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字報告深度分析「網紅茶飲」市場 | 喜茶還能火多久?

2021-03-03 大摩財經

【關注「新壹流」微信號回復「喜茶」,獲取兩萬字 「網紅茶飲」市場研究報告 全文(PDF)】


「網紅茶飲」市場研究報告

喜茶在2017年的爆紅已經成為零售業的一個現象級事件,引發了社會關注和熱議。這家發端於三線城市的茶飲店,如何用5年時間變成刷爆網絡的「網紅」?本文復盤喜茶從誕生到火爆的秘密,透析其背後正被資本市場逐漸重視並開始追逐的茶飲市場。

研究意義


茶飲店是線下多種業態中比較賺錢的一個,相比餐館、超市、電影院,茶飲店無疑是坪效較高的商業模式。中國茶飲行業的消費體驗,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 茶飲店最初出現的形態是簡陋、低端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面積一般只有幾平米,多以窗口店形式出現,產品往往是奶精和果味粉衝成的粉末奶茶;

2) 消費升級讓這些品牌逐漸淡出視線,一些更有賣點的品牌開始出現,如2006年創立的快樂檸檬,2007年創立的COCO都可等。這批被稱為「第二代」的茶飲品牌開始注重品牌意識和產品創新;

3) 但隨著消費者更加注重自身需求和個人風格的體現,強調消費體驗和差異化、個性化的茶飲品牌變得更有競爭力。於是,一種更加「高級」的茶飲文化開始湧現,茶飲行業態迎來發展的第三階段。品牌在扭轉奶茶品牌缺乏消費者忠誠度意識上有了實質性的改變,頗受年輕人的喜愛和追隨,也湧現出不少需要排隊一小時甚至幾小時的「網紅奶茶店」,如喜茶、因味茶、奈雪の茶等。

但在當今社會不僅需要做出品質好的茶,還要用年輕人喜歡的形式呈現出來,畢竟讓年輕人一杯一杯在街邊泡功夫茶,可能性不大,這就是市場空白點。喜茶的出現也可以說是剛好抓住了茶飲市場這個機會。

喜茶創立於2012年,原名「皇茶」,後因商標問題在2016年初更名為「喜茶」,並在同年8月獲得由IDG資本以及何伯權共同投資的超1億元融資。

在資本助力下,喜茶開啟了從廣東向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擴張的路徑。喜茶上海來福士廣場店火爆的場面一度「逼」得商場動用保安維持秩序。原價20-30元一杯的茶飲,被黃牛和代購炒到七八十元,依然有人買單。這家引起茶飲瘋狂排隊潮的喜茶上海首店最終給出單日售出近4000杯的成績單,而作為咖啡巨頭的星巴克典型商業街門店的日均銷量約為521杯,喜茶一家店銷量超過了7家星巴克的總和。

目前,喜茶在廣州、深圳、上海、佛山、東莞、中山等地區有分店63家(包括深圳14店,廣州13店,中山11店,佛山4店,東莞4店,惠州3店,江門3店,上海5店,杭州2店,廣西2店,北京2店),均為直營店鋪。

    

喜茶爆紅的根本原因,還是消費升級的驅動,此外居民收入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都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民眾的消費習慣,影響著消費品市場。而喜茶從門店布局、產品品質,到客戶定位、營銷手段都經過精心設計。

1)開店布局

從門店布局來看,喜茶店主要分布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這些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展程度高,居民消費水平較高。其中深圳是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集聚了大量白領階層,生活節奏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高,是奶茶品牌重點戰略區域。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以及奶茶產品的不斷升級和多樣化,以及奶茶產品的不斷升級和多樣化,奶茶消費人群不斷擴展,受眾範圍逐漸擴大。不過,喜茶對每一個新店的開設都十分謹慎,目前並未開放加盟大肆擴張。儘管從小店起步,但是當喜茶進入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時,就已經放棄了 30 多平米街邊小店的打法,而是轉投 100 平米的商場店鋪策略,布置上也採用北歐風格,看起來時髦舒適。

