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國外31家遊戲廠商投資布局與18款手遊產品海外動向一覽

2021-02-24 遊戲頭條
遊戲頭條

微信號:gametoutiao(←長按複製)

中國首家顧問式新媒體定製屬於您自己的媒體內容

作者丨好春光

當我走向你的時候,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註:1,該數據全部來自於公開消息,並盡力查找新聞來源,保證儘量準確真實。2,①該7家韓國遊戲公司,全部由Capstone風險投資基金出資,但背後是騰訊在2008年年初就向Capstone Partners旗下的Capstone風險投資基金出資100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500萬元)。3,在其7家公司之中,Studio Hon被韓國Wisecat公司收購,Next Play被韓國NCSOFT公司收購。兩家被收購,但風投基金持有股份不受影響,也就是騰訊股份不變。4,Eyedentity Games公司,10年9月消息,盛大披露公司以9500萬美元收購Eyedentity Games公司,騰訊股份是否受影響尚不詳。5,圖片中「≤」符號表示,該融資不只騰訊一家公司參與投資,但騰訊具體參與金額不明。6,最後一家Raptr曾多家媒體表示被騰訊投資,但就從新聞來源並未發現是騰訊投資。當然如有缺漏或錯誤歡迎補充。7,時間以公開時間為準。


2014 年 7 月截止的數據

一 騰訊海外資金布局戰略

1、對於先進市場、對國內影響較大的市場,通過投資關係進行優質遊戲的引進與代理。

在端遊時代,用戶對遊戲成高時間投入,並有極大熱情,對於遊戲品質要求較高。對於遊戲廠商而言資金、技術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端遊早期,國內廠商大都引進相對發達的韓國遊戲,如《奇蹟》、《傳奇》、《天堂》等。對於社交起家的騰訊而言,其研發實力更是無法與國內遊戲廠商抗衡。這時候便需要代理更為優質的網遊來提高市場佔有率,便早早地在05年之時投資韓國網遊廠商Gopets Ltd公司,以此引進韓國遊戲。在當時較為主流遊戲市場MMORPG類型中,騰訊遊戲並無太多起色,07年左右,騰訊遊戲戰略上開始轉向細分市場,在韓國設立子公司,並通過韓國風險投資公司Capstone對韓國遊戲公司的投資,來引進細分類型遊戲,如後來的《CF》、《戰地之王》、《DNF》等。

2、對於新興市場,通過技術與資金支持,為以後遊戲發行鋪平道路

在於中國接壤的越南,其收入收入、GTP和貧富差距等方面,跟中國社會結構基本相似。此外,越南有2000萬網民,佔總人口25%,這個比例跟中國也較為相似,且越南在目前的市場狀態就跟中國幾年前一樣。未來市場方面不可小覷。騰訊較早的就向越南運營商Vina Game提供即時通訊軟體QQ技術,同時還有休閒遊戲產品的合作。08年,騰訊向Vina Game投資並佔有20。02%的股份,而Vina Game在越南遊戲市場的份額已超過3/4,並在東南亞也有著不錯的佔有率。騰訊通過Vina Game公司推廣《QQ飛車》時,就在東南亞地帶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此外手遊有《天天酷跑》、《天天愛消除》等產品。

3、藉助其他風投機構,對壁壘較高市場或大型遊戲公司進行間接股份控制

在海外投資方面,鑑於其本土的市場壁壘,文化等原因,有些時候並不能直接投資。騰訊曾藉助兩家風投機構進行海外投資,這兩家分別為:韓國Capstone Partners、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DST」)。在上文的「注」中,已有詳細講解韓國Capstone Partners,這裡就不在重複。對於DST,10年4月,騰訊公布向DST投資約3億美元,交易完成後持有DST約10.26%的經濟效應,持有DST約0.51%的總投票權。而DST持有包括Facebook和Zynga等股份。在Facebook方面,08年之時,騰訊在美國與Facebook採取了直接合作,但最後因文化差異等方面無疾而終,同時也導致後來在美國的子公司不得不大幅裁員。此次,藉助DST間接控股Facebook,也將加強與Facebook的合作關係。

