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5 LinkedIn中國 LinkedIn中國
LinkedIn中國
微信號LinkedIn-China
功能介紹LinkedIn (領英) 創建於 2003 年,致力於向全球職場人士提供溝通平臺,協助他們事半功倍,發揮所長。作為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會員人數在世界範圍內超過3億,每個《財富》世界 500 強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當同事由於網站「CTR」( Click through rate,廣告點擊量)下降而發起了一個「RFD」(Request for discussion,請求討論)的時候,聽不懂的你肯定不願只是站著傻笑。
職場上類似這樣幾個字母組成的詞語實在太多了,它們常常把小編鬧得暈頭轉向。
不過,沒關係。今天我們把所有這樣讓你莫名其妙的縮略詞都搜集來了,一定有你用得著的那個。
有時候感覺同事甚至老闆跟你說話,就好像用的是另一門語言?
我不是說公司突然決定要用法語開會的情況,而是似乎正在逐步佔領職場的語言:「首字母縮略詞」(work acronyms)。
我們的工作中實在有太多首字母縮略詞了。有時我簡直聽得雲山霧繞。
開會被噴各種術語的時候,我的表情常常是這樣的:
雖然有些不明白,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問,因為我擔心他們甩給我這樣的表情……
但如果我不問,開完會之後被莫名其妙交代了任務的我,肯定結局就是這樣的:
非常肯定的是,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當同事由於網站「CTR」下降而發起了「RFD」並且「EOD」前需要進行一個「QA」測試的時候,你肯定不願意只是傻笑著點頭哈腰。
今天我們按照工作類型稍作分類,不管是和財務、IT還是市場營銷團隊的同事開會,讓你分分鐘成為縮略詞贏家!
首先來說幾個通用的:
ASAP - As soon as possible 儘快
BID: Break it down 分解(任務)
BTW - By the way 順便
COB: Close of business 停業
EOD: End of day 一天結束;今天之內
EOM: End of message 消息結束
EOW: End of week 周末;這周之內
ETA: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預計抵達時間
FTE: Full-time employee 全職員工
FWIW: For what it's worth 就其價值而言
FYI - For your information 供你參考,郵件常用
IAM: In a meeting 正在開會
IMO: In my opinion 在我看來
LET: Leaving early today 今天我要早走
LMK: Let me know 讓我知道;通知我
MoM: Month over month
MTD: Month to date 本月,當月
OOO: Out of office 不在辦公室
OT: Over time 加班
OTP: On the phone 在通話
PA: Performance appraisal 績效評估
POC: Point of contact 首要聯繫人
PTE: Part-time employee 兼職僱員
PTO: Paid time off 帶薪休假
NRN: No reply necessary 不必回復
NSFW: Not safe for work 不宜在辦公室瀏覽
NWR: Not work related 與工作無關
Re: Referring to 涉及到;適用於
RFD: Request for discussion 請求討論
TL;DR: Too long, didn't read 太長,沒看(英文網頁中常見)
TLTR: Too long to read 太長,不看
TOS: Terms of service 服務條款
TYT: Take your time 別著急,慢慢來
WFH: Work from home 在家辦公
WIIFM: What's in it for me 這對我有什麼好處?
