,在高感方面A7III比A7RIII的表現更為出色,並且也能大大減輕人們後期電腦器材的投入。另外,A7RIII比A7III的售價也貴了不少。綜合來看,索尼A7III在全幅無反中具有最佳性價比的畫質。
再也不用為對焦速度擔心了
因為對焦慢,大姐姐放棄了她的A7,對焦慢也是我對無反相機的偏見之一。當我用A7III進行試拍之後,我的觀點完全改變了。
A7III對焦面積與對焦點分布
首先,對焦面積大是無反的優勢。A7III採用4D對焦,693個相位檢測搭配425個對比度檢測對焦點,覆蓋範圍達到了93%,這就意味著從取景器與LCD中觀看,滿屏都是對焦點。
不僅對焦面積大,A7III的對焦速度也超快,官方數據是:在弱光環境下,對焦速度達到A7II的約2倍。另外,從使用的感覺上來看,A7III的眼控對焦與A9在速度與精度上不相上下,能在A7III上擁有這樣的對焦速度真是非常不錯。
索尼A7III動態人像眼控對焦樣張
索尼A7III+FE 16-35/2.8 GM
35mm f/2.8 1/1000 -1 ISO 1600
索尼A7III動態人像眼控對焦樣張焦點放大
索尼A7III動態人像眼控對焦樣張
索尼A7III+FE 16-35/2.8 GM
35mm f/4 1/125 -0.3 ISO 200
索尼A7III動態人像眼控對焦樣張焦點放大
索尼A7III與索尼A9眼控對焦速度對比
在室內拍攝動態人像時,我打開了眼控對焦功能,它的速度與精準度確實很棒。我的感覺是與A9不相上下。
電池續航可以放心了
電池續航問題也是大姐姐放棄A7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對無反的另一個偏見。索尼A7III的電池續航相比之前有了長足進步,官方數據是:約610張(取景器),約710張(LCD),而A7的電池續航僅為約270張(取景器),約340張(LCD)。這個進步是巨大的,它讓人們在戶外使用無反時,心裡會感覺更為踏實。
在實際試用A7III時,即使在戶外較冷的情況下,其實際的電池續航能力已經很接近全幅單反的水平。
除了照相,還有4K
索尼全幅無反在視頻拍攝方面有很大優勢,索尼也將越來越多的專業視頻功能集成到了無反產品中。索尼A7III除了靜態拍攝表現出色,也開始支持4K 了【XAVC S 4K : 3840x2160(30p,25p,24p/100Mbps),3840x2160(30p,25p,24p/60Mbps)】,支持4K HDR(HLG)視頻錄製、還內置S-Log2和S-Log3可提高寬容度和調色空間,使用者完成可以將A7III作為一臺準專業級的視頻錄製設備。
更放心的雙卡槽設計
A7III的雙卡槽設計讓我比較意外,因為這都是A9或者A7RIII這類專業機才有的配製。雙卡槽的最大意義就是圖片文件更為安全。象我這位大姐姐經常進行遠程徒步,雙卡設計就特別適合這類情景。
索尼提供了兩個存儲插槽,用於存儲靜態圖像和視頻:一個適用於SD卡,一個適用於SD卡和Memory Stick;下方卡槽能與UHS-II高速SD卡兼容。雙存儲卡插槽支持自動切換和同時記錄。
可以換臺索尼A7III了
因為全幅無反相機體積小巧,外觀時尚、性能不輸全幅單反,市場對這類相機越來越認可,Map Camera的月相機銷售排行榜也證明了這點,周圍的朋友、讀者也經常讓我推薦全幅無反相機。但很多人對全幅無反的對焦性能、拍攝續航、機身強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疑慮。
從索尼A9到A7RIII,無論是畫質、對焦、電池續航都已經達到了很高水準,但因為它們的定位高、售價高,我認為並不能作為主流全幅無反來推薦。當試用過索尼A7III後,我對無反的槽點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認識改觀。對於大多數專業與普通用戶,如果想購置新的全幅相機設備,那麼索尼A7III確實是首選。
更多樣張
作者簡介
楊炤龍,資深編輯
索尼世界攝影大賽(SWPA) 公開組年度全球50強攝影師
擴展閱讀
P&E乾貨: 三陽AF 14/2.8 EF+5D4速試
來自星球最美的旅行攝影作品(02)
我與明基色彩專家Chris聊色彩管理與攝影
最廣角哈蘇: XCD 21mm上市與樣片
攝影需要會校色的專業顯示器 明基亮相2018 China P&E
那個能在月亮上拍照的哈蘇相機來了
動靜皆暢快!富士膠片重磅登陸CHINA P&E 2018
有重點 有遺憾 2018 China P&E展前看點
用照片觸摸哈蘇與沃爾沃:內斂中的小任性
索尼A7行攝理想掛機頭 騰龍首款E卡口大光圈標變28-75/2.8將上市
北京車展上的全新AMG GLC 63 S 4MATIC+ 轎跑SUV
2018哈蘇X沃爾沃極致影像展: 來自瑞典哥德堡的文化之旅
TIPA 2018年影像器材大獎名單正式發布
預告:去2018北京國際車展探尋行攝中的好車
試用OPPO R15(之二):R15自拍高畫質風光照片壁紙 美過iPhone X
角逐總額60萬獎金 2018富士極致影像大賽徵稿啟動
途雖遠 我必達 日產20萬級純硬派越野車途達上市
富士X-H1與XT2有何不同?我來教你如何選
紐約車展新車之:全新豐田RAV4發布
試用OPPO R15(之一):星空紫開箱與拍照初體驗(開箱照由OPPO R11s拍攝)
夢想機車:山葉2018 Star Venture豪華旅行機車
又到「315」:我們如何正確選購攝影器材?
CP+2018見聞: 賓得K-1 Mark II與D FA* 50mm F1.4
CP+2018見聞: 索尼400/2.8 G大師鏡頭第一觀感
CP+2018見聞: 首款副廠E口全幅變焦鏡頭 騰龍28-75/2.8上手
CP+2018見聞: 松下 Leica 50-200mm F2.8-4 ASPH上手
CP+2018見聞:「散焦巨鏡」,有效控制「弧矢彗差」 | 適馬105mm F1.4 DG HSM上手
CP+2018見聞:Art首支微距,|適馬70mm F2.8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