對於全球發展迅速的手遊市場,在12年之時,騰訊的投資戰略也從端遊轉向手遊行業,自12年以來,騰訊共投資了11家手遊,而端遊僅為1家。對於投資主要有三大優勢:第一,建立投資關係,在業務往來將更加頻繁,更方便於代理所投資公司的優質產品,「近水樓臺先得月」,在代理過程中也更加方便,也是在端遊時代,騰訊主要投資韓國市場的原因,當然在手遊時代,韓國市場也不錯;第二,在投資行業先進公司之中,通過業務往來,聯運或獨運遊戲產品方便學習外來先進經驗。這既是當初騰訊以社交起家成現在遊戲收入為主的重要原因。第三,通過投資關係,在與同行競爭之中,一個是有跟多資源,二是能夠打壓同行與所投資公司的業務往來,騰訊曾在收購韓國Pati Games公司時,就對阿里與該公司業務關係造成影響。

當然騰訊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之一,也不僅僅是在遊戲行業布局,不過在整個海外投資之中,在遊戲行業投入是最多,其次是社交、電商以及新興領域。這也跟騰訊公司戰略有關,在騰訊公司2001年左右就形成了「免費平臺+增值服務」模式。而遊戲正是圍繞著「免費平臺」的增值模式,同時也是毛利率較高的行業,利於「平臺」變現。

二 騰訊遊戲海外產品篇:

註:以下產品收集來自於APP ANNIE,主要查找暢銷榜前350名,且主要看騰訊自研有手遊產品,如《雷霆戰機》與《拳皇98 終極之戰 OL》等,非自研非發行就不考慮在內。此外,日本與美國榜單並未發現騰訊產品動向。同時,產品收集只包括騰訊主公司,不涉及國內控股公司(《雷霆戰機》的愛樂遊與《拳皇98 終極之戰OL》的掌趣便在此列)與海外子公司。榜單時間:10月17日。

香港


在香港遊戲市場,騰訊共有11款產品,在前三的遊戲分別為第15名的《全民飛機大戰》、第40名的《天天傳奇》、第65名的《雷霆戰機》。在國內排名為第4名、第84名、第21名。輕、中、重三個層次都有涉及。

澳門


在世界第一賭城的澳門,棋牌遊戲向來都有很泛的用戶群體以及較多的用戶基數。在澳門,騰訊的手遊產品前350名都分布在棋牌領域,其中《歡樂鬥地主》在棋牌手遊類型中排名第二,第一為涉賭程度較重的《富豪娛樂城》。不過令遊戲頭條較為奇怪的是,騰訊在香港與澳門之間的差距有這麼大,在香港前350名有11款且遊戲各類型均有分布,而在澳門前350名只有3款且只在棋牌領域。

臺港以及東南亞


騰訊遊戲在東南亞一帶(包括臺灣、甚至是澳港)發行主要通過Vina Game與Garena兩家公司。Vina Game上文已有介紹騰訊控股30.02%,合作遊戲有《QQ飛車》、《天天酷跑》、《天天愛消除》等,其中《天天愛消除》在Vina Game自家Zalo平臺上發行。Garena有傳聞騰訊控股,甚至是有媒體透露,但遊戲頭條並未找到具體的新聞報導。合作遊戲有:《QQ飛車》、《英雄聯盟》、《七雄爭霸》、《全民英雄》、《雷霆戰機》等(對應研發商:騰訊、Riot Games、遊戲谷、星創互聯、愛樂遊均有資本關係)。所以榜單中只有騰訊自研的《全民突擊》在臺灣被Garena發行,改名為《雷霆突擊》排名第6。

韓國


Netmarble是騰訊投資CJ Games公司之後,該公司與CJ E&M旗下的遊戲發行部門Netmarble合併而來。也就是Netmarble也受騰訊控股。騰訊在韓國的遊戲發行也主要是通過Netmarble來完成。其中《全民突擊》韓名《백발백중forKakao》排名第4。還有一款《天天炫鬥》在韓國名為韓名《시티앤파이터 for Kakao)排名1103,在大陸排名第22,在香港排名第136,在臺灣排名第908(遊戲名為《無敵炫鬥王》)。


雖然騰訊海外動作頻繁,但大多數投資多屬於戰略性投資,並不急於套現。此外,在騰訊15年財報顯示,其中國大陸地區收入為638.61億元,其他地區收入為53.96億元,佔到總收入的7.79%。在遊戲產品上的表現,如《熱血傳奇》,由騰訊獨代,也只在大陸發行,其騰訊諸多產品也僅在中國區發行。雖然資金在海外流通較大,但其產品並沒有在海外大力發行同時除了今年1月份上線的《全民突擊》之外,其它產品並不太多可點之處。

