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再放狠話!向中芯國際潑冷水:晶片製造不易超越

2021-02-15 數碼科技大爆炸

導語:看科技資訊,品鑑最新最全的科技新聞,了解當今科技發展水平。點擊關注微信公眾號:「數碼科技大爆炸」,每天最新最全的科技資訊,輕鬆放鬆,更多好看科技資訊盡在這裡,還不快來點擊關注,讓自己化身新一代科技潮人,最新最炫酷的科技產品盡在掌握,為你選購出謀劃策!

【5月28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再次加大了對華為晶片限制,同時還將30多家中國高新科技企業以及部分機構(高校)列入到實體清單之中,這也意味著美國已經全面開始全面遏制中國科技產業崛起,而關於國產晶片、國產作業系統等眾多核心領域,也再次引起了眾多國人高度關注,而被逼無奈的華為,也是在美國禁令尚未生效前,緊急向臺積電追加了高達50億元晶片訂單,另外華為也在不斷地尋找新的「替代方案」;

而根據目前相關產業鏈所透露信息顯示,華為所尋找新的「晶片代工企業」將會是中芯國際,而從供應鏈透露的消息來看,華為所尋找的新的晶片代工企業就是中芯國際,因為華為不僅僅向中芯國際派出了一批晶片工程師,以幫助中芯國際進一步突破晶片生產製造工藝以及生產良率,其實華為也將更多的晶片訂單開始向中芯國際傾斜,更重要的是中芯國際近期還得到了「國家隊大基金」近200億元投資,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國家已經開始鐵了心要扶持中芯國際,而中芯國際在「國家隊」大力支持下,勢必也會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而目前中芯國際已經能夠量產14nm晶片,預計在下半年能夠量產N+1(7nm)工藝晶片,進一步縮小與臺積電、三星之間的技術差距。

雖然中芯國際和臺積電、三星之間依舊還有著很大的技術差距,但中芯國際作為一家更年輕的晶片代工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晶片代工巨頭,能夠在如此之短時間內就成功量產14nm晶片,確實也是一件非常來之不易,且讓人驕傲的事情,畢竟中芯國際的發展時間更短,所以在技術方面稍顯落後,也是情有可原。

而面對想要打破技術壟斷的國產晶片,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非常的悲觀,同時還放出狠話:「在晶片這件事情上,大陸應該要更加專注於晶片設計,而臺積電則全面負責晶片製造,因為在晶片製造方面,大陸晶片巨頭並不容易超越臺積電。」言下之意無疑也是在表明,中國大陸的晶片代工巨頭,例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等,即便是不存在也是可以的;

很多網友在看到張忠謀這番話後,也是非常的氣憤:「畢竟如今臺積電也要看美國臉色行事,雖然臺積電是全球最一流的晶片代工巨頭,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晶片企業就能夠一直依靠於臺積電,畢竟現在的華為,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如今張忠謀又在這種關鍵時刻又再次向國產晶片潑了一盆冷水,無疑也是會進一步打擊國產晶片產業發展信心和決心;」當然一直以來忽視晶片製造領域,也是中國大陸晶片企業最大的遺憾,畢竟以前晶片企業幾乎更加注重晶片設計,所以才導致了今天這樣的局面發生,後續更是直接釀成了華為悲劇。

確實對於目前國產晶片產業而言,最大的困局或許就是在晶片製造領域,因為在美國「禁令新規」影響下,最終臺積電也只能夠乖乖聽話,所以我們雖然已經耽誤了一些時間,但如果我們不再繼續補強國產晶片製造,那意味著國產晶片也將會永遠受制於「美國」,永遠無法實現自主。

當然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目前國產晶片在製造領域依舊還存在很多較為薄弱的環節,但如果不堅定地發展國產晶片製造產業,那麼後果真的也是難以預料,而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更是直言道:「大陸只需要搞晶片設計,不需要進軍晶片製造領域;"如果這次我們在聽信張忠謀這一番話,那麼就將會陷入到臺積電所編造「謊言」之中,繼續以犧牲中國大陸晶片製造企業,將中國晶片製造業扼殺在搖籃之中,無疑也將會再次奠定臺積電全球最大晶片代工巨頭實力地位,而我們就會徹底的陷入到「深淵」之中。