 2)產品品質

從產品品質方面來看,在如今奶茶飲品大同小異的環境下,喜茶最有競爭力的當屬茶底和配方。以目前奶茶市場來說,粉末茶和奶精茶都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喜茶放棄了廉價的奶茶專用碎茶,而是提供烏龍茶、茉莉綠茶等更為優質的茶底。相比傳統奶茶店紅茶、奶綠的品類,還採用拼配茶方式,提供金鳳茶王、四季春等拼配茶底,不僅起了具有傳播噱頭的名字,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配方保密作用。

 3)目標定位

從受眾人群來看,喜茶的消費者大多是追求潮流的年輕消費者。80、90年代的千禧一代不同於父輩,對於他們來說,價格往往不是第一考慮的要素,品質和服務,甚至品牌都排在價格之前。喜茶作為一款茶飲品牌,可以說完全瞄準的是年輕消費者,抓住年輕人「不喝一次就out」的特點。

這些年輕消費者從產品中收穫滿足後,會自發的進行分享、傳播,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產品,消費信息會越發的透明化。同時,隨著消費的透明化,輿論會引導更多的需求,好的品牌能獲得更多的青睞。

此外,喜茶不再滿足於僅為顧客提供購買的功能,更開拓了休閒社交功能。北京朝陽大悅城店佔地面積較大,店鋪內部設置了不少休閒區域,買完奶茶後的顧客可以在此飲茶社交。而黑金店的佔地面積較小,約為98平方米,雖然店鋪內設置了座位,但大部分消費者還是選擇打包帶走。

而且,喜茶也不再局限於年輕人聚集的場所,早在進入上海之前,喜茶已經開始了品牌合作的嘗試。通過與深航進行合作的,進入深航總部「heytea to go」活動,為早間機組人員送上熱茶,提升品牌好感度,而且還與酒店、化妝品品牌合作推出聯名產品。

1) 熱衷社交媒體傳播

網紅店的誕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紅人、網絡推手、新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喜茶登陸上海後,來福士廣場店等待時間少則半個小時,多則七個小時,黃牛加價起碼一倍以上仍「一杯難求」。

喜茶自稱芝士奶蓋茶的始祖,獨創了芝士奶蓋,除了產品上的獨創,在營銷上喜茶也不遺餘力,獲得了融資之後,喜茶開始大範圍投放軟文廣告。這方面,喜茶毫無保留地選擇了擁抱新媒體,盡最大的可能,讓喜茶的名字出現在大家的朋友圈和微博裡。以上海為例,門店尚未開業,就已經把上海很多微信大號、知名媒體統統砸了一遍。開業前三天買一贈一,然後藉助7小時排隊效應和消費者自發的曬圖,進行二次傳播,擴大影響力。

2) 排隊文化+飢餓營銷共聚

飢餓營銷是一種永遠不過時的營銷手段,它利用了「人無我有」的炫耀心理和「人有我無」的攀比心理。飢餓營銷中被應用最廣泛的就是排隊了。通過控制消費者入場數量或者產品的供給,可以塑造出一種「產品非常搶手」的形象,再利用點人們的好奇心和從眾心理,可能會產生非常好的營銷效果。

喜茶的一個標誌性就是排隊,特別是開始的時候,只要有喜茶店的地方都會有排隊的現象,當消費者開始懷疑其排隊真實性的時候,喜茶已經紅了。可以說,喜茶把排隊做成了一種文化,通過不斷的宣傳排幾小時長隊,反而更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長隊從哪裡來重要嗎?顯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要去和大家一起排隊。喜茶這種「帶入式」的飢餓營銷,立竿見影地讓排著隊的消費者轉化為真金白銀。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當花費大量時間在排隊上時,他們付出的成本已經遠超產品本身的價值。這一部分多出來的成本,需要產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才能讓消費者感到滿足。對於網紅美食而言,這些附加價值體現在限量銷售、名人效應等方面,而另一種更具時代特徵的附加價值,是它們能夠提供的社交體驗。人對於這些食物,恐怕並不在乎味道好不好,而是「這是網紅,我要擁有」。

