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正在用非常規手段,搶奪21世紀最重要資源

2021-02-25 智谷趨勢

結合文內觀點留言討論。智谷君將綜合留言質量和點讚數,抽取3位參與讀者,各送出一本事實:用數據思考,避免情緒化決策

比爾•蓋茨送給全美大學生的畢業禮物!避免情緒化決策,顛覆你思維方式的神作,暢銷近20個國家,被《金融時報》《書單》《自然》等多家媒體讚譽。

當年《天下無賊》的一句臺詞傳遍過大江南北: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世間萬物,人最寶貴。企業人才穩定與市場、技術、管理等都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然而人人都明白的道理,碰到一些利益問題,就變得有點不對味了。

不久前,伊利股份發布公告,擬以1.83億回購股份,進行股權激勵,回購股份佔總股本比例為3%。激勵對象是董事、高管人員、核心技術骨幹等474人。授予價格為公告前一交易日價格的50%,即15.46元/股。

但公告一出,便激起千層浪,伊利的股價也出現了大幅度的波動,看得出,對於這次股權激勵計劃,投資者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但細細看下來,這些質疑聲其實有點管窺蠡測 ,其原因嘛,讓我們細細來分析。

01

放眼量,激勵確保下一個十年騰飛

只發工資和年終獎足以留住人才嘛?NO!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才是建立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完善治理結構、持續引進人才、提升企業活力的利器。

伊利深知這一點,在此之前,已經實現了三次股權激勵計劃。其中2016年那次的「五強千億」目標,股權激勵就為伊利的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2014年。當時乳製品行業正處於轉型期,市場同質化嚴重,飽和度高,伊利當年收入只有477.79億,利潤32.01億,利潤率只有6.7%。

雖然處境艱難,但伊利還是迎難而上,提出了在2020年實現「五強千億」的目標。

彼時,市場的不確定以及高不可攀的目標讓團隊士氣和信心嚴重不足,內外部阻力巨大,目標進展緩慢。

為了鼓舞士氣,2016年,伊利推出限制性股權激勵計劃,激勵對象是270餘名核心業務和技術人員。

正是這一關鍵時期的關鍵舉措,把員工個人利益與企業發展目標牢牢困在一起,在之後的三年裡,伊利實現了高速穩健增長,造就了2018年798億收入60億利潤的行業奇蹟,與蒙牛拉開100億收入的差距,利潤更是蒙牛的近一倍。

2016年年底以來,伊利股份業績估值出現「戴維斯雙擊」,股價接近翻倍。「這個業績的實現離不開穩定和戰鬥力超強的團隊」潘剛曾在投資者見面會上動情的說過。

現在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其實也和上次一樣,是為了企業長遠發展戰略考慮,2018年伊利修訂戰略規劃的時候制定了10年的戰略規劃——2030年成為全球乳業第一、全球健康食品前五!

而要實行這個目標,最關鍵的一步就是穩定管理層團隊。

02

誤解,始於偏見!

進行大力度股權激勵,利好公司長遠發展

從公司公告中我們看出,這次激勵計劃針對的對象是公司的管理層以及核心技術骨幹,共計474人,佔總股本數的3%。覆蓋了公司所有關鍵的業務環節。

但良好的出發點,為何卻引起投資者譬如「折價50%、授予管理層將使高管從中獲利巨大,不利於中小股東、從5年符合增長率8%的要求來看,股權解鎖難度較低」的質疑呢?

那是因為投資者對乳品行業以及伊利股份了解不夠全面導致的。

首先,股權激勵計劃肯定不會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為對激勵對象而言,其實6年的時間並不短,如果為了一己私利,想解禁套現的話那麼周期會設計的更短。

而且為了進一步保證激勵效果,本次伊利限制性股權激勵政策也進一步突出了對核心團隊的約束力:

嚴格的「約束」考核指標既涵蓋了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和安全合規等方面進行個人綜合考核,也選取了「淨資產收益率」和「淨利潤增長率」這兩個核心指標作為業績指標。