在產品輸出海外方面,特別是在有諸多文化壁壘的地區,產品在立項之初就需要結合根據各地區用戶習慣、用戶特性以及文化背景,來做產品題材、玩法、畫風等諸多設定。而這些往往不能結合的很好,經常出現「厚此薄彼」的現狀,顧及了海外用戶,不能吸引國內用戶。

根據VentureBeat網站報導,預計2015年中國遊戲市場收入將佔全球移動市場收入的20%,以及Newzoo預測,2016年,中國移動遊戲市場收入將達到66億美元(約409.2億元人民幣),並首次超越美國。都表明了中國遊戲市場的巨大。

對於騰訊整個公司而言,其戰略就是「免費平臺+增值服務」,一方面中國龐大的遊戲市場規模,足夠騰訊目前的利益發展,其次就在APP STORE的榜單份額而言,不僅目前表現不錯且還有待發展遊戲市場空間。而另一方面在海外發行將失去其「免費平臺」,失去「QQ」與「微信」的助力,遊戲產品所產生的效果將大大降低。同時騰訊各方面功能的延伸都是為了維護其「免費平臺」。未來也許會「QQ」+「微信」+「遊戲」同時對海外推出,或某方面作為切入點,以此進攻海外。但目前而言,資本的輸出便成為騰訊在海外較為直接有效的選擇。

結語:其遊戲產品對外的輸出,也是文化的輸出。但目前而言在海外市場表現越是不錯的遊戲,其承載的中華文化就越低,而這是種海外對中華文化接受程度較低所致,更深層次便是中國軟實力尚且不足,文化力度輸出不夠,因此基於中華文化的遊戲還無法做到國內表現不錯,同時國外表現也不錯的產品。因此這方面不僅需要遊戲廠商的努力,也需要國內軟實力的整體提升。

(PS:需要文中第一張圖excel格式的朋友,請在公眾號留下郵箱即可,我們會一一發給各位。此外,該文章原本標題為《遊戲廠商海外資金與產品一覽:騰訊篇》,鑑於信息豐富。才改標題。歡迎各位提供信息,遊戲頭條會陸續推出其他遊戲廠商海外資金與產品篇。)