寫在最後:針對張忠謀所說的大陸應該專注晶片設計,晶片製造交給臺積電的相關言論,各位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我是科技小迷妹,每天分享有趣的數碼新資訊?互聯新事件?手機快測評?二十年專業老司機,等你上車,喜歡記得關注我哦~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轉發點讚年薪百萬,每日更新歡迎你們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臺積電創始人再放狠話!國產芯製造無法超越TSMC:對比後才發現差距
    【7月1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中芯國際正式登陸A股市場,在上市首日股價就一度暴漲201%,再次刷新了全球晶片企業上市的「新速度」,或許中芯國際的實力所在,作為目前國內最強的晶片代工巨頭,一直都被廣大網友們寄予厚望,希望中芯國際能夠成為大陸版的「臺積電」,徹底的補足臺積電的晶片製造短板,肩負起中國晶片製造的重任,那麼中芯國際是否真的有機會成為大陸版「臺積電」呢?
  • 臺積電張忠謀放出狠話!"中國芯"要超越臺積電並不容易:如今卻被打臉?
    【6月30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的一些言論,也是遭到了網友們的集體吐槽,因為張忠謀並不看好「中國晶片」發展,所以他直接表示:「中國大陸企業應該更加注重晶片設計,而晶片製造就就直接交給臺積電就好了,因為大陸半導體製造企業並不容易超越臺積電;」 確實對於張忠謀而言,自己一手創立的臺積電,在經過了20多年的奮鬥後,終於成為了全球最強的晶片代工巨頭,如果輕易地被中國大陸半導體製造企業所超越的話
  • 臺積電張忠謀放話:中國很難超越臺積電!王傳福:晶片不是上帝造的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說,由於國家實力,很難在中國製造頂級晶片。他還表示:「只要不破壞機遇,臺積電可以憑藉其豐富的行業經驗保持長期領先地位。」不可否認,張忠謀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在他的領導下,臺積電從一個不知名的小公司成長為領先的全球半導體公司。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不起」大陸半導體製造?斷章取義的背後是嚴峻的中國半導體發展現狀……
    原來,這番言論的來源是張忠謀於2018年1月參加的鳳凰衛視一檔訪談節目《領航者》。但是,張忠謀在接受採訪時並沒有提到「大陸晶片製造無法成功」。最近,臺積電的張忠謀很難。不知何時起,一則有關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發展大潑冷水的消息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多家媒體報導稱,張忠謀「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即便大陸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製造,也很難取得成功。
  •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恩怨情仇
    臺積電一家獨大,拿下53%的份額,另外中國臺灣上榜4家,合計份額高達64%。更厲害的在於,臺積電除了三星可以勉強與其競爭外,其製造技術遙遙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包括被國人寄予無比希望的中芯國際。最後說封測。儘管國內相關報導不多,但卻是中國在主流晶片領域進步最大的。
  • 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中國就是舉國之力也很難造出頂級晶片,這是為何?
    不過,再強大的華為也有弱點,那就是華為只會設計晶片技術,不會製造生產晶片技術,因此,美國抓住這一點,讓臺積電停止給華為供貨晶片,否則將會失去美國提供半導體技術。華為5G麒麟晶片沒有臺積電代加工,國內又找不到能生產5mn-7mn晶片的廠商,中芯國際只能生產14mn晶片,機器設備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華為要想做自主晶片,唯一的出路就是自己投入設備生產或找比亞迪聯合生產製造。
  • 臺積電董事長再放狠話!即便失去大陸晶片市場:臺積電也不受影響
    【7月11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已經正式回國上市,募資金額更是高達500多億元,直接創下了近十年新紀錄,同時29天就完成了IPO上市所有流程,同樣也打破了新紀錄,受到如此熱捧的中芯國際也是再次證明了國人對於中芯國際的支持力度,對此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後續中芯國際肯定會接到國內晶片廠商的大量訂單,以進一步擺脫對於臺積電的依賴程度,這意味著臺積電也將會慢慢失去中國市場
  • 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
    二人在當時應該從未想過會在未來變成宿敵:張忠謀在臺灣創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張汝京幫助大陸打下半導體代工的基石(中芯國際)。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任職多年之後,辭職回臺灣創辦了臺積電。
  • 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的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一顆微不足道的晶片的背後,是千億,萬億的供應鏈市場。背後也牽涉了很多的大公司,比如生產光刻機設備的荷蘭ASML公司,製造晶片的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其中ASML和臺積電都是世界第一,一個是世界上實力最強的高端光刻機製造公司,也是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企業。臺積電也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蘋果、英偉達、高通等都是臺積電的客戶。
