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教父將〞裸退〞 臺積電如何持續領先?
在外界完全沒有任何訊息的情況下,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突然在新竹召開記者會,宣布明年裸退的消息,同時也公布了他的接班計劃,未來的臺積電將採取雙首長制,由劉德音擔任董事長,魏哲家擔任總裁,眾所矚目的兩人如何分工?
張董確立了平行領導機制,出任董事長的劉德音將領導董事會,成為今後臺積電對外的代表人,也是臺積電最後決策的把關者。
董事長握有實權,必須熟悉一切外在環境,也要熟悉公司內部運作。魏哲家當總裁則必須在董事會至高的領導下經營公司,擬定公司戰略及營運方針,也要對董事會報告。
很多人擔心雙首長制會不會出現一山難容二虎的狀況,張忠謀董事長說,臺積電董事會很Outstanding(傑出的),讓他很有信心。臺積電聘了五位獨董,其中有二位是來自國際的半導體專家,他們可以給臺積電營運很好的建議。因此,張忠謀董事長說,董事會可以協調他們兩人未來的角色扮演。
在這場三十年來別開生面的記者會上,張忠謀話匣子一開,完全吐盡了心中事,從他的談話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張忠謀在二○○九年重新出任總執行長後,這次終於卸下肩上重擔,真的「無罣無礙」,追求人生退休生活去了。
張忠謀答覆記者提問說,他想陪著家人坐郵輪或飛機,到過去他想去沒時間去,或是去了還想再去的地方旅遊;同時,他還要重拾他喜歡的橋牌、閱讀,還有撰寫人生自傳的下半章;對公司的未來,對自己人生的規畫,張董事長都是胸有成竹,國人也一致給張董事長高評價。
其實在宣布退休之前,最近張董事長私人行程增多了,他先到三三會演講,後來又接受好朋友王伯元之邀,到玉山科技協會演講,然後到交大演講。他不斷重申臺積電創造附加價值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性,這似乎顯示他一生在職場最美好的完結篇。
臺積電是在一九八七年創立,當時張忠謀由工研院院長轉任,這三十年,臺積電在張董事長苦心擘畫的經營版圖中,一路奮勇向前。記者問張董一生最感到驕傲的成就是什麼?張董事長說,臺積電從上市的市值二・二億美元,如今跑到近一八○○億美元,他對臺積電市值的躍升及照顧四萬七千個員工及十五萬個家庭成員感到很欣慰。
**英特爾拚以車電突圍,半導體雙強市值戰再度點火**
張忠謀經營臺積電三十年的成就,首先,從數字來看,一是臺積電市值一九六七・五九億美元,是費城半導體成分股中最大市值的公司。目前為止,只有臺積電、英特爾(Intel)及Nvidia市值超過一○○○億美元,與安華高(AVGO)合併後的博通(Broadcom),市值一度突破一○○○億美元,如今是九八一億美元,是第四大權值公司,臺積電在半導體產業激烈競爭中登上半導體產業龍頭,單是這頂桂冠就不得了。
另一個最不可思議的是臺積電市值打敗英特爾,在二○○○年Wintel的時代,英特爾與微軟一度登上全球企業市值王座,從二○○○年以來,英特爾一直就是半導體產業的龍頭老大,全球半導體產業誰與爭鋒?像金融海嘯後,英特爾股價跌到一二・○五美元,臺積電ADR跌到五・八三美元,臺積電一直都不是英特爾對手,誰也沒有想到,臺積電市值會追過英特爾,且雙方市值一度相差大約三○○億美元,這是臺灣產業在全球競爭中十分輝煌的裡程碑。
今年英特爾收購Mobileye,力圖在汽車電子領域突圍,最近英特爾股價急起直追跑到三九・○四美元,市值來到一八三四・四八億美元,與臺積電仍有大約一○○億美元的差距,未來全球兩大半導體巨擘的市值之爭,可能又是市場吸睛的焦點。
第三個國際級的成就是張忠謀不斷拉升臺積電市值勇往直前。臺積電在臺股股價最高漲到二二三元,市值達五・七八兆臺幣,在美國ADR漲到三八・四三美元,這是臺灣第一家市值突破一○○○億美元,且即將突破二○○○億美元的「超大型企業」。
臺灣只有二三○○萬人,去年GDP總產值也僅五二九九億美元,卻出現一家市值直逼二○○○億美元的超級企業,這是十分不可思議的事,如果把全球企業市值進行一次排名,臺積電在全球大企業排名約第三十六名,這也是臺積電的另一個看不見的成就。
目前美國FAAMG囊括市值前五大,巴菲特的波克夏排第六,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分別排名第七、第八,嬌生第九,埃克森美孚石油(Exxon)掉到第十名,臺積電在二○○○億美元上下,已擠落可口可樂、花旗集團、Philip Morris菸草公司、Comcast及豐田汽車。如果拿來亞洲排行,臺積電只輸給阿里巴巴、騰訊、工商銀行、三星、中國移動、滙豐控股,可以排到第七位。臺灣有一家公司躋身國際大企業的殿堂,若沒有張忠謀董事長三十年不屈不撓的努力,絕不可能有今天。
