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華映事件影響小,手機面板供給充足且價格穩定
集微網消息,2月20日,據中央社報導,雖然華映在債務風暴後復工,僅小量生產,但由於手機面板供給充裕,對價格的帶動有限,面板價格維持穩定。
近日,華映表示公司各廠區無塵室皆正常運作,生產設備仍以最小費用運轉待機,人員皆正常出勤,目前正積極規劃復工,以3月初復工Array投片為努力目標。
今年1月,華映大尺寸面板合併出貨量約0.4萬片,較2018年12月減少74.1%;中小尺寸面板合併出貨量約280萬片,較12月減少38.6%。1月份自結合併營收僅有1.74億元(新臺幣,下同),較去年12月9.39億元驟減81.5%,較去年同期更是減少了93.3%。
雖然華映面板出貨量斷崖式下跌,但研調機構群智諮詢指出,1月以來整體手機面板市場需求下降,且因下遊廠商都有庫存,儘管有華映債務事件影響,整體面板出貨量略降,但需求也下降,對價格的帶動依然有限,整體面板價格維持穩定。
針對今年第1季面板供需,群創光電錶示,大尺寸面板價格可望在第1季觸底,但包括手機面板在內的中小尺寸面板將因智慧型手機進入傳統淡季,且整體市場需求逐漸飽和,使出貨趨緩。(校對/Aki)
2.已確認成為蘋果第三大柔性屏供應商?京東方:不清楚此事
2月20日,有消息爆出,中國面板商京東方確認將成為蘋果第三大柔性OLED面板供應商。不過截至目前,蘋果的質量認證流程尚未走完。
京東方柔性屏
搜狐科技就此向京東方方面進行確認,不過對方表示此「確認消息」並非官方發出,也不清楚這一消息的來源。
據韓媒ET News17日消息,繼韓國三星、LG後,蘋果有意選擇京東方(BOE)成為第三家OLED柔性屏供應商。據韓媒表示,京東方已獲得蘋果的供貨資質,但蘋果方面將對京東方的技術進行審核,待後者交付,可能還會有很長一段時間,因此是否在今年新款iPhone上就能看到國產面板的身影還無法確定。
目前,京東方已經成繼華為之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高科技企業代表。1月8日,美國專利服務機構「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 IFI Claims發布了2018年獲得最多美國專利數量的企業排行榜,中國企業獲得美國專利的數量則創歷史新高。其中,華為、京東方兩家企業進入前20強。
受京東方影響力不斷提升,今年2月開始,京東方A股價突然暴漲,其最高漲幅一度超過50%。搜狐科技
3.觸控顯示看瀏陽,藍思、群顯等項目入選長沙2019重點項目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近日,長沙公布了2019年重點產業項目名單,瀏陽有10個項目入選,包括藍思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項目、天嶽碳化矽材料和晶片項目一期等。
(圖片來源:瀏陽發布)
華域視覺項目
華域視覺的汽車智能車燈項目佔地200畝,投資總額約10億元,2019年預計投資7億元,並將完成一期主體建設,達產後年產燈具約380萬臺套,產值可達20億元。據悉,該項目主要為長沙大眾工廠配套,同時可輻射中、南部市場,項目預計2019年10月建成投產。
藍思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項目
藍思機器人與智能裝備項目總投資52億元,2019年預計投資6億元,並將基本完成建設、投入生產。
藍思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建設項目
藍思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建設項目2019年預計投資13億元,建成投產後將成為中南地區很大的專業3D曲面玻璃生產基地。並形成年產1.5億片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含視窗防護玻璃和玻璃背板/外觀件)的產能,以滿足消費電子市場對外觀防護玻璃的新需求。
群顯科技高端顯示器模組項目
群顯科技高端顯示器模組項目總佔地約1300畝,計劃一期投資過100億元,將建設成集新型顯示功能器件、材料與應用於一體,以集成開發與整合製造為主的平臺化、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一期投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DITO觸控傳感器項目
DITO觸控傳感器項目是由藍思科技與日本寫真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目前,該項目的4條生產線已全面投產。據悉,該項目計劃投資人民幣52億元,2019年預計投資15億元,完成部分廠房建設並投入生產。全面建成投產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年創稅收過10億元。
天嶽碳化矽材料項目