  • 張忠謀身退,臺積電「守城」
    對於臺積電來說,張忠謀是創始人,也是守護人,在他退休之後,臺積電將何去何從呢?  張忠謀做到了未雨綢繆。獨立分析師陸行之2017年10月提供Smartkarma的報告指出,張忠謀已經規劃好臺積電未來2年研發、設計、實驗、試產和量產,包括7納米、5納米、3納米製程晶片。
  • 全村人的希望中芯國際上市離國際先進堪比男足!日經:臺積電和三星的半導體戰爭!
    中芯國際閃電回歸,公司股票將於7月16日在科創板上市,中芯國際市值登錄科創板之首沒有什麼問題。
  • 中芯國際的前世今生(深度好文)
    二人在當時應該從未想過會在未來變成宿敵:張忠謀在臺灣創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張汝京幫助大陸打下半導體代工的基石(中芯國際)。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任職多年之後,辭職回臺灣創辦了臺積電。
  • 知道比爾•蓋茨,知道任正非,就應當知道張忠謀:為中國製造「芯」精益求精!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晶片和充電控制晶片。其中管理晶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 ID 、充電狀態、放電次數等數值;充電控制晶片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他獨霸全球晶園代工產業,他獨創「破壤式創新」的商業模式,他是全球創新技術催生幕後的推手,他的企業是臺灣唯一全球百大市值企業,他令員工人數快速廣增,他肩負臺灣社會責任並照顧股東,他就是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先生。
  • 臺積電、中芯國際、ASML三家的大股東是誰?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臺積電、中芯國際、ASML這三家企業都是屬於科技企業,也是半導體領域的「三劍客」。首先是臺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其晶片製程已經領先於全球,目前市面上最為先進的晶片製程5nm,只有臺積電和三星能夠生產,而臺積電的工藝要更加的成熟一些。中芯國際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
  • 張忠謀再次公開發聲,暗諷大陸晶片製造,王傳福:晶片不是神造的
    張忠謀對大陸晶片製造的看法臺積電保持晶片製造行業的領先第一,最先進的晶片製造技術掌握在臺積電手中。目前臺積電已經實現了4nm晶片的生產,幫助聯發科造出了4nm工藝製程的天璣9000晶片。這是臺積電技術領先的一大體現,就算三星實現了4nm晶片的量產,良率和產能依舊是臺積電佔據更大的優勢。不過這些年大陸晶片製造發展迅速,中芯國際2017年主要製程為28nm,到了2020年已經將工藝提升至14nm,進步非常明顯。
  • 臺積電之父—張忠謀的中國 "芯"...
    但是在在半導體世界風雲了半個世紀的張忠謀,他是如何在全世界芯中的地位是如何建立的?對中國,對華為是如何力挺的?退休兩年的張忠謀,已按自己早前的規劃,週遊世界,雲淡風輕。蘋果、華為、高通,全球絕大多數高科技巨頭的「心臟」,都被臺積電握在手裡,而且很難在短時期找到可以替代它的人。業界曾因此評價在位時的張忠謀,他一跺腳,全球科技業都要震一震。2017年,張忠謀摔了一跤,全球都關切地打聽:嚴不嚴重,要不要緊?臺灣地震或停電,國際財經媒體的第一個電話也都是打給臺積電,而不是臺灣當局。
  • 張忠謀:大陸半導體打不贏臺積電
    他強調,自己沒有說過這些話,他非常支持政府,也支持民選總統,臺積電根留臺灣,也將持續在臺灣投資。在張忠謀的帶領下,臺積電從一家默默無聞的小公司,成長為曾經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企業,將全球超過一半的晶片代工業務攬入懷中。但北京商報表示,對於臺積電來說,失去張忠謀的領導,就好比失去了靈魂,能否在未來抵擋住來自三星、英特爾、中芯國際等競爭對手的壓力,尚待觀察。
  • 告別了美國的中芯國際和中國晶片現代化之路
    在上海,他們受到了時任市長徐匡迪的熱情接待,帶他們來到遍布農田的浦東腹地,向張汝京展示了上海為他們規劃建廠的大片土地。那個時候,張江還是一片農田,中國的房地產,也還處在未來十幾年大牛市啟動前的冷場期。就在完全不受關注的情況下,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晶片工廠——中芯國際,拔地而起。張汝京也全不負其建廠狂人的盛名。
  • 臺積電、臺聯電的較量!張忠謀的「偷竊」!
    在此之前,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均是從設計到製造大包大攬。晶片設計的投入動輒十億美金起步,晶片製造則只多不少。這讓半導體成了技術與資金雙密集型的昂貴產業,整個市場也都被幾家巨頭牢牢掌控,後來者很少有機會切入。臺灣對半導體產業的大創新則是將設計與製造一分為二,由此催生出兩個新的產業:晶片設計、晶片製造。
  • 張忠謀,任正非和李彥宏的「芯」事
    一個月前,被譽為臺灣「半導體教父」的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退休。這位87歲高齡的老人,一直從事晶片工作,在1987年創立了臺積電。他一生喜歡文學想當作家,在退休感言中,還引用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對臺積電「揮一揮衣袖」。同樣是1987年,43歲的任正非下海創業,在深圳創立了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