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景:曾經讓微軟感受到威脅的公司

2021-03-06 Linux伊甸園開源社區

1995是為接下來的世紀揭開序幕的一年。彼時,一家知名報刊的專欄曾斷言:「這是網絡開始改變生活的一年。」《連線》藉由對網景公司的回憶,帶領讀者重溫網際網路崛起前的黎明時光,以下是該文的主要內容:


這一年,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從技術愛好者和學術研究人員的小圈子中脫穎而出,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名詞。這一年,網絡開始萌芽,並終將會改變所有人的工作、購物、學習、溝通以及交互方式。

1995年,大多數美國人在家中、辦公場所或學校使用計算機。據報導,當年有1800萬戶美國家庭的計算機配備了數據機,這一數字較1994年增長了64%。計算機和數據機的普及隨後引發了網民數量的急劇增長。

吸引到百萬用戶的初創公司

1995年,在網際網路領域,談到關注度和創造財富這兩點,沒有一家公司比得上網景。這是一家位於矽谷的初創公司,其推出了稱之為「網景領航員」(Netscape Navigator)的網絡瀏覽器產品,該軟體立刻獲得了巨大成功,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新網民。網景的成功和它的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密不可分,程式設計師出身的他有著思維敏捷、語速飛快且極具說服力的性格特點。安德森時年24歲。

據1995年末出版的《新聞周刊》的說法,安德森的性格和網絡怪才相距甚遠。他成長於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鎮,後來進入伊利諾伊大學,主修計算機專業,並在學校的國家超級計算機應用中心兼職。在那裡,他與其他幾位程式設計師同伴共同開發了Mosaic瀏覽器——網景領航員的前身。Mosaic誕生於1993年,通過點擊訪問的方式,其將原先晦澀難懂的全球資訊網以相對簡單的方式呈現。

畢業後,安德森動身前往加州,並於1994年遇到詹姆斯·H·克拉克(James H. Clark),後者是SGI公司的發起人,當時正在尋找下一個激動人心的項目。他們相談甚歡,兩人迅速決定成立一家公司,開發遠勝於Mosaic的瀏覽器。他們找到了數名安德森以前的大學同學作為公司的核心程式設計師,新公司名為Mosaic通訊公司——網景公司的前身。在經歷了與伊利諾伊大學關於專利權方面的法律訴訟之後,他們更改了公司及產品名稱,也就是人們後來熟知的網景。

網景的產品堪稱劃時代的發明。網景瀏覽器2.0較其前身在速度和性能上有了大幅提高,據稱一度佔據了70%的瀏覽器市場份額。其具備的插件架構讓第三方程式設計師可以自行開發附加功能。網景瀏覽器2.0同時還支持Java applet(運行於網頁上的小程序),讓靜態網頁更加生動,為用戶提供動態效果體驗。

1995年的夏季和秋季對於這家初創公司來說是最好的時光,公司員工數量增加至500,5倍於年初的數量。當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超過400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增長100%。公司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瀏覽器的許可費用,其他的網際網路伺服器及相關軟體也貢獻了一部分收入。當時,網景被比作「網際網路領域的微軟」,似乎有蓋過軟體巨人及其主席比爾·蓋茨的勢頭。

矽谷世仇

蓋茨對網際網路的判斷當屬後知後覺,他認為其不過是某種類型的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但是,網景瀏覽器的發展趨勢顯示,網際網路本身正在成為信息高速公路。而作為應用軟體的平臺,瀏覽器的發展潛力對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構成了巨大威脅。安德森——在上世紀90年代被人稱為「下一個比爾·蓋茨」——曾誇下海口稱在網景面前,Windows只能充當一堆設計拙劣的設備的驅動程序。

兩家公司的對立日益尖銳。但是在1995年6月21日,他們仍然在網景總部舉行了4小時會談,試圖尋找一種戰略合作關係。而據安德森本人的說法,微軟的與會代表咄咄逼人,不但提議劃分瀏覽器市場,而且要求網景的產品僅運行於舊版本的Windows上。

安德森將微軟的代表比作教父派來的黑道人物,而微軟對此進行了否認,表示他們沒有威脅網景。不管如何,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網景也在繼續自己前進的步伐:著手推進公司的IPO。此時,網景距成立還16個月不到,而且離實現盈利的目標相距甚遠。

