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無反大法好!索尼A7系列選購指南

2021-02-14 一刻影像Lumos

索尼從2013年開始主推A7系列全幅微單,直到今天已經推出了三個系列兩代一共六款產品,鏡頭群也越來越豐富,影響力波及了從攝影到攝像的多個領域。

A7系列的走紅,不僅大大地促進了全副微單的進步,也撼動了尼康和佳能單反的市場地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入大法」。

可以說,現在全副的選擇中,索尼A7系列的討論是最多的,那麼新人們該怎麼選購呢~?

拍攝畫質


一般遇到這種問題,法爺會推薦先看看專業測評機構的評分,當然要選那種深入淺出的,比如DxO的評分就很直觀。

拍攝人像多,你就要多考慮色深,色深越大,色彩反映越真實,過渡越自然;如果拍風景多,就要留意動態範圍了,動態範圍大的相機,對於明暗的寬容度越大,照片更加震撼,後期也輕鬆一些;而想要抓拍的同學,就要看看低光照下的ISO數,此數值越高,相機的夜景(運動)拍攝表現越好。

僅就照片拍攝來說,A7SⅡ定位錄像,照片拍攝理應不是強項。而A7Ⅱ比A7,集中升級的點在五軸防抖,DxO在實驗室條件下給他們的畫質都打了90分,但是實際使用中A7Ⅱ無疑會穩定許多。

所以畫質排序上,法爺與DxO的意見略有不同:A7RII > A7R >A7II > A7 > A7S > A7SII。

短片錄製


上圖是一些主要的功能差距,可以看出,總分僅僅是一個畫質評分,並沒有考慮其他因素,最明顯的就是照片畫質評分只有85的A7SⅡ,作為一臺感光度高達ISO 409600的怪獸,它在錄像方面可謂是非常強勁。

1. A7RII和A7SII雖然都提供了4K內部錄製功能,但是,A7RII只有在Super35(APS-C的16:9格式下)才能實現超採樣,畫面會有裁剪,而A7SII可以在全畫幅下實現超採樣。

2. A7S也能實現4K短片拍攝,但是需要搭配外置硬碟才行,相比之下1080P超採樣更稱得上是亮點。

3. A7SII支持1920×1080/100p慢動作拍攝,而A7S和A7RII僅支持1280×720/100p。

4. 用於短片拍攝時,A7S/A7SII的高感畫質表現最佳。

經常錄製視頻的朋友們應該都了解,想要剪出清晰的1080P視頻,4K錄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短片錄製方面,法爺認為排序是這樣的:A7SII > A7RII > A7S > A7II > A7/A7R。

關於儲存卡多說兩句,A7系列都支持UHS-I高速SD卡,但不支持UHS-II超高速卡。而且,想要用XAVC格式,必須搭配64GB以上容量的SDXC卡。對於A7RII/A7SII兩款相機,如果想要拍攝XAVC S 4K 100Mbps的視頻,必須用UHS-I Class 3標識的SDXC卡。

對焦效率


對焦系統上,A7、A7Ⅱ、A7RⅡ配備的是相位/對比度混合檢測AF技術,自動對焦準確而且迅速。他們的差別在於,A7和A7Ⅱ的相位檢測點集中在畫面中心,面積小且只能用於靜態拍攝;而A7RⅡ的相位檢測點幾乎覆蓋了整個監視器,面積大而且在短片拍攝中也可以使用(搭配原生E卡口鏡頭)。

A7RII與A7、A7II對焦點覆蓋範圍對比

而A7S和A7SⅡ的對焦系統仍是對比度檢測AF,並沒有加入相位對焦技術,相比之下稍弱一些,但是其特色在於,能夠在極端弱光的情況下進行對焦,這一點也是為了迎合其視頻拍攝的定位。

所以自動對焦上,大體可以認為:A7RII > A7II > A7 > A7SII > A7S > A7R。

機身強度


1. 索尼A7系列的6款產品,還有全部的FE鏡頭都具備防塵防滴的特性。

2. A7RII和A7SII是全金屬機身(包括背板)+金屬卡口。

3. A7S和A7II是金屬機身(塑料背板)+金屬卡口。

4. A7R是金屬機身(塑料背板),A7則是金屬骨架。

機身強度方面,大體上可以認為:A7RII/A7SII > A7S/A7II > A7R > A7。

選購指南


在所有六款中,賣的最好的恐怕就是A7了,雖然他的特點不突出,但是性價比顯然是最高的,28-70套機7800塊就能拿下了,是目前全畫幅相機中價格最低的,在這個價位上,確實沒啥對手。

而A7Ⅱ在A7的基礎上,主要是增加了五軸防抖,可以實現機身防抖,這對於擁有老鏡頭的用戶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但是僅就性價比來說,法爺個人還是推薦A7一些。

