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宣布成立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張鈸院士擔任新研究院的院長,聘請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作為學術委員會主任。與此同時,谷歌人工智慧部門負責人Jeff Dean也成為了清華大學計算機學科顧問委員會委員。
在當天的成立儀式暨清華-谷歌AI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清華大學表示,人工智慧研究院依託清華大學優勢學科,以未來人工智慧的原創性基礎理論為發力點,力求在探究智能本質的基礎上,產生人工能基礎理論和關健技術上的顛覆性創新成果,著力打造具有清華特色影響力的基礎性、源頭性的新高地,積極推進大跨度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推進大範圍技術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的融合。
對於清華大學來說,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水平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最新的計算機科學排名CSRankings網站上,清華大學在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學術機構的排名中僅次於卡耐基梅隆大學(CMU),位居第二位。在前十名中的其他國內院校還有北京大學和中科院。CSRankings的排名根據各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出現在計算機科學各個領域權威刊物上次數,確定積極從事計算機科學領域研究的高校名單。
根據清華大學的官網介紹,這次擔任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的張鈸,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1935年3月生,福建福清人,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張鈸考入清華大學,入校時就讀於電機系電機電器專業,1956年因建設新專業需要,轉讀自動控制,兩年後張鈸作為國家第一批自動控制專業的優秀畢業生留校任教。2015年獲得2014 CCF終身成就獎。
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的學術委員會主任由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院院長姚期智擔任。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計算理論及其在密碼學和量子計算中的應用。他是研究量子計算與通訊的國際前驅,於1993年最先提出量子通信複雜性,基本上完成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1995年姚期智教授提出分布式量子計算模式,後來成為分布式量子算法和量子通訊協議安全性的基礎。
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慧研究院再次反映出了國內高校設立人工智慧學科的熱潮。
2017年7月,國務院頒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大力建設人工智慧學科,要完善人工智慧領域學科布局,設立人工智慧專業,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儘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慧學院,增加人工智慧相關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招生名額。
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慧學科方向,完善人工智慧的學科體系,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形成「人工智慧+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建立50家人工智慧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近期介紹情況時表示,在2018年認定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布局建設了57個人工智慧類項目;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慧領域設置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
在政策導向下,2018年,天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南開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本科招生)、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騰訊雲人工智慧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學院紛紛成立。
來源:澎湃新聞
精彩文章回顧:
1、厲害了,一張薄膜能將室溫狂降17℃!發明者是從南大畢業的哦!
2、Science發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個科學問題
3、交待你的事辦完了,就不能回個話麼?!(深度好文)
4、跑步、列計劃、早起、讀書、獨處…自律真的能改變人生
5、中國最年輕院士盤點:比顏寧還開掛的科研人生
6、從臨沂放牛娃到清華校長,他考研3次,讀博7年,英語極爛,卻做出諾獎級的科研成果
7、別墅建到60層,可以在家裡種菜、遛狗,這樓盤忒牛了!
8、教育部: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
9、數學系學生的漫畫,治癒了整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