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看科技資訊,品鑑最新最全的科技新聞,了解當今科技發展水平。點擊關注微信公眾號:「數碼科技大爆炸」,每天最新最全的科技資訊,輕鬆放鬆,更多好看科技資訊盡在這裡,還不快來點擊關注,讓自己化身新一代科技潮人,最新最炫酷的科技產品盡在掌握,為你選購出謀劃策!
【5月2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再次加大了對華為晶片限制,同時還將30多家中國高新科技企業以及部分機構(高校)列入到實體清單之中,這也意味著美國已經全面開始全面遏制中國科技產業崛起,而關於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等眾多核心領域,也再次引起了眾多國人高度關注,而被逼無奈的華為,也是在美國禁令尚未生效前,緊急向臺積電追加了高達50億元晶片訂單,另外華為也在不斷地尋找新的「替代方案」;
而根據目前相關產業鏈所透露信息顯示,華為所尋找新的「晶片代工企業」將會是中芯國際,而從供應鏈透露的消息來看,華為所尋找的新的晶片代工企業就是中芯國際,因為華為不僅僅向中芯國際派出了一批晶片工程師,以幫助中芯國際進一步突破晶片生產製造工藝以及生產良率,其實華為也將更多的晶片訂單開始向中芯國際傾斜,更重要的是中芯國際近期還得到了「國家隊大基金」近200億元投資,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鐵了心要扶持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在「國家隊」大力支持下,勢必也會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而目前中芯國際已經能夠量產14nm晶片,預計在下半年能夠量產N+1(7nm)工藝晶片,進一步縮小與臺積電、三星之間的技術差距。
雖然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三星之間依舊還有著很大的技術差距,但中芯國際作為一家更年輕的晶片代工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巨頭,能夠在如此之短時間內就成功量產14nm晶片,確實也是一件非常來之不易,且讓人驕傲的事情,畢竟中芯國際的發展時間更短,所以在技術方面稍顯落後,也是情有可原。
而面對想要打破技術壟斷的國產晶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非常的悲觀,同時還放出狠話:「在晶片這件事情上,大陸應該要更加專注於晶片設計,而臺積電則全面負責晶片製造,因為在晶片製造方面,大陸晶片巨頭並不容易超越臺積電。」言下之意無疑也是在表明,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巨頭,例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等,即便是不存在也是可以的;
很多網友在看到張忠謀這番話後,也是非常的氣憤:「畢竟如今臺積電也要看美國臉色行事,雖然臺積電是全球最一流的晶片代工巨頭,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晶片企業就能夠一直依靠於臺積電,畢竟現在的華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今張忠謀又在這種關鍵時刻又再次向國產晶片潑了一盆冷水,無疑也是會進一步打擊國產晶片產業發展信心和決心;」當然一直以來忽視晶片製造領域,也是中國大陸晶片企業最大的遺憾,畢竟以前晶片企業幾乎更加注重晶片設計,所以才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局面發生,後續更是直接釀成了華為悲劇。
確實對於目前國產晶片產業而言,最大的困局或許就是在晶片製造領域,因為在美國「禁令新規」影響下,最終臺積電也只能夠乖乖聽話,所以我們雖然已經耽誤了一些時間,但如果我們不再繼續補強國產晶片製造,那意味著國產晶片也將會永遠受制於「美國」,永遠無法實現自主。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目前國產晶片在製造領域依舊還存在很多較為薄弱的環節,但如果不堅定地發展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那麼後果真的也是難以預料,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更是直言道:「大陸只需要搞晶片設計,不需要進軍晶片製造領域;"如果這次我們在聽信張忠謀這一番話,那麼就將會陷入到臺積電所編造「謊言」之中,繼續以犧牲中國大陸晶片製造企業,將中國晶片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之中,無疑也將會再次奠定臺積電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巨頭實力地位,而我們就會徹底的陷入到「深淵」之中。
寫在最後:針對張忠謀所說的大陸應該專注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的相關言論,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我是科技小迷妹,每天分享有趣的數碼新資訊?互聯新事件?手機快測評?二十年專業老司機,等你上車,喜歡記得關注我哦~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轉發點讚年薪百萬,每日更新歡迎你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