WOM: Word of mouth 口碑傳播
YTD: Year to date 年底;今年之內
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應用程式編程接口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處理器,買電腦都得看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 層疊樣式表,就是網頁裡的樣式
FTP: File transport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下過電影的小夥伴都知道。
HTML: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標記語言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S: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secure HTTP的安全版
IM: Instant messaging 即時通訊工具,比如微信QQ
IP: Internet protocol 網絡之間互聯的協議,所謂的IP位址就是它了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
OS: Operating system 作業系統,聽過iOS麼
QA: 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
UI: User interface 用戶界面
URL: Universal resource locator 統一資源定位符,通俗說就是網址
UX: User experience 用戶體驗
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虛擬專用網絡
RAM: Random-access memory 隨機存取存儲器
RSS: Rich site summary or really simply syndication 網絡訂閱器
WYSIWYG: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所見即所得
AIDA: Attention, interest, desire, action 「愛達」公式,一種推銷模式:引起注意,激發興趣,刺激欲望,促成行動。
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企業對企業的營銷模式
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企業對顧客的營銷模式
BR: Bounce rate 網站跳出率,只瀏覽了單個頁面的訪問量佔總訪問量的比率。成功進入網站後,不點擊任何連結就關閉它,對該網站而言就是一個跳出(Bounce)。
CM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內容管理系統
CPC: Cost per click 每點擊成本:網絡廣告每次點擊的費用。(針對廣告平臺商,收費。)
CTA: Call to action 行為召喚:敦促讀者、聽眾、促銷信息瀏覽者立刻採取行動的言辭,例如Write Now, Call Now, Click Here.
CTR: Click through rate 廣告點擊率:廣告點擊量 / 廣告瀏覽量。
CR: Conversion rate 轉化率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戶關係管理
DM: Direct message or direct mail 快訊商品廣告
ESP: Email service provider 電郵服務提供商
GA: Google Analytics Google為網站提供的數據統計服務,搞網絡分析的都知道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這個人人都知道吧
PPC: Pay per click 網絡廣告按點擊量付費。(針對廣告主,付費。)
PV: Page view 網頁瀏覽量,與之對應的還有UV,就是獨立IP的瀏覽量
RFP: Request for proposal 招標書
ROS: Run of site 廣告隨機出現在網站不同位置的廣告購買模式
RT: Retweet 推特上的轉發操作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軟體即服務
SEO: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搜尋引擎優化:在了解搜尋引擎自然排名機制的基礎上,對網站進行內部及外部的調整優化,改進網站在搜尋引擎中的關鍵詞自然排名,獲得更多流量,從而達成網站銷售及品牌建設的目標及用途。
SM: Social media 社會化媒體
SMB: Small to medium business 中小規模企業
SWOT: Strength,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SWOT分析法: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威脅。
UV: Unique visitor 獨立訪客
ACCT: Account 帳目
AP: Accounts payable 應付帳款
AR: Accounts receivable 應收帳款
BS: Balance sheet 資產負債表
CPU: Cost per unit 單位成本
CR: Credit record 貸記
DR: Debit record 借記
EPS: Earnings per share 每股盈餘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先進先出法(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開募股
LIFO: Last in, first out 後進先出法(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
LWOP: Leave without pay 停薪留職
NAV: Net assets value 淨資產
P-card: Purchase card 採購卡
ROA: Return on assets 資產收益率
ROE: Return on equity 淨資產收益率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 投資回報率
P/E: Price to earnings 市盈率
P&L: Profit and loss 損益
下面就是CXO系列了,別說你知道CEO…
CDO: Chief data officer 首席數據官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執行長
CF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財務長
CIO: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首席信息官
CMO: Chief marketing officer 首席營銷官
COO: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營運長
CP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註冊會計師
CSO: Chief security officer 首席安全官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
CTO: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首席技術官
CFP: 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註冊金融理財師
DOE: Depending on experience 視工作經驗而定(常出現於招聘啟事)
GC: General counsel 首席法律顧問
HR: Human resources 人力資源
PM: Project manager 項目經理
PR: Public relations 公共關係
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發
不過說到底,領英小編覺得吧:縮略詞這種事最終還是為了工作便利而發明的,如果這些單詞本身已經變成了理解障礙,我們真的沒必要繼續堅持為了秀逼格而四處耍縮略詞——畢竟,交流暢通才是最關鍵的。你說呢?▲
本文作者Katherine Moon,由LinkedIn領英原創翻譯。歡迎更多媒體、企業與組織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請在公眾號回復「赤兔」)。如有問題請聯繫領英客服電話:4000106277。
©2015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