摩根斯坦利與漢博奎斯特一同承銷了網景的股票,總共發行了5百萬股,每股定價28美元。8月9日是公司股票在納斯達克交易的首日,股票以71美元的價格開盤,隨後一度衝高至74.75美元,最後報收於58.25美元。

以任何意義來衡量,這都是一次了不起的登場。《紐約時報》撰文稱:「無論以何種發行規模來看,這都是華爾街歷史上首日上市交易的股票中表現最好的一隻。」這次IPO向世人證明,網絡可能成為快速造富的一個場所。安德森所持股票價值超過5800萬美元。據《華爾街日報》的觀察,要達到27億美元的市值,通用動力公司花了43年,而網景花了「大約1分鐘」。

網景IPO的15天後,微軟公布了備受期待的Windows 95作業系統,其預裝了微軟自己的網絡瀏覽器——IE瀏覽器1.0。IE 1.0的表現乏善可陳,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是在安德森開發的Mosaic代碼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當然,微軟獲得了伊利諾伊大學的許可。緊接著,在12月7日,網景面臨重大危機:蓋茨對記者和行業分析師表示,公司將會介入並擴大自身在網絡領域的影響。蓋茨聲稱微軟是「網際網路的中堅分子」。而公司眾多舉措的其中之一就是:改進瀏覽器,使其速度更快,而且免費。

泡沫破滅

網景與微軟之間的「瀏覽器戰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在蓋茨發表談話的兩天前,網景的股價最高達到了171美元,這是之後再也無法企及的高度。投資者意識到,微軟擁有壓倒性優勢,網景的狂歡結束了。

即便如此,網景仍然在市場份額方面佔據巨大優勢,它的統治地位讓微軟煩躁不安。一位微軟資深高管在內部備忘中表達了自己對此深感不安的心情。但是,事情很快就發生了戲劇性轉變。如同蓋茨允諾的那樣,微軟的瀏覽器得到了大幅改進。於1996年推出的IE 3.0在技術上至少與最新的網景領航員3.0一樣出色。

此外,對於計算機用戶,尤其是那些新用戶來說,很少有動力去下載網景瀏覽器並安裝在Windows平臺上。原因很簡單,IE已經被預裝在系統中了,而且性能上也沒有任何問題。隨後,微軟在商業市場發力,彼時的大型服務提供商——包括美國在線、CompuServe及AT&T Worldnet在內——紛紛表示放棄網景領航員瀏覽器而改用IE作為首選瀏覽器。依據美國在線一封內部郵件顯示,蓋茨於1996年1月詢問一位AOL高管,「微軟需要出多少錢才能讓你們放棄網景而改用IE作為推薦瀏覽器?」

接下來的數月,網景瀏覽器逐漸失去市場份額。公司於1997年第4季度爆出8800萬美元的虧損,股價滑落至不足20美元。1998年8月,IE成為了最受歡迎的瀏覽器。

網景耀眼的光輝於1998年11月徹底消失,美國在線以價值42億美元的股票作為對價將公司收購。這是網際網路領域的第一起重大併購事件。

微軟和「瀏覽器戰爭」雖然導致了網景的黯然退場,但卻不是唯一因素。網景從來就沒有將它的眾多瀏覽器用戶轉化成付費用戶,也從來沒有善加利用它的主頁。網景的傳奇——從迅速躥升的新星,到獲得霸主地位,到霸權旁落,再到恥辱般地被美國在線收購——這一切都發生在短短的不到五年時間裡。但是,網景幫助定義了「網際網路時代」,這一出現於20世紀90年代晚期的俗語指的是一切事物都在向網絡過渡。網景的崛起與衰亡本身也是網際網路時代的標誌之一。