總的來看,快速開店,是喜茶目前縮減排隊時間的主要措施,而且半年時間過去了,從上海到北京,喜茶依然在排隊。第一個排隊的人是哪來的已經不重要了。

在喜茶獲得1億元融資的同時,與茶有關的消費行業正在成為資本追逐的「新貴」,部分其他品牌也已經獲得了資本青睞。

同樣定位為新式茶飲的因味茶,獲得了劉強東個人投資;抹茶食品品牌「關茶」在去年8月已獲300萬元天使投資,而在近日又完成了千萬級人民幣 Pre-A 輪融資,峰瑞資本和李康林(天圖資本合伙人)在這一輪都進行了跟投。

1) 創辦經過

一點點奶茶屬於1994年創立的臺灣奶茶品牌50嵐,2010年開始,50嵐選擇中國上海為起點(由於50嵐品牌名在大陸被註冊,因此改名為一點點),並於2011年正式成立生根餐飲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不過,一點點奶茶在2015年才正式在中國內地走上快速擴張之路,後期以每個月20家左右的新店數量來攻城拔寨,在一些城市開展了單店加盟和區域授權等靈活方式。

縱觀整個奶茶品牌歷史,其實就是圍繞消費去升級,從街邊幾元一杯的粉末奶茶到快樂檸檬、COCO都可這樣的連鎖品牌。及至2015年,奶茶行業進入了一個突發增長的階段,並在接下來幾年裡持續保持高位運行,一點點、喜茶等為代表的個性化奶茶開始爆發式增長,奶茶店除了讓消費者體驗口感之外,也開始傳播其企業文化。

和喜茶相似,一點點被熱捧的的理由也是其差異化的商品。與多數奶茶店不同,一點點可以對所選奶茶深度DIY,配出自己喜歡的口感。「80後」、「90後」消費者以個性著稱,所以他們選擇的奶茶也要有「個性」,一點點的DIY選項正好迎合了這種「個性」需求,有人不惜排隊數小時就為見其「真容」。

2) 排隊文化

與喜茶一樣,門前總排長隊的一點點奶茶,也陸續爆出了故意飢餓營銷、僱人排隊等傳言。但目前仍無法確實證明一點點排隊是因為僱人充場。

從門店的工作流程來看,傳統的臺式奶茶店內的工作檯一般呈「一」字形排列,生產奶茶所用的工具設備以及員工的生產動線也比較單一,幾乎都在一條線上完成,這樣才能提高生產效率,快速出單。但一點點門店與傳統臺式奶茶店不同,隊伍呈L形排列,且操作吧檯也是L形,操作區域相對較大,員工分工也更為具體,倒珍珠的程序都要有一人專門負責。

這種分工無形中增加了運營成本,而且從目前來看並沒有提高門店的工作效率,對比多家奶茶店可以發現,COCO都可奶茶的單品製作時間大概在20-40秒之間,快樂檸檬的單品製作時間大概在1分鐘左右,一點點則需要2-3分鐘,大大降低了出單速度,在門店顧客較多的情況下,也就造成了排隊。

3) 山寨加盟影響品質

隨著奶茶連鎖店的生意逐漸在內地市場成為香餑餑,一點點的火爆,讓其加盟店也成了山寨重災區。在百度搜索「一點點」,排名靠前的都是名為「一點點官網」、「一點點加盟」等網站,而這些網站無一例外,都是山寨網站。在部分地區暫未開放加盟之際,不法商家打著一點點母公司臺灣「50嵐」的名號設立山寨加盟網站。

這種山寨網站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以騙錢為目的,通常索要加盟定金、加盟費等,騙到錢後就捲款走人;另一種則是誘導性加盟網站,以一點點姊妹品牌名義誘導投資人加盟,這些山寨網站頁面製作相對粗糙,在頁面各種位置誘導進行「加盟」,而不是品牌展示,加盟費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受到誘導的投資人往往選擇的是與一點點絕無關係的品牌。