**前二季毛利率皆逾50%,強調創新、高附加價值有成**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到去年為止,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市佔率,臺積電囊括五六%,居於絕對領先的地位,國際大廠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ies)以九・六%居次,聯電以八・一%居第三,三星以七・九%排第四,這也可以看出臺積電在產業競賽中,完全拉大領先對手差距,不論是在次世代的奈米布局,或是產品良率競爭,臺積電都明顯居於領先地位。
以臺灣的體制,張忠謀董事長領導的臺積電為臺灣創造了全球競爭力,如果仔細檢視臺積電的經營成績單,大家會對張董事長更加嘆服。首先是張董強調創新及附加價值,臺積電首季毛利率五一・九%,第二季是五○・八%,同是晶圓代工廠,聯電毛利率大約只有一九%,而臺積電的營業利益率大致都維持在四○%以上,張董事長真的是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推手。
而這些年,臺積電每年配息都水漲船高,從三元、四・五元、六元到七元,臺積電年年給股東充分回報,但帳上仍握有五七○四.六億元現金,公司累積的保留盈餘有一・○四兆元,這給了臺積電充分發展的現金,這次張董事長在卸任前,親自拍板把三奈米生產線留在臺灣,單是建廠金額就達二○○億美元以上,這也是張董事長費了三十年為臺積電打造的無敵競爭力。
對股東而言,張忠謀董事長簡直是新的經營之神,臺積電創立於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一日,那時臺積電算是小資本創業,由行政院開發基金、荷蘭飛利浦合資創立,國內大企業都是股東,在一九九○年的時候,臺積電的股本也不過是四七・三八億元,一直到九四年九月五日上市,臺積電的第一天收盤價是九六元,那一天的市值是七四八.八億元,如今跑到五・七六兆元,這二十三年間,臺積電市值翻了七六・三倍,投資人如果在臺積電上市那一天持股抱到現在,連同這些年發放的現金股息,總共賺了八九・六倍,這堪稱是百倍的獲利時代。
不過讓張董事長覺得遺憾的是在○八年臺積電結束配股之前,臺積電員工獲配臺積電二九%股份,但是大家都禁不住臺積電股價的誘惑,大家逢高賣出,臺積電的籌碼落到外資手上,如今外資持有臺積電七九・三七%,外資持股最高紀錄是八○・六一%,更可怕的是,國內像臺塑、國泰人壽等臺積電原始發起股東,老早已出清臺積電持股,如今原持股一九・二四%的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如今也剩下六・三八%,不過現在行政院開發基金持股一六・五三七億股,市值仍高達三六七億元,這是國庫很大的一塊資本。
**保持AI、物聯網技術領先,兩位新掌門最大課題**
現在張忠謀要放手了,臺積電走過風光的三十年,未來又會如何?這是大家關注的議題,整體來看,未來世界進入AI的時代,臺積電是AI產業最重要的心臟,這些年大家看看Nvidia趁勢而起,最大的轉捩點是二○一一年Nvidia研究中心與史丹福大學的AI研究團隊合作,將GPU(圖形處理器)運用在深度學習上,十二顆Nvidia GPU深度學習運算能相當於二千顆CPU的表現,此後全球以GPU為演算法的主流,Nvidia股價也跟著大爆發,過去Nvidia股價不過二○美元左右,今年一度大漲到一九二・○一美元,市值達一一二四億美元,Nvidia也成為第三大市值的半導體公司。
未來臺積電可望成為Nvidia最佳合作拍檔,換句話說,只要Nvidia在GPU領域發光發亮,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仍可屹立不墜,這可能也是張忠謀董事長決定在臺積電三十年周年宣布引退的主因之一。李開復先生說臺灣錯失了網路、社群的時代,臺灣不具發展AI的條件,但AI的發展與晶片有關,臺積電的晶圓代工霸主地位不易被搖撼。
另一個張忠謀董事長引以為傲的成就是Smartphone(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智慧型手機也是靠記憶體,這些年臺積電市值愈來愈龐大,最重要的關鍵是臺積電也是蘋果供應鏈的重要成員,劉德音與魏哲家兩人未來最大挑戰是進入物聯網、車聯網及AI新時代,臺積電如何保持技術領先?