轉自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66405.htm

相關焦點

  • 網景通信公司的興衰
    公司第一個產品叫Mosaic Netscape 0.9,於1994年10月13日發布。發布之後的四個月,它就佔據了瀏覽器市場的75%的市場份額,隨後公司將瀏覽器名詞更改為Netscape Navigator,也就是網景瀏覽器。網景公司在1995年8月9日進行了IPO。據說一開始發行價定在每股14美元。
  • 從網景到chrome
    (當然,在中國,存在破解版本,最早的中國黑客很多是商業軟體的破解者) 而此時,微軟還並沒有特別在意網景,直到網景開始準備通過瀏覽器,建立網絡作業系統的時候,微軟決心,反擊網景。反擊的方法簡單粗暴,作業系統內置瀏覽器,並且免費。
  • 請永遠記住 「網景」 公司,網際網路的締造者!
    真正把我們帶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是一個輝煌的曇花一現的公司:網景,它是真正引發網際網路繁榮的火花。1995年8月9日,星期三,矽谷一家成立16個月的初創公司網景準備上市,由於當時市場需求極度火爆,在當天早上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交易都無法開始,股票當時的定價是每股28美元,開盤當天一度飆升至75美元,最終收盤58美元。這是開始,也是結束。
  • 網景/ICQ/WebOS,這些經典老軟體其實續命了,還活著…
    網景瀏覽器:其實我還能再戰好多年網景瀏覽器這個名字,相信很多老網民都有聽說過。作為隻身挑戰微軟帝國的大英雄,網景瀏覽器的傳奇自然毋庸置疑。面對網景的強勢,微軟不得不拋出Windows捆綁IE這個大殺器,才將網景壓下。網景面對微軟兩大王牌產品的抱團,漸漸不敵,終於在1998年,AOL(美國在線)以42億美元、免稅換股的方式收購了網景公司。這可實在太恐怖了,被AOL收購的牌子,基本就沒誰能夠重煥光芒的。這個買誰誰死的AOL,邪門程度堪比遊戲界的EA,網景瀏覽器看似在劫難逃矣!
  • 網際網路點火者——網景:一個時代的終結與開啟
    據說,網景同意向大學支付220萬美元的賠償金,並根據未來的業務額外支付140萬美元。對方拒絕了網景用公司股份代替現金支付的提議——這將讓他們在幾個月後損失數千萬美元。但他們還是成功給網景挖了一個大坑:就在和解那兩周,微軟公司免費取得了Mosaic的代理權。免費!1995年5月初,吉姆·克拉克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今年8月,網景一定要在納斯達克上市!
  • 昔日瀏覽器巨頭網景被收購;HTML 2.0 發布;太陽能光伏之父出生 | 歷史上的今天​
    在 HTML 和 HTML+的草案於 1994 年初到期後,IETF 創建了一個 HTML 工作組,並在 1995 年的今天完成"HTML 2.0",這是第一個旨在成為對其後續實現標準的依據的 HTML 規範。
  • 網景瀏覽器正式發布;AIM 停止服務;北大研製新一代電子出版系統|歷史上的今天
    ;直到 1998 年,網景被美國在線收購, 美國在線沒有維持網景導航的技術革新,網景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網景公司曾在其第一次新聞稿中宣布,它將向所有非商業用戶免費提供 Navigator,而完整的 1.0 版則在 12 月提供。然而,在那篇新聞稿發布的兩個月內,網景顯然改變了政策,到最後只有教育和非營利機構可以免費使用 1.0 版本;在第一份新聞稿中所表達的「Navigator 將以網際網路軟體的精神免費提供」的概念已不復存在。
  • 網景創始人給初創公司的6條建議
    「我發現,矽谷可以自我復興,自我恢復,而且它從來沒有停止過,」他說道,「科技總是會探索到新大陸,比如健康醫療,房地產,教育,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等等。」2. 科技公司之間也各有不同在 Andreessen的眼裡, 通用汽車公司以前會,現在會,而且未來肯定也會從事汽車製造和汽車銷售工作。但是像谷歌這樣的公司,會和通用汽車一樣嗎?
  • JavaScript 簡史:從網景到框架 | 技術頭條
    然而,第一款商業化的瀏覽器在這幾年後才誕生——它是由網景通信公司於 1993 年推出的。1995 年初,網景是當時最流行的網頁瀏覽器之一。(1994 年,網景瀏覽器的截圖)在那之前,全球資訊網一直是靜態的,只有 HTML 可用。為了擴大及深入發展全球資訊網,網景通信公司發明了 JavaScript(當時叫 Mocha)。