遊戲頭條原創 轉載請註明來源

遊戲頭條商務合作QQ:1635074031

投稿郵箱:youxitoutiao123@163.com

關注遊戲頭條 原創*價值*觀點 了解行業資訊

下載文中遊戲或看更多內容,請點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布局全球手遊已成主業:詳解騰訊遊戲的海外投資之路
    在海外遊戲市場上投資動作不斷的企鵝3月18日下午,騰訊公布了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未經審核的第四季度綜合財報及經審核的全年綜合財報。2014年全年,騰訊2014年營收789.32億元,淨利242.24億元,而Q4總收入為209.78億元,淨利58.60億元。其中,騰訊透露以《英雄聯盟》為首的PC遊戲的用戶及收入大幅增長,錄得強勁業績。
  • 騰訊在海外投了這37家遊戲公司
    我們總結了兩點:一個是引進IP、玩法、技術這些和遊戲相關的東西,第二個是拓展海外市場騰訊確實很少引進遊戲,但是過去幾年騰訊推出的很多遊戲IP和玩法其實都來自他們投資的海外公司。從我們的統計情況來看,騰訊最早嘗試引進玩法的一款遊戲是他們在2015年推出的《頭腦達人》。這款遊戲的玩法其實借鑑了Plain Vanilla開發的《QuizUp》。
  • 【國信港股&海外】手遊出海:騰訊的全球化野望
    騰訊:投遍全球,結盟海外遊戲全產業鏈以投資換合作是騰訊遊戲布局海外的核心戰略之一。其遊戲投資布局始於2005年,16年來,已投遍全球遊戲的底層技術、遊戲研發、運營、渠道及輔助各個環節。技術方面,公司投資了虛幻遊戲開發引擎技術商Epic Games,並意外收穫頭部手遊《堡壘之夜》的代理權;IP及研發環節,公司投資了美國Riot Games(拳頭)、韓國藍洞、芬蘭Supercell,換取到了《英雄聯盟》、《PUBG》以及Supercell旗下全部手遊的代理權;發行方面,提早布局東南亞廠商Garena及韓國廠商Netmarble,為公司遊戲出海鋪平了道路。
  • 宮鬥產品都出海了!盤點完近50款出海產品,我們發現了哪些反常態的布局?
    遊戲陀螺從App Annie網站統計了18家出海廠商Q1測試或發行的49款產品(排名不分先後):騰訊(2款)、網易(6款)、智明星通(3款)、37手遊(6款)、Efun(8款)、FunPlus(3款)、樂元素(2款)、6waves(6款)、Tap4Fun(4款)、遊族(1款)、IGG(1款)、奇酷工場(1款)、龍創悅動(1款)、完美世界(1款)、暢遊(1款)、巴別時代(1
  • 累計30家,今年8家!2020騰訊投資的境外遊戲公司,有哪些風格和特色?
    放眼全球,雲遊戲、下一代主機、跨平臺遊戲,蘊藏著巨大商機,國內遊戲大廠要角逐全球遊戲市場,必然要瞄準主機遊戲市場。騰訊在海外密集布局,已經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石。那這些年來,騰訊在境外究竟投資了多少家遊戲公司,今年投資又有什麼特點?今年1月,騰訊投資白金工作室,讓業內人士大呼意外。這也拉開了騰訊2020年投資境外遊戲公司的序幕。
  • Switch銷量近8000萬/騰訊2021年1月投資14家遊戲廠商
    目前共有29款任天堂遊戲的銷量突破了100萬大關(20款為第一方作品,剩餘9款為第三方作品)。截止2020年12月31日,Switch主機累計銷量7987萬臺,Switch平臺軟體累計銷量5.32億。騰訊2021年1月投資14家遊戲廠商 灑金超6.16億美元
  • 卓越遊戲成立專項投資基金 聯合LINE布局海外市場
    去年的MGAS上,卓越遊戲CEO邢山虎就對2015年的中小型CP的艱難生存現狀作出過準確預測。手遊行業對於一款產品的成功要求的不只是背後的能力和信心,不計成本的推廣運營的雄厚資本極為重要。對於中小CP特別是小型團隊而言,沒有大企業的投資扶持,推廣難度就是擺在手遊營收面前最後的一道大坎。
  • 一年大投80家遊戲公司,騰訊變了嗎?
    近一年內,國內的遊戲行業就發起了將近200起投資事件。作為投資熱潮的領軍者,騰訊更是在近兩年間颳起了十足迅猛的收購風,僅2021年,騰訊就投資、增持了80家遊戲廠商,其中19家為海外工作室。騰訊正大手筆地在遊戲行業持續「拔起」一座遊戲帝國。一、2021年投資超80家遊戲公司,為去年兩倍,騰訊有多財大氣粗?
  • 10家遊戲大廠2016財報解讀:騰訊網易佔手遊68.46%市場份額
    雖然從2015年下半年以來,市場馬太效應逐步加劇,但是隨著移動遊戲市場份額的不斷增長,以及遊戲公司對於IP,泛娛樂等產業布局的逐步完善,除了騰訊網易之外,各家營收情況都保持著上漲。 我們總結了包括騰訊、網易在內的10家具有代表性的遊戲上市公司在2016年的營收情況,並匯總了目前的公開信息中10家公司的總體布局情況。
  • 年終總結 一線手遊廠商布局及產品盤點+新年展望(上)
    即將過去的羊年,手遊市場見證了大批優秀產品的崛起,也見證了諸多廠商先進的戰略布局。
  • 海外手遊廠商今年業績也回暖 但利潤都哪去了? | 遊戲茶館