快樂檸檬是雅茗天地集團在2006年成立的茶飲品牌,總部設立在上海,自2006年01月起採用特許經營模式進行運營。

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由精品奶茶店帶領的「網紅奶茶」層出不窮,小型連鎖加盟式茶飲店利潤逐漸觸摸天花板。2016年9月,雅茗天地集團在上海推出新品牌「茶閣裡的貓眼石」,主打輕奢精品奶茶,品牌從門店形象、環境、產品、理念等等,都與主線快樂檸檬做了很大的區隔。

從快樂檸檬的「街邊店」到高端茶飲的茶閣裡的貓眼石的「名牌店」,雅茗天地進行了一場怎樣的品牌布局?

從整體定位來看,閣樓裡的貓眼石與喜茶等精品奶茶店類似,目標受眾也是追求新鮮事物且對價格不敏感的年輕消費群體,選址也從街邊小店進入了美羅城和巴黎春天。

從店面布局來看,茶閣裡的貓眼石是一間日系MUJI風格奶茶店,門店的設計上採用了低臺面制茶區,一眼就能看到奶茶製作的整個流程,能更好的展現出產品是用真正的茶葉泡出的茶,而不是用奶精粉和果味粉衝泡而成。

從主打產品來看,茶閣裡的貓眼石也是以奶蓋茶和水果茶為主,但與快樂檸檬相比,無論是茶底還是配料的品質都有所提升,具體說來,在這家奶茶店裡,店裡其中有三款茶底:小葉紅茶、茉莉綠茶和金萱烏龍,全部產自臺灣的合作茶園。而製作奶茶的奶源也都是味全鮮奶。

從宣傳手法來看,茶閣裡的貓眼石與目前的網紅店也無太大區別,在自媒體營銷上捨得投資,目前已有多家美食大號對其進行宣傳。而且相比喜茶動輒排隊幾小時的「高冷範兒」,茶閣裡的貓眼石目前還處於打市場階段,各種促銷活動層出不窮。

但從目前的市場來看,茶閣裡的貓眼石想從逐漸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還需要類似「奶蓋茶」這樣的革新產品,才能真正打開局面。

從喜茶的店面體驗來看,店內的裝飾,門店的選址,目標人群,到飲品的品質,都有意識模仿咖啡巨頭星巴克。

目前,星巴克已經在中國130個城市開設了2800家門店,擁有近4萬名員工。其中,2016財年全國新增門店571家,平均每天開業1.56家。根據計劃,截至2021財年星巴克將在中國超過200個城市開設超過5000家門店。

據測算,星巴克典型辦公門店的日均銷量約為579杯,年銷售收入約為676萬元;典型商業街門店的日均銷量為521杯,年收入約為609萬元。該數據與2016財年門店年均收入669萬元的數據基本一致。

此外,星巴克獨特的選址功力和經濟帶動能力,也讓其門店數量與居民可支配收入、遊客人均消費、地區生產總值等,成為了衡量一個地區商業與消費活躍程度的指標。數據顯示,國內第一大都市上海,也是擁有星巴克門店數量最多的地方,超過500家的星巴克顯示了這座城市的商業活力。而西部城市西安與上海的差距,不僅體現在GDP上,還體現在各項人均經濟指標和星巴克門店的數量上。

日本作為一個和中國飲食習慣相近的國度,茶文化是其最有名氣的文化之一。從其中衍生出來的茶道足以見證日本對茶的喜愛,即使到今天,茶依然是日本的重要飲品。

Lupicia創立於1994年的日本東京,總店位於自由之丘,寓意是「美麗的茶葉」,而它的產品也完全是這個美好寓意的實體折射。作為一個年輕的茶品牌Lupicia發展的速度很驚人,目前已在日本、臺灣、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法國設立了專賣店,門店數達到160多家。