  • 微軟停止支持IE,25年興衰史回顧!
    2020年8月17日,在剛剛迎來自己25歲生日之際,微軟宣布了將在一年後停止支持IE瀏覽器的消息。這個與我同齡的瀏覽器,將正式告別歷史的舞臺。作為一個如今市場佔有率只有5%左右的小眾瀏覽器,許多年輕一些的網民可能根本不曾了解它的存在,但事實上,直到今天,雖然不再顯眼,但它還依舊存在於每一個win10的系統中。我們也不應該忘了,它曾經的鑄就過的輝煌。
  • 微軟IE擬退休 我們該怎麼辦?
    究其原因,首先是公司人事方面的變動。微軟前IE負責人曾在去年12月離職,其瀏覽器業務也將不同於以往。更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大家覺得IE並沒有那麼好用。的確過去幾年中,微軟曾經一直試圖通過一系列廣告營銷活動來擺脫IE在用戶心目中的負面印象,但都沒有成功。微軟前IE負責人離職,也意味著微軟的瀏覽器業務將開啟一個新時代。
  • 如今被活活嫌棄死的IE,也曾經有過春天
    據微軟透露,為了支持正在開發的新一代網頁瀏覽器技術,該公司長期以來的IE網頁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將會被廢棄,該項目代號為斯巴達(Project Spartan)。這標誌著IE這一品牌將正式被放棄。回顧近些年IE被Chrome、Firefox擠兌、被消費者百般嫌棄的悲慘生活,你還記得如今的風燭殘年也曾經有過春天麼?
  • 10歲做網站,17歲開發火狐顛覆微軟,創作《矽谷》又成美劇爆款,彪悍人生真實寫照
    十四歲獲得在矽谷網景(Netscape)公司實習的機會,這其中還有一段小故事。網景的崛起,吸引了微軟的注意,為避免自己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市場受影響,微軟在1995年買下望遠鏡娛樂公司旗下的「Mosaic」瀏覽器的授權,並以此為基礎開發了Internet Explorer ,也進軍瀏覽器市場。雙方由此展開激烈的競爭,媒體稱之為「瀏覽器大戰「。
  • 微軟曾經險被分拆的痛,Google 正在經歷
  • 網景瀏覽器誕生;ENIAC 首席設計師出生;「龍芯」問世 | 歷史上的今天
    網景領航員是以共享軟體的方式販賣,因為功能追加得很快,因此當時佔有率相當地高,這也是網景通訊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的契機。該軟體當初預定以「Mozilla」的名稱公開,但是因為市場取向的理由更名為「Netscape」,但是開發代碼依舊是維持著 Mozilla 不變,所以有「寫成 Netscape 念成 Mozilla 的情況」。
  • 微軟要開放 IE?不,是 Windows Azure
    通過在作業系統中捆綁 IE,並重金投入研發,網際網路誕生時紅極一時的網景第二代瀏覽器 Navigator 被打敗,微軟因此獨霸瀏覽器市場。IE 取代的網景瀏覽器的歷史將會重演麼?IE 已不是微軟的重心為何 IE 已經不是最受歡迎的瀏覽器,我們從吳軍寫的《浪潮之巔》中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視角:打敗網景公司後,接下來在微軟內部展開了一場大的爭論,公司今後的發展到底是應該以視窗為中心進入企業級市場,還是以瀏覽器 IE 為中心進入網際網路市場。
  • MSN之殤:微軟錯過網際網路黃金十年!
    遙想當年,MSN憑藉作業系統捆綁和友好體驗,成為最受歡迎的IM(即時通訊軟體)。尤其在外企、白領階層中,MSN風靡一時。彼時,馬化騰還是從模仿ICQ起家、鼓搗網際網路的小老闆,用騰訊QQ的人則被認為是土包子。十幾年後,微軟放棄MSN黯然退場,對轉型網際網路一直找不到北。而騰訊憑藉以QQ為核心的產品帝國大殺四方,雄踞中國網際網路頭把交椅多年。
  • Firefox 攤上事了,這個曾經打破黑暗的產品不知道還能走多遠
    Firefox 的 iPhone 版推出的太晚,這已經是 iPhone 的第八年,Firefox 瀏覽器在手機上的市場份額連 0.5% 都不到,早已被統計機構歸於其它類別。曾經輝煌的桌面市場,今天也被 Google 的 Chrome 所佔據。今年夏天推出的 Windows 10 直接將用戶默認啟動的瀏覽器變成微軟自己從頭打造的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