**三星搶單、中國扶植半導體,步步為營才能永保榮耀**
還有先進位程的投資金額十分龐大,臺積電如何保持高回報,目前使用十奈米的客戶已變少,將來進入七奈米、三奈米的時代,投資金額龐大,有能力使用的客戶也變少,加上PC、TV,甚至是智慧型手機都進入飽和的時代,臺積電如何保持像過去三十年的高成長?這個挑戰絕對比張忠謀時代的三十年更嚴厲。
還有三星搶進晶圓代工領域,英特爾收購Mobileye也著手布局未來車載市場,三星甚至搶走高通的訂單,再加上中國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這些都是臺積電兩位新領導人必須面對的挑戰,張忠謀的三十年,臺積電擴大領先對手的差距,下一個三十年臺積電恐怕也得面臨像蘋果一般的「成長極限」,新的領導人必須步步為營,才能永保榮耀。這個月,臺積電將慶祝三十歲生日,小英總統其實可以頒一個「總統企業家獎」來表揚張忠謀董事長一生的貢獻,假如,臺積電是一個標竿,下一棒臺灣的企業誰奮起?
他並說,明年6月退休後,不會在臺積電擔任任何的職務,屆時該公司將於採雙首長制;由劉德音任董事長,是公司最後決策把關者及最高代表;魏哲家則任總裁,並在董事會的未來工作方針(guideline)之下經營該公司且對董事會報告。
〞劉德音和魏哲家共同經營臺積電,明年6月以後採雙首長制,我是在今年初決定逐漸並形成要退休的想法,雙首長制是我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貢獻。〞張忠謀在記者會中表示。
他表示,劉德音和魏哲家兩人幾乎是同類型的人,兩人想法幾乎一致,兩人意見很少有分歧,倘若二人真的意見不同的時候,臺積電還有一個很傑出的董事會。
外資目前對臺積電持股比重達約80%,市場人士認為,短線該公司股票動蕩難免。
〞我想不會(造成股價波動),外資不會拋股,甚至會多買一點。〞張中謀在問答路透記者提問時稱。
而他個人名下所持有的臺積電股票,他說:〞我暫時沒計劃改變持股,但退休後看兩位(接班人)的表現。〞
至於外界擔心劉、魏兩人將來可能會有意見不和;張忠謀說,劉德音和魏哲家在半導體界有極豐富的經驗且非常專業,兩人有很強的互補性,劉德音想得很周到、魏哲家做決定很迅速,兩人共同掌舵臺積電,將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且據他私下了解,臺積電內部絕大部分人不會跟進他退休的腳步。
張忠謀說,他在臺積電30年的貢獻是,該公司本來不被看好,1987年資本額只有2.2億美元,現在是一家1,800億美元的上市公司,〞當時根本沒人認為臺灣的半導體會有地位,如今臺灣是半導體重鎮。〞
他並指出,沒有臺積電就沒有智慧型手機,臺積電改變了世界上幾10億人的生活方式。
展望未來,張忠謀表示,預估今年臺積電以美元計價的營收將成長接近10%,而未來幾年亦將有5-10%的成長。
他認為,臺積電的三大強點是:一是技術總是保持領先地位,二是製造也是保持領先地位,及三是客戶對臺積電的信任。但是,臺積電並非沒有挑戰,且每年的挑戰都很大,其中在尖端技術就有一、兩個,而技術成熟的競爭者也有十多個。
他還解釋,之所以選擇在這個時候宣布退休,主要是10月23日將是臺積電30年慶,另11月4日是公司的運動會,若不提早宣布對客戶和員工都是不禮貌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之所以退休主是年齡問題,〞如果能夠長生不老,我會繼續做下去。〞
〞大家不免會回憶起上次退休時臺積電的慘況,希望明天不要太激烈,他們應該有先和外資溝通過吧?〞兆豐投顧協理黃國偉說。