A7R是與A7同時間發布的A7高階版本,最大的優勢在於3640萬的高像素和採用無低通濾鏡及無間隙晶片和鏡片位置匹配技術,使得其無論是畫面細節還是色彩都要更勝一籌。

而A7RⅡ則在A7R的基礎上,進一步將解析度提高到了4240萬像素,與此同時還提供ISO 102400的感光度,成像素質相當高,同時,4K錄製、慢動作拍攝等功能也照單全收,A7RⅡ可以說是現階段A7系列的集大成者,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A7S相對來說就是A7的視頻版本,A7SⅡ在A7S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了夜光表現,還增加了五軸防抖,更強的慢動作拍攝,現階段想要拍出更清晰更穩定的視頻,A7SⅡ無疑是你最輕量化、最具性價比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想必大家自己心裡都有取捨了,而法爺的觀點,總結一下就是:買便宜就選A7,拍照片選A7RⅡ,拍視頻選A7SⅡ。


所以騷年,你入大法嗎?

優秀的留言

有獎哦~


相關焦點

  • 【a7club原創】索尼為什麼發布a7c?還有a7m4和rx1系列嗎?
    然而,a7c來了。一直都有聲音,a6000系列什麼時候出全幅?其實a6000系列的性能一直非常優秀,但是apsc的規格是死穴,另外,索尼的apsc鏡頭也沒有針對性更新,很多時候,我們看待產品都是按主觀邏輯比如身邊的人使用情況來下觀點,但廠家不會,必定從大數據上考慮產品方向和研發。而a6000系列性能雖好但已是末日黃花,不代表未來。
  • 換臺全幅無反 索尼A7III最合適
    是時候換一臺最新的索尼全幅微單了索尼A7III是目前全幅無反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這不是一篇嚴格的器材評測文章,而是我對索尼A7III最深刻的試用體驗。早想成文,但因較忙,一直沒能完成。前兩天我用最新版的Camera RAW解開了當時拍的RAW文件,照片質感比當時在試拍時的感覺還要好。我甚至主觀認為,目前的主流全幅單反與全幅無反中(2400萬像素級別),索尼A7III的成像素質是最好的了。(第一時間的體驗,並非實際對比測試結果)
  • 全幅無反元年,索尼2018會出哪些重磅新機?
    ________ 索尼在2016到2017年刷機身的速度明顯放緩,A6300→A6500→A7R3→A9,整個E卡口微單只有四款機身,相比CN的全面布局,索尼在機身上還有不少空白,比如A7III、A7S3、A5X00等,不過無忌君覺得索粉從未懷疑大法刷機身的功力,新傳感器到位,再加上A7R3現成的公版機身(外觀已沒懸念),那還不是分分秒秒的事
  • 【a7club-35mm白皮書】索尼無反全幅35mm怎麼選?(一)
    若干年前,索尼微單自動對焦全幅35mm只有fe35f1.4za和fe35f2.8za,前者是一支褒貶不一的鏡頭,喜歡它的玄學色彩與層次,詬病它的硬指標橫評之弱,頂著zeiss的小紅花,1.4的專業門檻光圈,本應享受鮮花與讚譽,可惜前有rx1的人類精華35f2,後有性價餅乾fe35f2.8za,同門同宗,這支fe35f1.4za有點窩囊。
  • 索尼A7配啥鏡頭?聊聊FE鏡頭群
    點擊回顧:全幅無反大法好!
  • 「索尼大法好」,索尼相機怎麼樣?
    ,索尼大法好,是索尼粉絲們的一種口號,這也側面地表明了索尼產品的優秀。 在競爭的過程中,索尼很聰明地避開了單反這個兵家必爭之地,以單電和無反相機(微單)作為自身的賣點,搞差異化競爭,以輕便、操作便捷的微單體系,很快就躋身於相機領域的前端。 直到目前,提起微單,大家第一個想起的還是索尼。目前,在半畫幅中索尼的a6300和a6500口碑滿滿,而全畫幅的a7系列的三款相機也引起廣泛專注。
  • 索尼全幅無反f2.8大三元終於來了!
    圖:索尼三枚全新G-Master系列全幅無反鏡頭和兩枚增距鏡(1.4倍和2.0倍)【索尼發布三枚全新G-Master系列全幅無反鏡頭】索尼今天除了全新的A6300無反相機外,還發布了三枚全新G-Master
  • 時隔三年,索尼A7 Mark III重新定義了全畫幅無反相機
    2014年的11月索尼推出了其全畫幅無反相機A7的第二代產品,並首次加入了機身五軸防抖系統。沒想到一晃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索尼直到2018年的今天才終於推出了大家期盼已久的A7 Mark III相機。在經歷了去年A9和A7RIII的輪番轟炸後,索粉們對於第三代A7的期待自然是有增無減,那麼「大法」的答卷究竟能否令粉絲們滿意呢?至少這一次,索尼再度超越了大眾預期,並為A7 Mark III帶來了眾多讓人眼前一亮的升級。