2018年11月13日,天玥碳化矽材料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材料項目及成套工藝生產線正式開建。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主要生產碳化矽導電襯底,預計年產值13億元;二期主要生產功能器件,預計年產值50億至60億元,稅收5億元至7億元。目前項目一期已經進入主體結構建設階段。
豪恩聲學項目
豪恩聲學項目總投資50億元,分二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30億元,將於2019年9月份竣工投產,主要生產微型電聲元器件和消費類聲學等產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遊戲設備及電腦周邊設備等,投產後預計年產值達50億元,年利稅可達5億元。
在長沙市確定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和健康產業「兩主一特」的定位後,瀏陽經開區的顯示功能器件、生物醫藥、環境治理技術及應用產業鏈列入長沙市的新興及優勢產業鏈,承擔起長沙市在相關產業鏈發展中的「領頭雁」作用。從以上項目也可以看出,瀏陽顯示產業在不斷擴大。(校對/小北)
4.奇景Q4 每ADS獲利優於預期 2019年樂看非驅動IC增長動能
芯科技消息(文/羅伊),奇景光電財報出爐,公司表示,因更有利的產品組合,去年第4季營收淨額58.81億元新臺幣(單位下同)與毛利率24.3%均符合法說會預估,而每ADS盈餘約1.51元則優於法說會預估。展望今年,奇景看好車用、電視市場及智慧型手機應用的TDDI的增長動能。
本季因傳統淡季效應,智慧型手機客戶調整庫存,對手機驅動IC營收產生負面影響,奇景預估,2019年首季營收將季減14%至19%,毛利率約23%左右,季減1.3個百分點,每ADS淨損0.31至0.92元之間。
至於全年展望,奇景指出,全球經濟不穩定下,電視顯示屏市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將蒙上陰影,運營將把成本管控放在首位,但看好車用、電視市場成長動能;另在去年第4季導入韓國主要智慧型手機廠,TDDI出貨量將顯著增加,也樂觀看待相關產品線的營收增長。
奇景說明,公司在8K電視、AMOLED顯示屏驅動IC技術、3D感測、超低功耗智能感測,及智能家居等領域維持技術領先。其中,採用奇景更高端顯示屏驅動IC、TCON技術的新型8K電視將在今年3月推出,奇景也與顯示屏客戶合作,將8K技術布局至高階電競PC、專業監視器等新領域,因此對新應用增長動能持正面態度。
身為3D感測領域領導者,奇景亦正參與進行3D傳感器新案,目前Android智慧型手機廠的3D傳感採用率仍偏低,主因3D傳感硬體成本較高、與智慧型手機整合的前置作業耗時較長所致。公司正致力於開發新一代解決方案,目標提供Android客戶2020年智慧型手機機型。
LCOS微投影方面,因應用於眼鏡裝置及抬頭顯示器,具有較高平均銷售單價和毛利率,且競爭對手少,將成為奇景長期挹注動力。同時,奇景也與不同的製造廠合作,將LCOS微投影內建於小型投影機,預估自今年起開始對公司營收產生貢獻。
奇景去年第4季稅後淨利為約2.61億元,季增852%,年減64.1%,單季每ADS盈餘約1.51元,高於法說會預估的0.46元至1.11元,主要來自業外加計某項投資未實現評價利益約0.52元所致。2018年全年營收淨額217.61億元,年增長5.6%。全年毛利率為23.3%,年減1.1個百分點。全年稅後淨利2.64億元,全年每ADS盈餘約1.54元。(校對/團團)
5.日廠動作轉積極,但OLED已供給過剩
繼日廠 Sharp 在 2018 年第四季正式推出採用自製 OLED 面板的新款手機後,近日外電又頻頻報導,日本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大廠 Japan Display Inc(以下簡稱 JDI)也積極規劃 OLED 面板產能,並試著向海外籌措資金。然而,就在日廠正嘗試起步踏入 OLED 領域之際,目前大陸包含已投產及在建中的 OLED 工廠,其實已經超過 10 座,在應用需求還未跟上供給情況下,OLED 面板已面臨供給過剩的環境。
至於臺灣相關供應鏈廠商是否有機會在這波 OLED 產業發展取得利基?其實從 OLED 工廠設備資本支出龐大、臺灣面板廠現階段仍僅友達光電擁有少量小尺寸 OLED 面板用於穿戴裝置、AR 應用產品,零組件方面只有明基材開發出適用於 OLED 的柔性偏光片、和鑫持續供應 OLED 觸控感測玻璃來看,在這場 OLED 大戰中,可說是韓國領先、大陸急起直追、日本慢了一步、臺廠乾脆跳過了。
零件 / 技術影響 OLED 解析度
IDC 資深研究經理徐美雯指出,儘管現在業界已有大量 OLED 生產線,但受限於關鍵零件材料供給問題以及生產技術門檻,除了三星之外,多數廠商的 OLED 面板解析度只能做到 Full HD 或者更低。然而,隨著 LCD 技術不斷精進,目前高端智能型手機的屏幕解析度多已達到 QHD(2,560×1,440)。
換言之,現在的 OLED 產能雖多,但大都無法符合高端智慧型手機的需求,對中低端手機來說,採用 OLED 面板的成本又太高,才會造成供給端和需求端無法銜接,變成供給過剩。
在三星成功推出全系列搭載 OLED 屏幕的移動裝置產品,蘋果 iPhone 也開始導入 OLED 屏幕之後,大陸在 OLED 的發展腳步就馬不停蹄。目前大陸地區包含已量產及在建中的 OLED 工廠,至少已超過 10 座!