本次激勵方案的業績考核目標以2018年扣非淨利潤為基數,2019-2023年度扣非淨利潤增長率為8%、18%、28%、38%、48%,即CAGR8.2%。

並且要求 2019-2023年度淨資產收益率為15%。這個目標是公司綜合考慮了歷史業績、經營環境、行業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制定的。

其次,實際激勵收益並非部分投資者理解的那麼大。從激勵計劃本身來看,表面上有一倍的利潤空間,但事實上面對45%的個人所得稅,六年50%左右的融資成本,按目前股價,實際收益率在5%以內,稍有不慎就會賠錢。

再加上目前不確定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本次激勵計劃的吸引力並不是如想像的那麼可觀。

事實也是如此,很多人覺得風險大(員工的個人貸款利率在10%左右,中國股權市場波動不確定高),資金回報率不足而沒有全額認購導致有很大數量的股份被退回,伊利股份又無奈的進行了強制性二次分配。

再次,投資者認為的「5年符合增長率8%,股權解鎖難度較低」的理解,也不正確。

過去5年,A股市場連續5年保持淨利潤8%以上的公司只有210家,佔比只有6%;再加上淨資產收益率不能低於15%這一更硬核的指標,過去5年,A股市場滿足要求的公司只有72家,佔比只有2%。

另外,乳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沒有壟斷優勢,因此成本的變動必然導致企業淨利潤的波動。因此在原材料漲價勢頭迅猛的背景下,以及國際宏觀態勢不穩定的形勢下,做到8%左右的淨利潤的增長已是不易,何況還要考慮到連續5年保持的難度。

從這幾點能看出,伊利的股權激勵其實是相對合理的。

伊利當前常溫板塊優勢明顯,但低溫、奶粉等業務仍然處於激烈競爭之中,而康飲、奶酪等事業部又剛剛起步,人才是快消品企業之競爭力根本,股權激勵有助於公司綁定核心管理骨幹,助益公司在衝擊更高目標時擁有更強戰鬥力。

和普通投資者悲觀態度不一樣的是券商分析師們。最新研報中,對於伊利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大部分的分析師都表示了看好:

招商證券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楊勇勝表示 ,伊利公司激勵方案落地,擴大激勵對象,綁定核心骨幹,通過優秀機制不斷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五年維度力爭50%的扣非業績成長空間。因此,給予公司2020年28倍PE,維持35元目標價和「強烈推薦-A」評級;

國金證券表示,本次股權激勵計劃期限為六年,期限較長,意味著管理層的穩定,對伊利保持龍頭地位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03

破釜沉舟,迎戰後千億時代

從去年到現在,市場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競爭對手加大終端的促銷買贈;再比如成本也在大幅提升,未來2-3年也會持續提升等,這些對於伊利來說,都是挑戰,所以伊利要做到8%增長確實不容易。

但多難也要破釜沉舟、迎難而上。為了迎戰後千億時代,除了推出股權激勵計劃保持核心團隊穩定外,伊利未來還將會在這三個方面努力:1)未來併購標的增加了,要多調研,優中選優;2)企業內部賦能,做好老產品,加大培訓新品;3)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諮詢公司,數位化突破。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總的來說,伊利股份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不僅公平公正,也反映出伊利集團有著清晰的市場定位以及達成自己戰略目標的決心。

在伊利的企業官網與其他企業宣傳資料上,隨處可見伊利的企業願景:「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正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所以伊利才能連續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

時至今日,管理層當然不會從小利出發,而會從公正、公平、長遠利益來考慮全局。畢竟沒有這樣的胸懷和格局,伊利也不會走到今天!