Lupicia的廣告語是「我們不生產茶,只生產設計。」之所以不生產茶葉,是因為茶葉生產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傳統而且偏低端化產業,沒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很難做到,而日本是一個物產相對匱乏的島國,大部分產品都是靠進口,因此Lupicia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可能自己大規模生產茶葉。

但這並不代表Lupicia對茶源沒有管控能力,茶葉的品質是關係到用戶口感並且建立品牌的基礎,需要嚴格把關。Lupicia把茶葉種類進行嚴格篩選,進而把這些篩選因素做成可量化可複製的標準,然後讓Lupicia公司的買手團隊按照這種標準去尋找合適的茶源,將茶葉收購回日本。之後Lupicia公司會進行批量柔性採購,在極短時間裡對茶葉進行調味和烘焙,接著把做好的成品茶每月發往世界各地的分店。這種強大的選品能力是Lupicia能製作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的最關鍵也是最基礎的一點。

日本除了深受老一輩喜愛的傳統綠茶和玄米茶以外,風味茶大部分以海外進口品牌為主,Lupicia在這個背景下成為了最受日本年輕人所喜歡的茶葉品牌。

在競爭如此激烈,同質化嚴重的茶飲市場,面對快樂檸檬、COCO都可這種老牌傳統茶品牌,以及後起之秀因味茶、藍樽西茶這些新式茶飲品牌,喜茶這個成長於三線城市的草根品牌,是如何突破這片紅海的呢?

從喜茶可以看出,如今的「網紅店」存在著這樣的趨勢:

1) 擴張方式重直營


在上一次O2O風潮中,加盟店、收編店組成了品牌擴張的觸角,而這種低成本的複製缺乏有效的品牌監管,COCO都可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還是被看作「小生意」,如今已退出了茶飲業態競爭的第一梯隊。但反觀今年以來的「網紅店」,「奶茶妹妹」站臺的因味茶官微數次強調沒有任何加盟項目;喜茶則在官網明確表示不接受加盟,目前60餘家店鋪保持著「開一家,火一家,排隊一家」的「網紅」體質。

2) 門店規模大型化


與小奶茶店普遍開在地鐵站等人流聚集地、門店多為幾平米、十幾平米不同,新興的精品奶茶店往往更注重服務,除了商品體驗外,也注重社交體驗,門店往往配備餐飲區、休閒區,甚至拍照區。以喜茶為例,門店多開在租金高昂的商場裡,面積也擴張至100平米左右。對於價格低敏感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門店高端化也符合其消費水平,提升購物體驗。從點評網站的數據來看,寬敞、時尚、適合拍照的門店已經成了網紅茶飲是否值得排隊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產品品質更精緻


在群雄逐鹿的競爭業態中脫穎而出,需要差異化經營。如今的主力消費者是出生於物資富裕年代的千禧一代,他們追求健康化、高顏值、高品質的商品,而對價格相對不敏感。粉末茶、奶精茶在一線城市的主力消費人群中已經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用精選茶葉衝泡茶底並搭配真正牛奶做出的精品奶茶。同樣以喜茶為例,其標榜獨創的「芝士奶蓋茶」,在流行的「奶蓋茶」基礎上加入了芝士,不僅豐富了奶茶的口感,而且提供了新的差異化競爭方案。

4) 營銷造勢仰仗社交媒體


線上線下結合已經是目前茶飲業態的明顯趨勢,第三方外賣送餐平臺餓了麼、美團外賣等,不僅可以擴大實體門店的覆蓋半徑,而且可以對門店消費者進行分流。目前處在排隊熱潮中的喜茶雖然沒有外賣業務,但其火爆離不開自媒體營銷和網際網路造勢,這種熱炒成就其排隊7小時的「奇蹟」,也為其每一次擴張鋪平了道路。