  • 2021.2.22更新【a7club-35mm白皮書】索尼無反全幅35mm怎麼選?(增加fe35GM評分)
    若干年前,索尼微單自動對焦全幅35mm只有fe35f1.4za和fe35f2.8za,前者是一支褒貶不一的鏡頭,喜歡它的玄學色彩與層次,詬病它的硬指標橫評之弱,頂著zeiss的小紅花,1.4的專業門檻光圈,本應享受鮮花與讚譽,可惜前有rx1的人類精華35f2,後有性價餅乾fe35f2.8za,同門同宗,這支fe35f1.4za有點窩囊。35mm為什麼吃香?
  • 佳能和尼康將推全幅無反相機 單反終於要淘汰了
    ,佳能和尼康都計劃在今年年內推出自己的全幅無反相機,和索尼的 A7/A9 系列展開競爭。但是索尼之前已經向我們演示過,專業級便攜相機和全畫幅無反相機會是未來相機市場重要的發展領域,因為這類產品仍然能夠提供最優質的性能和畫質,但卻具備更好的便攜性和更低的價格。所以在 RX 系列和 A7 系列誕生以來,佳能、尼康等廠商也在這些領域大力投資。
  • 尼康全幅無反要來了......
    在現在單眼相機市場逐漸被無反蠶食,索尼憑藉A7系列既「教育」了用戶從單反轉向無反,也憑藉先發優勢佔據了足夠的市場份額。
  • 一看就懂的索尼微單選購指南
    並不是索尼故意要設計成鬼打牆畫風,而是A7系列面向不同需求推出不同機型,有的側重視頻,有的側重畫質,也有的側重於均衡的性價比。本文主要寫給沒有數位相機,想要初次購買索尼系微單的同學觀看,也會照顧到升級器材的需求。內容涉及到入門微單A6000系列、全畫幅A7系列及旗艦A9的說明,以及配套鏡頭的推薦。指南有其時效性,使用時請配合其它文章,以達到更好效果。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努力準確,但難免有錯,還請輕拍,我會及時更正。
  • 更香才會贏 四大全幅無反鏡頭群快評
    自去年松下宣布開發全幅無反相機LUMIX S1R和S1後,全幅無反市場已開啟了戰國時代。
  • 佳能無反與5D4底不同,尼康全幅無反定價出爐
    尼康500PF現身 全幅無反定價出爐________  【傳聞1】在尼康世界盃派對上新的AF-S尼克爾500mm f / 5.6E PF ED VR現身。  文章來源:The new AF-S NIKKOR 500mm f/5.6E PF ED VR lens spotted at a Nikon World Cup party【傳聞2】距離傳聞中的尼康全幅無反發布時間還有一周。NR收到了一些新的定價信息,這次來自歐洲(假設是套機定價):
  • 松下S1/S1R全幅無反最新上手體驗
    在松下正式發布S1R和S1全畫幅無反相機之後,可以說全畫幅相機市場的角逐已經變得更加白熱化。
  • 【a7club實戰為王系列】索尼fe口原廠副廠85mm大點評
    原單反版的素質已非常不錯,無論是中心銳度還是邊緣成像都幾乎是「全開即巔峰」,但這高畫質是以犧牲體積、重量的便攜性和增大像場換來的,重量達到1130克(無反或許還要加一點點),「健身馬」的前三大將之一。畫質的缺點是色散可見,表現為紫邊。優缺點都相當突出,也是當年art系列設計的取捨方向,相對低廉的價格抵消了體積重量的不適,算得上經典的副廠鏡頭(系列)。
  • 一個偽索粉的獨白 索尼大法到底哪裡好
    不過最近有一股潛伏已久的教派大有東山再起之勢,它就是調性頗高的索大黨,入黨統一口號叫:索尼大法好!  我想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這幫「邪教徒」把索尼大法好天天掛嘴上,那麼索尼大法到底哪裡好?也許我這個偽索粉能幫大家找到比較靠譜的答案。
  • 尼康佳能推出全幅無反,你會買嗎?你期待售價多少?
    我的觀點是,無風不起浪,在單眼相機銷量增速明顯放緩甚至倒退的今天,尼康與佳能的全幅無反之心早已是路人皆知,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和村長持相同觀點的還是,索尼數碼影像部門的高級經理Kenji Tanaka先生,他甚至認為尼康和佳能肯定會在接下來的一年之內推出自己的全畫幅無反相機,更為深入地參與到無反市場的爭奪戰中
  • 尼康全幅無反再曝新消息,這次......
    昨天尼康公布了新全畫幅無反的宣傳視頻,可以發現一個巨大的鏡頭卡口以及更好的握持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