感謝關注智谷趨勢(微信ID:zgtrend)。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21世紀什麼最重要?是保姆,是阿姨
    一些朋友贊同他父親的話,也有另外的朋友反駁說還是要救到最後一刻,並講起自己是如何用呼吸機等手段將父親從死亡線上拉回的故事。大家各抒己見,莫衷一是。中年總是不期而至。我突然意識到,對於多數獨生子女來說,他們沒有直系親屬和他們共同面對超老齡社會的來臨。也許在他們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時候,超老齡社會就悄無聲息地把他們拖進一場完全無法掌控、無法自拔的艱難時世。
  • 伊利的夢想是什麼?
    19世紀中期,美國西進運動正在轟轟烈烈地推進中,「淘金熱」成為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當第一批歐洲移民懷揣著財富夢想,擠在一艘艘破爛不堪的木帆上湧向北美大陸時,除了食物,仍然要帶上大批奶牛。而中國乳企,就在這樣備受關注又毀譽參半的環境中,誕生出兩大乳業巨頭伊利和蒙牛,憑著更保鮮的技術,更合理的營養搭配和花樣繁多的品類,讓牛奶飛入了尋常百姓家,自身亦不斷成長壯大。其中的伊利更是A股食品飲料公司的魁首,市值超千億元,股價與最初上市時相比,翻了無數倍。然而,就像莎翁所言,「一切過往,皆為序章」,重要的是未來。
  • 21世紀全球最重要發明:安卓、iPhone均入選
    以下是21世紀最重要發明,你是否認可?
  • 重要消息!21世紀人才網將於10月1日關停!
    重要消息!21世紀人才網10月1日起停止運營!
  • 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媒體TOP10出爐!《21世紀經濟報導》上榜
    10月16日,胡潤百富發布《2020胡潤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媒體榜》(Hurun China Most Influential Business Media Awards 2020)。這是胡潤百富連續第二次發布此榜單,《21世紀經濟報導》成功入選2020胡潤中國最具影響力財經媒體TOP10。
  • 伊利網際網路思維讓消費者觸摸「智能化的品質牛奶」
    線下合作方面,伊利將會在全球產業鏈中更深入的融入「智能眼鏡」和「空氣盒子」等百度智能硬體,用科技幫助用戶深度參觀伊利的綠色產業鏈。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硬體還能夠完成大數據的智能化解析分發。據了解,雙方將持續致力於這些大數據的挖掘與研究,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開發出更加貼合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及服務,實現伊利產業鏈的智慧升級。
  • 伊利每益添:如何娛樂成癮
    《小時代4靈魂盡頭》上映時,各大品牌紛紛借勢開展一系列營銷活動,連續植入四部小時代的伊利每益添,再次成為這場話題營銷中的焦點品牌。在本次跨界營銷中,每益添與《小時代4》、滴滴打車三強聯合,以「一石二鳥」之計,在資源整合間將娛樂營銷發揮得淋漓盡致,相關話題更是刷爆了社交圈,與客戶玩得不亦樂乎。
  • 必讀好書 《21世紀資本論》
    ,美國版上市3個月狂銷20萬冊,未來十年內最重要的一部經濟著作  ◎引爆思想界熱議,經濟學界大師紛紛發聲,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先後撰寫四篇評論,點評本書  ◎70後新銳經濟學者,一夜成為媒體追捧的焦點明星  ◎本書大熱引發閱讀熱潮,大眾讀者圈瘋狂傳閱「如何假裝讀過《21世紀資本論》的神貼」內容簡介
  • 世界八大奇蹟之伊利運河如何改變美國國運和南北格局?
    還有的質疑是比較有理有據的,比如有的人把修建中的伊利運河和18世紀修建的波多馬克運河進行對比,來質疑伊利運河的意義和作用。波多馬克運河是維吉尼亞及馬裡蘭的一系列運河的統稱,其中最主要的是切薩皮克-俄亥俄運河,但它是一項典型的規劃失敗的工程。
  • 伊利「網際網路+」戰略創新乳業發展路徑
    新媽媽王芳最關心的事情是寶寶的奶粉,她一直給寶寶買金領冠,因為這款奶粉有全程可追溯系統,手機一掃就能追溯到工廠——「買的就是個放心。」
  • 【分享】吉姆·羅傑斯: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小編整理了發布會的主要內容,分享給大家~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投資中國股票留給女兒        作為最成功的國際投資家之一,羅傑斯肯定了中國發展的成績並四次大規模投資中國股市,他認為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而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
  • 伊利的全球健康之路