成為一家網紅店鋪,或者說,複製出一家喜茶也沒有那麼容易。以曾經的網紅店鋪來說,都有「霸屏」的戰績,不過現狀並沒有喜茶這麼樂觀。

曾經最為火爆的「仰望包腳布」美食店,做的是街邊常見的山東雜糧煎餅,開業後很是火了一陣,最高峰時排隊也需5個小時。但如今門店裡等候的顧客往往還沒有店員多。除此之外,還有曾經的土掉渣餅、街客、快樂檸檬、COCO都可……這些店似乎都有自己的特色,開張之初均風靡一時,但抵擋不住隨後的人氣回落。

對於喜茶這樣的項目來說,茶飲的業態供應鏈簡單,成本不高,配方簡單,原料容易獲得,壁壘很低。在這樣現狀下,模仿者的加入,很快就會把行業利潤攤薄。因此從未來發展的角度來說,喜茶需要考慮的包括:

1) 成本壓力


茶飲品牌要想規範化必須保證口味的穩定性,而這非常依賴於其上遊供應鏈,以及規模所帶來的議價權。在這一點上,僅有63家門店的喜茶顯然還做不到。

不僅如此,喜茶門店多開在年輕消費者熱衷的中高端商場,在話題熱度之下,往往處在店員忙不過來、顧客需要排隊的狀況內。但上海來福士店日售4000杯的狀況其實難以擴展到全國,隨著喜茶逐漸退出熱搜,北京、杭州等門店陸續開業,喜茶已經不復當年的排隊盛況,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工作日排隊的顧客不超過10人。

同時,面對日益高企的租金,一旦消費者購買熱情下降,客單價二十幾元的奶茶生意能否回本,也是個疑問。

2)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


搭乘網際網路快車已經是零售業態(包括茶飲業態)顯而易見的發展方向,雖然喜茶由於限購、黃牛等因素至今未開放外賣業務,但作為一家以年輕消費者為目標的茶飲品牌,喜茶應該更貼合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除了「跟風網紅」和「注重品質」外,「方便」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關注「新壹流」微信號回復「喜茶」,獲取兩萬字 「網紅茶飲」市場研究報告 全文(PDF)】