根據臺灣工業協進會資料顯示,包括京東方、天馬、維信諾、柔宇目前都已經有 OLED 產線導入量產,同時,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信利、和輝也還有數座規劃在建中的 OLED 新廠,預計投產時點可能陸續落在 2019~2021 年。
iPhone OLED 仍由三星獨拿
目前蘋果 iPhone 使用的 TFT LCD 液晶面板主要供應商包括 LG Display(簡稱 LGD)、JDI,iPad 的 TFT LCD 面板主要由 LGD、JDI、Sharp 供應。雖然 LGD 已順利量產出大小尺寸的 OLED 面板,但因認證時間長,據悉,截至 2018 年底為止,iPhone 採用的 OLED 面板仍由三星獨家供應。
至於日本面板廠先前礙於資金限制在 OLED 投資較慢。但基於長期身為蘋果供應商的優勢基礎,最近日本廠商在 OLED 的布局動作明顯又加大了起來,目標當然都是瞄準下一代 iPhone 屏幕面板。
其中,Sharp 已於 2018 年底開始量產 OLED,初期以 6.2 吋解析度達 2,992×1,440 的 OLED 面板導入自家手機 SHARP AQUOS Zero,並在 2018 年底上市。JDI 最近也頻頻傳出 OLED 相關產能建設規劃,甚至海外資金籌措計劃,試圖引進大陸與臺灣的資金來強化後續 OLED 投資。
大陸 OLED 潛力不容忽視
不過,從現有 OLED 產能狀況來看,日本面板廠現在才開始要生產 OLED,時間點看來,似乎還是有點遲了。因為若從大陸這幾年在顯示器產業投注的資源規模和學習曲線來看,未來大陸業者要成為全球最重要的 OLED 面板供應大國,或許也非不可能之事。
以 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溫多晶矽)為例,幾年前還是 TFT LCD 的高端技術,量產良率相當低,因為傳統 a-SI TFT LCD 製程只需要 4~6 道光罩,LTPS TFT LCD 製程則需要 9~11 道光罩。後來經過大陸業者全力擴充擴充 LTPS TFT LCD 產能,改善生產技術,如今 LTPS TFT LCD 已經成為因供給量大穩定且價格合理的成熟技術產品,天馬也已成為全球最大 LTPS TFT LCD 面板供應商之一。MoneyDJ
更多重磅新聞:
1.雷軍科普如何用小米9拍月亮:不用外設,隨手拍
2.深陷資產糾紛 韜蘊資本「拋棄」易到用車
3.臺積電股利政策大變革 今年股利2次發放共配發每股10元新臺幣
4.為了給華為開啟大門,德國或將修改電信法
5.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 瀛通通訊2018年度淨利下滑23.89%
6.普路通實控人轉讓10.66%股權 大股東已完成工商變更
7.5G網絡比4G快10倍 沃達豐首次將5G手機接入網絡
8.全球最快!小米推三款無線充電新品,率先支持20W無線快充
9.華為P30 Pro拍月亮疑似樣張曝光 超級四攝/多倍變焦
10.SpaceX獲得美國防部近3億美元合同:發射偵察衛星
11.為5G準備!LG U+在主幹網絡安裝86 Tbps路由器設備
12.著力培育5G核心晶片,重慶2019年持續推進5G產業
13.小米9拍照世界第三,僅次於華為Mate20 Pro/P20 Pro
14.滴滴探索邊界的R-Lab裁員,今日給出賠償方案
15.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公開信宣布離開 投身區塊鏈
16.浦東張江高成長性企業「創新濃度」高
17.曾獲深圳最高科技創新資金支持,大普微電子再獲龍崗區資金支持
18.就在3月1日!vivo子品牌iQOO手機發布時間確認
19.微軟向歐洲12國提供安全計劃網絡服務
20.蘋果收購初創公司DataTiger,改善數字營銷方式
21.中國RISC-V產業聯盟1月再添三員大將,清華系投資機構加入
22.全球不同時段4G下載速度排名出爐,歐洲表現最穩定
23.達方取得世同金屬60%股權 合攻電動自行車與電控元件業務
24.新一代驍龍855性能怪獸 iQOO發布會公布:3月1日深圳
25.美光在臺DRAM製程加快升級 將徵才千人
26.華為學習?小米9也加入了防系統老化測試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