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1)初步了解光學知識
2)感知小孔成像原理和照相機成像現象
實驗重點:
了解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原理
實驗認知:
小孔成像: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屏幕與物之間,屏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凸透鏡:中央部分比邊緣部分厚的叫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正透鏡」可用於遠視鏡與老花鏡。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形成的像的特點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大小視物、光屏到小孔的距離比,如果屏到小孔的距離小於物到小孔的距離,則像比物小,反之則大。照相機成像原理: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的鏡頭後會聚在膠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1)認識實驗器材:放大鏡、蠟燭、調焦筒、燈座、小孔板、底座、凸透鏡片、鏡頭座相機底座、成像屏。
2)如圖所示組裝小孔成像裝置,先把成像屏扣入底座圓筒槽內,再把小孔板扣入鏡頭座內後與調焦筒相扣, 最後把調焦筒與底座圓筒相套,轉著移動調焦筒可以調整(焦距)成像效果。
3)放大鏡成像:如圖所示把放大鏡插在燈座上,點燃蠟燭,調整蠟燭、放大鏡和成像物之間的距離,看到成像物上的像最清晰為止。
4)把以上裝置內的小孔板換成凸透鏡片,就變成照相機裝置。點燃蠟燭,調整調焦筒距離,讓成像屏上的蠟燭成像最清晰為止。
提示:鏡面容易磨損,手指儘量不要接觸鏡面,以免影響效果;用火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