新壹流旗下壹流研究出品系列行業研究報告:盒馬鮮生:新零售樣本研究報告;中國便利店趨勢深度研究報告 面世後引爆行業圈,獲取報告請關注「新壹流」


「壹流研究」為新壹流旗下研究品牌,報告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

相關焦點

  • 西安網紅茶飲「爭霸戰」,誰拿下頭把交椅?
    網紅茶飲在西安愈發火熱了.
  • 網紅品牌,還能火多久?
    近年來,「網紅品牌」頻繁出現在大眾生活中。 它們一夜之間家喻戶曉,在各大社交網絡上刷屏,備受資本市場青睞。 比如,鍾薛高、元気森林、喜茶等網紅品牌在不長的時間內就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估值迅速達到幾十億乃至幾百億的水平。
  • 這樣的網紅茶飲店離你有多遠?
    兩個品牌採用不同的營銷方式卻都讓自己迅速修煉成了最紅的茶飲網紅,但是要論及品牌營銷方式在專業圈內的認可度和產品質量的市場口碑,在很多同行心裡答案茶恐怕會差了鹿角巷至少100家蜜雪冰城(當然這種心態不無大家對於短期爆紅品牌而又不是自家品牌的各種羨慕嫉妒恨的心理作祟)。
  • 紅茶能存多久?過期的紅茶能喝嗎?關於紅茶存放的那些事.
    網上有這麼一個關於「保質期」的段子:說有個人,某天夜裡11:50的時候,突然非要起床去吃泡麵,因為他忽然想起來,那一碗方便麵的保質期是截止到今天!笑話歸笑話,不少茶友聽到「老紅茶」這個詞兒,也會犯嘀咕:紅茶難道也和普洱茶、白茶一樣,越存越香嗎?紅茶可以存多久呢?
  • 一般紅茶泡幾次?泡多久合適?
    茶的種類多樣,而紅茶則可以成為喚醒我們的第一杯茶,因為紅茶為全發酵茶,對胃有養護功效,且能振奮精神,為我們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那麼紅茶一般衝泡幾呢?泡多久最合適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泡紅茶方面的知識吧。  一杯紅茶衝泡3次為宜   一杯紅茶的衝泡次數,由紅茶的特性和飲用方式而定。
  • 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誰才是煮紅茶首選?誰不適合煮茶?
    放眼來看,煮茶並非喝紅茶的主流。除了紅碎茶之外,其餘的大部分紅茶,並不推薦直接煮茶!簡單清飲,更能喝到一杯好茶的原味。首先,產區好,工藝好,沒有存壞變味的優質紅茶。簡單用燒沸的純淨水衝泡,茶味已經足夠精彩。再盲目加料進去,反倒成了畫蛇添足。其次,加糖會破壞紅茶本身的清甜。
  • 答案茶的「喜與憂」
    2018年,答案茶曾創造驚人的業績:29隻抖音短視頻,累積播放達4億,答案茶官方帳號漲粉35萬;短短一月,吸引200多加盟商籤約……將「佔卜」與茶飲相關聯,引起了年輕人的興趣,藉助短視頻的紅利爆發,成為「網紅」。但隨著市場、消費者逐漸趨向理性,新鮮感一過,答案茶也面臨著「審美疲勞」和產品本身的挑戰。
  • 祁門紅茶紅遍全球
    最後復火也很考究,把茶葉盛入袋內,避免煙焦;烘籠蓋閉,調和溫度;低溫長烘,吸回香味,減少芳香油揮散。所以茶葉香氣能發展到最高峰,成為形質兼優的名茶。祁紅外形條索緊細齊長,色澤鮮潤,全毫顯露,滋味鮮醇甘濃,湯色紅豔明亮,葉底嫩勻。1876年祁紅試製成功後,成為紅茶後起之秀,蜚聲中外。
  • 喜茶的「騙局」: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迫於生計,2012年5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20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皇茶」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160億的「喜茶」的前身。聶雲宸轉變創業方向的背景是:作為茶飲大國,消費升級正推動奶茶市場規模成倍增長。喜茶之後,2013-2016年間,奈雪的茶、鹿角巷、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等新式茶飲品牌,相繼崛起。
  • 網紅經濟還能紅多久?
    根據該圖,48%的「95後」選擇不就業,54%的「95後」嚮往網絡主播,想要當網紅。之前也有多個調查顯示,「當網紅上直播」的意願與期待,佔據學生就業意願的「半壁江山」。網紅經濟這把火,還要燒多久?從「草根」到「明星」,網紅經濟崛起
  • 喜茶的「騙局」,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有人因此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口碑營銷」,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卻堅決否認:我們沒有做過這種事。不管起因如何,反正喜茶火了!於是,其他奶茶品牌在宣傳上也是各顯神通。2016年,劉強東和章澤天私人投資的因味茶,不但聯合京東推出了智能化圓葉膠囊泡茶機,還請來了「最強大腦」王昱珩站臺。2019年,快樂檸檬更與阿里合作,在上海開出一家無人智慧奶茶店。