    而這也正是伊利多年來一直努力踐行的企業發展創新之路。數據顯示,2018年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近800億元。伊利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營業總收入231.3億元,同比增長17.1%;淨利潤22.8億元。沿著一帶一路,伊利的「健康絲路」迸發生機,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構建了全球健康產業的新格局,實現了互惠共贏發展。
  • 「科技公司」伊利背後 | 礪石
    其中,針對終端網點客戶,伊利自主開發了「渾天儀」地理大數據系統,依靠智能建模和人貨場大數據,能夠精準評估並預測市場的發展態勢,從而精確規劃終端網點的布局,優化資源投入。 由於從人工智慧等數位化技術的應用中獲得了切實益處,這還激勵伊利集團在智能化建設上進一步投入。就在近期,伊利集團又計劃投資38.6億元,打造全球最領先的5G綠色生產人工智慧應用示範項目,進一步加強人工智慧技術與業務的融合。
  • 數據科學家:21世紀「最性感的職業」
    數據科學家在商業世界中嶄露頭角反映出一個事實:企業正在應對前所未有的龐大而多樣的信息。這些技能最容易在什麼領域找到?數據科學家徜徉於數據海洋的同時,最重要的是進行探索。為身邊的世界導航正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他們在數據領域得心應手,能夠將大量不規則數據組織起來,使之成為可分析的數據。他們找出豐富的數據源,並與其他數據源(可能是不完整的數據源)連接起來,清理、簡化運算結果。
  • 【重要】21世紀人才網關停後,居轉戶、居住證積分怎麼申請?
    國慶長假前,21世紀人才網發布了一條《關於21世紀人才網網站關停的公告》,滬小戶剛看到時也是虎軀一震!顯然,是我多慮了,原來21世紀人才網是併入上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網了(奏是這個網址:www.12333sh.gov.cn)
  • 伊利的「魚死網破」,是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
    14年無人處理、被人為假減刑的匯報材料,半年過去至今仍無任何實質性進展;8、昨天伊利又正式向正在內蒙古的中央巡視組遞交了以上材料,期待能給社會一個公正的交代伊利的「實名舉報」一經發出,迅速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破壞伊利」的前董事長鄭俊懷背後的「保護傘」成了公眾關注的重點。
  • 【旅遊隨筆】紐約西部遊(一)、雪城與伊利運河
    這是我第四次,也許是最後一次遊覽尼加拉瓜大瀑布了,儘管工作繁忙,我還是決定用筆和手機記錄下這一段美好的時光,以備將來回憶之需。伊利運河(該圖片來自網絡)伊利運河的水閘設計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創舉,之後的多個運河如巴拿馬運河和中國的三峽工程都沿用水閘這一設計。沿著伊利運河修建80多座水閘,就算在現在這也是一項需要巨額經費的工程。而在十九世紀,這個工程只能夠以無法想像來形容。當時許多專家預測修建伊利運河至少需要30年,甚至有人質疑修建伊利運河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但是僅用了8年的時間,伊利運河就開通運營了,我們不得不佩服早期美國人艱苦奮鬥、勇於創新的精神。
  • 從伊利的「共享平臺」剖析,為什麼品牌應該去「重建現實」?
    為什麼這一點如此重要?因為合作力的大小,將決定創造力的大小。 近日,在伊利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對合作的新「發明」,換言之,他承擔了一次「超級合作者」,並且在這個合作模式中,沒有壁壘與界限,我們對這種合作其實也有一個明確的叫法——共享。
  • 論道中國品牌論壇 伊利分享品牌背後的故事
    改革開放40年,我國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崛起,伊利就是其中的代表,從聞名內蒙古草原,到閃耀全球品牌風雲榜。在「 BrandZ最具價值中國品牌100強」排行榜上,伊利連續六年蟬聯食品和乳品行業冠軍。對於伊利品牌建設的「秘訣」,張軼鵬表示,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夯實品質基礎、加強全鏈創新、借力全球平臺。品牌依託於品質。
  • 2020中國品牌論壇開幕 伊利以「一中心兩融合」打造「金名片」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出席論壇,並做主旨發言。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如何做大做強中國品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作為中國健康食品行業的龍頭企業,伊利一直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推動智慧和產業鏈的雙融合,整合全球優勢資源,積極構建「全球健康生態圈」,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不斷提升中國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打造出中國品牌的「閃耀名片」。