    去年遊戲行業普遍過得不怎麼好,國產手遊廠商受限於版號,而海外廠商由於產品青黃不接也呈現增長乏力的態勢。今年隨著國內版號下發,海外廠商推陳出新,優化產品組合,業績基本都有所回暖。在二級市場上,遊戲股也受到了部分資金的追捧。以追蹤全球各大遊戲廠商的指數Video Game Tech Index(成分股包括NCSoft、B站、Zynga等)為例,今年以來漲幅近13%。
  • 壹週遊戲資本 | 資本動向兩次,騰訊9.8億入股西山居、《北京浮生記》製作人離職創業
    ,另外從地域來考慮,國內遊戲資本向國外遊戲投資也視為遊戲資本的流出。收集規則:上市公司資本動向日期以首次公告出現「擬」為準,非上市公司資本動向則以首日媒體公開為準。本周國內遊戲圈資本動向兩起,資金變動超9.8億,其中主要資本遊戲圈人自然知道這是本周最意外的新聞之一——騰訊1.43億美元戰略入股西山居,但除此之外,本周還有一個資本動向值得注意,《北京浮生記》製作人離職創業,想利用AI打造線上版的「西部世界」。
  • 網易遊戲戰略投資美國獨立工作室Bungie,加速拓展海外布局
    今天,網易遊戲正式宣布投資美國頂尖遊戲工作室Bungie並持有其少數股,引發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國外眾多媒體的關注。
  • 加速全球投資,馬化騰:布局全球手遊是主業,過去什麼都做是彎路
    而對微信未來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馬化騰表示:「微信和Whatsapp、Line等幾家的競爭基本塵埃落定。我們的內容產業在海外發展得不錯,自從去年下半年進入手遊運營後,有很多精力都在布局全球手遊,這是我們的主業。」對進軍臺灣市場,馬化騰表示:「我們在臺灣的市場份額其實不高,Line比我們還要高一點。還是先做好根基,包括臺灣的遊戲廠商我們也有投資,一步一步來。」
  • 近10家廠商布局沙盒遊戲,誰是炮灰誰是王者? 丨遊戲陀螺
    然而,這個國外吃香的類型,國內廠商卻只能是乾瞪眼,因為至今沒有一個成功的國產手遊能讓他們效仿。原因有幾個:一個是投入產出比低,因為大部分沙盒遊戲都有著比較高質量的品質,要研發這樣的遊戲需要人員和時間的投入,但回報卻是極低的。由於國內用戶早期還有很多處於需要引導和被養成了數值玩法,自由探索式的遊戲會讓這類用戶玩不懂和玩不動,而且社交功能較少,大多數用戶沒有這個耐性留下,形成流失。
  • 騰訊海外戰略逆襲日本亞文化 騰訊再投日本遊戲公司
    本次騰訊公司標的為日本Aiming遊戲公司,雙方合作主要為基於平臺的遊戲分發,包括騰訊公司引入Aiming旗下手遊並進行本土化開發,而Aiming則負責騰訊所開發手遊在日本區的推廣業務。按照雙方協議,騰訊將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發行Aiming的遊戲,而Aiming將幫助把騰訊的遊戲推向日本市場。  合作協議中提到,Aiming將會「把騰訊的遊戲以非獨代的形式推廣至日本」,這說明,在此次投資合作過後,其他的日本遊戲開發商、發行商仍有可能與騰訊取得合作,通過本土化、代理發行的方式將騰訊遊戲在日本推廣。
  • 字節海外遊戲業務遭重創,騰訊吃雞手遊獨霸印度丨產業周報
    此外,隨著買量力度減緩,騰訊《荒野亂鬥》表現堪憂。暢銷榜排名正成為買量戰場。2、中國手遊在印度市場全面爆發,佔據印度IOS遊戲暢銷榜TOP10近一半江山。除騰訊《PUBG MOBILE》2020年持續霸榜外,龍創悅動、樂享、TOP GAMES、莉莉絲等,憑藉SLG和放置類產品闖入印度市場。
  • 騰訊與3A | 遊戲幹線
    當然,如果復盤一下騰訊近年來對外的動作和一系列的合作投資,不難發現騰訊的3A之路早有布局。3A寓意何為 雖然解決了騰訊早有布局3A產品的問題,但問題的關鍵點在於另一方面,中國為什麼需要3A?畢竟手遊都這麼賺錢了,為什麼要冒著賠本的風險去嘗試自身不熟悉的領域? 這個回答的角度是多方面的,情懷理想、技術追趕、開拓領域……這裡提供的是從市場和玩家的角度帶來的參考。
  • 深度解讀騰訊2018年投資布局:平均每月投資13.6家公司,比去年節奏更緊湊
    這一年的騰訊迎來了成長的煩惱,在飽受爭議中度過了跌宕起伏的 2018。從上半年的「騰訊沒有夢想」,到下半年宣布進行「重大架構調整,開啟轉型之路」,騰訊的 20 歲似乎比 18 歲過得更像「成人禮」。雖然騰訊股價在這一年中一直「跌跌不休」,但絲毫不影響其大手筆投資布局。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流量+資本」依然是騰訊的核心能力。
  • 全球化全平臺,全方位能力,騰訊遊戲海外品牌Level Infinite來了!
    2021年Q3海外遊戲收入已佔騰訊當季遊戲收入的25%、同比增幅達到20%,根據App Annie數據,海外遊戲用戶MAU早已破億、業務規模早已突破了臨界點。而上一回騰訊拆開遊戲業務收入披露發生在2013年、單列的正是日後急速增長的手遊業務,鑑往知來,騰訊作如此表態,顯然將強勢發力海外遊戲市場。與常見國內遊戲公司出海不同,騰訊遊戲所追求的全球化是全方位、高標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