  • 解鎖14款網紅隱形菜單!星巴克大理石美式、喜茶楊枝甘露...從此開啟新世界大門~
    自從抖音帶火了coco的網紅配方,Echo和阿bee一口氣跑了5家店,扒出了網傳最火的14種隱形菜單,一一為大家做了測評,解鎖了星巴克大理石美式、喜茶楊枝甘露等驚喜配方。當你去星爸爸、喜茶、一點點等等時,你還只會點抹茶星冰樂、水果茶和波霸奶茶嗎?
  • 熱搜度最高的茶飲品牌,一點點還能火多久?
    據了解,地產商給西弗弗的租金低至市場價的10%,甚至接受免租金,只分成的模式,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曾表示,喜茶拿鋪租金普遍很低。原材料優質,為了維持穩定的口感,茶飲店必須有質量穩定的貨源供應。據了解,喜茶擁有自己的茶園,還跟不少茶葉供應商有深度合作,不僅出資改善茶葉種植環境,還依據自身的產品需求,向供應商定製原料。
  • 專訪答案茶創始人:為什麼會火,他給出了答案 | 新物種Talk
    短短三個月,答案茶成了「抖音網紅」,在喜茶、奈雪等網紅茶飲品牌走紅後,答案茶又一次掀起了茶飲風的浪潮。答案茶不是橫空出世,也不是一夜成名,答案茶的誕生,或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贏家的遊戲。三年打磨一個產品,五年打磨一個品牌,而答案茶僅僅用了三個月,不按套路出來的答案茶,對茶飲市場來說是攪局者還是顛覆者呢?在眾人看來,答案茶是一個標準的「網紅」,靠新媒體網絡營銷走紅,最多活個一兩年。但張津瑞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品牌好,首先是要紅,網只是一個渠道,不是說網紅就會曇花一現,比如京東,京東就是絕對的網紅,但是曇花一現跟它並不匹配。
  • Wonderlab新推兩款功能性軟糖,喜茶喜小瓶上新 | 創新周報
    本周創新看點1、WonderLab推出兩款軟糖新品,分別添加GABA與玻尿酸2、元氣森林推出新品北海牧場常溫酸奶,特別添加專利LP283、福迪寶推出微波海鮮水餃,高火微波4分鐘即可享用4、喜茶推出海鹽柚子味喜小瓶,柚子果香夾雜海鹽清新5、速食新銳品牌烹烹袋推出2款免煮中華面,微波爐6分鐘就熟
  • 喜茶背後的奶茶店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2017年,喜茶多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奇葩消息,引發網絡熱議。有人因此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口碑營銷」,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卻堅決否認:我們沒有做過這種事。不管起因如何,反正喜茶火了!於是,其他奶茶品牌在宣傳上也是各顯神通。
  • 火遍中國大江南北的「喜茶」,終於要在日本開店了!
    要說網紅奶茶的鼻祖,那必然是喜茶啊!動輒幾小時的排隊、各大新媒體的關注、「奶茶黃牛」的誕生、社交圈的潮流新寵.這一切都是喜茶開創的茶屆先例。無數年輕人為了喝到一杯喜茶而排隊,將喜茶曬到朋友圈變成了一種時尚,喜茶一路走來,可謂是紅遍中國。而現在,喜茶即將要進軍日本了!日本這兩年對珍珠奶茶的熱愛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 曾經的TA們,比奈雪喜茶還要火爆!
    從街邊的無名小攤到現在火遍大江南北的網紅奶茶,20多年間,我們見證了無數奶茶品牌的更新換代……放學和朋友們去奶茶店聊天吹水
  • 懷集茶稈竹、新崗紅茶、汶朗蜜柚喜摘國家「地標」活力獎
    19時正,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活力指數發布頒獎盛典在這裡隆重舉行,懷集優質農產品亮相盛典平臺,喜摘3個獎項。其中,懷集茶稈竹、新崗紅茶獲得「年度生態保護獎」,汶朗蜜柚摘取「年度品牌口碑獎」。懷集茶稈竹、新崗紅茶、汶朗蜜柚南方現代農業產業智庫專家、肇慶市社科聯一級調研員朱英中向媒體介紹,懷集縣十分重視培育農業優質品牌產品,懷集茶稈竹、橋頭石山羊、崗坪切粉、新崗紅茶、譚脈西瓜、汶朗蜜柚6個農特產品榮獲國家頒發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位居全省縣級第一。
  • 不用排隊點單的喜茶,還是不是喜茶?近期新開了一家智慧門店HEYTEA GO
    大家想到的都是這個畫面▼你能想像喜茶門前沒人排隊的景象嗎?前幾天喜茶新開了一家智慧門店HEYTEA GO收銀員不見了,也沒有點餐檯只支持手機預約下單「不用排隊點單的喜茶」已經成為現實啦!說到這裡,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從喜茶排隊火起來之後緊接著出現了很多商家用「排隊」作為營銷的噱頭但隨著品牌的成長,客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開業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