另一不願具名的資產管理業者也憂心,外資持有臺積電股票達八成,且目前股價處在高位,只要有一小部分信心動搖,就會造成明顯修正。
不過瀚亞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認為,看好這次臺積電的交棒,由於雙首長經驗豐富,再加上公司在半導體產業有絕對的領先優勢,未來五年料靠著人工智慧與超級電腦高效運算等新興產業維持趨動力。縱然董事長張忠謀退休,相信臺積電的營運仍會相當穩健。
元大投顧市場研究部經理薛舜日也指出,臺積電在過去幾年就規畫了接班計劃,並對外界說明,由於不是突然之舉,影響性應該還好。過去臺積電也是集體領導,再由張忠謀定奪,未來應該也是一樣。
〞讓年輕人接棒本就應該,張忠謀畢竟已經八十幾歲了。 〞他說。
張忠謀生於1931年,現年86歲,臺積電創辦人,有臺灣〞半導體之父〞封號;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博士,曾任美國德州儀器副總裁,及美國通用儀品總裁(CEO),回臺後曾擔任工研院院長,1986年接掌臺積電董事長迄今。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前,張忠謀一度宣布退休,惟隨後2009年6月宣布回任臺積電執行長,重掌兵符並招兵買馬,積極擴充能產,亦奠定臺積電在全球半導體龍頭的地位。(完)
臺積電(
2330.TW
)董事長張忠謀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臺積電將保持業界領導地位,物聯網、汽車電子、高效能運算(HPC)和行動運算將驅動公司的業務成長。
今年86歲的張忠謀被譽為臺灣的半導體之父,帶領臺積電成為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張忠謀表示,他預計10-20年內將出現無人駕駛的計程車,而未來人工智慧(AI)將取代許多醫生。
「我們將會參與其中,最好是能搶在所有人之前。但至少我們會和其他人一起追逐科技的最高境界,」張忠謀在臺積電總部向路透表示。
張忠謀預計,未來五年臺積電資本支出將以5-10%的速度增長,公司將繼續在研發領域投資。目前臺積電的市值約為1,850億美元,研發部門人員約6,000人。他也預計半導體行業將進一步整合。
張忠謀周一宣布將於2018年6月退休,之後不會在臺積電擔任任何的職務,屆時該公司將於採雙首長制;由劉德音任董事長,是公司最後決策把關者及最高代表;魏哲家則任總裁,並在董事會的未來工作方針(guideline)之下經營該公司且對董事會報告。
張忠謀表示,他將向繼任者提供建言直到正式退休,而一個關鍵的訊息就是建立合作關係的重要性。
「我們必須要在物聯網、汽車業及高效運算等領域建立夥伴關係,」他表示,並稱手機未來幾年前景仍看好。「這是我們已經確認的四大成長平臺。」
目前臺積電正試圖推動客戶基礎的多元化,並轉入人工智慧(AI)等新興產業,而該公司業績目前因為手機用晶片的需求暢旺而水漲船高。
臺積電也必須因應全球最大存儲晶片業者三星電子(005930.KS
)與日俱增的威脅,三星電子揚言計劃通過積極爭取客戶,在五年內將晶片代工業務市佔率增加兩倍。
為了對抗競爭者,張忠謀稱臺積電必須在各個方面應對,他並指出中國的晶片補貼對於半導體行業而言是一大挑戰。
他說,「我們在中國仍吃得開,但事實是中國補助許多企業...結果就是中國企業可以長時間虧損,但還是能活下來。」
雖然臺積電仍在試圖確認哪些是最具潛力的夥伴,但張忠謀特別提到現有夥伴英偉達(Nvidia)()在人工智慧產業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